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总理的“六不准”到温总理的“三件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14:29:40

 

周恩来做为共和国的首任“宰相”,常下基层调查、视察工作。1972917日,周总理到七机部一院总装车间检查生产,他一下车就问“我那六不准传达了没有”?当陪同人员回答“传达了”之后,他才高兴的进了车间。周总理的“六不准”是:一、不准事先向群众预告下通知;二、不准列队插彩旗;三、不准鼓掌呼口号欢迎;四、不准拍照留纪念;五、不准拍电影、广播作宣传;六、不准买东西招待。无独有偶,共和国第六任总理温家宝下基层也定了“三件事”,温家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自己下基层是为了办“三件事”:一是传递信心,二是了解真实情况,三是研究制定政策。笔者对温家宝的“三件事”有亲身经历和切肤体会。2001年元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到我们陕西岐山县视察工作。根据省委原定安排,温将到我们岐星村,看望和慰问曾受到中央三代主要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冯德玉(笔者时任岐星村党办主任),然后再到蔡家坡镇视察乡镇企业。可晚上当温家宝住到岐山招待所后,他出去散步时问招待所的服务员:“岐山县哪个乡最穷?”服务员说:“西方乡。”于是第二天早晨简单用过早饭后,温对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李建国说:“走,到你们最穷的西方乡去看一看。”此言一出,由于没有提前通知和安排,以致当时在场陪同的市委、县委负责人大吃一惊,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劝温家宝:“今天雪太大,天气冷,西方乡路滑,还是到蔡家坡看乡镇企业吧!”温家宝亲切地说:“蔡家坡的乡镇企业很有名,我早有耳闻,今天,我就是要到西方乡去看望慰问贫苦老百姓。”于是,温家宝冒着严寒,顶着大风,步行半小时,来到西方乡看望慰问了4户贫困群众,为决策提供了第一手、最底层、很真实的资料。事后,全国劳模冯德玉对笔者说:“温总理虽然没来看我,但他却深入西方乡看望穷苦老百姓。这么大的官,还心系群众,真是难得的好总理。”

从周总理的“六不准”到温总理的“三件事”,我们看到的是亲民、爱民、务实、谦逊的作风。时下,一些官员到基层,事先打招呼,前呼后拥,“好不威风”。到了基层,不搞调查,不听汇报,只图形式,吃喝玩乐。极大地加重了群众的负担,造成了不必要的挥霍浪费,助长弄虚作假等不良作风,严重损坏了党在老百姓心目的光辉形象,群众对此类领导干部颇为反感。笔者曾亲眼见到一位县委书记到村里检查工作竟然警车开道,陪同人员多达数十人,结果有些不怕事的群众当面就对县委书记说:“你又糟蹋我们老百姓来了,赶紧走,我们不欢迎”。周围群众也跟上起哄,弄得县委书记面红耳赤,半天下不了台。

现在还有一些年轻领导,喜欢浮在上面,坐机关,图享受,不喜欢下基层工作,说白了就是对基层缺乏感情,缺乏信心,总认为在基层工作既挣不下钱,又误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和错误的,我们党选拔干部,既重学历,更重实践能力,不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到基层锻炼怎么能增长见识和才干?怎么能积累执政的经验?怎么能取信于民?所以,一定要把基层当做“大学校”和“大溶炉”来锻炼。带着感情常下基层、带着信心爱下基层、带着责任狠下基层,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从周总理“六不准”到温总理“三件事”,给我们下基层做出了可贵的榜样和学习的典范。实践证明:只有在基层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才能把握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这样的领导干部才“可信、可靠、可亲、可敬”,这样的领导干部才具有强大的政治生命力。

从周总理的“六不准”到温总理的“三件事” 周总理照片集 伟大的总理 从周总理拉纤到温总理清废砖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珍贵老照片系列(八)周总理、朱总理和温总理的精彩瞬间收藏 老照片系列(八)周总理、朱总理和温总理的精彩瞬间 珍贵老照片系列(八)周总理、朱总理和温总理的精彩瞬间2 周总理、朱总理和温总理的精彩瞬间---珍贵老照片 珍贵老照片系列(八)周总理、朱总理和温总理的精彩瞬间 珍贵老照片系列(八)周总理、朱总理和温总理的精彩瞬间---人物政治 从右派到总理 朱镕基"破格"晋升的"根据" 从右派到总理 朱镕基"破格"晋升的"根据" 从慈禧到温总理中国的七个漂亮女翻译 从慈禧到温总理中国的七个漂亮女翻译(图) 从新华网到人民网:温总理的政改访谈震撼两坛 从延安群众拥抬周总理座骑所想到的 周总理喝灾民的水与温总理不喝灾民水一样都让人感动 廉政准则:从“30个不准”到“52个不准” 巴西预言家从2010年到2043年的精准预言(准不准只有等待时间去验证了) 巴西预言家从2010年到2043年的精准预言(准不准只有等待时间去验证了) 巴西预言家从2010年到2043年的精准预言(准不准只有等待时间去验证了) 从温总理“致歉”想到的 从温总理“致歉”想到的 从温总理的“没想到”想到的【天涯博客】 谁是把温总理从甘肃调进北京的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