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府在地震后三天搬入新办公大楼(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5:58:34
[近日,在各大论坛社区纷纷出现《成都市政府新办公楼图片》的帖子。据帖子的信息透露,5月15日,汶川发生地震后的第三天,四川省成都市委政府既不动用机关车队,也不用宣传排场悄悄地迁到历经数载才落成的政府新办公区。这座新办公大楼坐落在成都市人民南路南延线西侧,占地17.01公顷土地耗资12亿人民币。该帖被网友转至各大论坛社区并引发强烈讨论。————网易网事版*小泉看网事
相关图片:







原帖子:
五月十五日,一个災難日子之后三天,四川省的历史将见证这个晴空万里的良辰吉日:成都市委政府既不动用机关车队,也不用宣传排场——静悄悄的迁到了历经数载才落成的政府新办公区,一举破除了社会上有关中央严禁地方政府修建楼堂馆所和成都市委政府耗资400亿南迁办公区计划被国务院叫停的不实之词。这次外包蚂蚁搬家公司几百辆车的阵容,悄无声息的运作及不扰民又节省了大笔开支——值得全国各兄弟城市学习!
一处非常别致的建筑,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设计。据说是成都市新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坐落于人民南路南延线西侧17.01公顷土地之上的新行政中心建筑群。如今它的建设已接近收尾阶段,前卫、大气的6幢呈莲花形高层阶梯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天府大道西侧,旁边还有一幢外型看上去像外星飞碟状的大型建筑。和新行政中心相对应的天府大道东侧,则是大面积的新益州城市公园--城市森林、湖泊,一眼望去,绿涛阵阵,波光粼粼……建筑设计考究,用料坚固,设计之新颖别致可与奥运场馆的设计媲美,堪称一座优秀的建筑艺术杰作。在不久前发生的地震中毫发无损...
一位曾经在这里边参加过装修施工的工人讲:都一年多了,很累,装得也特别慢。比如用天然石材装的地方如果有一块有点色差就会被要求全部敲掉重装,本来天然石材有点色差是很正常的,但这里要求绝对一致。工地外已堆放了很多石材了,特让人心疼。木材的接缝处也是,要求特高,得看不出来才行。另一人笑道:这办公大楼投资了12亿呢,不这么要求钱咋花得玩呢?(注:也有说是70亿)
十二亿!一座政府大楼就花去了十二亿?大约相当于台湾给四川赈灾捐款3倍。我们再来算一笔帐:按照一般学校的建筑投资标准,大约是每平方米400元,如果按最坚固的校舍来设计建造,我们设想把标准提高7倍,即3000元一平方米,每座学校总造价3000万.那么十二亿就可以建造相当于10000平米的学校40座,这个数意味着这次汶川大地震四川所有倒塌学校的总和!而且还都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最坚固的校舍.换句话说,也就是这座政府新大楼是用40座学校和无数学生的命换来的,在豪华的外表下,到处都浸满着人的鲜血!
转贴]刘洪波:卖政府大楼,一个先例,一个特例
文章提交者:东门吹牛 加帖在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作者:刘洪波,知名杂文家
成都市已基本落成的行政办公中心将拍卖,所得捐献灾区。 (7月16日《四川在线》)
这个新闻的重大性,超过这个行政办公中心的建成。在此之前,人们已经看到一个又一个行政办公中心建成投用,还没有看到一个新建的行政办公中心被拍卖。
办公大楼建设,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一景。一个地方最壮观、最高档的建筑,往往就是一座又一座行政办公大楼,或者由若干办公大楼连片而成的政务中心。
按照常见的说法,办公大楼的建设,是要体现一个地方的形象。但总体而言,办公大楼的真实形象,已无法让人想象一个地方的发达与美好,而越来越容易让人想到财力的滥用与铺张。办公大楼的规模、体量和形制,既从形式上,也从精神上散发着权力在社会中的压倒性力量,这些建筑,作为一种语言表达着权力意志的强大。
新建的行政办公中心是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占地约255亩,总投资约12亿元。灾祸使人看到我们实际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离崛起不是咫尺之遥,而是有相当的差距。成都是地震波及区,成都行政办公中心落成离地震仅仅两个月,“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使得这个浩大的工程从一个成就变成了一个问题。
毫不奇怪地,这组建筑的落成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与责难。十分迅速地,成都市作出了决定:拍卖行政办公中心,已入驻的机关迁回原址,拍卖所得全部捐献灾区。无论如何,这个决定表现了对民众意见、心情和感受的正向回应,是应该肯定的。
但人们的思考不会终止于一个表扬。现在,回头去究责成都市何以要建起这个浩大的工程,意义也不是很大了。在各地,有太多巍峨壮丽的宫阙已经建成或即将落成。如果没有8级地震,如果地震不是发生在成都周围,如果距离地震的时间不是这样近,如果人们仍然沉浸在“已经崛起”的兴奋中,是否还会有这样一次拍卖之举?
由如此多偶然因素所产生的拍卖,虽然开了一个先例,但也可能成为一个特例。如果它果真是一个特例,其意义也是十分有限的。权力决定了财政投向、建设投向,浩大巍峨的宫阙就仍然会不断产生。那样公众眼中可赞的拍卖之举,未必不是成都自叹“时不利兮”的证据。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拍卖行政办公中心蔚成风气,因为一个有效的公共财政制度、权力运行制度,足以抑制政务建筑变成景观标志的风气。但我们应该期待,随着权力得到制约,财政不再是权力的钱袋,公民无须长期支付庞大的政务成本,已经投用的豪华政务建筑因为用度缺乏而被拍卖,成为一种惯例,这便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因为时机不好而拍卖某个政务建筑,是不必过于兴奋的。使政务建筑不再浩大巍峨,这是问题的关键。
汇集更有力的声音,更多评论文章请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