1975年国庆节,毛泽东的惊人预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3:45:21

1975年国庆节,毛泽东的惊人预感

2010-12-02 14:54:01

       1975年9月30日晚,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主持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名义举行的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6周年。
  招待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厅主席台正中悬挂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画像两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党、政、军各部门负责人,首都各条战线的代表、参加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代表、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的代表,以及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朋友,共四千多人,参加了招待会。
  出席招待会的当时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叶剑英、邓小平、朱德、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汪东兴、吴德、陈永贵、吴桂贤、苏振华、郭沫若、徐向前、聂荣臻、陈云、谭震林、李井泉、周建人、许德珩、胡厥文、李素文、姚连蔚、王震、余秋里、谷牧、孙健,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沈雁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

      这次盛大的国庆招待会,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没有出席,因为他们都重病在身,一个在中南海静养,一个在305医院养病。
  第二天,即10月1日,上午,毛泽东静静地靠在床头,很平静又很疲惫。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毛泽东非常清楚。尽管他曾认定“自信人生二百年”,但从两三年以前,他便感到身体确实不行了。他常说:“看人老不老,先看走和跑。现在不要说跑,走路都吃力啰!”

  这天,静坐在一旁的护士孟锦云听到毛泽东一句非常清晰的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她说:

  “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的一个国庆节了。”

  孟锦云注视着毛泽东的脸,那张脸是那样的严肃而又平静,眼神凝视着前方,充满无限的沉思和感慨。

  过了好一会儿,毛泽东才略略转过脸,望着孟锦云,再一次重复那句话: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个‘十一’了吧?”

  孟锦云听了,不假思索地说:“怎么会呢?您别胡想了。”

  毛泽东微微一笑,缓缓地反问一句:

  “怎么不会呢?怎么叫胡想呢?哪有不死的人呢?毛泽东岂能例外,死神面前,一律平等。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

  毛泽东又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话锋一转,说:“你们这个年龄,可真是让人羡慕!恐怕你到我这个年龄,也会有同感。”

  孟锦云听了,连忙说:“我们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什么成绩都没有。主席,您年轻的时候,想到过要建立一个共和国、当主席吗?”

  

暮年毛泽东和孟锦云
  
 

  毛泽东慈祥地说:

  “我可不是刘伯温,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那时候,既不晓得建立个什么共和国,更不曾想到要当什么主席。当时,想的只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嘛。”

  孟锦云听了毛泽东的议论,说:“文化大革命,我们文工团里的年轻人,一起来造反,就想造反成功,当个什么。”

  毛泽东听了,并不接着小孟的话题,又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深沉而动情地说:

  “我们这个共和国,来之不易噢!死了多少人?有些人,比你现在还要年轻些,十几岁的娃娃,没见到共和国是什么样子,许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

  这时,孟锦云看到毛泽东的眼圈有些湿润了。她知道,暮年毛泽东是极易动感情的,特别是他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时。看到眼前的情景,孟锦云不知说什么好,甚至后悔不该说这些话来刺激主席。

  毛泽东很快察觉到了孟锦云的情绪变化,微笑着说:

  “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刺激中过来的,受刺激也未必不是好事。”

  孟锦云一时不知为什么,和毛泽东谈了自己的一向感觉:“主席,您讲的话里,总有那么一股子哲学味。”

  毛泽东一听到哲学,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地说:

  “不是我的话里有哲学,这个世界就充满了哲学,军事、政治、经济,哪个没有哲学?”

  孟锦云进中南海之后,多次听到毛泽东对万事万物的议论。毛泽东常向小孟提起汉朝的贾谊和那篇《鵩鸟赋》。这天,毛泽东又谈论起贾谊的《鵩鸟赋》来:

  “不少人就是想不开这个道理,人无百年寿,常存千年忧,一天到晚想些办不到的事情,连办得到的事情也耽误啰!秦皇、汉武都想长生不老,到头来,落得个‘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不到一年之后的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与世长辞,距离国庆节不到一个月。“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的一个国庆节了”——毛泽东的这一惊人预感,不幸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