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畸形心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19:22:22
  包拯的畸形心理?   作者:魂者之魂
   
    立场,纵观中国历史乃至于世界史,何为立场而言?如果为立场而作的历史那就是虚构,虽亦真但更多的却是幻。真正的历史无需立场,如果一定要有立场,那么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就有不同的立场。而不同的立场却又衍生出更多的困惑与迷惘,由此会有无尽的被敷衍被麻木被左右。既然如此,又何需立场呢?
    包拯,1000多年以来,从历史学家角度权衡分析,被肯定与歌颂为政治家、改革家及律法专家。在民众的心里,被神话为包青天,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既然赋予了立场,那就不得不在不同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总之,不管是被歌颂也好,还是被神话也罢,包拯始终逃不离首先是一个人的事实,然后才是为官者.......
      
    于是,这就须得从人性的角度去全面分析包拯的为官之道。历史是不容篡改的,就算篡改了,但始终是历史,只不过洞悉之后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才是一部完美的史歌。
      
    包拯,尊崇儒家治国安邦的思想。“生于草茅,早从宦学”,于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进士,然而却几次为官几次离任。史书记载是因为他信守圣人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宁做孝子而放弃做官。其实不然,他五岁识字,十三岁读完四书五经,二十八岁进进士之时已经是一个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学者,不想为官为何考士?
     
    既然尊崇儒家治国安邦的思想。为何要放弃为官普度众生?难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人来说还不及父母之恩?父母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尊崇儒家治国安邦思想的人来说,一生所追求的理想就是实现其抱负,因此才有十年寒窗,得来进士之果。此时,如果再认为他放弃做官的理由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圣训,那就未免太牵强了一点。为何呢?那是因为他非常精通为官之道——“宦学”。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以“父母在,不远游”的理由,而几次放弃为官呢?这就得从宋仁宗天圣五年进士之时的政治环境来分析。
     
    包拯于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之时,皇帝是宋仁宗。宋仁宗于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时至1027年,宋仁宗不过才是17岁的儿皇帝而已。朝纲的实权还掌握在刘太后垂帘听政的派系手里,宋仁宗此时并无实权。包拯在进士之前,虽饱读诗书、精通宦学,但只是一介书生,对朝廷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并不甚了解。当他进士之后,任职“大理评事”,即中央裁判机构官员,这时他才触摸了解到了当时的朝纲政治纷争的内幕:一派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撤帘还政党系,另一派以晏殊为代表的垂帘听政党系。担当此职,没有一定的政治后台、强有力的政治手腕,就算有天大的个人政治魅力,在派系之争中,终是一政治牺牲品。因此随后不久便被下放“建昌”任职于地方官员。此时的包拯恍然大悟,失落之于把精通宦学的理论知识与为官之道的实践知识相结合起来,聪明的以“父母年事已高,不愿远随”的合理借口而弃官儿归隐。这样即不得罪上峰之意以便他日复出,又获得了一个孝子的美名流传千古。从而轻易的避开了当时朝廷激烈的“垂帘听政与撤帘还政”党派之争。  
      
    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病逝,仁宗亲政。“垂帘听政与撤帘还政”派系之争随着刘太后的病逝而告终,包拯父母也在随后去世了。此时的包拯按道理应该出山了,可是“郭皇后去留”的政治斗争又开始了(实际上是仁宗亲政后清算刘太后的政府班子,建立自己的核心政治领导阶层)。“保后”党系以范仲淹为首,“废后”党系以吕夷简为首,最终,吕夷简以“朋党”及“离间君臣”之名击败范党(实际上,吕夷简此次胜利的原因,主要是他迎合了仁宗的集权心理)。此次政治斗争以范仲淹等人于1036年相继被贬而告终。因此,包拯在此期间以“守墓三年”为借口,又一次理智的避开了风险极大的政治斗争。
     
    北宋天圣五年(1027)至宋景佑四年(1037)十年期间,包拯以“赡亲七年,守墓三年”,巧妙的躲过了“垂帘听政与撤帘还政”的派系之争和“保后与废后”的政权之争。  经历这两次明明暗暗的政治斗争之后,派系消失。仁宗集权之后“诸尝为太后谪者皆内徙,死者复其官”,为包拯的复出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于是,包拯认为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时机已到了,便在“天长”为官期间,公正地断了许多积案(主要是十年的政治斗争造成的积案),博得了清官的好名声。其实这也是民心所向,因为此时的宋朝由于政治党争,忽视了民生,造成了社会动荡,不断有农民起义;对外也屡战屡败,国防力量衰弱。包拯在“天长”为官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民众的期盼,更是统治者所需要的。这为以后慢慢树立“包青天”人物的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包拯如何被当朝及后人神话为“包青天”,这就得从包拯本人的思想及当朝的社会、政治背景综合来分析。
     
    包拯即将复出之时,便写了平生唯一的一首五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可见意义非同寻常,  从这首诗里,可以印证包拯自己胸怀大志,不甘归隐生活的真正心声。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意思是: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为人的准则,做人要光明正大。由这句话可以看出,包拯分析了当时朝纲不振的情况,断定了时代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可见包拯在十年间并没有真正的归隐生活,而是深入了解了当朝的社会矛盾,洞悉了仁宗亲政后的政治路线。仁宗当政以后,正是内外交困之时,当然急需要这类人才来重整朝纲,先安内以攘外,维护自己的统治。且包拯并不属于党系之争人员,理当重新启用,树立“包青天”形象对于当朝的现状而言,便理所当然了。从“拒收名砚”事件之中,即体现了当朝官僚腐败问题的确严重,同时又表现出了包拯切实履行了仁宗亲政的政治路线。当然赢得了民众的赞誉声及升迁提拔的政治资本。
   
   “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的意思是:好的树木最后一定能成为栋梁,而纯钢不会作为弯曲的铁钩。由此可以看出包拯舍去十年寒窗苦读之果,归隐十年之后,才道出了被下放后毅然弃官的真正理由。透析出包拯的自信心理:只要自己的政治抱负恒心不变,怀才就必有有用之时;面对党系之争,绝对不会去做无谓的政治牺牲品。仁宗看了自然明了,此人宁为相才之心,不为兵卒之位,确实有过人之处。为何要"三弹张尧佐”?第一:包拯看不起没有才能的人,因他本人是寒窗十年而来。第二:害怕低俗外戚建立党系威胁正统儒家为官理念(低俗的外戚党系建立,首当其冲当然是包拯这类人,那么包拯及当朝苦心经营即将树立的“青天”形象将付诸东流)。但为何“一弹”“二弹”未成功要“三弹”才成功呢?这并不是包拯执着弹劾的全部功劳。第“一弹”:仁宗认为是包拯见不惯因“后台”而升无才之人,且包拯是寒窗十年、苦等十年而来,这是嫉妒。所以仁宗不予理会。第“二弹”:张尧佐未因弹劾而继续升官,恼羞成怒的包拯继续弹劾。仁宗认为此人并无大过,是家事而已,且仁宗也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从而置若罔闻。第“三弹”:对继续升任为宣徽南院使的张尧佐进行弹劾,甚至在朝廷上对仁宗当面辩论起来。最后“迫使”仁宗罢了张尧佐的官。仁宗既然在前两次未理会包拯的弹劾请求,为何要在第三次应了弹劾请求呢?这并不全是包拯的苦心谏言的结果,而应该是仁宗的确看见了无才的外戚张尧佐在势力庞大之后(仁宗本来是想把外戚张尧佐培养成制衡其他权利的帮手,而今似乎不受自己控制),的确产生了威胁到他的根基因素,所以顺水推舟才罢了张尧佐的官。不是仁宗感觉到了张尧佐势大后对自己的影响,你包拯参万本都无济于事,张尧佐被罢官是仁宗和包拯共同政治利益的结果。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这是自然之道。即粮仓满了,老鼠和麻雀当然高兴了,它们有东西吃了;草没有了,狐狸和兔子没处藏身了,就被猎人发现了。由此可以看出包拯的内心深处研究为官之道甚是精深细腻,体现出包拯的城府极深,从而在诗中讽刺了归隐期间十年来党系之争的所有人。这让仁宗亲政,结束派系之争后,甚是喜欢。因为仁宗看准了包拯真正想依附的是以仁宗为中心的高度集权领导层。在“反对覃恩”事件中,包拯为何不愿仁宗大赦天下,那是因为党系之争才过去十来年,如果天下大赦,势必会给党系之争死灰复燃的机会。仁宗明白之后当然会乐意接受这样的谏言。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正如史册里都有遗训,为人处世要讲究自己的原则,百年之后给后人留个榜样,不然都会使后人蒙羞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他,遵从古训,从不背弃。也就是不会去贪污腐化,更不会依附任何党系而争权夺利。不为权、只为名的他当然被仁宗所看重。况且,仁宗正想树立维护自己统治的“青天”形象,以体现自己的治国之道是明君所为,从而让臣民对自己及朝廷有所期待,以此来缓和当前的社会矛盾。这为包拯今后实现政治抱负铺下了强有力的基石。参倒张方平、抨击宋祁、严惩张可久、七斗王逵等等,这一切无不是仁宗为维护自己统治而做出的政治宣传和包拯想留芳千年普度众生的共同结果。

    包拯平生唯一的一首五律,道出了他自己为何弃官的真正理由。他不想卷入被当做牺牲品的党系之争,对于研究宦学的他而言,直立与宦学之上,深深地明白自古以来,参与党系之争的人员都无非是政权交替的祭品而已,因而做到了独善其身的十年;同时也不愿就此而放弃实现其政治抱负的平台,所以巧妙的利用了当朝君民所尊崇的儒家“孝道”,从而给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独立的政治资本。隐忍十年,不仅换来了民众以他“千年一孝”的美名而诫勉后人流传千古,而且最重要的是成为了任何统治阶级为为官者提供了必参的“包青天”典范。即得民意之道德千年不朽,又得君尊之官风万世楷模,可谓两全其美。这也正是包拯在诗中体现出的真正意义所在。

    包拯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后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学者,最后才是一个英明刚直的为官者。 所以任何人需先学会如何做人,才能以官施才,才能以才论道,方能分寸不乱。因此,看待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延续,可以有立场,也可以无立场,也可以有不同的立场。但愿为民者为官者的包拯立场,为所有的民众及官员的不同立场提供依据,从而演变成为相互吸引的南北极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