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3:54:20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对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总结“十一五”发展和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实际,就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率先科学和谐发展,苏州进入全面建设三区三城的新阶段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也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宏观环境的复杂变化,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三区三城”、富民强市的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动摇,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积极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共同进步,“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在完成省全面小康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加快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总结“十一五”的实践经验,最根本的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省的部署要求和苏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坚持把率先争先作为最鲜明的发展导向。高举“两个率先”发展旗帜,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时俱进提出建设“三区三城”的战略要求,并使之成为苏州新时期发展的总目标、总定位和全市人民的共同追求。二是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根本的发展追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始终把提高人民福祉摆上优先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更加突出富民惠民,在城市建设中更加突出便民利民,使城乡居民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最强大的发展动力。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围绕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力度,提高对内对外开放规模和水平,不断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精神和“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使之成为苏州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四是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处理好各方面重大关系,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协调并进。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起全市上下共谋发展、共促稳定、共创和谐的强大合力。
    (2)“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将是机遇大于挑战。世界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正在催生新一轮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有望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世界级城市群,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我国东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市经济总量较大,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已成为国内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这些都为我市“十二五”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和条件。同时要看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复杂多变,国际贸易摩擦增多,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够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矛盾和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人口环境资源能源要素制约加剧,社会建设与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
    (3)“十二五”时期是苏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市已步入工业化后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现代服务业和服务经济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这一时期,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机遇期,又是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解决发展深层次问题的矛盾攻坚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国际国内重大发展机遇,立足自身优势和现实基础,进一步增强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促转型,千方百计惠民生,统筹兼顾创和谐,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推动苏州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的更大跨越,继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前列。
    二、把握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建设科学发展的样板区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我市“十二五”规划,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惠民为根本要求,围绕建设“三区三城”这一总目标,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创业创优环境优良的新城市,着力集聚具有世界眼光、现代理念、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新人才,着力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术含量的新产业,加快实现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使苏州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科教文化更趋繁荣、民主法制更为健全、生态环境更显优美,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5)“十二五”时期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推进苏州“十二五”发展,必须结合苏州实际,牢固树立民本、民生、民富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经济结构与收入结构同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提升,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更趋一致。科学把握新城市、新人才、新产业的发展路径,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人才优势赢得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以产业、技术的制高点来培育和打造经济增长点;以城市的合理布局、功能完善和人文精神来集聚发展要素,实现集约发展。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创优的发展动力,旗帜鲜明地鼓励探索、善待挫折,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向体制机制要效率,加快实现由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的转变,努力开创民众创业、企业创新、干部创优的新局面。始终保持抢先、争先、率先的发展激情,大力弘扬“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不断丰富“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的勇气、争先进位的志气、敢于探索的锐气,形成“三区三城”建设的强大合力。 
    (6)“十二五”时期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按照全面建设“三区三城”的要求,结合考虑苏州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期间,苏州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以创新驱动为主,经济结构基本形成三二一发展格局,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人才总量达到145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形态和布局转向功能完善和内涵提升,城乡基本实现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幸福指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实施创新引领和开放提升战略,建设开放创新的先行区
    (7)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设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建立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围绕苏州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找准重点环节和关键技术难点开展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完善科技创新载体功能,加快建设国家级苏州软件园、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苏州科技城、苏州大学科技园、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等一批重点创新载体,支持苏州大学建设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血液研究所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和社会化人才服务,深入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积极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
    (8)推进人才强市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把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人才贡献率等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加大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发挥各级政府人才投入的引导作用,财政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完善以“姑苏人才计划”为核心的人才政策体系,重点实施“1010工程”,持续构筑新的政策优势。突出开发区主阵地作用,发挥各级各类人才载体的承载功能,着力打造以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为主体的招才引智平台。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社会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着力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包括学术环境、发展环境、融资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在内的一流创新创业环境。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苏州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坚持以用为本改进人才管理方式,加快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转变,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和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9)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促进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营造更加科学、更为开放、更富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加强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减少部门和职能的重叠和交叉,扩大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完善政府投入机制、企业投入激励机制和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完善财政支出运行和绩效评价机制,全面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调整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民营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开发区先行先试优势,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资源重组、能级提升和“腾笼换凤”步伐,突出特色开发,强化功能创新,积极引导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向功能提升转变,从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变。拓展中新合作领域,加快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强化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的平台功能,提升发展能级。加强昆太联动,加快打造和提升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太仓港保税港区等特色产业园区和特殊功能园区。
    (10)巩固扩大开放领先优势。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巩固扩大开放优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把扩大外贸出口与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建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比重,提高一般贸易比重。优化口岸通关管理模式,加强苏沪联动、苏太联动,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联动发展。推进产业集聚与出口基地建设,创建省级、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着力引进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外资大项目,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营销中心,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拓展利用外资渠道,探索外资并购重组、风险投资、境外上市等多种利用外资新形式。全方位拓展国际市场,探索建立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办厂,参与国外资源性项目投资、并购国际营销网络等国际合作。扩大对内开放,主动对接中央和部省属大企业、大集团,争取更多的国家重点战略产业在苏州发展,吸引国内大企业来苏投资创新型经济项目,加强对口支援和南北挂钩合作,积极参与“沿海开发”,鼓励引导本市企业向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苏盐沿海合作开发园等共建产业园区以及中西部地区投资发展。积极与规模匹配、地位相当、优势互补的世界名城缔结国际友城,推进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民间交流。
    四、着眼于提高现代化水平,建设城乡一体的示范区
    (11)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域城市群。
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机遇,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动力,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发展壮大县级市城区,增强城市的资源聚集度、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把苏州整体打造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核心区域城市群。深入实施“东融上海、西育太湖、优化沿江、提升两轴”的空间发展战略,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全面提高中心城市在经济、产业、科技、人才、金融、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首位度,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和县级市互动发展,增强县级市城区的枢纽功能,加强县级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推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调整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使新型城镇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引擎和载体。
    (12)完善现代化城市功能。围绕打造宜居新苏州、创业新天堂,加快推进以轨道交通、城铁综合交通枢纽和城市快速路系统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载能力,争取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含延伸线)、4号线(含支线)如期投运,3号线早日开工,加快市域及与上海轨道交通的线网对接。推进以太仓集装箱干线港为重点的港口开发与航道建设,积极参与苏南硕放机场扩容建设,规划建设太湖第二大桥。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三网融合”,建设“数字苏州”和“智慧城市”。加强网络信息体系和安全保密设施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大力兴建城市供水、防洪、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等设施,强化防洪保安和地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和人民防空防护体系,增强城市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管理网络,下移工作重心,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13)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创新一体化机制,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三农”与“三化”互动并进,率先形成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新格局。推进城乡规划有机融合,促进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四规”有机融合,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系等规划有机衔接。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合理调控城乡人口规模和分布。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引导更多农民换股、换保、换房进城进镇落户。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制定并落实住房、社保、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相关政策,使进城进镇定居农民享受市民同等权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和方便城乡居民共享的公共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基本医疗等服务体系。提升城乡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水平,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用。支持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五、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建设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
    (14)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导向,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优先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电网和物联网、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代表苏州形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争“十二五”期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0%。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组织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完善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光伏工程技术中心、新药创制中心、小核酸产业基地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载体,打造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纳米材料、新型药品及医疗器械、太阳能与风能发电储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新型平板显示器、光纤和传感器、智能输配电设备等优势产业链和行业骨干企业。
    (15)改造提升优势主导产业。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鼓励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兼并重组,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和石化等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培育在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有优势地位和权重地位的地标型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依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影响城市风貌、占地多、效益低的劣势产业。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企业资产重组,引导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1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以苏州港三个港区、中心城市CBD、花桥国际商务城、苏州科技城、张家港保税港区等为支撑,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鼓励促进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苏州银行为龙头的地方银行业和地方证券、保险、信托、担保、小额贷款、租赁等各种非银行金融业务,继续保持苏州在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方面的领先地位,争取进入“三板”扩容试点区。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商贸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巩固提升观前、石路、南门等城市传统商圈,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深化公共服务领域改革,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创新发展教育培训、法律服务、职业中介、体育健身、养老服务、市政服务等公共服务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空间相对集中、产业集群、功能集成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7)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坚持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生物的功能定位,认真落实“百万亩优质水稻、百万亩园艺作物、百万亩生态林地、百万亩特色水产”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落实水稻生产永久性保护面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合作化、农场化、园区化”发展思路,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形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基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建设。注重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和动植物检疫防疫等新型服务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深入推进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融合发展,保护特色乡村环境,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1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实行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和建设用地规模总量控制,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强化水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节能降耗,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提高沼气、污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将资源节约与废物循环利用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相应管理过程,建设生态产业、可持续消费、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保障等四大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建设低碳城市。
    (19)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以集约发展为方向,优化“两轴”(沿沪宁线东西发展轴和沿苏嘉杭高速公路南北发展轴)、“三带”(沿江、沿湖和沿沪浙三条产业带)产业布局。高标准推进太仓城厢陆渡组团、昆山花桥组团、吴江汾湖开发区等建设,推动苏州全面接轨上海,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基地、上海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上海旅游度假首选基地。以严格保护山水资源为前提,科学规划太湖滨湖新城、苏州高新区西部生态城,高水平建设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和生态人居高地。加大太仓港开发建设力度,联动发展张家港港、常熟港,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和辐射功能,提升临港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建设江苏沿江最具竞争力的区域性产业集聚和服务中心。强化中心城区和沿沪宁线地区的要素集聚载体建设,完善制造业的创新功能和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发挥苏嘉杭高速公路的要素纽带功能,促进中心城区与吴江、常熟的融合发展,推动苏州与苏中、苏北地区的联动发展。

 六、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
    (20)打响“文化苏州”品牌。构建文化产业体系,发展一批文化优势产业门类,形成一批文化骨干龙头企业,塑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力促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苏州城区以历史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民间文化和旅游文化为重点,各市(县)区以“一市(区)一品”或“一市(区)多品”为主导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力争在全市发展建设60个文化产业载体、板块和集聚区。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版权产业、动漫游戏业、现代广告业、文化服务业等,加快太湖文化论坛、山塘历史文化保护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中国工艺文化城、现代传媒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繁荣文艺创作,活跃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吴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提高历史文化档案、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加大古城古镇古村落、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保护力度,推动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主的世界物质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推进昆曲、评弹、苏剧艺术保护传承。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21)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抓住苏州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的机遇,全面实施旅游业提升计划,重点培育古城古镇古村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阳澄湖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建设古城、太湖、中部、沿江四大旅游集聚区,推进虎丘、石湖风景区扩容和园林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市旅游化改造,加大旅游品牌宣传力度,全面推广“天堂苏州”、“东方水城”的城市形象,努力实现旅游产业质量、规模和效益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把苏州打造成为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世界一流旅游名城。
    (22)推进城乡公共文明建设。组织实施政务效能提升、公共环境优化、文明素养培育、交通文明共铸、公共服务普惠、文明建设示范和城乡文明一体化等七大工程,探索具有苏州特色的公共文明建设模式,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开展市民公共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培育公民文明行为与意识。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营造社会诚信氛围。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双拥优抚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化、常态化发展,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保障体系。
    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
    (23)完善富民机制。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进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推进就业创业产业物业并举,多种途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股份合作改革,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完善收入调节分配机制,注重社会公平,维护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
    (24)提升生活品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多元发展,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重点,推进基础教育优质持续发展、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高等教育优质创新提升发展、终身教育开放互动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到2015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本世纪初平均水平。进一步实施健康促进发展战略,推进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服务、疾控、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和卫生信息管理等五大体系,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和产品质量监测监管,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活跃各类体育竞赛,提高全民健身的生活化、社会化、科学化水平。完善外来人口调控机制,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提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水平。关心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好残疾人事业,大力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加大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力度,探索社会化养老新途径。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生活质量。加强科普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25)优化人居环境。开展城乡绿化造林活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公园、绿地覆盖面,提升绿化品质和水平。加快古城、古镇生活设施和老住宅小区改造,全面实施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桃花坞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南环新村危旧房解危重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街巷综合整治。扩大城镇居民居住面积,提高住房成套率,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完善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多层次供给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进一步优化城乡客运资源布局,提高线网通达深度,方便居民出行。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加大道路交通和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力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
    (26)建设生态家园。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力争率先进入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行列。逐步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重点加强森林、植被、湿地、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加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实施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继续推进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河道整治,保障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逐年提高。深入实施“蓝天工程”,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立动态淘汰机制,加快淘汰落后危险废物利用、处理、处置设施。继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全市所有镇都建成国家级生态镇,50%的行政村建成省级生态村。
    八、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27)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实现我市“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配优建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健全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加大领导干部培训力度,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三区三城”的能力。各级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为实现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28)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同民主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侨联、残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一如既往地做好老干部工作。全面推进法治城市建设,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重点完善与“三区三城”建设、社会和城市管理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扎实推进“六五”普法。积极探索社会建设和管理规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快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解决好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与水平。继续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技防城”建设力度,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苏州”。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层层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建立健全社会预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军警民联防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29)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兢兢业业工作,努力创先争优,自觉走在建设“三区三城”的前列。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把加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建设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大力实施“四有一工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活动载体、增强党组织活力工程),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非公、社区、农村等领域党建工作,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党员队伍有效管理、党建工作水平有效提升,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加快推进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30)不断提高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水平。大力弘扬“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更加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努力打造一流的服务型政府。遵循突出重点、便于操作、简单明了、奖惩分明以及工作评价与群众评议相结合、日常评价与年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强化机关作风效能综合评价,有效调动机关部门及全体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建设“三区三城”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顺利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而努力奋斗!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 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