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养”梁漱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3:44:49

    看了这个题目,有人可能觉得怪。毛泽东于1953年9月当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京委员们的面,专门、长篇臭骂了梁漱溟。《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这个专门骂一个人构成的文章,在《毛泽东选集》中较为罕见。但是毛泽东最终决定把梁漱溟养起来,没有把他整死。这是怎么回事?

    毛泽东大动肝火,决定臭骂梁一顿,起因于梁漱溟发表“工人在九天之上,农民在九地之下”,“工人有工会可靠,农会却靠不住,党、团、妇联等也靠不住,质、量都不行,比工商联也差,因此无信心”,“共产党丢了农民”,“共产党不如工商联可靠”等言论,还对抗美援朝“摇头”;亦起因于港台报纸、电台对梁漱溟的赞赏。他们称梁漱溟为“先生”,认为是大陆上“最有骨气的人”,同时仍称毛泽东为“土匪”。这些激起了毛泽东的怒火。盛怒之下,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期间,当着列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在京委员们的面,有些口不择言:

    “如果你(梁漱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那就把你的历史,过去怎样反共反人民,怎样用笔杆子杀人,跟韩复榘、张东荪、陈立夫、张群究竟是什么关系,向大家交代交代嘛”。

    为了不让在场听众感觉过于突兀,毛泽东为开骂作了一个铺垫。他授意周恩来先发言。周恩来说,在国共两党两次和平谈判的紧要关头,梁先生的立场是完全帮助蒋介石的。

    毛泽东骂起来,让人感觉杀气腾腾:“杀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你就是这样一个杀人犯。”

    毛泽东的结论是,梁漱溟的“思想”“彻底的反动”。

    鲁迅说:从指挥刀下骂出去,从裁判席上骂下去,真是伟哉一世之雄。妙在被骂者无法反驳。

    毛泽东就是从指挥刀下骂出去。他大骂梁漱溟是胜之不武。

    毛泽东继续臭骂、挖苦梁漱溟:“梁漱溟反动透顶,他就是不承认,他说他美得很”“你把自己描写成了不起的天下第一美人,比西施还美,比王昭君还美,还比得上杨贵妃。”

    接着毛泽东否定了梁漱溟的一生,否定他了他一生致力的东西:“你一生一世对人民有什么功?一丝也没有,一毫也没有。”

    接着毛泽东当场宣布限制梁漱溟作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的权利,并决定把他孤立起来:“梁先生要求多知道一些计划的内容。我也不赞成。相反,对于梁先生这种人,应当使他少知道一些机密,越少越好。”“梁先生这个人是不可信任的。可以让别人多知道一点机密,对你就不行。召集比较小型的民主党派的会议,也用不到你梁漱溟参加。”

    梁漱溟曾要求共产党把他划入进步派或革命派一类,而不要把他划入不进步派,或者反动派一类。毛泽东让他彻底绝了这个念头,他让梁漱溟“交代清楚他的反人民的反动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他过去是怎样代表地主反共反人民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梁漱溟对维护自己的核心理论学说及立场的坚定,使毛泽东最终无可奈何,毛说:“他给我的印象是:他是从来不考虑改变他的反动立场的。”“和他这个人打交道,是不能认真的。和他是永远谈不清任何一个问题的,他没有逻辑,只会胡扯。”“很可能他是不能改造的。不能改造也不要紧,就是这么一个人嘛!”

    毛泽东把矛头直指梁漱溟一生倡导的乡村建设理论,称梁漱溟“冒充农民代表”,进而侮辱其人格:“梁漱溟是野心家,是伪君子。他不问政治是假的,不想做官也是假的。他搞所谓‘乡村建设’,有什么‘乡村建设’呀?是地主建设,是乡村破坏,是国家灭亡!”

    臭骂梁漱溟一顿后,顾及国内外舆论,政治斗争的老手毛泽东要表现一下他的雅量:“我们是不是要借此机会和他绝交,从此不和他来往了呢?也不。只要他自己愿意同我们来往,我们还是准备和他来往。在第二届政协全会上,我还是希望他当选为委员。”毛泽东解释了他这样做的原因,是让梁漱溟继续充当反面“活教材”,称梁漱溟“就是有这个骗人的资格”。

    虽然决定把梁漱溟养起来,但是毛泽东决定利用他已把全中国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悉数严密控制起来的权力,再警告梁一下:“你说工人在‘九天之上’,那你梁漱溟在那一天之上呢?你在十天之上,十一天之上,十二天、十三天之上,因为你的薪水比工人的工资多得多嘛!你不是提议首先降低你的薪水,而是提议首先降低工人的工资,我看这是不公道的。要是讲公平,那要首先降低你的薪水,因为你不只是在‘九天之上’嘛!”

    党外人士在极左运动中,那些始终与当局保持距离,公开批评,直言犯谏的,如梁漱溟等人,却活了下来;紧跟形势、积极拥护当局所有政治主张,真诚“改造”自己的,如老舍等人,却遭了殃。这符合毛泽东的辩证法。

    插一段话,说说我们的老舍。

    可怜的老舍!2008年我曾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一个旧书摊上买过一本老舍的《福星集》。这是一本上世纪50年代末、反右运动后出版的一本老舍散文集。其中有篇文章,老舍描写自己参加北京京郊一次斗地主群众运动。在批斗地主现场,当群众们高喊:“打他、打他!”时,老舍写自己当时也跟着喊“打”“打”。老舍写他当时忽然自省:这个高声喊打的人,是我自己吗?

    温和、善良,有正义感的老舍,是不赞成打人的,但当时却身不由己,为群众的革命热情所感染。

    像所有卓越的作家一样,老舍身上有一个巨大的自我。这个自我对世间万事万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但是极左运动期间,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党外人士老舍,舍弃或是压抑了这个巨大的自我。文革时老舍横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批斗、殴打后,他身上那个巨大的自我忽然苏醒。这个巨大的自我是自尊、高傲、向往不朽、不可凌辱的。于是老舍选择了自杀。他用自杀与曾经真心爱过的某些东西诀别。

    再回到主题。毛泽东的一个卫士回忆,某党外人士私下与毛泽东交谈时,赞叹毛泽东道:“毛主席,你真伟大呀,真伟大!”可是那人在公开场合,却常常当面批评毛泽东的一些做法。毛的卫士说自己很看不惯这样的人。但却是这样的人活下来——因公开批评当局反而受到一定保护,免遭一些肉体方面的羞辱,被“养”了起来。不是这样吗?

    再谈毛梁两人之间的恩怨,说来话长。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当面领教过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理论学说。毛的内心对梁的学说是否定的,但表面显得谦虚,没有流露出内心的轻蔑。如今掌握了全国大权的毛泽东再也不必客气了,他说:“我同他比较熟,没有一次见面我不批评他的错误思想。我曾当面向他说过,我是从不相信你那一套的。”

    难道真是这样吗?近日我读梁漱溟的《忆往谈旧录》,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1938年梁漱溟曾访问延安。他称当时有两件事要做,一是对共产党作一考察,二是对中共负责人有意见要交换。

    毛泽东接待了梁漱溟。两人曾通宵达旦地交谈过。梁漱溟对毛的印象是:“他不落俗套,没有矫饰,从容,自然,而亲切。彼此虽有争辩,而心里没有不舒服之感。大致每次都可以让你很舒服的回去。”

    梁漱溟想让毛泽东了解他的理论学说,于是梁“将我的一两种小册子,和四十万言的一部《乡村建设理论》都赠他,请他指教。”

    粗略浏览梁书的毛泽东,给梁以安慰,但仍给梁“一点小不痛快”。梁回忆道:“隔一天再见面时,他取出一搭纸来,纸上已将我书内要点,或他认为好的地方,皆摘录排列,井井有条。这都是可佩服之处。不过他太忙,虽喜欢看书,未能沉潜反复。况对我的书,似未能全部看完一遍。”

    毛泽东终于在1953年说出心里话,称自己从不相信梁的那一套。

    毛泽江的这一顿痛骂,使梁漱溟不再参政议政,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文革初期,梁漱溟同样遭到毛泽东的“冲击”。不过这一冲击是有节制的。许多人认为,当年红卫兵随便打人。这一说法不准确。实际上对于著名党内领导干部和党外人士,该不该批斗他,该不该抄他的家,或是批斗、羞辱、殴打到任何程度,都有人在红卫兵小将们的背后掌控。梁漱溟就是一例。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在《六事集》里写道,1975年3月2日梁漱溟致信田慕周,曾述其1966年8月24日被抄家状,谓“遭遇不可谓不惨;先曾祖、先祖、先父三代书画轴册两大皮箱尽被焚毁,内人被捶打以致脊背血透内衣,被拉去开斗争大会,我未被打而亦罚跪一次”。

    抄家,妻子被打,梁遭批斗但“未被打”,只是罚跪。如果说这一切幕后无人掌控,至少我是不信的。

    毛死后,梁又积极思考他的“中国问题”了。1978年梁“覆阅”自撰访雷洁琼谈话记后再记:“毛主席逝世两年后,法制与民主的呼声渐起,其前途必逐步展开,无疑也。”

    最后附带谈谈梁漱溟和周恩来的恩怨。梁漱溟他们有一次搞得周恩来很失态。这给梁漱溟印象很深,周恩来亦没有忘记。因此才有毛泽东雷声之前,周恩来的那阵闪电。已如前述。

    三年内战时期,为实现国内和平,梁漱溟等人曾做为党外人士努力调停过。人们都知道美国人曾调停过国共两党的内战。而党外人士调停内战的历史,则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据梁漱溟回忆,当时国军连下张家口、安东。梁漱溟、黄炎培及其他几位民盟朋友这些“第三方面同人”拟出三条和平解决办法。据梁漱溟回忆,当时匆忙制造方案,未事先征询双方意见,轻于一掷,终于失败。为此梁深感内疚。

    第三方面的那个和平解决方案,对周恩来刺激很大。据梁漱溟回忆:“我同莫(德惠)、李(璜)二位到梅园晤周,以文件交他。声明这是最后之折衷方案,并由我分条加以讲解。第二条刚提说两句,周面色骤异,以手阻我,说:不用再往下讲了!我的心都碎了!(My heart is broken!)怎么国民党压迫我们不算,你们第三方面亦一同压迫我们?今天和平破裂,即先对你们破裂。十年交情从此算完。今天你们就是我的敌人!态度愤激,泪落声嘶。”

    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恩来变得歇斯底里,给梁漱溟刺激不小:“我茫然不知所措,只有两眼望着他。”于是梁漱溟等人慌忙从国共两党那里收回那个方案,“周先生方才收泪息怒。我亦才如释重负”。许多人见证了这一幕活剧。据梁回忆“这富于剧情之一幕,在梅园新村客厅内外都挤满了人,人人都看见了。”

    周恩来最终没有原谅梁漱溟。或许已经原谅了。但是在毛泽东授意下,周恩来才翻一下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