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6:56:08

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在整理有关语文学科教学论相关资料的过程中,笔者注意了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建国以来语文学界深入涉及多次而又迟迟未能作出结论的重大论题,并由此而在语文学科教学的部颁标准中出现了左右摇移的多种表述;只是在一九九八年的部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才真正作出了比较切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表述,肯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实际上,在语文学科教学时间不能算短、实践堪称深入丰富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仍有诸多可能迥异的见解。依笔者之见,之所以如此,恐怕缘自一个共识——一个中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处地位的共识,即“中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亦即中学教育是教育目的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环节方面。惟其如此,语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教学实践者都不肯马虎,不肯与充分把握语文学科属性的机会失之交臂;而只是在九十年代以来语文学界的碰撞与交流频繁实现之后,人们的认识才趋近于真正的焦点——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下面,笔者愿从一些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我们不妨从语文本身的特点来把握,看其在成为学科的历史必然中,到底什么是其根本属性所在。

    审视“语文”学科这一名词时,不能忽视的是:人们对于“语文”这一学科名词的内涵有多种理解。或指语言和文字,或指语言和文章,或指语言和文学,或指语言和文化,甚或指口头语和书面语。尽管分歧较大,但是这些认识的持有者在描述、界定语文学科时,都承认“语文”是一种社会内容转述,也即是说,他们都认可“语文”实际上充当着一种载体,并以其将各种社会事物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

    第一,在众多有关语文学科性质的意见中,都隐含认定语文中包含有社会内容,而不仅仅是语言或文字的空壳——文章、文学作品都是以文字作单位来组织的,即便是说话艺术也需以对社会事物作描述的基本语汇作基础,基于这两大基础而呈现的文化底蕴,自然亦是来源于社会。这样,我们不妨想一想,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仅仅局限于我们的亲身经历、亲自感受的当前状态么?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内容中必然并事实上就已经包含有历史积淀的因素。也即是说,“语文”作为一个在历史上、生活中积累已久并最终形成为概念的事物,其实际上处在一种历史记忆的载体地位。这也可以从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应证,比如,我们所知道的,不是听来的,即是看来的,或者是间接地听来或看来的,这些过程得以完成,其载体即是“语文”中诸要素。

    第二,文化学的特征告诉我们,“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我们的所有的能形之于桌面的对于语文学科名称内涵的认识中,最具共性的特征便是“语文”的载体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不同认识分别从不同层面触及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于此,我们不妨可以申明,语文学科的性质首选是它的文化载体特征,而“文化”又是世界中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和物质系统。因此,我们可以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文化显现。

    那么,是否可以说,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就只是它的人文性呢?

    让我们再次回到人们见仁见智的多种认识中。人们对于“语文”的这样或那样的描述,我们也许一时还不能完全明确其内容。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那便是:各自所揭示的方面,实际上都是“语文”的不同要素方面;诸种分歧,只是人们对这些要素在作强调时的力度不一样罢了。

    既如此,我们姑且撇开这些分歧,只对诸要素的整体作出分析,看看这些要素在“语文”发展(从有实无名到有实有名)的历程中到底处在什么样的地位。

    前文已述,“语文”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出现,是以其人文内容作基础的。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去剖析,我们会发现,语文学科中的所有的人文内容的被接受(不管是历史中的已经接受,还是现实中的正在接受),都是通过“语文”的一些要素来反映的。也就是说,作为过去的历史和稍纵即逝的现实中的人文内容之所以为人所体味,是因为其分别借用了“语文”中的不同要素。这样,我们也就能明白:人们何以能在不同要素的区别组织中同样地去破译历史以供借鉴,又何以能让彼时彼地的现实真切地为共时环境下的人类所共享:人们在文字中寻找古圣先贤的行动足迹,人们在文学中支撑“文道统一”的思想支点——即使是在对文字缺乏理性把握的人类社会的某些局部环境,人们依然能以“心口相授”的语言组织方式而使某些特殊的历史或现实不至于被湮灭……应该说,这些都是人类对于“语文”要素最直接而又有效的运用。

    这些要素的被运用,无疑是让语文在单纯的载体而外,更多了一种工具的性质,这是一种发掘事物内在人文内涵的工具,因而也就绝对区别于任何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学科发展中的工具作用。有一点可以成为支撑这种认识的明证,那便是,我们所得的任何信息(思想动态、技艺水平、以至于任何一门具体学科的进展与成就),莫不借“语文”中诸要素来传达。这便不能不让我们意识到,语文学科在学科属性中以其工具性作为最必要的方面,甚至可以称其为最重要方面。

    也许,这还只是停留在“语文”诸要素在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功用的认识层面上,而历史和现实的内容一旦以“语文”而定型,便成为一种相对静止的事物,它们的“人文特征内涵”也就停留在一种相当于“投影”的认识层面上。很显然,这和“人文”的终极目标(理解并改造世界)是不太协调的。

    这便需要一种承诺,使其工具的特征不至于因时间的推移而脱节,这便需要有“语文教育”——一种薪火相传的人类机智运用。

    教育,是一片土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这便是社会生活,这便是发展与创造。而正如前所言,“语文”中诸要素必然要成为教育出现伊始便被接纳并使用的工具性方面;同时,人们以其为教育的预期目标作出前瞻性指导与说明。以此而言,“语文”诸要素对于未知的教育结果而言,仍显现出其工具特征。应该说,这是前面所论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方面一个极好补充。

    要之,我们不妨这样来认识“语文”学科,它是以其诸要素(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的组织这样一种工具特征引领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最终为世界的发展作出预告的一门学科。只有这样,才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的充分体现。

您以娄明英 初中语文登录 (登离)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8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