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性善论是指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基本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0:41:18

第一章   性善论是指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的基本特征

【原文】滕文公为世子1,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

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2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3曰:‘文王,我师4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暝56,厥7疾不瘳8。’”

【译文】滕文公在做太子时,奉命出使到楚国,在经过宋境时便来会见孟子。

在谈话中,孟子一直在说性善问题,言谈中必然要称许尧、舜。

太子从楚国回来时,又会见了孟子。

孟子说:“太子怀疑我说的话吗?天下的道理只有这一个。成覸告诉齐景公说:‘他是个男子汉大丈夫,我也是个男子汉大丈夫,我为什么要害怕他呢?’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象他那样。’公明仪说:‘周文王是我效法的榜样,周公怎么能欺骗我呢?’今滕国虽小,截长补短,方圆也有五十里,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善良的国家。《尚书》上说:‘如果吃了药一点也不头昏眼花,那么疾病就不会痊愈。’”

【说明】性善论是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的一种论述,是指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而固有的基本特征。孟子认为具备仁义是人天生的禀赋,但是在人的本性中只是开端、萌芽,即善端,并不等于善的完成。只有少数人能够保持这种禀赋,所以他强调环境和教育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年成的好坏,职业的不同,周围人们的影响,都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起制约作用。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有无恒产(固定的产业收入)起决定作用。高于一般老百姓的士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观的努力。如果珍惜人性固有的善端,志趣远大,即使环境恶劣,也不能动摇一个人奋发向上的意志。相反,如果自暴自弃,人性就会丧失,把自己降低到禽兽的水平。孟子一方面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给人民提供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以便进一步诱导他们向善;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一套“养心莫善于寡欲”以及尽心——知性——知天的修养方法,要求人们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后来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著名论点,即性恶论。认为“好利”、“疾恶”、“好声色”是人的自然情欲,即人的天性。善的道德意识是后天人为加工的结果。他著有《性恶》等篇阐述这一论点。董仲舒用阴阳观念来阐明人性的性质,区分贪、仁两种人性。他还以仁性为性,贪性为情,含有性善情恶的思想倾向。唐代哲学家李翱在《复性书》中,明确提出性善情恶的观点,认为“人之性皆善”,而“情者,性之邪也”。又说:“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知其本者也。”性善是天赋的,圣人能够保持先天的本性,而不惑于情;普通百姓则为情所惑,丧失了原来的本性。性是纯粹至善的,情是惑性、害性的。由此进而提出灭情复性,以成圣人的主张。宋代邵雍也有性善情恶的思想。他主张性是无私而清明的,情是偏蔽而昏暗的。性善情恶的观点和佛教的心性学说相通,具有僧侣主义色彩,曾受到王安石等人的批评。东汉时期王充则明确提出性有善有恶,认为人性或善或恶,本性不可移易的人极少,大多数人是可善可恶或善恶混,他称之为“中人”。他说:“夫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他强调环境教育对人性的决定作用,举例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孔子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一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王充的人性论亦有宿命论色彩。他认为善恶是气禀决定的,“禀气有厚泊,故性有善恶也”,“人之善恶,共一元气,气有多少,故性有贤愚”。这是一种抽象的自然人性论。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孰是孰非,只是要弄清楚孟子的思想。

孟子为了劝说滕文公,举了三个例子,举成覸的话是教人立志成人勇往直前,因为成覸是个勇士,什么都不害怕;举颜渊的话是鼓励人“亦若是”,勉人成性养善之仁,因为颜渊是学习圣贤的模范;举公明仪的话是告诫滕文公要懂得做人的准则,因为公明仪师文王,信周公,懂法则。之所以举这三个例子,就是想要还没有当政的滕文公笃信力行学习圣贤,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以爱民的原则来治理国家,使虽然很小的滕国能成为一个善良友好的国家。然而为善去恶说起来容易,要想真正做到却很难,所以孟子告诫滕文公,要象《尚书》上说的那样,若是药物不能使人头晕眼花,那个病患是不能痊愈的。也就是说,要下猛药,要用猛力,不可自卑于地狭位低,学习尧舜,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

【注释】1.世子: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

2.成覸(jian见):齐国的勇士。

3.公明仪:鲁国贤人,曾子的学生。

4.师:《易·师·辞》:“师,贞,丈人,吉,无咎。”《书·皋陶谟》:“百僚师师。”《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小雅·采芑》:“其车三千,师干之试。”《诗·大雅·大明》:“驷騵彭彭,维师尚父。”《诗·周颂·酌》:“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老子·二十七章》:“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非以圣王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玉篇·币部》:“师,范也。”这里用为效法、学习之意。

5.暝:(ming明)《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暝暝然。”《字汇·目部》:“暝,目不明。”这里用为眼睛昏花看不清之意。

6.眩:(xuan绚)《战国策·燕策》:“目眩良久。”《楚辞·逢尤》:“目眩眩兮寤终朝。”《苍颉篇》:“眩,视不明也。”《说文》:“眩,目无常主也。”《汉书·元帝纪》:“靡瞻不眩。”这里用为因眩晕而致眼花看不清之意。

7.厥:(jue缺)《易·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书·禹贡》:“厥上为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为中中。”《诗·小雅·大田》:“俶载南亩,播厥百谷。”《诗·大雅·文王》:“世之不显,厥犹翼翼。”《诗·周颂·臣工》:“於皇来牟,将受厥明。”《尔雅·释言》:“厥,其也。”《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这里用为代词,相当于“其”之意。

8.瘳:(chou抽)《书·盘庚中》:“不其或稽,自怒曷瘳?”《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诗·大雅·瞻卬》:“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这里用为病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