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岛》原著小说和电影的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08:45:22





 

第一次看到《禁闭岛》的海报就被吸引住了:幽暗的雨夜、诡秘的小岛、谨慎的表情、微弱的火光。而且,很酷很有监狱的Feel的名字、剧情所介绍到的精神病罪犯、以及电影的类型“惊悚+剧情+悬疑”对我也极具致命引力。最后马丁·斯科塞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组合也加速了我的肾上腺素分泌。

 

我无比期待地把它列入必进电影院观看的影片之一,直到后来我在该电影上映地区名单里翻箱倒柜也找不到“中国大陆”四个字,才再次感叹大陆河蟹政策的强悍,俨然中影把带有惊悚和精神病话题的该片列入不适宜国民观看的范围,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很想看的电锯惊魂等欧美惊悚片和吓死鬼等日韩泰恐怖片从来不曾进驻过大陆,那些都是不错的影片啊。大陆要抹杀我们看恐怖片的权利吗?否!大陆是讲民主的,怎么会呢,去年不就有《午夜出租车》吗?08年也有《第十九层空间》啊!虽然都是内地和香港拍的一点也不恐怖还很雷人的恐怖片。

 

扯远了,但真的忍不住要吐槽一下,move on。2月19日《禁闭岛》在美国上映了,看到时光网上那些评价,我的心也痒痒的。所谓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具魔力,当得知该片是改编自美国当红作家丹尼斯·勒翰的小说《隔离岛》,我鬼使神差地上网搜索这部小说。网上流传的电子版是缩略版的,我不会去读那些蔑视原著的文字,于是我去当当网,发现网友对这本书的评价远远高于我的想象。我毫不犹豫地订了,因为电影的DVD不知要等多久,只好先看小说解解馋。

 

没想到书到了没多久,网上就出现了电影DVD下载,但我还是坚持先把原著看完,再看莱昂如何表演。断断续续的,昨天终于把书看完了,看得这么慢,很大程度上是每晚上床后没看几页眼皮就打交了。值得一提的是,从一开始,时光网上一个不厚道的家伙在自己的评论题目上没注明“剧透”却说出了最剧透那几个字,那是最最关键的真相,我当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越是想忘记越是挥之不去,相当郁闷。作为一部悬疑小说,那个谜底早被知道的话,就好比侦探还没去到犯罪现场就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说凶手是谁,还有什么乐趣?即便如此,我还是对勒翰如何引导我进入他的陷阱感兴趣,而且对当当网上那些评价给予信心,相信勒翰除了那个真相,还会给我另外的惊喜。

 

阅读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把主角泰迪想象成莱昂纳多,把每一个场景每一次行动都在脑海里努力勾勒出电影的画面,甚至对于每一句对白,我都尝试把它翻译且想象成电影里的英语对白,也许是因为我知道同名电影的存在吧,这种感觉很生动很有趣,我第一次用这种方式看小说。在过程中,那个流氓式的真相一直在脑里作祟,一直令我自问:这样下去的话,勒翰会如何呈现这个真相?尽管如此,这过程里却没预计中的缺乏乐趣,因为勒翰的文字功力实在炉火纯青,他对于环境描写很在行,对于细节的勾勒很逼真,对于人物内心特别是梦境的描绘,也很遵循佛洛依德的理论。更可怕的是,勒翰善于一步一步地把我们引导到我们自以为是真相的但却万劫不复的深渊,正如《亚利桑那共和报》对它的评价:“不管你认为自己有多聪明,勒翰都能令你大吃一惊。”我事先被剧透了关键的真相,其实就等于一个聪明的人看书看到一半就猜到了这个真相,但是我到了最后,仍然吃了一惊,因为我光是知道真相的精髓,但对于真相的具体化,勒翰留了大量的空间可以填充,于是最后我看到了一个具体的真相,是我想象不到的具体真相。吃的这一惊,让我十分开心,因为我就是要追求宛如这种小孩子被魔术把戏吓到的惊讶。能够让一个先知道关键真相的人到最后仍然有惊喜的感觉,勒翰果然是悬疑小说的大家。

 

看完之后,我想,如果我从来不知那个真相去看这本书的话,那最后我会有怎样的惊讶度呢?我很想知道这个答案,但除了洗脑之外,别无他法。我很羡慕那些没看过小说或电影的人,他们有着享受随勒翰去隔离岛探险一次的机会,因此我在上面这些文字,完全没有剧透,因为我想让对它感兴趣的人,能拥有着最原始最纯粹那份阅读的乐趣。有冲动去看这部电影或这本书的人(看书会比看电影爽上很多倍,相信我,至于原因下面我会说),看到这里就可以打住了,因为下面我会有大量的剧透。看过的人或者没兴趣去看的人,可以继续往下读。

 

 

 

 

 

您已经看完了?那么就开始吧~呼~终于可以吐而快之了~

 

昨天我看完书之后,在看电影之前,我去了豆瓣网看了一下网友对电影的评论。结果发现,网友的观点主要分成三派,一派是认为泰迪曾经是个精神病患者,最后是清醒了;一派则认为泰迪从来不是精神病患者,是被“阴谋了”,最后被抓去做非人道实验;还有较少数的一派是认为电影讲述了两个故事,结局也是开放式的,可以是泰迪清醒,也可以是泰迪被抓去做实验。我有点费解,在书中故事的主线是比较明确的了,勒翰也没有故意要弄出模棱两可的答案,所以在我看来,第一派的观点是正确的,第二派也许是没看把电影看明白,如果是纯粹阴谋论,也太普通了,至于第三派,当时我还没看电影不想妄加评论。至少在书中,真相是这样的:

 

现实中泰迪的真名是安德鲁·利蒂斯,是一名联邦执法官,他的妻子多洛蕾丝·恰娜尔患有一定程度上的精神病,但深爱妻子的泰迪,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认为妻子只是身体虚弱而已。他逃避,对别人对妻子的评价置之不理。有一天,妻子放火把他们的房子烧了,他带妻子搬到了平静的湖边居住,但妻子的病情却日益严重。他矛盾,痛苦,逃避,经常外出,还酗酒,疏于对三个儿女的照顾。终于有一天,他出差回来,发现妻子把三个孩子溺死在湖里,他捶胸顿足伤心欲绝,妻子让他为自己解脱,于是他向妻子腹部开了一枪,后来被送进隔离岛上的阿舍克里夫精神病院。泰迪患有高度妄想症,他整天活着自己幻想的一个完美故事里面。

 

在幻想中,他仍然是一名经历过二战的联邦执法官,并叫做爱德华·丹尼尔斯,昵称是泰迪。他的妻子多洛蕾丝在一次大火中丧生,纵火犯叫安德鲁·利蒂斯。他一直追查利蒂斯的下落,后来得知他被关押在一座叫隔离岛的神秘小岛上面,外界对隔离岛避而不谈。一次泰迪遇到一个曾经被关在隔离岛过的病人乔治·诺伊斯,被告知隔离岛在进行着对精神病人的非人道的关于大脑的试验。此时亦出现一名参议员,暗中交给泰迪去隔离岛调查真相的任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泰迪和一名刚认识的搭档恰克·奥尔被联邦政府派去隔离岛追查一名失踪的女病人雷切尔·索兰多。泰迪便前往小岛,明里调查因为溺死自己三个孩子被送进来的雷切尔,暗里寻找隔离岛非人道试验的证据,还有寻找仇人利蒂斯。他发现岛上的医生和杂工都很古怪,也不愿合作,到后来在岛上再遇乔治·诺伊斯,和在山洞里遇到雷切尔·索兰多之后,他确信一个巨大的阴谋论,自己早就被隔离岛关注,是被引到这个岛上的,为的就是要把这个企图调查隔离岛的人彻底囚禁在岛里,甚至搭档恰克也可能是隔离岛的派到他身边的人。隔离岛上的医生们开始给泰迪扣上“精神病”的帽子,泰迪将计就计,最后成功逃离了隔离岛,并对外界揭露了隔离岛的阴谋…

 

以上是泰迪的高度幻想的完整的故事,他每天都和病人,和医生讲述这个故事,不知多少遍了。而且泰迪十分暴力,经常殴打病人和守卫,曾经是二战军人和联邦执法官的他身手了得,很难制服。隔离岛上大部分医生建议对泰迪进行外科手术,以改善这种状况,但这样会让泰迪宛如活死人彻底失去康复的希望。崇尚人道式治疗的考利医生和西恩医生反对这个建议,并为泰迪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既然泰迪整天活着幻想中不能自拔,就让全岛的人真的去配合他去演一场戏,让他作为一个来调查失踪女病人的联邦执法官开始,到最后在适当的时机对他挑明真相,用强烈的效果来证明泰迪的故事是虚构的,现实的他才是利蒂斯。于是所有事情按照泰迪的剧本走,也按照考利医生和西恩医生的计划走,到最后,泰迪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的真正身份。

 

以上是顺着时间顺序的真相,在书中应该是比较明确。在昨晚我看了电影版《禁闭岛》之后,我也许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刚才我所说的第二派和第三派观点的人了。在我看来,原著小说比电影要好。120多分钟的电影,要消化掉这本书,果然还是比较吃紧。电影删减了不少小说情节:

1.泰迪对父亲的回忆

2.泰迪对和妻子认识经过的回忆

3.暗中任命泰迪调查隔离岛真相的参议员这个角色

4.泰迪一开始在船上的一次偏头痛

5.闻讯的时候少问了3个病人

6.泰迪从山洞回来后,同房的好心的黑人杂工告知他应该从哪处的电网逃走

7.泰迪逃亡时候,跳入水中藏身船底那一段

8.其他比较琐碎的无关紧要的情节,例如泰迪和恰克的一些对话:关于恰克的背景、关于对隔离岛的怀疑

 

以上几点删减了也是无可厚非,本来电影改编自小说就不可能一模一样,但我不能认同的是删减了下面3点:

 

9.雷切尔遗留的纸条上,关于4的法则,本来是有好几句话的:“我是47,他们曾经是80,+你是3,我们是4,但是,谁是67?”,电影只留下最后一句“谁是 67?”,还有泰迪解密那几句话的情节,都删了。我觉得电影里曲解了4的法则,单纯就4个名字就叫4的法则?真正的4的法则应该是1+3,也就是13这个不祥的数字,在小说中多处提到。

 

10.泰迪两次数石头堆的情节。石头的堆数和每堆的个数,是数字对应字母的谜题,电影没了这个谜题,失色不少。第一次石头堆解出的是“Andrew Laeddis”,第二次解出的是“You are him”,这两次都是对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电影竟然删掉了。

 

11.如果说以上两点删掉了,基本上也不影响大局的话,那么这一点删了就该打屁屁了。那就是泰迪第一次和考利医生见面的时候,提到自己的名字是爱德华·丹尼尔斯,泰迪是昵称。不知是否电影中有提过,只是我遗漏了?但我向一同学求证过他也不记得电影里有提过。这样的话,到最后考利向泰迪揭露真相的时候,Edward Daniels = Andrew Laeddis 就显得十分雷人了,怎么忽然冒出个 Edward ?如果只是我遗漏的话,请不要打脸。

 

除了对以上情节的删减,电影对其他情节的交代也稍显得仓促,简单地说就是情节发展有点快,可能会让观众目不暇接而错过一些信息。另外,我看的那个DVD的版本翻译的水平实在有限,很多对话翻译得不知所谓,若有观众看得如堕雾里,也不必太怪责自己。至于最后的戏肉——揭露真相的部分,我看过小说后,觉得电影的揭密还真不怎么样,还是太仓促了,观众可能会看明白个大概,但更可能是消化不良。尤其是,考利医生揭开白布,板上出现4个名字,只见考利敲着板子吼道:“瞧!这些名字!都有相同的字母!Edward Daniels和Andrew Laeddis,有相同的13个字母!Rachel Solando和Dolores Chanal也是!”考利这是在引导泰迪想起他的真正身份,还是在做北京式的填鸭?泰迪也想都不想就说,这是你在唬人。先不说哪儿冒出个Edward,在电影不加任何辅导的情况下,观众能在短短几秒就看得出名字的相同13个字母?显然他们只能暂时相信考利了。个人认为这段关于回文构词法的谜题,是全书中最巧妙最精髓的东西,原著的效果十分到位,不仅仅是书本的条件能给我很多时间去拼凑这些字母,更因为书中把泰迪对于这个的反应刻画得入木三分:面对考利的步步进逼,泰迪多次口非心是的否认,而且仿佛看到那些字母要跳出来了……能让我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构造字母动起来自动重新排列的画面。电影把这段一笔带过,让我有点伤心呢。

 

另外一提,电影在某些情节上也有改动。例如在C区的时候,小说中是泰迪和恰克在一个暴力犯人手中救了一个警卫,警卫即使看出他们是执法官,也让他们通过,电影是泰迪被一个暴力犯人袭击,后来制服了犯人;接着,小说是泰迪和恰克商量好分头行动,泰迪去找利蒂斯,恰克去找利蒂斯的档案;而在电影中,恰克帮警卫把犯人送走而和泰迪分开,而不是商量好的,最后竟然意外地收获了利蒂斯的入院表格?在C区出来后,小说中泰迪是为了数石头堆才坚持下悬崖;电影中泰迪是为了去灯塔而下悬崖。

 

第二派观点的人,应该是没仔细看电影,正如我上面所说,电影有点仓促了。至于第三派观点的人,也许是没完全看明白电影的结局。他们说,最后泰迪是清醒了,这符合泰迪是曾经是患者;电影最后的画面是灯塔,象征做非人道试验,这符合阴谋论。所以结局是开放式的,或者说根本就有两个故事。小弟我仔细地咀嚼了几遍,有了个比较明确的答案,后来在网上看到不少人抱相同观点:

泰迪的确是清醒了,但他故意把西恩医生叫做恰克,让西恩误以为泰迪又发生了倒退。西恩向考利摇头,可以看出原来恰克过来是想试探泰迪,以确定他是否真的康复,摇头表示计划失败,只好让泰迪接受外科手术(不是阴谋论,只是做手术让泰迪丧失暴力)。也能看见考利无奈地和代表外科手术的奈林医生说了句话,然后奈林就带杂工过来了。迎接泰迪的杂工拿着的白布露出的尖锐金属利器的特写也说明将要做手术。最后的镜头灯塔也许是做手术的场地,也可能不是而只是马丁导演开个小玩笑,故意留给观众一个想象空间,但可以确定的不是阴谋论。至于泰迪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说了句:“哪个更痛苦?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好人一样死去?”说明他了解真相,但是对三个孩子的死和自己杀了妻子的事实十分痛苦,为了彻底抹杀这个回忆,宁愿选择做手术变成麻木的活死人,也相当于作为爱德华·丹尼尔斯这样的好人死去。

 

后来还是有部分网友不同意,说第二派和第三派观点也是合理的。特别是第三派观点的拥护者很多,他们认为能给出不同解读的悬疑片才是牛逼,能带给观众开放式的结局的才是经典,他们说马丁故意要玩双线剧情。我想说,没错,有不同解读的悬疑片的确很牛;但是,这部电影不该有两个解读,也请你们不要自作主张给电影和导演套上自己的想法。马丁没你们想象的这么高深莫测,他把电影拍成这样已经是很伟大。既然你们认为“主角没疯但被阴谋了”是可行的话,别的不说,请你们解释下面的问题:

 

 1.考利拿出那三张小孩的照片,说这个女孩你每晚都梦见。如果主角没疯,考利为什么能知道他梦见一个女孩?而且还知道女孩长什么样子?
  2.如果主角没疯,那他要追查的仇人利蒂斯也真实存在是吧。请问,为什么这么凑巧,主角的名字和莱蒂斯的名字拥有相同的13个字母?你认为这个凑巧几率有多大?
  3.如果主角没疯,那为什么后面出现妻子杀死孩子主角杀死妻子的片段?如果说是药物的的幻觉,那么,药物还可以控制人产生什么样的幻觉了?

如果你们能合理解释这3个问题,我一定收回我的话。

 

小说的结局,则和电影的结局有点不同。小说的倒数第二节的最后,泰迪承认了“我叫安德鲁·利蒂斯,1952年的春天,我杀死了我的妻子多洛蕾丝……”但小说的最后一节,却是使用了泰迪的和恰克的名字来叙述,而非安德鲁和西恩。这暗示了,泰迪又发生了倒退,前功尽弃。小说同样写到恰克摇头,考利点头,杂工带着金属器具过来……但就没写到泰迪说“哪个更痛苦?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好人一样死去”这句话,描写到泰迪说的都是作为爱德华的很自然的话语,并没半点假装的样子,所以几乎能确定泰迪是发生了倒退又回到自己的幻想中。不过,非常值得玩味的是泰迪和恰克那作为全书结束的对话:

 

泰迪说:“恰克,你认为他们看穿了我们的计谋吗?”(是指逃出隔离岛的打算)

“不会啦。”恰克的头向后方仰去,在阳光下稍稍眯起眼,接着朝泰迪咧嘴一笑,“这方面我们太聪明啦。”

“对,”泰迪说,“的确是这样,不是吗?”

 

这应该是作者勒翰的一个小玩笑,这几句就是勒翰要说的话。读者有看穿我的计谋吗?不会啦,这方面我太聪明了,嘿嘿嘿~~~~

勒翰真是一个有趣的家伙!

 

我认为电影的结局更好,更有内涵,因为它设定了主角清醒了并作出了自主的选择,算是对小说的一个超越吧。

 

以上是小弟看过小说和电影后的一些拙见,虽然是花了不少心机,但值得,相比起勒翰和马丁给我带来的享受的话。

 

如果让我推荐,那么,这部电影,值4星;这本书,是的,五星,你没听错。啊sorry,是看错。

 

 

后补充:

 

有网友问到关于乔治·诺伊斯,对其出现和所说的话感到疑惑,我也觉得这个角色是否存在于现实的问题值得斟酌,就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一下个人看法:

 

在泰迪的幻想故事中:乔治念大学时候被一教授忽悠而疯了,就被关进某精神病院,不久转到了隔离岛上的阿舍克里夫病院,后来却奇迹地从隔离岛上回来,马上就在酒吧捅死3个人而被送进监狱,他宁愿被判死刑也不愿回到隔离岛。此时的乔治刚好遇到为了寻找仇人利蒂斯而到处打听隔离岛的泰迪,他们就成为了朋友,而乔治也告诉泰迪隔离岛在进行不人道实验。到了后来泰迪在隔离岛上查案再遇乔治,那时乔治说是泰迪害他又被抓进来(因为乔治发现了隔离岛的阴谋并告诉泰迪),他对泰迪充满了怨恨。所以你看到他们再遇的时候,是熟人的关系。


注意,以上所述仅在泰迪幻想中有效。那么现实中,有没有乔治这个人呢?我觉得很多人会忽略了这个问题。我们假设他现实存在的话,那么现实中泰迪没疯的时候(杀死妻子之前)根本没有遇见乔治的理由,因为疯前的泰迪没有所谓的仇人利蒂斯,也用不着打听隔离岛。因此我认为,现实不存在乔治这个人,他只是泰迪幻想的“隔离岛阴谋论”的一个关键的角色。那么我们看到的那个“乔治”又是谁呢?我认为他仅是泰迪疯后被抓进隔离岛遇到的一个病人,姑且叫他A君,A君因为叫泰迪做“利蒂斯”而经常被暴力的泰迪殴打,所以电影里面泰迪问谁把你打成这样,他说是你。对于这次的角色扮野游戏,医生十分了解泰迪幻想故事的每一个细节,因此知道肯定要有人扮演“乔治”的角色,于是A君不幸地被选中了,这场游戏的规则谁都得遵守,所以A君被逼要演戏说什么“你害我又被抓进来了”“利蒂斯只可能在那个地方了——灯塔”。但是,精神病A君也不是非常听医生话的家伙,所以他憋不住说了一些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是你把我打成这样的”“你不可能杀掉利蒂斯的同时又揭露阴谋”“你逃不过他们的手掌心,这是一个游戏,全是为了你”有些观众在泰迪和恰克在陵墓避暴雨那一段对话可能不是十分留心,这样就容易导致对后来“乔治”出现那一段戏感到很疑惑了。

对于乔治在现实是否真正存在我只是这样地猜想,还望有想法的人和我交流下~~

 

另外,山洞里真正的雷切斯·索兰多医生,又是否真实存在呢?这个问题好像小说和电影都没提到(也许我忘记了)?但我觉得应该是泰迪的幻象吧。即使医生对于泰迪的故事了解得再透彻,也不可能安排一个人扮野真·雷切尔守株待兔地窝在那个山洞里吧?毕竟泰迪独自出寻的路线是不好捉摸的,这个岛又那么大。这样的话,医生只能指望未能安排的部分由泰迪在幻想中完成?这又好像不够严谨了。总之这也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如果是真的安排一个人在洞里等,好像也说得过去。有想法的朋友讨论下哦。

 

有网友留言说他的国外朋友在电影院看的版本是150分钟,但我们看到的DVD版只有120多分钟,原来是剪掉不少了。这样我就释然了,我说电影里删掉小说的成分,也许会在那剪掉的部分有所呈现,而且那个提到泰迪名字是爱德华这个关键事情一定也是有的,马丁爷爷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的。现在很期待完整的蓝光版啊,相信到时候我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会更高吧。

 

关于主角最后是做外科手术还是被杀死

其实无论是哪一个,都对结局没有太大影响。但我要谴责一下网上DVD版本的字幕翻译,在细节上把观众误导了。考利在解密的时候,说they lobotomy you 。lobotomy 是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意思就是给主角做这个手术,但是字幕翻译成“他们要弄死你”。所以最后肯定是去做手术来消除主角的暴力,而不是杀死主角这么不人道的做法。

因为我看过小说,所以我看电影的时候,知道在不少地方,翻译都不能很好地呈现电影。例如一个小关键地方:乔治对主角说“this is about you, and ,Laeddis,……”其真正的意思是“这是有关于你,还有,利蒂斯(称呼主角)……”and+逗号+人名是英语口语一个习惯用法 。当时主角理解成“这是有关你和利蒂斯”也是正常。但后来考利解密提到这点的时候,字幕本应该是“这是有关于你,还有,利蒂斯……”这样才是考利要说服主角的翻译。但翻译竟然还是“这是有关你和利蒂斯”我无语,本来是一个小小的梗,被翻译的变没了。相信蓝光版出来的时候,就能看到原汁原味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