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书收藏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1:08:07
我喜欢外文书,还时不时破费买一些外文书,尤其是古旧书。人类文化原本就是多元的,而文化又多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因此,阅读一本好外文书,就像进入一个新世界。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一片全新的天地,不仅大大地扩展了你的视野,还可以了解到那里的人们对世界以及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见解或评价。
     
     当然,看外文书就要懂外文。虽然我辈两眼昏花的老者,喜欢看字大如钱的中国古书,看外文书难免会感到些许困难,因为一来其字小,二来还会遇到拦路虎,常常需借助字典帮忙。但看完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同样的东西,同样的事情,到了外国人笔下,其色彩,其味道,甚至是非曲直,都变得不大一样了。这就更加吸引我们去阅读,“兼听则明”嘛。如果不懂外文,内容自然很难了解,但也没有关系,一样可以收藏,可以自得其乐。因为再外行,借助字典,总可以查明其书名和作者,至于出版年代则是一看便知的。仅就那些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书籍丰富多彩的装帧,特别是封面、纸张以及漂亮的插图版画,就够你欣赏和研究的了。而藏品的保值增值,与收藏者懂不懂外语基本无关,只要他不闭耳塞听就行。
      
     应该说,目前国内市场上外文古旧书的价格还比较低,相信随着国人外语水平的迅速提高,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喜欢欣赏和购买外文书的人群会日渐壮大,外文书的价格与国际接轨是迟早的事。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笔者学过点俄语和英语。工作后,俄语单词大部份还给了老师,但对俄语的感情却还一直保留着。英语倒有了些发扬光大,想是“用进费退”的原则使然吧。而所从事专业中,日文资料很多,于是被逼又学了点日文。虽然张不了嘴,好在日本人创造文字时实在偷懒,生搬硬套了大量的汉字,使得我们炎黄子孙们只要把句子里的助词弄明白,意思就可猜他个八九不离十了。如今,除了堆积在办公室里的大量打印或复印的零散外文资料外,在笔者的书柜里,也颇能看到一些外文书,有英文的、有俄文的,也有日文的。不光有阐述当代本领域前沿学术问题的科技书,还有些不务正业的古旧闲书。这后者自然是近几年悉心收罗的结果,而令退休后的笔者最感兴趣的正是这些闲书,虽然只有区区三四十本,但在我的心目中,那可是一些千金不换的“宝贝”。笔者的这些“宝贝”基本上都是从孔夫子网上买到的。
      
      就内容来看,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A 外国人讲中国事;B 外国人讲外国事;C 外国人讲人类共同的事。中国人写的,特别是在国内出版的外文书,鄙人是不买的。笔者的“宝贝”大多属于A类,也有一些属于B类的。属于C类的科技书不少,但这里它们不在讨论之列。当然,有几本世界地图似应归于此类。说实话,这些“宝贝”的价格并不太贵,不过它们的价值可不能小看。

      比如A类书吧,前边笔者曾撰文谈到过的那本“Fujitive pieces”(可译为“漂泊拾零”)就堪称一宝。你看,那地道的羊皮封面,粗糙而古旧的纸质,那是1762年出版于爱尔兰都柏林的正宗原版书(当时年爱尔兰属于日渐强大的大英帝国)。从它可看出,当时英国佬的造纸技术实在不敢恭维,与同时代乾隆爷统治下的咱们中国相比,差得远哩!不过,他们也自有其特别之处,起码,那样的封面中国书籍是没有的。另外,它的出版年代是以罗马字标注的。这一作法,中国自然是没有的。连英国人自己后来也不常用,大概到20世纪初以后就基本绝迹了。这本书共有8篇文章,其中第二篇就是法国传教士F.Attiret (中文名叫王致诚)发自北京、详细介绍圆明园盛况的一封信。虽然是由法文翻译而来,但据圆明园学会的相关人士介绍,人们都知道王致诚写过一封详细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以及帝后们各种活动的信,但迄今为止,所见到的都是些片段,像该书这样完整介绍的,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而且该书出版时距离王致诚写信的日期仅仅十九年,此时当事人尚健在(王致诚死于1768年),又是初版,其可信度自然是很高的。从书中得知,王致诚的法文信是1743年11月1日在北京写成,1749年公开发表于第27卷“法国传教士书信集”(是从1711年开始出版的系列文集)中,该信为是卷的第一封信,而且是最令人感到新奇有趣的一封。1762年首次得以英译出版,可见该书当是向全世界详细介绍圆明园盛况的第一本英文书了。另有一本名之为“China’s First Lady”的书,也值得夸它两句。那是不久前刚在孔网上买到的。该书1944年出版于美国,作者是著名的美国女作家Helen Nicolay。书中的“First lady”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总统夫人宋美龄。该书不仅系统介绍了宋美龄的家庭、童年、求学、结婚等人生历程,更记述了她应对西安事变,救济战争孤儿和赴美国国会演讲等重大活动。尤其可贵的是该书还配发了十多张精美的宋美龄(包括老蒋)在不同年代、不同场合下的照片,多半是以前没有见过的。有她十岁时的童装照,有她和老蒋各自的单人照,也有他们的结婚照,还有宋氏三姐妹和老蒋的合影以及她访美时受到罗斯福欢迎的镜头等等。由于该书是六十多年前在美国出版的,国内藏量极少。经过对多家大图书馆查寻,仅发现国图收藏了一册,其他图书馆则都无藏,更未见有中译本问世。本人的这册,原是国外某图书馆所藏。同样属于A类的还有斯诺的那本“Red Star Over China”。此书的价值毋需多说了,笔者值得自豪的是藏有其3种不同版本:英国格兰茨的1版1(1937年)印和6(1938年)印,以及美国蓝顿书屋的修订精装本。

      笔者所收藏的外国人介绍中国陶瓷方面的书籍也颇有几本值得称道。比如,1924年出版由大英博物馆陶瓷部负责人R.L.Hobson为该馆撰写的《A Guide to the Pottery & Porcelain of the Far East》(远东陶瓷指南),说是讲远东,实际上绝大部分都讲中国陶瓷,当然,他们也只能如此。还有一本是1944年出版的,由国际著名陶瓷学者W.B.Honey为以英国女王及其丈夫的名字命名的《Victoria & Albert Museum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皇家博物馆,其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 》撰写的《The Ceramic Art of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ar East(中国及其他远东国家的陶瓷艺术) 》。这两本书装帧都很考究,且纸质上乘,图片很多,也很精美。尤其是后一本,开本宽大,前文后图,仅图片就多达192页(其中144页是中国陶瓷),所用的都是一色的铜版纸。还有几幅漂亮的彩图夹杂在前面的说明文字中。更有意思的是除书脊为布包外,其他三边的书口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上口刷金,侧口切齐露白,底口则为毛边。捧着这么一本书,即使不懂外文,不看内容,也是一种享受了。此外还有一本1942年的日文《中国陶瓷》一书,虽然是第三版,但是精装,彩图较多,书中系统介绍了上自先秦下至清代嘉庆及其以后的几千年里,中国各个时期陶瓷制造工艺及其特点,并结合大量典型器进行了具体的评述。对于有兴趣收藏、鉴赏以致研究中国古陶瓷的人士说来,无疑也是一本很有用的书。

    笔者所收藏的B类书中也有几本值得自豪的,其中最令笔者感兴趣的就是那本名之为“富岳真景”的日文(同时伴以英译)画册了。该书尺幅巨大,长40cm,宽30cm,厚5cm,份量足有七八斤重。那是由日本摄影家清水绿编著,由山梨县乡土会于1935年出版发行的富士山风光图片专辑。整整100张照片,是作者在自昭和7(1932)年10月9日至昭和10(1935)年4月24日期间,于不同季节、不同地点拍摄得到的。每一张照片都注明了拍摄时间(精确到时刻)以及准确的拍摄地点。在照片前面,还配有一大幅彩色地图,在其上精确地标出了这100幅照片的拍摄地点。虽然是黑白照片,但图象清晰,风味独到,内容丰富,完整、全面地反映了富士山不同季节、不同角度的真实面貌。加之,画册纸质厚重,装帧精美,品相完好(原封原函套)如新,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更有趣的是,该书还很有纪念意义。因为它是笔者第一次参加竟拍所得,而且是在2003年夏天从网上拍得。那是非典横行之际,当时政府明令禁止集会,考虑这个因素,中国书店举办了第一次网上拍卖会。即使如此,参拍的人也不多(办了几次后来就不再办了,算是空前绝后吧)。结果,笔者有幸以400元拍得。若是现在上拍,估计后面就要加一个“0”字了。也许,这就是收藏家们常说的“缘分”吧。好了,就到这儿吧,再罗唆,就有“显罢”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