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怎么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6:43
语文课应该“怎么教”

    一致反对: 预设标准答案桎梏学生思维

    境内外专家皆认为本节课预设了标准答案, 教学过程就是标准答案的展示过程。专家一致认为, 汉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中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同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的人理解是多元的, 所以语文教学内容有其不确定因素, 这就意味着教学过程具有了不可充分预设的特点,教师再完美的预设也不可能囊括全体学生的思考。为启发学生灵性的思考, 要设计“弹性化” 的教学预案,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纷争焦点: 如何认识教师作用

    境外专家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主张把知识建构的任务交给学生,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全体参与的民主学习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的周凤儿主张教师应通过活动设计和制定课堂规则(如小组制度、激励机制等)来控制课堂。何文胜认为教师作用应该是“导”,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把不同的意见都说出來, 宜采用暂缓判断的策略,轻易不要作终极判断。

    而境内的教育专家则普遍认为, 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放得过度, 会导致教学内容浅白,有效信息输入匮乏。所以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王家伦认为教师应该是主体, 原因有三,一是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思想和学识水平有限, 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不稳定, 需要教师的教导; 二是很多语文专业知识还需要耳提面命,那些思想深刻的作品, 需要教师的帮助学生才能领悟; 三是语文学科知识的“ 模糊性”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无从入手,学生无法成为主体。

     通过一节课的评课,可以管窥境内外汉语语文教育观的融合与纷争。从融合中我们看到了语文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的趋势,而其中存在的纷争也将为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提供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