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标准答案”绑架的社会想象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57:38

标准答案绑架的社会想象力

 

摘要:“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审议《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时,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健康发出这样的感慨。(11月24日《重庆晚报》)

     想象力,作为一种后天影响生成的能力,跟公民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渊源深厚。因而,当下所面对的想象力缺失危机,破解之道也正在于改变文化土壤和教育环境。审视目前的文化土壤,尽管表面上呈现百花齐放的场景,但是在价值内核上依旧比较单一,北大高材生柳智宇出家曾一度引发社会惊诧,在文化价值多元的社会情境下,这样的惊诧显然是多余的。只有文化多元,才会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选择和生活想象,而不是以所谓大众价值观去压倒另外一种价值选择。

     而在教育环境下,由于统一高考的存在,所有的学生要奔着大学的校门而去,首先就必须奔着基本答案而去。从小学起,我们就开始学习怎么去归纳文章段落的中心思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在中国的教育中,一篇文章里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而这个中心思想便是标准答案。这无疑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压制,历年高考中涌现出来的那些“怪异”作文,不正是想象力的体现吗?但遗憾的是,有了想象力就得丢掉60分作文分,就进不了大学的校门.

    因而,在我国无论是文化背景还是教育环境,我们似乎都在追求某种标准答案:人人都想当道德楷模,殊不知道德的范畴本来就很模糊;人人都想有所成就,殊不知成功的道路有千万种,成功与否的界定也很多元……在标准答案的控制下,任何偏离标准的想象都成为了另类甚至异端。可以说,是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甚至公民的想象能力,这种标准答案就像没有灵魂的机器执行命令的代码程序。可是审视我们的四周,学生时代的归纳中心思想,社会上的种种标准,标准答案深深嵌入到每一个人的灵魂,压缩和扼杀着人们的想象空间,从而制造了这场国人所面对的想象力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