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楞严精华113】要紧的就是在本来无一物处当中,提起佛号!--吴旭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2:18:44
要紧的就是在本来无一物处当中,提起佛号!

 

 

             净界法师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这个念佛法门的当机菩萨是大势至菩萨。为什么叫大势至呢?因为这位菩萨他具足广大的威德之力,他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够震动一切魔王的宫殿,乃至于能够震动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的威德之力,这叫大势至。这时候,他与其同伦;同伦是指同类,就是同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五十二个阶位;这五十二不是数目,是五十二个阶位。五十二个阶位是什么呢?就是干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跟等觉,这表示念佛法门摄机特别的广,从干慧地的凡夫位,乃至于到等觉位,都是依止念佛而成就圆通的。这么多菩萨就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是说明对佛陀白告之前的一种皈依、恭敬的仪式,以下才正式的叙述他所修的法门:

 

    先陈述古佛所传授的法门,也就是说--每一种法门,在佛教里面都是要有本,不像外道。外道的法门是无本之学,哪一个外道在山洞打坐,突然间看到什么影像,持牛戒、持狗戒…外道的法门,是在禅定中,妄想出来的,不是一个道,没有通往涅槃的力量。而佛教的法门,它肯定是有传承的,一定是每一尊佛、每一尊佛传承下来的。那么这尊佛是谁呢?是古代的一尊超日月光佛。我们看经文─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势至菩萨回忆他过去在凡夫位的时候,这样恒河沙劫的时间,有一尊佛出现于世,叫无量光佛。从无量光佛到超日月光佛,这中间这一小劫的时间,有十二尊如来,相继的出现于世间。而这最后一尊佛对大势至菩萨的启发是非常的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祂告诉我:所有的法门当中,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你直接从有相行,契入无相的三昧,这个是最容易得到成就的。

 

    念佛三昧蕅益大师解释说--实质上从本经的教义来看,是有三种的差别:

 

   (一)、惟念自佛:惟念自佛就是他在念佛的时候,是忆念他内心的佛性;自佛就是自心的佛。所以我们看禅宗他也念佛,但是他念佛不是一种皈依的心,他念佛的时候,把佛号创造出来─南无阿弥陀佛,之后他就开始思惟,诶!我为什么能够念佛呢?念佛是谁?他从音声当中去找那个能念的心。所以他是依止佛号的假相,从这个佛号的假相当中,把心带回家。所以这个惟念自佛蕅益大师说,跟前面二十四个圆通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说他的下手方便是从佛号回家而已,从音声回家。因此惟念自佛是属于圣道门所收摄。

 

   (二)、惟念他佛:惟念他佛是我们一般人比较习惯的--忆念十万亿佛土外的阿弥陀佛。当然它的缺点就是有一点心外求法,你心是向外攀缘的;向外攀缘的心,就容易被破坏,因为它是生灭变化的,就不牢固。所以惟念他佛的缺点,就是你那念佛的心,在临终的时候,很容易被你的烦恼,跟外境的障碍所破坏。这个我们前面说过了。

 

   (三)自他俱念:自他俱念是最圆满的。什么是自他俱念呢?蕅益大师说:首先先忆念自己的佛性--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回光返照我一念心性,跟诸佛的心性平等无二;那么从自他不二当中,提起佛号,所谓──托彼名号,显我自心。在禅净双修当中,我们所要观的第一个是禅观,所有的修行者第一件事情─都是先把心带回家。你一定要把你五阴身心--攀缘的心,带回到-- 一念心性,然后再提起佛号!

 

    忏公师父在打佛七的时候,常常开示一句话──念佛人,要紧的就是在本来无一物处当中,提起佛号!提起佛号不是在那个乱七八糟、那个颠倒心中提起佛号,不是啊!你在颠倒的心中提起佛号,那个佛号是没有力量的!那是生灭心啊!你的佛号要在本来无一物的处所当你要怎么办呢?当处禅那,觉悟无惑--你要把心收摄起来,禅那就是止观,好好的不要迷惑颠倒,保持不迷、不取、不动,在这一念心性当中,提起你的佛号、提起你的咒语,这个魔是无奈汝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阴暗的,遇到光明,阴暗当然消失;因为光明能够破除黑暗,他怎么能够留下来扰乱你的禅定呢!我们可能在修学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魔障,这时候你要加强你的光明、加强你的佛号,安住你的不生灭心,安住你的佛号,它自然会消失掉。这时候绝对不要乱动,你越紧张、越乱动…它有机可乘。

 

    我们前面讲安住,这里讲调伏,就是不要乱动。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113想尽一切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净界法师

 

    本经的修学方法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理观,第二个是事修。

 

    那么在理观当中,又分成自力法门跟他力法门;这个自力法门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圣道法门;他力法门就是属于净土法门。那么这两个法门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本经把我们生命的现象,分成两部份:

    第一个、我们讲的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就像一个水泡一样,我们由于过去善恶的业力,把今生的五阴身心给创造出来,你现在有你的色身,你内心有一时的感受、一时的想法。五阴身心它的特色是什么呢?它是有固定的相状--可能是一种安乐的相状,也可能是一种痛苦的相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相状,也可能是一个邪恶的相状,有各式各样的相状。我们今生的身心世界有它的相状,因为你一定是有时间相、空间相,在时空的交集下,才构成你的个体生命。当然有相状的东西,它是变化的、是狭隘的,这是事实。

 

    第二个、生命的现象就是我们的一念心性--那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它虽然没有相状,但确是具足了无量功德之法。如果以圣道门的思考模式--它一定是直接契入无相--从空性入门,没有一个例外。

 

    我们看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修学,其实道理只有一个,就是─把你从五阴身心的相状,带回到无相的真如;唯一的目标,都是要你离一切相,返妄归真--把心带回家!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从一个无相的心性当中,重新出发,可以说是从空出假。

 

    所以修净土宗的人,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相状,你没有相状,你没有办法修净土。念佛人的心中,要有两个相状:

 

    第一个、你对名号功德的相状要建立起来。什么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那也是一个相状。

 

    第二个、什么是净土的庄严?一个净土宗的人,你对名号的功德、对净土的庄严,这两种相状没有建立起来,你根本不可能感应道交。净土法门是一个阿弥陀佛本愿摄受的法门。也就是说:修净土宗的人,你所有的功德,都是来自于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所以修净土宗的人,只要做一件事情──想尽一切办法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以你的心力启动佛力!

 

    如果你心中没有相状,你怎么感应道交?你跟谁感应道交呢?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净土宗的修学特点是--你在无相的真如当中,要建立两个重要的相状,就是名号的功德、净土的庄严,来建立对阿弥陀佛的感应道交、启动阿弥陀佛的加被。

 

    所以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在二十五圆通当中,这个念佛圆通是特别的,其它二十四个圆通,都是无相三昧,而念佛法门是有相三昧,你心中是要有相状的。所以古德说念佛法门是从有相入无相,虽然它表面上是有相,但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是从有相慢慢的趋向于无相,道理是一样。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112你先学佛你就先成佛,不是这样子的!

 

            净界法师

 

    庚三、牒证结答

 

    这个十方圆明有什么好处呢?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佛陀问我圆通的方法──从我个人来说,我是从耳根修学圆照三昧。什么叫圆照三昧?从耳根听闻当中,我不向外攀缘,而是反闻闻自性。我就经常问我自己一句话─我为什么能够听到声音?我那个能闻的功能是从什么地方来?回光返照,结果成就了缘心自在。我那一念心,不再被外在的尘境干扰,也不再被内心的根、识所干扰,而入于法性之流,成就真如三昧,乃至于成就无上菩提,斯为第一。这时候,他就称念一句:释迦世尊!彼佛,(这个彼佛指的是古佛观音如来)彼古佛观音如来,他赞叹我善巧成就圆通法门,在整个大菩萨法会当中,就正式授记我的名号为观世音。因为我在因地的时候是观听,从观照耳根而成就十方圆明(十方圆明--我们前面讲过上合十方一切诸佛本妙觉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上合下化,所以叫做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这个地方等于说出了--整个圆通所成就的功德,就是一念心成就十方圆明。说:我们今天的妄想一天到晚在外面攀缘,我把心带回家,我把世间尘劳的相状都放弃了,我把我应该享用的名放掉了、利也放掉了,我该享用的都放掉了,那我得到什么呢?你得到了十方圆明。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诸位就知道什么叫十方圆明,一个有关大悲咒的故事:大概在十五年前,台中莲社有一个叫普爱姑的居士。这个普爱姑有一个媳妇,住在台东,这个媳妇身体很健康、很喜欢做事。后来怀孕八、九个月,有一天她就坐在客厅想啊:我即将要生小孩,我生小孩就不能去工作,所以我应该在这个时候,还没有生产之前,把家里整理一下。她就里里外外把整个房间打扫一遍。但是一个人一工作就很投入,就忘了自己的身体,等到她工作完之后,她想:坏了!太劳累了。结果她就觉得:不对啊,怀孕八、九个月,这个胎儿应该会动的啊!手会动、脚会踢,怎么一整天胎儿都不动了呢?结果如是过了三天,胎儿都没有动静,她就有个不吉祥的预兆,赶快去看妇产科医生。妇产科一扫瞄说:你这个胎儿已经死掉了,动了胎气,太严重了,你现在要赶快开刀把他拿出来。这时候她的媳妇就很紧张啊,不知道该怎么办啊,赶快找她的婆婆,就是普爱姑。普爱姑赶快带她去大医院作检查,答案也是一样,胎儿已经是胎死腹中了,要尽快拿出来。这时候普爱姑居士就对她媳妇说:你现在啊,反正你就最后一个关卡,冲冲看,持“大悲咒”!她们两个在那一天当中,就持了一整天的“大悲咒”。当然那个时候心力很强,持了一整天之后,再把大悲咒水喝下去。第二天起来,胎儿又开始动了!去检查,欸…这胎儿活过来了!

 

    所以:这尊菩萨是怎么样?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一念心,跟大悲咒跟佛号一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加持力啊?因为佛菩萨功德是双向的!我们说阿罗汉的功德是单向的,你看我们忆念阿罗汉没有什么感觉,阿罗汉他的心,可以从生灭的因缘,回到不生灭的功德,但是他没有回来的路。你看!佛菩萨的心是双向的──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同一悲仰。双向的。双向的心,他怎么办呢?他就把他的功德安住在他的圣号,安住在他的咒语。

 

    所以你看我们跟佛菩萨就能产生感应,为什么?因为佛菩萨心本来就是双向的。我们在成佛之道这当中,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我们真的是要离开娑婆世界的因缘,但是你是怎么离开的,会影响到你未来是什么功德。你是用断灭的方式,把它全部都断灭的方式而离开的,你以后要回来就很难,你把你的成佛之路,全都断了。你可以选择逃避,当然可以啊!你可以充满着厌恶离开娑婆世界,当然可以,但是你总有一天你要回来,你要成就十方圆明,你就很难回来了。我希望我们在成佛之道,你要有一个比较长远的眼光,而不是说我赶快先出去,不是这样!

 

    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是从假入空,但是你有一天还要从空出假。《楞严经》这一条修行之路,有什么好处呢?它的方法就是你要在不坏假相的角度离开娑婆世界。假相没有错,你现在用一种极度厌恶的心来破坏假相,那你以后怎么办呢?你后半段─你要成就菩萨阶位,你怎么走呢?你想过这个问题?你怎么回入娑婆呢?所以本经的方法,提供我们成佛之道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就是─你不要破坏它,你只要不随妄转就好——无住。你到极乐世界去,你下一次再回到娑婆世界,你还是可以跟众生结缘,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因为你刚开始离开的时候,你就没有破坏众生的假相,你还回得来。《楞严经》的好,不是只有断烦恼,如果是要断烦恼,那小乘方法多的是,它这个断烦恼是没有后遗症,问题在这里。小乘的方法用非常激烈的方法,其实那个问题后面很麻烦。

 

    你看在《维摩诘经》,佛陀在弹偏斥小,叹大褒圆,阿罗汉对自己的悔恨,他当初不应该用这个方法来断烦恼的,可以选择更好的方法。所以如果你有志于──想要成就大乘的功德,你的目标就是追求十方圆明,那你未来的功德是双向的--上合十方诸佛,下合六道众生。当然,你要成就这样的功德,你的因地就是不能坏假相。我希望大家要知道:我们不是断烦恼,我们是在转烦恼。人生是转,而不是要你去断,你断了它,你以后怎么办呢?你对于因缘所生法,你怎么办呢?诸法因缘生--你掌握一个圆满的方法,你自然产生圆满的功德。你选对了正确的方向,你自然达到相应的目标,所以这个方法是很重要的。结果不是问题,你的过程会影响到你的种性,也就影响到你成佛的快慢。不是说:你先学佛你就先成佛,不是这样子的!你看看《法华经》你就知道,先走的,不一定先到啊!看你坐什么车乘,你坐了大白牛车,你就很快!有些人他烦恼就断得很快,而且他修行是修得很正常,有些人是越修、个性越奇怪,这就是有问题了,方法不对啦,不够善巧!你只要把贪恋娑婆的想法放下,就可以!

 

            净界法师

 

    壬四、圆破行阴超众生浊

 

    这更微细了--行阴,这个行阴就是内心的一种生灭的造作: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空觉极圆─是承前面想阴的文。空就是空观的智慧;这个觉我们前面说过,觉结就是─想阴。他把跟想阴相应那个觉,空掉了,而且空到一个圆满(极圆就是圆满)。对于心中那个灵灵觉觉的觉心,是彻底放下了。那么觉结一破坏,空结现前,类似那种无相的虚空的相状现前,这个空就是--行阴。这时候空所空灭--第一个空是空观的智慧,把这个所空,对这个空相的执取,也消灭了。那么空相消灭以后,这个时候是什么相貌呢?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有为的生灭之相就没有,这个时候无为的不生灭相现前。但是这个无为的不生灭相还不是真如,它还是识阴。

 

    行阴──是我们整个生灭因缘当中的所有的动力。生命的水流为什么不断在动?就是因为有行阴,这个行阴是一种很微细的执取。要以净土宗来说,带业往生,你把想阴消灭了,你肯定就可以达到临终的正念,不一定要破坏行阴。当然圣道门那这五关都要破,但是你今天以净土宗的角度,你只要把贪恋娑婆的想法放下,就可以。所以净土宗它是带业往生的,它是不断惑的。净土宗要你把外境放下、把感受放下,把心中对娑婆世界的想法放下,然后再提起佛号,基本上你是临终正念分明是可以做到的。

 

    壬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识阴--就是那个寂灭的相状: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那么忽然--这是一个关键。这位菩萨从一路走来──放下了外境、放下了内心的感受、放下内心的想法,也把那个依稀仿佛空的相状也放下了,这时候寂灭现前,内心当中一片的寂灭。这个菩萨还是不能住,因为你还没有彻底回家,所以他继续的回光返照,他还是问这个寂灭相:你从什么地方来?这时候突然间,在打坐的一念寂静心当中,啪!一念无生的智慧现前,最后就把那个寂灭相…那个假相也给破坏了。超越世间的有为诸相,也超越出世间的寂灭的无为诸相。

 

    十方圆明是指他的功德--一念心性就是指的十方圆明,这种大圆镜智,真俗双照,他的心性开始对一切法观察即空、即假、即中。那么在一念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中,他内心成就两种殊胜的功德:

 

    一者,上契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他能够跟十方诸佛,分享无量无边的常乐我净的功德,本来微妙、本来觉悟的一念心性,跟十方诸佛具足无量的安乐。这个慈力,就是有成就安乐的力量,这是约--自受用。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那么他又有一种大悲心,能够随顺一切众生,能够拔众生苦。也就是说,他能够作普门示现,他能够变成一只蚂蚁来教化蚂蚁,他也可以变成无量无边的相貌,来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佛菩萨的心,他是超越的:第一个他通于佛陀。第二个通于众生。

 

    通于佛陀是约着他自受用,他能够跟佛陀三乘共坐解脱船,共同安住在一念心性的解脱船当中,但是他又同时能够跟众生产生感应来救拔众生。

  如鸟出笼,生死自在啊!

 

           净界法师

 

 

    壬二、圆破受阴超见浊

 

    前面是一个外在的色尘,这以下是内心的作用─感受、想像、造作、了别,这都是内心世界的放下。前面是放下外境,这里是放下内心。

 

    我们看感受: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其实《楞严经》它整个方法都一样,只是过程不同,就好像我们回家坐火车,经过了台中站、桃园站、台北站,但是火车是一样的,方法都是回光返照,没有什么差别。它的整个过程,色阴一破,如是渐增,这个渐增,什么渐增呢?你回光返照的功夫渐增了。

 

    所以:闻所闻尽,第一个闻就是耳根当中能闻的功能;第二个所闻,是所闻的动静二相。前面是把所闻的动静二相消灭,这个地方把能闻的那个受——那个根的受给消灭了;前面叫脱离外尘,这个地方是脱离内根。

 

    感受--我们一个人被感受牵缚,在《楞严经》上说,就好像一个人作恶梦。

 

    你看你作恶梦的时候,双手都在、双脚也在,但是你不能动,手足虽在却不能动;

 

    表示说,我们明明知道说这样做不好、我们也不想起烦恼,但是你就一定要起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你就是住在感受,你不得不被这个感受来牵引。

 

    这时候我们慢慢对感受,慢慢将这个感受也放下,这个是闻所闻尽。

 

    壬三、圆破想阴超烦恼浊

 

    这是放下对心中的想像──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尽闻不住--第一个尽指的是动词穷尽;穷尽这个闻,这个闻是感受。这等于是把前面的文再重复一次…尽闻——穷尽对于感受的执取,把这个执取给消灭了、穷尽了,叫尽闻。不住,就是你内心不生满足之想,你继续的回光返照、继续的走回家,不要住在这里。到最后有什么好处呢?觉所觉空。我们一个人感受消灭以后,就产生一个觉─灵灵觉觉的一个明了的心现前,这个就是你的想像,这时候觉所觉空─能觉的心跟所觉的境,都把它空掉,就是把你心中各式各样的想像,也把它消灭掉,或者说把这个想给放下。当我们把这个想放下以后,古德说是如鸟出笼啊,生死自在啊!

 

    净土宗的祖师说─我们凡夫的想像,不管你怎么想,想好的、想坏的,一定跟贪恋娑婆有关系,一定带有一种贪恋的心。所以我们要建立对净土的想像,第一个先把娑婆世界彻底的放下,然后重新再提起来。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109


吴旭东 | 阅读全文(9) | 回复(0)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上一篇:【净界法师】【楞严精华107】问题是——心性是无相的,你怎么观呢?
  • 下一篇:【净界法师】【楞严精华110】你只要把贪恋娑婆的想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