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反华工具”——“记者无国界”组织内幕--随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2:50
揭开“反华工具”——“记者无国界”组织内幕
3
奥运会使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但也吸引了一批试图靠抹黑中国谋取私利的投机者,“记者无国界”就是其中一个。今年以来,这个极端组织破坏奥运圣火传递,还向国际奥委会施压,支持“藏独”,阻挠西方领导人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充当了西方反华势力的急先锋。熟悉该组织的法国政论家马克西姆?维瓦斯曾评论道:“‘记者无国界’是一架金色螺旋桨的笨重飞机。它飞不高,但噪音巨大。它向拒绝臣服的小国投掷重磅炸弹,向自由主义的大佬抛出诱饵。通过变幻无穷的招数,驾驶员吸引了善良人们的注意和金钱。”
游荡的幽灵,矛盾的组织
“记者无国界”成立于1985年,创建者就是目前该组织的秘书长罗贝尔?梅纳 尔。梅纳尔曾被马克西姆这样描述:一个游荡在法国新闻界各个编辑室的幽灵;有仇必报的小人,高谈阔论,一门心思用在几件不可告人的事情上。梅纳尔卖过保险,打过零工,养过蜜蜂,最后在法兰西?艾罗电台落脚。1985年,他收听到法国国际台一个关于“医生无国界”的节目,产生了一个可以平步青云的想法,在时任“医生无国界”主席布劳曼和记者基尔博的帮助下,成立了“记者无国界”。
为什么呢?一是梅纳尔批评别国时需要法国媒体、记者的支持,两者都得罪不起;二是他需要这些媒体背后的财团提供金钱资助。法国媒体和财团对此也一拍即合,由此可以理解何以梅纳尔在法国势力如此之大。有媒体调查,在法国没有任何出版社敢出版仅有的两本由法国人撰写的有关“记者无国界”和梅纳尔的书,逼得作者只好去国外出版。相反,法国各大报刊都发表过大肆吹捧梅纳尔的文章。法国官方也对梅纳尔“对外不对内”的战略选择非常欣赏:这既成了法国这个“人权宣言”的诞生国能随时对其他国家祭起“新闻自由”的大棒,又完全不必担心砸到自己的脚。难怪法国总统要授予梅纳尔骑士勋章。这个所谓的“非政府组织”实质上已沦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 工具必须听命于主人。一位深识内幕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梅纳尔在巴黎阻挠圣火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反法情绪在中国高涨,很快就影响到法国大财团在中国的利益。这时法国政府和企业界开始不安。他们需要梅纳尔,但当“记者无国界”做得过分,特别是当梅纳尔扬言还要到香港大闹,肯定将会再度引发中国官方和民间强烈反弹时,就需要“控制”了。这时,法国各大电视台、电台和报刊开始出现不同声音,特别是在右翼亲政府和大财团的报刊《费加罗报》上首先出现了对揭露梅纳尔和该组织内幕的书籍介绍。这是一个警告,如果梅纳尔不及时刹车,下一步就会披露其内幕,让其真正难堪。梅纳尔很听话,果然找了个借口不再到香港去闹事。法国媒体上批评梅纳尔的声音也消失了…… 不过,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即使法国财团或政府为避免法中关系恶化而不愿梅纳尔再度露面,也不一定能成功。因为2002年以来梅纳尔已与美国建立起密切关系。利用梅纳尔骚扰奥运,美国将会一箭双雕:让北京奥运在历史上留下“负面”一笔;北京如因“记者无国界”是法国组织而报复法国,美国可从中受益……
“记者无国界”的运作内幕
“记者无国界”是如何运作的呢?出版于加拿大的《梅纳尔档案》一书详细介绍了该组织的做法。该书采访了一位名叫巴盖的人,揭开了梅纳尔的“招募”内幕。当时巴盖是“古巴独立记者协会”的一名“异见记者”,梅纳尔通过熟人辗转找到巴盖,要求其成为“记者无国界”在古巴的线人。巴盖同意后,梅纳尔亲往哈瓦那。他从不到巴盖家,而总是要求后者在汽车上与他交谈,还不许有任何旁人。梅纳尔要求巴盖提供古巴违反新闻自由的例子,让助手给巴盖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手机。尽管此前梅纳尔从未到过古巴,但巴盖汇报什么完全由梅纳尔定。巴盖写完文章后便发给“记者无国界”。梅纳尔很快就对巴盖的工作不满,要求“对政权要更强硬一点”,后来直接要求巴盖称卡斯特罗是“杀人凶手”。巴盖表示,为了安全他不愿写这个,梅纳尔很不高兴。开始梅纳尔还支付巴盖稿费,后来当巴盖的文章不够“尖锐”时,他便另觅新人了。 梅纳尔需要的是巴盖去冲撞古巴的法律底线。一旦古巴政府做出反应、特别是逮捕甚至判罪时,梅纳尔就会跳出来批评古巴政府“迫害记者”,然后会授予巴盖“新闻自由奖”,并将巴盖捧成“反专制英雄”……梅纳尔没想到的是,巴盖的真实身份是古巴特工,“记者无国界”的工作手段因此被公之于众,“记者无国界”则被古巴媒体称为“极端反动组织”。(来源:环球时报  记者 纪 泽 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