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谱揭秘:培养创造力,其实就这么简单(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5 21:26:32

用图谱揭秘:培养创造力,其实就这么简单(组图)

(2 

     前天,我在博客里发表了一篇关于“心理生命结构图谱”的博文,没想到反响较大,仅两天里就有数位快步英语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担心我从此以后转行去搞心理学研究去了,会不会把他们的英语扔在半道不管了。嗨,哪儿会呢。那篇博客的点击量虽然不高(因为其内容不适合于登在新浪首页),但点击的质量却很高,都是长年支持我的铁杆朋友们来点击的。我觉得大家对我有这种担心的人会不少,因此今天特写点什么来安慰一下大家。

     咋个安慰法呢,就来个就近方便,就用这个“人类心理生命结构图谱”来安慰一下大家吧。顺便为大家讲解一下我认为极为重要的“杂”与“创新”的几个观点。

     我对心理学的研究,自认为最大的特点是提出了两个生命两个世界的说法,并用心理生命结构图谱将它们可视化。

     每个人一出生的时候,就同时出生了两个生命,一个是看得见的物理生命一个是看不见得心理生命。看得见的物理生命长得很快很容易,而看不见的心理生命长得很慢很不容易,并且一开始是被捆绑着的,并且有可能终生难以得到松绑和成长。然而心理生命却是人一生整体生命历程的指挥部,它的松绑、成长、释放、发育可太重要了。

     我同时还提出,世界也分两个,一个是看得见的物理世界,一个是看不见的想象中的世界,所谓人的发明创造,就是用心理生命去看见看不见的世界里的东西,并把它拿到看得见的世界里面实现出来。

     然而遗憾的是,受政治、文化、历史、经济、国情、家庭、社会、学校、遗传等等一切原因的干扰,目前大部分人类的心理生命没有得到充分的松绑和释放,并且有极大数量的人心理生命一辈子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松绑和释放,而成了有严重心理问题的病人。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十分常见的说法,“人类的大脑一般只开发了10%”。

     有没有大脑开发了30%、50%、80%、90%的人呢?肯定有,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心理生命释放量”,它是一个百分数,就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生命在捆绑状态下释放了多少、成长了多少、长大了多少。

     一个心理生命释放量超过10%的人,对他来说发明创造一点不难,因为他用心理生命在看不到的想象世界中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他只需要做一个搬运工,把他看到的东西搬到现实物理世界中来,他就成了发明家。

     用心理生命释放量来衡量,可以找到少数释放了80-90%的人,他们是那些留名青史的、对人类文明发展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伟人们。如贝多芬、莫扎特、达芬奇、梵高、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肖邦、毕加索、柴可夫斯基、卓别林……。他们大多是搞艺术的人,他们基本上不是“人”了,而是“神”,因为用常人的标准你实在难以理解他们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智慧和创造力。就比如莫扎特吧,他虽然只活了35岁,但他一生写下的音乐作品谱稿是一个平常人活60年、每天24小时不睡觉地抄写也抄不完的。就因为他用高释放量的心理生命在想象世界中“听到”了太多的新音乐,并大量地搬进现实世界中来。

     爱迪生一生能有那么多数不过来的大发明,也因为他靠高释放的心理生命在常人看不见的想象世界中看到了太多的新东西,因此他“搬运”了它们。

     梵高的心理生命可以说释放到了100%,但释放得太多太满了也不好,梵高几乎变成了变态的精神病狂人。

     那么心理生命释放了50%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但不一定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的人。如一般的著名科学家、政界要人、演艺文化界人士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企业成功人士们,他们在此之列。

     那么心理生命能量释放了20%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那些在哈佛、耶鲁等国际一流大学里正踌躇满志地治学,但尚未开始“想象”和“搬运”的才子们。

     心理生命释放了15%的人呢,是中国的北大、清华里一流的好的学生。

     心理生命释放了10-15%的人呢,是中国其他大学里的正常学生。

     心理生命释放量低于10%的人,就是活得不high、不舒心的人,是心理生命弱小、乃至需要心理救助的心理病人、心理残疾人。他们不仅根本没有看不见的世界,就连看得见的世界中他们也基本看不见什么。很可惜,这部分人的数量比例相当巨大。尤其在中国,相当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也都属于这个行列。由于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所“遭受”的教育方法不当,他们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心理生命的释放,而是更加沉重的心理捆绑。这一点值得全社会觉醒和关注!

 

     当今的教育者们(特别是父母们)一定要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学会寻找和发现孩子的心理生命在哪里,并尽最大努力协助孩子的心理生命得到发现、松绑和释放,以让他将来长大后拥有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以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为人类搬运来好的新东西,并以此过上幸福、智慧、充实的一生。(注意:松绑心理生命可不是塞一堆培训班和只学好数理化,正相反,那有可能是压抑。父母们不要以为自己上过大学就会教育孩子了,那些拿着博士毕业证、无视孩子的心理生命存在、并残酷践踏、摧残、压抑孩子心理生命成长的人,比比皆是。这样的父母,他们自己的心理生命就没释放多少,他们自己的生命中就缺少了很多看不见得世界)。

     受过教育的人,也可以分成两类人,一类是心理生命释放较多的知识分子,一类是心理生命释放较少的知道分子知识分子靠所学的知识看见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因此他具有创造性。而知道分子光死记硬背别人发明的知识了,因此看不到新东西。

 

     绕了一大圈,回头谈本文开头关于“我”的问题:我会不会转行去搞心理生命研究而把大家的英语扔半道了?

     首先,十分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这么多年来不离不弃地跟随我学英语,这让我十分感动和受到鼓舞,我哪会不管大家的英语呢。我在英语教学里发明的这些成果,如语音大表、语法大表、说文解字等,都是我用20年的心血在常人看不到的世界中看到的东西。他们像我的孩子一样亲,他们还没有使这个国家的绝大部分人受益。我用尽毕生的精力都不见得能让他们的阳光普照到所有需要他们的人那里,我哪能在这条快乐的道路上轻易放弃。

     其次,我自我感觉我的心理生命大概释放了30%,排在了北大清华一流毕业生(释放量为20%)的前面(请原谅我给自己打了个较高的分数,这有助于自我鼓励、自信)。也就是说,我自信我比一般人在看不见的世界中看到得多。因此我发明一些东西不费劲,就是多搬运几次而已。常有人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我在英语研究中能发明个没完,又是语音大表、又是语法大表、又是说文解字的,究竟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我用释放较多的心理生命在看不见的世界中看得更远。比如说文解字中的26个字母的含义,b代表碰,f代表发、放、飞、动,m代表相遇…… 这是多简单的事啊。它们在几万年前应该就是原始人的本能,是人人可看见的东西,只是在现在的世界中失传了。而我,只不过是看到了那个世界中的简单事,把它搬运过来而已。

      此次我搞出人类心理生命结构图谱,大家别担心我开小差,不务正业,以后会扔下大家的英语不管了。我不过是在探索语言世界的同时把另一个世界里看见的一样好东西也一块搬过来而已,没什么费劲的。而且我的兴趣越杂,好奇心越全面,越有助于我在看不见的世界里看见更多的好东西,也越有助于我在英语研究的道路上看得更远。

 

      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我的“杂”,大家一点也别担心我的“杂”,它好处太大。我在英语上、语言上的这些研究成果,不是来自“专一、专业”,而恰恰来自“旁观”和“”。“旁观者清,杂学者通”,这是我几十年搞发明创造的最大体会,我的心理生命能释放30%,也均受益于“杂”。

     举个小例子,来北京上我面授培训班的人可以发现我用“高低、轻重、急缓、音质”四大要素可以半小时把英语的动画片级“戏剧发音”讲得简单通透清楚。可这四大要素的灵感恰恰来自英语发音之外,它们来自我长年对一切有声艺术形式的喜爱、学习、钻研、思考,恰恰是“杂”出来的。比如我对英语“平拖”发音特征的发现,其灵感来自对流行歌曲平拖曲式的发现(你唱了多年的流行歌曲不见得觉悟到流行歌曲走的是平拖曲式)。比如我对英语8个语调拐动发音的发现,其灵感来自京剧、豫剧等中国戏曲的上下拖腔。而画出8个语调的四线音图的灵感来自五线谱。对这些艺术形式若不是长年的喜爱和关注、以及随时的思考和理解,你是不会从中获得灵感的。真可谓浸泡几十年,灵感一瞬间。如果你来北京和我聊一切音乐、戏剧、朗诵、相声等有声艺术,你会惊奇地发现我是一个相当内行的内行。

     再举一个语言风格的例子,我搞英语的语言风格研究,能不对照汉语的语言风格吗?能不关注汉语和文学吗?对文学是外行的人搞语言风格研究岂不是一句空话!给大家看一张照片大家就可以猜到我对文学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这是我的研究室的墙上挂的一张大纸,上面是我对文学创作的研究体会。我用上面的观点曾经在人民大学的英语角里给同学们做过怎样创作文学作品的讲座,学生们都听傻了。因为中国大学里的中文系和文学专业主要搞文字研究、文史研究、文学评论,不讲怎样写作和怎样当作家。因此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是一件见怪不怪的事,中文系的学生听我讲怎样写作十分解渴。按照他们的评价,我的研究拿到中文系开门课叫“作家培养教程”没问题。有学生问我怎么没写小说,我回答我是搞语言规律研究时顺道发现文学是怎么回事的,没时间去写作。

我研究室墙上的文学研究资料图版

     再给大家看一张我的“美术”作品吧,这是一个很业余的美术作品。我一天美术班也没上过,但音乐、文学、美术三大艺术是相通的,我在关注、研究音乐文字的同时怎可能会漏掉美术?总能熏陶出个业余级的技巧吧。这张水彩画是我女儿7岁那年我给她画的。这张画和专业的没法比,但从中看出美术我也能对付两下子,起码说明我会欣赏美术,能在美术世界里也幸福地看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好东西。说到欣赏美术,我自信地给自己打50%的分数。北京的798艺术中心是我每个月都要去的地方,每次都约了朋友一起去。别人看画时就是看画,而我是画里画外一块看,把画和作者一起看,把作者的人格和心思一块看透,给作者来个心理诊断。有一次在一幅画面前我与他人探讨了几个小时,周围围上来一群好奇的人们旁听我们的高谈阔论。突然,人群里走出一个眼里含着眼泪的人对我说“这位先生,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你看懂了我的画,把我也看得这么明白?”,画家找到了知音,对他来说也是件幸福事。

这张画高一米,是我随笔画的一个写生

     我不会弹钢琴,但在我的教室里却有一架五千元的电子钢琴。我摆放它不为别的目的,就为遇到学钢琴学“伤”了的孩子时让他们上琴上弹一曲,我可以诊断他的伤情在哪里,因为大多数学钢琴学伤了的孩子都因为只听到了现实世界中钢琴的直接的声音,而看不到音乐这种较虚拟的世界中更广远的意境美。这点不怪孩子们,而怪同样没有音乐感受力的老师们,他们只教“音”不教“乐”,结果让严酷的声音训练伤害了孩子。而我虽然不会弹琴,但我可以一个电话叫来北京弹钢琴弹得最“美”的人,让他给孩子演奏一曲。让孩子在音乐中看到他过去看不到的美,就可治好他的心灵伤害,唤醒他心理生命的灵动和觉醒,这也是我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因为来北京学英语的孩子不少是学着钢琴的,由于父母的不觉醒和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孩子心灵伤害很大,导致孩子在学英语上都无法振作起来。哪受的伤就得从哪治,音乐的伤治好了,英语的问题就解决了。

 

   我上英语课的教室里有一个数码钢琴

 

      以上给大家展示了几张照片,目的不是像星光大道那样展示一下我个人才艺,而是证明“杂”的好处和我释放30%心理生命的原因,并同时安慰各位 —— 我搞英语教学的同时搞出了“人类心理生命结构图谱”,是完全轻松愉快的、精力是绰绰有余的,这不仅不会影响我的英语教学,而只会有益于我把英语教学搞得更透更好,我绝不会扔下大家的英语半道不管

      顺便说一句,有心的人们注意到了没有,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我的职称是计算机专业高级工程师,我写过数万条程序,最高做到过系统分析员,后改做科技英语翻译,后改成教英语。跟我这样一个从计算机专业半道开小差来教英语的人学英语,你害怕过没有,我可是一点英语方面的文凭都没有啊(哈哈)。但我可以告诉你,没有计算机专业写程序的功底,我就没有灵感发现英语句子的18个句子零件,就没有今天的英语语法大表,就没有今天的快步英语! 这张语法大表揭示的不仅是英语语法的规律,而是一切语言的造句规律。我用它教外国人汉语造句,外国人说跟我学两个月汉语比他在北京某大学学两年汉语收获还大。各位,小心我到外国去教汉语呦,那我可真把你英语扔半道不管了。(开个玩笑)

       总而言之,“杂”,不是个坏事,而是个好事。“杂”使我的心理生命释放出了30%。30%等于3个10%,也就是说,我一个人等于3个人在活着。“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听我一个人讲课就等于同时听三个人讲课,文学音乐美术全部都有,用到哪说哪。我把英语课讲成艺术课,那多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