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片记录温州历史【温州类:编号Z2-000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2:22:15

用图片记录温州历史

来源:温州日报

 

  (孔晨作品)《送电到农村》

  

 

  (孔晨作品)上世纪50年代,农粮入库,农民送粮忙。

  

 

  (孔晨作品)大跃进时期,滩涂围垦时用的“土火车”。

  

 

  (孔晨作品)新疆支边青年与当地居民共聚一堂。

  孔晨,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新闻媒体的第一位摄影记者,他师从我市摄影名师邵度,他走遍了浙南的山山水水,他的作品多次被推荐到国外参加摄影展。

  人物

  孔晨,85岁,《浙南大众报》社(《温州日报》前身)第一位摄影记者,已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五十多年。

  照相机就是“枪”

  一头银发的孔晨小心翼翼地从纸盒中把一张张旧底片翻出来,眯着眼睛仔细地看着,这些底片可都是他几十年工作的积累,对孔晨来说,这些底片不仅仅是“战绩”,让他回味的是每张底片背后的故事。

  1956年7月,《浙南大众报》社(《温州日报》前身)花了1200元,从一位温籍华侨手中买来一架西德产的禄来福莱克斯双镜头自动对焦相机。这1200元可是孔晨那个时候两年的工资呢。领导特地指派孔晨去拍摄新闻照片,把相机交给他一个人专用。“以前拍照的设备可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可以多拍几个角度,然后再慢慢挑。那个时候,我们拍照不能浪费,底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每拍一张都要用到版面上。”

  “我接过相机后,特意用白毛巾包好,还特别注意相机的防潮防震。”说起第一次接触相机,孔晨笑得很天真。他说,在这之前,温州的报纸没有新闻图片,只有一些插图。有了相机之后,孔晨除了外出拍照的时候很小心外,每天夜里睡觉前,他还要特意瞧上几眼。自此以后,孔晨迷上了摄影,在乡间,人们总可以见到一个背着鼓鼓黄布包的年轻人,骑一辆旧自行车,往田头跑。

  孔晨曾经陪同新华社记者孔繁根下乡采访过,当时,孔繁根的一句话给孔晨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当一名摄影记者,照相机就是他的“枪”,要不怕苦,要敢于冲,还要打得准。

  孔晨的启蒙老师是著名的摄影师邵度先生。

  孔晨记得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是村民捻河泥的场景。当这张照片冲洗出来后,还得到了邵度先生的称赞:“你懂美术,构图、选角度对你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掌握摄影技术就行了,你的进步还是很快的。”这对初学摄影的孔晨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难忘的高空俯拍

  在孔晨的摄影生涯中,让他最难忘的是1962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他的摄影作品《送电到农村》,这也是孔晨的新闻照片第一次在《人民日报》上刊载。在这张照片背后,却有一段惊险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浙江水电安装队打电话给孔晨,说百丈漈水电站即将发电,安装队将在焦坑、飞云江过江铁塔上进行震荡线安装,这也是最后一道工序,他们让孔晨在第二天午饭前一定要赶到现场。

  百丈漈水电站是当年我国自行设计、自己施工、自制设备的高水头发电站,它从山顶打隧道直达山脚,长达1.5公里,是靠山顶直冲而下的水力来发电的一座发电站。

  第二天,乌云密布,还下起了冰雹。当孔晨赶到工地时,工人们正在吃午饭。安装队林队长见孔晨来了,特地给他端来一小碗肉。当时正值困难时期,平时是很难吃到肉的。孔晨一再推脱,说工人们施工很辛苦,应该留给他们吃。林队长却一脸严肃地说:“这些瘦猪肉是瑞安县委知道我们今天上午要进行高空作业,特地送来的,你等会儿如果要上铁架,就一定要吃这碗肉。”

  原来,根据高空作业的经验,在作业前吃些瘦猪肉,可以防止高空晕眩。

  安装队里进行高空作业的仅两人,他们都是退伍军人,年龄都没有超过30岁。当林队长得知孔晨已经32岁了,惊讶地说:“我也32岁了,可是我已经不能上高空作业了,看来你身体比我好。”原来,对高空作业来说,32岁已经算是“高龄”了。

  孔晨胸前挂着照相机,顺着铁塔上摇摇晃晃的绳梯爬上去,一直爬到60多米高的铁塔顶端。地面的景色顿收眼底:那缩小的飞云江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白链,那一畦畦的甘蔗,宛如放置在地上的美丽梳子。两名工人正在高压线上作业,身躯在寒风中不住地摇晃,让孔晨看得有些目眩心慌。可他清醒地意识到,这可是一个重要的镜头,这是农村进入电灯时代的重大时刻。系着保险带的孔晨不再犹豫,他斜探出身体,镜头对准这两名高压线上操作的工人,“咔嚓”一声,按下了快门,留住了颇具历史意义的一刻。

  这张照片在《浙南大众报》刊登后,引起了很大反响,《浙江日报》、《人民日报》先后予以刊登。之后,还被中苏友好协会推荐寄往苏联参展,“这也是我第一张出国参展的照片。”

  背着相机走遍浙南

  数十年来,到底拍了多少农村题材的照片,孔晨自己也记不清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温州交通非常不发达,孔晨还要经常深入到农村基层一线,拍摄农业合作化、农业技术革新、建设浙南新农村等题材。“大部分是靠两条腿走,走到哪就宿在哪。”现在回想起当初的那段经历,对孔晨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收获。

  一次,孔晨和文字记者张善相一起到台州路桥采访,为了第二天要赶往15公里外一个叫金清的地方采访,他们在路桥唯一的一家面点店里,每人硬是吃了一斤年糕。“当时物资贫乏,街上都没有卖吃的,为了第二天的采访,还要提前一天把肚子喂饱,以免第二天饿肚子。”说起当年的事,孔晨忍不住呵呵大笑。“我背着相机,走遍了浙南的山山水水,粗略统计了一下,我一共到过17个县的乡、镇、村。”直到今天,孔晨仍能报出他到过的许多乡村的名字。

  由于孔晨常年在农村跑,不仅熟悉地理环境,还能听懂一些很难懂的土话,他因此成了农村里的“名人”。当时的《浙南大众报》总编辑张雪梅笑着对他说:“报社这么多记者,只要一说起摄影记者老孔,大家都知道。”因此,每次有外地媒体的摄影记者到温州,报社都会让孔晨一起陪同下乡。通过这些的机会,孔晨与很多外地记者交了朋友。新华社浙江分社一记者还为孔晨抄来一份冲底片用的微粒配方,“当时照片冲洗液的配方有100多种,都不会轻易外传。新华社的照片就是用这种微粒配方冲洗出来的。”

  1972年10月,《浙南大众报》正式停刊,孔晨先后参加省慰问团赴新疆慰问支边青年,办过影展;他奔赴福鼎、泰顺、平阳等地搜集当年战斗史料;为洞头女子民兵连陈列馆拍摄制作大幅照片……

  1980年5月,《浙南大众报》改名《浙南日报》恢复出刊,孔晨正式退休。退休后的他,又拿起画笔,在书画世界中自得其乐……本报记者王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