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学习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52:11

谈谈新课程改革中的新学习观

时间:2010-05-17 07:54:52  来源:  作者:刘艳娟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在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在课改中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从根本上说,这正是关于学习观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倡导怎样的新的学习观呢?
坚定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现代学习观的核心,也是本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在新课改中要走向新的学习观,就应当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具体来说,在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从内容的安排、教学的设计,还是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个根本点。
    一、关于学习内容的安排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偏难、偏深是出了名的。许多课程内容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实际,有的内容只有应付考试的那点儿作用。因此,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要坚持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中心来安排学习的内容,要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学习的内容方面不片面地追求多多益善,更不去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强迫学生接受那些过了时的、甚至已经被淘汰的知识和技能。
    在安排学习内容方面,我们应该面向世界,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与世界潮流接轨。一是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当人们过于强调学科的时候,课程内涵也就与学科内容等同起来,这样,课程就越来越排斥学习者的直接经验。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程越来越成为社会对学习者施加控制的工具,学习者的权利与发展在课程中得不到保障。二是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这种教学的进程必然是富有创造性的。这并不是不要目标、计划,而是要将其有机整合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使之促进而不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三是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念的重大变化。四是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等。事实上它与学校的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学校的“实际课程”。五是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空无课程”是指那些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斥于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而这些“空无课程”对学习者的心智过程和学习内容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六是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社会已经到来,社会变迁速度空前加快,校外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补充乃至一部分,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六个方面都将对我们安排学生的学习内容发生深刻的影响。
    二.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能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重在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营造支持学习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等。在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安排他们的学习活动,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切忌搞简单化和“一刀切”。
    要把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关于学习方式的选择
    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比如背诵、练习等,这些行为方式只是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才叫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新的学习方式的特征。
    学习方式之所以要改革,因为“发展”是硬道理,学生从课堂上应该能学到怎样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终生发展。
    我们在教学中谈的比较多的主要有:
    1、探究性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的标志就是问题。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或生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一般在知识性技能性训练任务较多的课上用的频繁,例如在〈〈EXCEL表格操作——图表〉〉中,教师只需操作范例,学生自然会提出问题:在插入图表时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数据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三个目标,即理智和情感体验(好奇、成功等体验);建构知识(了解插入图表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合作)。
    2、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个从字面上是很好理解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性学习经常被有意无意地运用,比如为了一个问题同组会互相讨论,进行材料共享等。但是很多老师也容易把它流于程式化,仅仅认为是分组或分队,把桌椅摆放的朝向变动一下,或是聚在一起轮流发言等。其实要使一次合作学习有效,我认为是需要组织者经过精心策划和安排的。进行某一项合作活动的动机是什么?在合作团体中是不是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这是关键。
    3、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中学习不是老师规定的任务,也不需要老师的监视,而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对自己进行激励和监控,在学习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高效。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感到好奇,感到充满挑战性。当然,难度太高的任务也是不行的。还有很快能得到反馈、看到成果的活动也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精美的图片、新奇的内容,都能帮助老师创设良好的情境,吸引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只有相互适应,配合默契,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讲是教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则是学的方法。某些方法,为教师所偏爱,不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表现出持续一贯的稳定性和个性特点,则称为教学方式。在生理结构及其机能的基础上,学习者受到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个体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是不争的事实,教师的教学应该承认并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而不是试图“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侧重某一种或几种交替进行。以前那种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应尽量避免和摒弃。要实行新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意:
    1、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如果连老师都是一个思想陈旧的人,还怎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呢?学生偶尔一现的灵感火花,可能都会窒息在老师的教条传授中。因此,教师切忌把学生往自己的思维定势上引,而应该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往更远更广的天地引。对于教本的处理,教师也要富于创新,要把握好主干,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确立教学目标,选取教材内容,要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有创新意识的老师,也更能想出更好更适合学生的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2、教师要有的放矢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不能为了追求华而不实的效果盲目乱用。要注意各种学习方式的特点,力求有效。比如在探究性学习中,要确定恰当的供学生探究的问题。一节课之中,问题不宜过多、过泛、过浅、过深;问题的指向性要求比较单一,否则泛泛而探,探而无效。探究问题的确定可先由学生质疑,然而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讨。自主学习也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折腾,而是通过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情境,给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同时让他获得更大的学习乐趣。
    3、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不可代庖。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使参与的面更宽;参与的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确立起崭新的学习观。这种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学习活动。在学习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和特点,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