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偷窥与父母“暗战” 专家:监控不应过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7 08:56:41

父母关心过度,青少年反而会将自己“藏”起来。 黄欣 制图

潜伏、暗哨、偷窥、反偷窥……不是新上演的谍战大剧,这是一场真实发生在家庭里的“地下斗争”,主角是父母和自己的孩子。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听到了形形色色的“猫鼠游戏”。这些故事在让人忍俊不禁之余,也提醒家长,在尊重保护青少年权益与帮孩子 “把好龙头”之间走钢丝并不容易。

一个博客引发的“暗战”

程先生的儿子在一所名牌高中读高三。可自从孩子上高中后,父子之间就很少说话。住宿在学校的小程,每周回家后的动作是固定的:走进自己的房间“啪”地把门关上,除了一日三餐,基本上与世隔绝。

大学通信专业毕业的程先生,对互联网非常了解。慢慢地,他发现孩子把电脑当成了自己最好的伙伴,或是打游戏,或是上网聊天写博,反正一切的秘密都藏在自己的心里和茫茫的网络世界中。“孩子在学校是没有电脑的。有时候我会趁孩子上学的时候,破解他家里的电脑密码,看看电脑里的聊天记录,看他和什么人在聊天。结果发现,孩子每次都会在聊完天后把记录删得干干净净,而且面对我的时候非常自然。”

一个偶然的机会,程先生在网络上输入了孩子的名字搜索,原来是想看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结果在众多知名网站博客列表中发现了儿子的名字。于是,程先生和太太隔三差五就到这个博客里看看,但保持“潜水”状态,从不发言。然后,夫妻俩再把看到的点点滴滴和儿子双休日的表现、班主任的反映串起来,大概描摹出儿子在校状况。

想不到这个秘密很快被戳穿了。有一次,学校搞活动,儿子借了程先生平时用的笔记本电脑,结果在上网地址栏中发现自己的博客赫然在列。自那天起,程先生夫妇所监控的那个博客就被废弃了。

经常拉女儿通话单的妈妈

吴女士是浦东一家移动营业厅的常客,连服务员小姐都熟悉她的面孔。每次来,她既不交话费、办套餐,也不买手机,就是要打印一个手机号码的通话详单。原来,机主是吴女士的女儿小娟,在一所普通高中读书。“主要是怕她和坏人打交道,我经常看她和什么号码联系,然后旁敲侧击知道那个号码对应的人是谁。”吴女士一直觉得,女儿从小就不太听话,上了高中后更加“犟头倔脑”。

几次观察和侧面了解之后,吴女士发现了小娟的秘密:她和同班一个男同学交往密切,还经常相约双休日外出玩,还用“学校组织社会实践”为借口。吴女士当面戳穿小娟后,小娟的回答振振有词:“妈妈,你不应该窥探我的隐私,这是我的自由。只要没有违法违纪,你无权干涉。”一气之下,小娟把手机交了出来,但从此后回家就变成了“哑巴”。

4成父母偷看过孩子秘密

不久前,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和谐家庭基金发布的中国第一个亲子交流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39%的父母表示偷看过孩子的秘密。与此同时,《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青少年网民已经达1.95亿,同时青少年也是手机上网的主力军,占手机网民总数的71.2%。偷窥的阵地也开始向新媒体渗透。

目前,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已明确向父母偷窥行为说“不”。比如,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据了解,其他一些地区也开始制定类似条例。

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教育心理专家应力教授认为,心理学中有一个“禁区效应”,父母越是监视孩子上网、打电话,孩子越会对这些资讯产生好奇心。关键问题在于,父母如何有效化解“禁区效应”,教会孩子辨别各种信息,并在对信息无法作出辨别时,更主动地求助于父母、师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是最根本的要素;而努力完善家庭教养的方式与风格,是建立真正和谐家庭关系的前提。”(陈杰)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