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讲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4 20:27:51
三黄片治便秘有讲究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为便秘而烦恼。因为便秘是多种疾病表现的症状,它除了使人们感到不适外,还可损害人体肝脏等脏腑机能,甚至是美丽容颜的杀手。所以每当发生便秘时,很多人会想到用泻下的中药来解决,非处方药三黄片便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中医提示,采用大黄、黄连素、黄芩组方的三黄片,是根据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泻心汤一方,精选“马蹄大黄”、“热河黄芩”等地道中药材,并采用十几道工艺而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泻心汤在《金匮要略》中又名大黄黄连泻心汤、三黄汤等,由大黄、黄连、黄芩三药组成。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本方功效泻火解毒、燥湿泄热,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便秘溲赤,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等症。
生活中,中成药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三黄片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时疗效卓然。然便秘一症有寒热虚实之分,三黄片主治三焦实火大便实者,但不可一见本症便盲目泻下。凡气虚阴亏,以及年老、体弱、孕妇等,均应慎用。
有些女性朋友盲目服用泻药减肥反而使身体更加糟糕,还有的人在“上火”或便秘时习惯服用本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若应用恰当自然会药到病除,但滥用则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比如,虽然是“上火”及便秘,但是若在外感风寒的情况下服用,则会引邪入里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头晕等症状。所以,三黄片不是治便秘的“万能药”,使用时应遵医嘱谨慎服用。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49 |阅读全文 |评论 1 |编辑 |分享 0
合理选择中成药治疗冠心病 - [中医药讲堂]
2010-05-11
合理选择中成药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的防治最强调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占主要地位,既往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超过70%的冠心病患者长期使用中药治疗,取得令人瞩目的疗效。经过新中国几代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努力,冠心病中成药治疗的理论已成体系,对冠心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目前认为冠心病属于本虚标实,其中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冠心病的病证结合分析显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多属气滞、血瘀、痰浊、寒凝,闭阻血脉,不通则痛;冠心病稳定期则正虚邪实并存;劳力性心绞痛,劳则气耗,病机多为气虚血瘀;不稳定性心绞痛因血小板激活、微血栓形成,斑块不稳定,凝血酶原激活,血纤维蛋白水平升高,其病机以血瘀为主;自发性心绞痛多为阳虚、寒凝、气滞;急性心肌梗死除上述因素外,多兼有热毒、瘀毒和浊毒内结。
1  冠心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是在各种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冠状内膜下粥样斑块积聚,而斑块体积的不断增大以及在此基础上斑块破裂引起的血栓形成,最终导致慢性或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学上应归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时代就有类似记载。《素问·痹论》篇云“心痹者,脉不通”。冠心病的病机主要为血脉不通,血脉不通是因为淤血和痰浊气滞。而瘀、痰、气滞的产生是长期以来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1]。因此,也有心脉之说,认为心脏疾病和“血”、“脉”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治疗应从“血”和“脉”两条途径入手[2]。
2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目前化学合成药物、冠脉搭桥、介入等西医疗法均可以治疗冠心病,但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中成药,在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等方面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具有其他治疗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1)中成药治疗从整体调节入手,作用于冠心病的多个病理环节。如复方丹参滴丸是以水溶性丹参素、三七皂苷为主要成分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通脉、化瘀止痛之功效,使瘀血消散,气血调达而治疗胸痹心痛的作用[3]。(2)中成药可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麝香保心丸为例,急救时舌下含服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长期服用可以增加功能性和结构性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适用于不适宜做冠脉搭桥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3)即使部分患者已接受冠脉搭桥或介入治疗后发生血管再狭窄或再闭塞时,中成药仍然可以被长期使用,并可取得一定疗效[4]。(4)中成药使用方便,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保证疗效。某些经典中成药如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的治疗费用低廉,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  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
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种类繁多,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包括辨证施治,其中最常用的是活血化瘀药和芳香温通药。活血化瘀侧重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而芳香温通则侧重对血管的作用和保护。“心主血脉”则包含了血液和血管两个层面。目前的研究已证实,从整体上看,采用可同时针对这两个方面的中成药,中西结合更明显[5]。
3.1  活血化瘀药侧重血液流变学改善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证,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血瘀常贯穿本病始终,因此活血化瘀成为治疗胸痹心痛之根本大法[6]。(1)活血化瘀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甚至可能具有溶栓作用。即主要针对“血液”起作用[7]。(2)活血化瘀药对冠心病的干预和治疗是多方面的,从现代药理学来看,活血化瘀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等作用[8]。(3)活血化瘀为代表的中成药为含丹参、三七、水蛭、蜈蚣等活血化瘀成分的制剂,活血化瘀药在防治冠心病方面,临床实践和实验皆证明其疗效显著。对于冠心病患者,活血化瘀药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随着血液粘度的降低和瘀阻的解除,循环状态得以改善。因此,对于防治冠心病患者血栓形成来说,活血化瘀类药物很适合。
3.2  芳香温通药侧重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芳香温通类药物多含有挥发油,对口腔、呼吸道黏膜神经末梢,特别是对冷觉感受器有选择性兴奋作用,使冠状动脉的调节发生反射性变化,具有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并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耐缺氧能力。目前,芳香温通类药物的代表药是麝香保心丸,其主要是由一些芳香类药物如麝香、苏合香以及温性药物肉桂、人参等构成。芳香类药物具有走窜通脉作用,温性药物肉桂又可避免冰片等寒性药物导致的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同时能够补气,防止芳香类药物长期使用引起的“散气”。麝香保心丸除有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肌缺血的作用外,还可以保护血管内皮、阻遏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管炎症、稳定易损斑块等。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9],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增加心肌内血管密度,从而达到侧支循环,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这对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9]。
3.3  使用活血化瘀药的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及潜在的危险性,具有下列情况的冠心病患者应慎用活血化瘀药:(1)有出血性脑卒中史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再服用大剂量活血化瘀药可能与抗凝药物产生叠加作用。故这类患者应用活血化瘀药时应注意随时监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指标等。(2)冠心病患者脑部检查发现有先天性血管畸形、动脉瘤等情况时,应慎用或忌用活血化瘀药,以防脑血管破裂而导致脑出血。(3)冠心病合并肝病、肝硬化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缺乏,再加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因素,如果长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可诱发胃肠道出血。
3.4  使用芳香温通药的注意事项  以芳香温通药为代表的麝香保心丸为例,临床使用中应注意,因药物中含有麝香,故妊娠妇女禁用,在舌含服麝香保心丸过程中,部分患者可出现唇舌麻木现象,改为吞服后即可解除。
4  结束语
在使用中成药防治冠心病过程中,应根据疾病的主要矛盾是“血”还是“脉”上来选择治疗药物,既可使用活血化瘀药防止血栓形成,也可使用芳香温通药来长期保护血管及心肌。中药具有多层面、多靶点的干预特点。其中中成药使用方便,是对现代治疗的重要补充。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中药治疗冠心病机制将更加明确,其在冠心病防治方面将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衍寿,黄鸿辉.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中国处方药 2005,12(45):41-43.
2 戴瑞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谈“医”说“药”.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5-29.
3 袁如玉,李广平.复方丹参滴丸多靶点药理作用及对冠心病的防治.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34(20):13.
4 陈君柱.麝香保心丸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5-8.
5 戴瑞鸿.我对麝香保心丸.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20(4):243-244.
6 鲁明源.冠心病芳香温通治法溯源与评述.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5,23(9):1633-1634.
7 姜利鲲,黄文权.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研究概述.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6):404-405.
8 苏成炼.胸痹心痛证与研究.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91,62-64.
9 程宝国,万睿.麝香保心丸的保心作用.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65:34-35.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26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浅析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与疗效的关系 - [中医药讲堂]
2010-05-09
浅析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与疗效的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认真分析多种处方的煎煮及服用方法。结果与结论服用中药汤剂既要掌握好煎煮方法,又要掌握好服用方法,才能保证疗效。
【关键词】中药;煎煮;疗效
中药是我国医药学的宝贵财富,汤剂是中药临床应用最早、最广泛、疗效最可靠的剂型。汤剂的处方组成及用量可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适当加减,灵活运用,其优点是中药其他剂型难以相比的,但不能正确地掌握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会影响汤剂的疗效,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 掌握正确的中药煎煮方法
正确的中药煎煮方法,目前情况下不是所有司药人员及患者都能熟练掌握的,病人服用的中药汤剂,有的是由医院煎药室负责煎制,有的是患者带回家自己煎制,为了方便起见,有人时常将两、三付药放在一起煎煮,煎液放入冰箱保存,而且是煎煮一次了事,其煎煮时间也大多在30min左右,在煎制过程中,根本不采取煎前浸泡、先文火、后武火及先煎后入等具体措施,最后采取多弃少补的办法,使煎煮达到规定的体积,这样煎煮的汤剂,由于大量的有效成分没有煎出,病人服用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除非处方医生有意加大处方的剂量以补救煎煮方法的不足。如果汤剂煎煮方法不当,大量的有效成分留在药渣里被倒掉,不仅造成药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药效得不到发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因此医疗单位必须重视煎药室的管理[1]。在执行药品管理法和加强药品质量管理的同时不能忽视煎药室的职能,对于患者带回家自己煎制的情况,应向患者叮嘱清楚煎煮方法及使用方法,不能怕麻烦,包好药材病人取走就算完成任务,要保证汤剂疗效,在煎煮汤剂时,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汤剂在煎煮前一定要用适量温水浸泡一段时间,一般30min左右,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保证药效的充分发挥。(2)根据每付汤剂药量的大小,采用适宜的陶瓷锅、不锈钢锅、铝锅等,禁用铁锅,这样才能保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3)加水量要适宜。这要根据药材总量的多少而定,水过多延长了煎煮时间,水少了有效成分不易煎煮出来。(4)煎煮时应是先文火,后武火,严防温度突然升高,使植物蛋白凝固,降低了细胞壁的通透性,影响有效成分浸出。(5)每付汤剂一般要煎煮2~3次,每次都要澄清后,药渣再重新加水煎煮,而且应该是一付一煎,煎后即服,不能一次煎煮多付,一放几天。(6)汤剂的煎出总量要根据病人年龄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医嘱而定,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7)对一些质地坚硬药材或矿物质,如自然铜、石莲子等,可先煎煮一段时间后,再放入其余药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先煎”。(8)对一些质地松软的花、叶及含挥发油成分的药材,要在其余药物快煎好时再放入煎煮,即“后下” 。例如:菊花、竹叶、芍药等都应后下。(9)对一些有毛、刺的药材,如蜈蚣、蝎子、斑蝥等,要放在布袋里进行煎煮,以防止药材的毛刺进入药液中。(10)有些名贵药材,应单独煎煮后再和其余药液混合在一起服用。如:羚羊角、犀牛角,都应单独煎煮后服用。(11)有些中药如三七粉等,可以不必煎煮即可直接服用。(12)对患者带回家自己煎制的情况,医生和药师应向病人详细交待清楚煎煮和服用方法。
如果汤剂中所用的药材符合质量要求,煎煮时又能掌握正确方法,尽量将处方中的有效成分煎煮出来,则中药汤剂疗效一定能得到保障[2]。
2.掌握正确的中药服药方法
中药的服药方法正确与否,对功效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有着极大的影响,服用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服药时间  服药应“远食”,即离吃饭的时间远一些,避免药物与食物混杂而影响疗效。现在人们一般每天服2次,早晚各1次,早上在饭前1h左右,晚上在饭后3h左右。对某些有特殊疗效的药物,则有特殊的服药时间,例如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应饭后服,以免损伤胃肠;治疟宜在发作前2h服,以达截疟之效;安神药宜在睡前服,以增加镇静安神之效。急病服药不拘时候,可顿服、连续服,以达急病快治之效。慢性病宜定时定量,小剂常进,根据病情有的药可煎汤代茶,不拘时间,以达慢病恒治之功。个别方剂有特殊的服法,如鸡鸣散在将天明时空腹冷服效果最好。
2.2  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有些方剂有特殊的服法。例如汤剂一般应温服,发汗解表药除温服外,还应避风保暖,或喝些稀粥以助药力,真寒假热证,热药热服,若出现拒药呕吐现象,可热药冷服;真热假寒证,则应寒药热服,对脾胃不受,服药呕吐者,可用少量频服的方法;一般服药呕吐者,可用鲜姜擦舌,或加少量姜汁。
使用峻烈药、有毒药,宜先少量,未效渐加,中病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伤人[3]。
服药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如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的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正确的服药方法,能增加方剂的治疗功效,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如桂枝汤是一常用方剂,能否收到预期的疗效,其服法就极为讲究:服药后须臾应进热粥,使谷气内充,易于酿汗解邪,称为“以助药力”;以遍身微汗为佳,不可大汗,因为桂枝汤本有汗出营弱之证,再大汗出,既重伤营阴,又不能解除表邪,而全身持续微汗,是肺胃之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的表现,即汗出邪被祛之证;若一服汗出病解,则停服,不必尽剂,这是恐其过汗伤正,若一服无汗,可再服,又无汗,三服之;缩短给药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可昼夜给药,连服二、三剂,目的是最终达到汗出表解;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是由于外感期间应避免刺激脾胃,增加内伤,且本方原有鼻鸣干呕、肺胃不和之证,更应注意不要再伤胃气。所以说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方能更充分地发挥方剂的功效,增加方剂疗效,对中医治疗疾病有着极大的影响[4]。
综上所述,服用中药方剂,一定要既掌握好煎煮方法,又要掌握好服用方法,只有这样,才成让中药汤剂发挥出其应有的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玄林. 佛山市中医院推出新中药煎煮方法.河北中医,2002,8(2):68.
2 韦备宗. 汤剂煎煮方法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6(2):59-60.
3 郑萍. 提高中药汤剂临床疗效之我见.铁道医学,1997,5(3):62.
4 王德帧,孟长厚. 浅谈中药汤剂煎煮与服用.内蒙古中医药,2001,12(6):112-113.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11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附子为百药之长-附子用法述略 - [中医药讲堂]
2009-10-29
附子为百药之长-附子用法述略
附子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要药,明•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即治病保命要药。火神派医家祝味菊则称附子"为百药之长",一语道尽附子重要性。但附子大热,药性峻烈,而且有毒,应用起来不无顾忌,本文拟对附子的应用作一探讨。
一、应用指征:
仲景为善用附子第一人,《伤寒论》中用附子者有20方,37条;《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11方,16条。其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强调了脉、神两点,此为附子应用纲领,后世演绎出的一切用药指征概未离此。
此外,仲景还强调了"小便色白"亦是少阴病特点,《伤寒论》:"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吴又可释曰:"凡阳证似阴,外寒而内必热,故小便血赤;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为据,以此推之,万不失一。"
南京中医学院黄煌先生长期研究《伤寒论》,总结出"附子证"和"附子脉",颇感切当:1.精神萎靡,嗜卧欲寐。2.畏寒,四肢厥冷,尤其下半身、膝以下清冷。3.附子脉--脉微弱(脉形极细,按之若有若无),沉伏(重按至骨方能按到),细弱(脉细如丝,无力),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笔者以"微"(脉微细) 、"萎"(精神萎靡)、"畏"(畏寒)三字概括之。
当代伤寒名家陈慎吾(1897~1972)先生认为,肾阳虚以尺脉微为鉴定要点。
临床实际并非如此简单,绝非都是单纯的"阴象""阴色",而可能阴阳错杂,寒热混淆,真假难辨。这就需要鉴别真假寒热,阴证阳证,此乃应用附子的看门功夫, "火神派首领"郑钦安所谓"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一语道尽其义。他在《医理真传》之"钦安用药金针"中说:"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云南吴佩衡总结了阴阳辨证十六字诀,颇切实用:阴证--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阳证--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口臭气粗。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其中"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 与"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亦十分重要,吴氏有时即是根据"渴喜热饮"或"口气不蒸手"之症而断为阴证,投用附子而起大症,切切不可小瞧。
上海徐小圃先生亦善用附子,其用附子指征是:神疲,面色白光白,肢清,脉软,尿清,便溏。临床只需抓住一二主证,即可放手使用。尤其小便清长者,常重用附子,如小便量少者,则改用肉桂。他指出:阳虚证端倪既露,变幻最速,如疑惧附子辛热举棋不定,必待少阴证悉具而后用,往往贻噬脐莫及之悔。笔者认为,这一点提示十分重要,值得玩味。
四川范中林先生尤其重视舌象,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即舌无热象者,均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不失为一大特色。
黄煌先生提出临床难以辨认附子证时,考察一下病人体质是有价值的。据此,笔者从神色形态及平素感觉入手归纳了判断阴寒体质与阳热体质的纲领:
阴寒体质:神--精神萎靡,目光无神,面带倦容。色--面色晦暗或暗黄,无光泽。形--形体偏胖,肌肉偏松,或有浮肿。态--喜静厌动,容易疲倦,但欲寐。平素表现--畏寒喜温,四肢发凉,或腰以下凉冷。大便偏溏,小便清长。口和或喜热饮。
阳热体质:神--亢奋、易烦躁,焦虑,失眠多梦。色--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眵,唇红。形--偏瘦,体格较强健。态--亢奋、好动。平素感觉--口干口苦,喜凉恶热,喜冷饮。皮肤常有疮疖。便干,小便短赤。
恽铁樵先生对伤寒理论有许多独特见解,尤对少阴寒化证运用附子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认为少阴寒化证急用附子的关键在于掌握辨证要点和时机,对附子的应用提出了三条辨证依据。
l、辨脉:以"脉硬有汗"为特征。少阴寒化证是心肾阳虚,寒邪偏盛,通常以"脉徽细"或"脉沉而微细"为主要脉象。而"脉硬"是指脉紧,与太阳病寒邪在表,脉紧无汗相反,脉紧有汗,多伴有恶寒、蜷卧、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等症。仲景云:"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因此"脉硬有汗"是少阴亡阳危证,较 "脉微细"为甚,应急用附子回阳救逆。
2、辨舌:以"舌色干枯"为特征。少阴寒化证津液不伤,表现为"口中和"。舌色干枯如荔枝壳,色紫棕如劫津状,是肾阳虚衰,津不上承所致。正如《伤寒本旨》所云:"(舌)干燥者,阳虚不能化津上润也。"而非阳证热盛,津液受劫的舌色干绛,故可用附子温阳化津。
3、辨汗:以"肌肤津润"为特征,少阴寒化证,肌肤津润汗出,是阴盛阳衰,虚阳外越之象。若大汗淋漓,发润肤凉是阳气将脱之危候,不易挽回。只有在汗出津润而头发不湿的情况下,急下附子同阳固脱,方有生机。    .
恽氏认为少阴证,附子固然可以挽回,然限于脉不乱、面不肿、气不急、汗不润发之际。四症见其一者,即属难治,有其二则预后不良。他将亡阳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腕背与手背先冷,此为亡阳之征兆;第二、手腕肤凉,全手皆凉,此为亡阳之证,用附子最有效;第三、四肢逆冷,冷过肘膝,此为亡阳危侯,急进附子,犹可转机;第四,体温外散,肌肤冷,涣汗出,此时阳气已绝,再用附子难以挽'回。笔者认为,这些经验十分宝贵。以上各家各有见地,综合一下,笔者觉得还是从神色形态口嗜二便舌脉等方面归纳更有条理。
二、剂量:
张仲景用附子,生者用于回阳救逆,炮者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考仲景附子用量,一般用一枚,中等量二枚,最多则用三枚。按一枚20~25克计算,也不过80克左右。
四川王渭川先生认为:"熟附片必用至60克方有疗效。"
火神派诸家用附子多为大剂量,祝味菊用附子少则12~15g,多则30g。吴佩衡、范中林、刘民叔、陆铸之等一般都在30克以上,尤以吴佩衡、范中林用量更是惊人,多至100g、200g、300g,最多用至450g,笔者先前作过介绍。其附子用量,确有过人胆识,至今在云南等地仍有一定影响,据云南楚雄州中医院王慕尼先生介绍:"目前云南习用附子往往是大剂量(100~250克),且煎煮时间达四、五小时。" 但王慕尼本人却"与此相反",行医迄今近五十年,每用附子都基本上是小剂量(10-20克),冷水快速煨,临床证明有省药、省时间、高效、速效、安全之诸多好处。其理由是考仲景运用附子,最大剂量是"附子三枚",按一枚20~25克计算,也不过80克左右;中等量二枚;一般量是一枚(《长江医话》)。
三、常用配伍:
四逆汤是以附子为主的代表方剂,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此是附子的最重要配伍,又称"仲景附子配伍法"。考火神派诸家如吴佩衡、范中林等用附子时,最常见的配方就是四逆汤,吴佩衡更经常加入肉桂,称为"回阳饮" 。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近年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以附子为主的新制剂就有参附注射液(红参、附子)、参附青注射液(红参、附子、青皮)、芪附注射液(黄芪、附子)、四逆汤注射液(附子、干姜、炙甘草)等。
张景岳依"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旨,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推为调节阴阳的代表方剂。
明·陶节庵《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还有麝香,增强了温通开窍作用。
王清任所创的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
高手能把附子驯服得俯首听命,用它的退阴回阳之功,起死回生之力,追复散失之元阳,收到立杆见影之效。后世如祝味菊深得附子配伍之妙,他说:"我用附子可任我指使,要它走哪条经就走哪条经,要它归哪一脏即归哪一脏。奥秘就在于药物的配伍与监制,引经与佐使。"其常见配伍如附子加磁石,温阳加潜镇,是其最常见配伍,十有七八,既具强壮之功,又能抑制虚性兴奋;附子加枣仁,兴奋加镇静,辛通加酸收,能调节心血管糸统植物神经之紊乱,治心动过速、早搏有效;附子加知母,辛热加甘寒,有温润作用,可治热性病心阳不振而兼口渴欲饮者。更奇者,他还把石膏与附子同时使用,一以清热,一以扶阳,使其各行其道。对湿温伤寒 (肠伤寒)症见高热、神昏,舌黑唇黑,也用附子,但与地黄配伍。很显然,这些配伍都是仲景从未用过的,颇有创见。
现代姜春华先生亦善用附子,认为许多慢性疑难杂病,尤其是慢性炎症用常法清热解毒不效,原因在于久病体虚而湿热火毒不解。他从仲景乌梅丸、苡附败酱散诸方寒温并用得到启发,打破常规,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体病同治,亦为善用附子大家。
当代何绍奇先生用附子时,多加生姜30克,蜂蜜1两,可以减低毒性。
半夏、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但历来有不同意见。近代习惯及当今教材,多认为半夏附子相反而不能配伍应用。盖其源起于乌头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芨、白蔹之说,为古代"十八反"之一。但并没说半夏、栝楼等反附子。川乌系附子的母头,但这是两味药,说附子也反半夏、栝楼等,便是"株连"了。何况乌头半夏同用,在医圣张仲景已开先例。《金匮》治虚寒腹痛的附子粳米汤,由附子、半夏、粳米、甘草、大枣组成。当代名家叶橘泉教授评附子粳米汤,谓半夏"去胃之积水",该方之妙就在"附子半夏相伍","二者缺一,效即不佳"。半夏附子配用历有记载,如《千金方》之半夏汤、附子五积散;《证治准绳》之小半夏汤;《张氏医通》之附子散等等,均是半、附同用。当代名医姜春华、朱良春、颜德磬诸先生都曾郑重地撰文驳斥过半夏反附子之说。另据陈馥馨统计,在《普济方》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含十八反组对的共411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数最多,达163方,可见其配伍应用的普遍性了。
四、附子煎法:
吴佩衡用附子必久煎3小时后先尝,半小时后不麻口,才与它药同煎服之。他用附子特点有三:一是用炮制附子;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剂量煎3个小时以上)。
四川龚志贤:"附子重在煮透,煮至入口不麻,就无毒性反应了。余用制附片30克以上者,必须先先煮一小时,用量在60克者必须先煮2小时,以上以入口不麻为度。"
刘民叔:"炮用附子,先煎一时;生用附子,先煎三时,必依时煎足,否则发麻,令人不安。"在强调运用附子治痿的同时,提出绝不容有阴凝寒凉之药掺杂其间,认为"已成痿壁?者,再以清凉为治,即可碍阳明运化之机,致生气日促,痿疾难愈矣。"
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这已经成为多数医家共识。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200。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见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
但也有人提出异议,四川万县地区杨德全称:历代本草都认为附子有毒,内服需制后久煎,否则容易中毒。余遵前贤所言,凡用附子,必先煎一小时以上,"但所获效果极差",如曾治一少阴阴盛阳衰证,急投四逆汤,症情依然如故。余苦苦暝思,《伤寒论》四逆汤方后注云:"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仲景明示水由三升熬至一升二合,表明时间不长,并末先煎。遂以原方2剂,诸药同煎半小时,药后效如桴鼓。因此,使用制附子小剂量(15-20克),不需先煎久煎,与它药同煎30分钟即可,经过临床应用,"未发现中毒现象,而且疗效较好。" 当然大剂量使用时,仍以先煎久煎为好 (《中医杂志》87年12期)。
云南楚雄州中医院王慕尼先生也认为:附子煎法仲景虽未明训,但联系整个《伤寒杂病论》262方,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配合他药同时水煎。凡是大剂量用附子者都是垂危至极的病人,在这紧急情况下,再煮四、五小时又怎能救急?王氏经验是,附子的剂量以年龄分四个等级,2~5岁用5克,6~9岁用10克,10~15岁(及60岁以上)用15克,16岁以上成人用20克。凡用附子的方剂,附子均与其他药同时下锅,加冷水用中火煎煮15~20分钟后,即可服第一次,以后二、三、四次的煎服法依然同上,为了急救方便,可先服粉剂,继服汤剂加粉剂。具体步骤:将附片用细砂炒炮,研细粉备用。凡遇身凉脉绝的垂危病人,急将附片粉5克开水冲服,与此同时另用复方煎剂回阳固脱,益气救急,这是治疗急证的有效方法 (《长江医话》"附子煎药方法谈")。
五、注意事项:
研究已知,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怎样避免附子中毒?有人提出:1.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2.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特别是含有乌头的中成药);3.严防超量用药。张仲景用附子约分三等用量。取附子温经散寒止痛时,用18~27g;温补脾肾阳气时,用9~18g;用于寒热夹杂、虫积寒聚时,用6~9g;4.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水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200。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见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陕西科技出版社1979年12月版)。
使用附子的"五禁"和药后"三问":由潘青海先生提出,以便准确掌握附子的使用。五禁--面赤;舌红苔黄燥;谵狂心烦乱;尿短赤;脉数实。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亦称戴阳症,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三问是:服后睡眠、小便、动静三方面的变化,如三症亢进,则附子减量或停用。即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正常反应。反之,则应考虑为附子的禁用病证。这"五禁"和药后"三问"确实具有指导价值。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2.以迷走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如两者皆有,可同用之;3.电击转复;4.相应对症治疗;5.中药解救方为:金银花30g,绿豆100g,生甘草60g,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120g,必要时可服至500g。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04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黄煌:关于药证的思考 - [中医药讲堂]
2009-10-24
关于药证的思考
【摘要】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证据,是客观的、具体的、综合的、稳定的、科学的。药证相应是中医取效的前提,是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张仲景的药证是中医的经典药证,通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最简方研究、最大量方研究、加减方研究、类方研究等,可以搞清张仲景用药的规律,继承好中医的优秀遗产。
关键词 药证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1关于药证
所谓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证和证据,也称为药物主治。这个指证和证据不是来自理论的推测,也不是来自动物试验的数据,而是中国人几千年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经中国人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尝试得出的结论。按此证用此药必定有效,所以也可以说药证就是必效证。所谓必效,是指服药后必定能解除因疾病导致的痛苦,此痛苦,可能是肉体的痛苦,也可能是心理上的痛苦,不论是何种痛苦,服中药后能让人舒服,让人适应自然,适应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效果,那就是中医学所追求的有效的最终目标。可以这么说,中医中药治疗的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药证是以“病的人”为前提和背景的。所以《伤寒杂病论》中有“其人”、“瘦人”、“中寒家”、“湿家”、“尊荣人”、“强人”、“羸人”、“冒家”、“失精家”的诸多提法。药证是客观的。它不是哲学的概念,也不是宗教式的空想,而是有目共睹的。药证可以证伪,因此,药证容不得虚假,药证就是实证。药证是具体的。没有内涵与外延,无法进行推理与演绎,它没有诗意。但是,药证又是构成现代中医学各种概念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不熟悉药证,就无法理解中医学。药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最具体的形式。药证是综合的。药证既包括了现代中医界通行的“证”,也包括西医所认识的“病”,还包括症状、体质等概念在内。也就是说,有的药证,就是西医所说的某种病名,有的则是某种症候群,有的干脆是某个症状,而有的是某种体质。药证就是药证,不可能用以上任何一种概念来替代。药证是切近临床的,因而是朴实的。药证是稳定的。人类有文明以来,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化,一些疾病被控制了,另一些新的疾病又发生了。过去没有艾滋病,没有埃博拉病毒,没有O157大肠菌,但现在出现了,可见疾病种类是不断变化的,而人的机体在疾病中的病理反应是几乎不变的。药证反映的是“人”的病理反应状态,而不是致“病”的病原体,所以,药证几千年来几乎是不变的。清代名医徐灵胎说:“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伤寒论类方》自序),就是这个道理。药证是科学的。所谓科学,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所谓规律,就是客观事实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事实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复出现的,是客观的。药证来源于大量的临床事实,反映了药物与疾病之间的必然的联系,有极强的科学性,是中医学中极具魅力的东西。以药名证的方法,源于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金匮要略》中有“百合病”的名称,这就是药证。中医的初学者大多认为中医的用药是严格地按照理-法-方-药的程序进行的,但实际却恰恰相反,在中医的眼里,首先看到的是“某某药证”或“某某方证”,然后才有理法。
2 关于药证相应
药证相应是取效的前提。要取得疗效,药证必须相应,药证本是一体的。《伤寒论》所谓“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317条),即用此药必有此证,见此证必用此药。中医的临床疗效往往取决于药证是否相应,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对证下药”。如把桂枝比作箭,桂枝证就是目标,目标对准了,命中率就高,同样,药证、方证相应了,疗效自然会出现。换句话说,药证相应了,这就是必效药、特效药;不对应,则是无效药,这是中医取效的关键。“不知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药,一药有一药之效,不能审药,何以定方?不能定方,何以治病?”(《本经疏证序》)。药证相应是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天然药物的成分极其复杂,药物下咽究竟起到何种效应?要真正解明其中奥妙,恐怕相当困难。所以,若以实验室的动物试验数据,加上西医学现阶段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去指导对人体的天然药物的传统使用(煎剂、丸剂、散剂的传统剂型),其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科学的态度应当是尊重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其中的规律。药证相应的临床应用原则是不容忽视的。药证识别是检验一个中医临床医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标志。前人常以“丝丝入扣”、“辨证精细”等词来形容名医的用药功夫,但由于药证识别的准确率常与人们的临床经验、思想方法、即时精神状态等有关,故彻底的药证相应仅是一种理想状态。药证相应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应始终追求的目标。
3 关于仲景药证
张仲景的药证是中医的经典药证。《伤寒论》、《金匮要略》非一人一时之作,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前,王叔和、“江南诸师”补充在后,故仲景药证也非仲景一人之经验,而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用药经验,而且经过后世数千年无数医家的临床验证被证实并发展。所以,成无己说“仲景之方,最为众方之祖”。张元素说“仲景药为万世法”,王好古说“执中汤液,万世不易之法,当以仲景为祖”。可以这么说,用中药治病,若不明仲景药证,无疑是掩目而捕燕雀,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用药十分严格,有是证,则用是药;无是证,则无是药。加药或减药,都以临床见证的变化而变化,决不能想当然地随意加减。恶风、汗出、脉浮用桂枝汤,如汗出多,恶寒关节痛者,必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如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又必加人参,名新加汤。如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则要去桂枝,加白术、茯苓,这就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心下悸,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则为咳逆上气。大剂量药与小剂量药的主治也不相同,同样是桂枝汤的组成,但桂枝加桂汤的桂枝5两,其主治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桂枝汤倍芍药主治腹中急痛,方名也改为小建中汤。又虽用过某药,但其证未去,则仍可使用某药,如《伤寒论》“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101)“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这种用药法,体现了张仲景用药的极为严格的经验性,《伤寒论》《金匮要略》是研究药证的最佳临床资料。《神农本草经》虽然是最古的本草书,但毕竟不是“疾医”所著。全书收药物365味,与一年天数相应,分上、中、下三品,书中“轻身”“不老”、“延年”、“通神仙”等语比比皆是,掺杂大量道家黄老之学,在如何使用这些药物方面的论述,略而不详。而《伤寒论》、《金匮要略》在记载病情上忠于临床事实,表述客观,完全是临床家的书,虽为方书,但通过适当的研究方法,完全可以搞清张仲景用药的规律,破译出一本《中医经典临床药物学》。张仲景药证的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互文参照,来分析仲景用药的规律。其中,尤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最简方研究:由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采用复方,则与该药物配伍最简单的方证中包含的药证的可能性极大。如桂枝甘草汤证对桂枝证的研究,桔梗汤证对桔梗证的研究,四逆汤证对附子证的研究,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2)最大量方研究:凡在同一剂型的处方中某药的用量最大者,则该方证中包含的该药物的药证可靠性较大。如黄芪的最大剂量方为《金匮要略》芪芍桂酒汤,其主治“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汗出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则可见黄芪证必有汗出。桂枝的最大量方为桂枝加桂汤,主治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则提示桂枝证当有气上冲。另外,最大量方与小剂量方的比较,也能看出量与证的关系。如葛根的最大剂量方为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用半斤,其主治“利遂不止”,而葛根汤的葛根用量仅4两,主治“自下利”,指未经攻下而大便自然溏薄者,其下利的程度要比“利遂不止”为轻,则可见下利为葛根证之一。为求得结论的可靠,所选择的条文应具有可比性,故研究一般可选择汤剂及内服方的条文进行比较。
(3)加减方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有加某某方,去某某方等方名,也有方下详述加减法的,这是研究药证的重要线索。因为为什么加?为什么减?其中是以有无该药药证为依据的。如桂枝加桂汤为何要加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为何要去桂?仲景什么时候要加人参?什么时候要加芍药?都对研究药证有用。
(4)类方研究:同一类方,其共同的指证是什么?如柴胡类方中,凡大剂量柴胡与黄芩同用,其指证都有往来寒热,并有呕而胸胁苦满。如除去黄芩证,则柴胡证自明。规范化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药证的研究就是试图建立中医临床用药的规范。这项研究工作,中日两国的医家已经有了令人起敬的成绩,清代伤寒家的崛起,近代经方家的出现,都是为了建立一种理论与临床的规范,促使医学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医学庸俗化的趋向比较突出,青年中医往往在不切实际的所谓中医理论中纠缠不清,辨证论治成为一种踏虚蹈空式的游戏,而临床疗效的不明确,又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研究中医药的热情。究其原因,主要应归结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功底不深,特别是对仲景药证缺乏研究。因此,笔者呼吁广大青年中医重视《伤寒论》、《金匮要略》学习与研究,这样才能登中医学之堂,了解中医学的真正奥秘,清代名医陆九芝说得好:“学医如从《伤寒论》入手,初若难,继则易;如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Tag:医话、妙方
肯尼斯 发表于06:15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黄煌:古方的学习与应用 - [中医药讲堂]
2009-10-23
古方的学习与应用
古时称中医为方脉家,医术为方技。日本则称中医为汉方。可见,对中医来说,方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伤寒派,还是温病派,是古典派,还是现代中西医结合派,是讲脏腑辨证,还是讲六经辨证,到最后交给病人的都是方,所以,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说:“医之学也,方焉耳”。方,是中医的内核,是根本。中医的方剂,数量多得让人兴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有100卷,方16834首;《圣济总录》有200卷,方20000首;明代的《普济方》有426卷,方61739首;我校正在编写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医方达10000首。要熟悉掌握这么多的方剂,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为关键的方剂不过几十首,这就好比汉字的字根,英语的词根,是组成千万张处方的基本构成,可称之为“方根”。方根在那里?在《伤寒论》,在《金匮要略》。这两本书的方剂,并非张仲景一个人独创,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用药经验而且经过后世数千年无数医家的临床验证被证实并发展,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结晶,是我们中国人经自身试验筛选出的临床有效良方。只有把这两本书弄通了,才能在临床上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后世名医虽多,其临床的基本法度都不出仲景学术的范围。所以,成无己说“仲景之方,最为群方之祖”,张元素说“仲景药为万世法”,王好古说“执中汤液,万世不易之法,当以仲景为祖”,朱丹溪说“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笔者说仲景方当为中医之根,为中医之魂。中医学的经验性是极强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在数千年的实践中证明它是有用的,是科学的,在临床上是能解决问题的。学中医,离开了仲景方,那就成了一句空话。
1、学古方的关键是抓住方证学
《伤寒论》《金匮要略》,最好读白文,也就是未加注释的原文。两书的文笔十分朴实,多为临床实际的客观表述,少有空洞的解释,故读白文是可行的。不过,两书的体例为条文式,孤立地读常常不得其要,必须采用分类比较的办法。按什么分类?古时候有按六经分,有按治法分,有按症状分,有按主方分,分法较多。笔者倾向于按主方主药分。按主方分,徐灵胎的《伤寒论类方》(1759年)最好,这位医学家研究《伤寒论》三十余年的心得之作,形成初稿以后,竟反复修改7年,其间五易其稿,最后才写上“乃无遗憾”四字。他采用的方法就是将《伤寒论》方分为12类,如桂枝汤类、麻黄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栀子汤类、承气汤类、泻心汤类、白虎汤类、五苓散类、四逆汤类、理中汤类等。拙作《中医十大类方》(江苏科技出版社,1995年)是以主药分的,其特点是以药类方,以方名证,便于学习记忆,本书并非中医古方的全书,而仅仅是为读者提示一种认识并掌握中医古方的方法。古方何止十类?本书之所以题名为《中医十大类方》,只不过为读者阅读本书增加一点轻松的氛围而已。应当指出,无论按方分或按药分,关键是要抓住主治,识方证。许多人对方论以及方剂功效的解释比较热衷,而对其主治则轻描淡写,这可以说是混淆了主次。对中医来说,古方的主治是最要紧的,解释在其次。方证最关键,功效在其次。药物的应用指征为“药证”,方剂的应用指征为“方证”。如桂枝的应用指征为“桂枝证”,桂枝汤的应用指征为“桂枝汤证”,这是古人应用药物和方剂的根据和证据,是中国人几千年积累起来使用方药的最为实用和重要的经验。如把桂枝比作箭,桂枝证就是目标,目标对准了,命中率就高。同样,药证、方证相对应了,疗效自然会出现。换句话说,药证相对应了,这就是必效药、特效药;不对应,则是无效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用药十分严格,有是证,则用是药;无是证,则无是药,加药或减药,都以临床见证的变化而变化。故恶风、汗出、脉浮用桂枝汤。如汗出多,恶寒关节痛者,必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如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又必加人参,名新加汤。如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则要去桂枝,加白术、茯苓,这就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治心下悸,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则主治咳逆上气。大剂量药与小剂量药的主治也不相同,同样是桂枝汤的组成,但桂枝加桂汤的桂枝5两,其主治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桂枝汤倍芍药主治腹中急痛,方名也改为小建中汤。又虽用过某药,但其证未去,则仍可使用某药,如《伤寒论》“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101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条)。这种用药法,即方证相应法,《伤寒论》所谓“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317条)。又《伤寒论》中有“桂枝证”“柴胡证”“病形象桂枝”等说法,都为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体现。药证相应与方证相应,体现了古方的极为严格的经验性,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方证相应”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本精神。清代伤寒家柯韵伯说:“仲景之方,因证而设,……见此证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其所以为“活法”,是因不同于辨病论治,常常是异病同方或同病异方。不理解者,则谓中医不规范,难以掌握,但从另一角度看,方证相应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如徐灵胎说:“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伤寒论类方》自序)。可见,这种方法是相当规范的,问题是从什么角度去认识。
2、西医治“人的病”,中医治“病的人”
张仲景医学的又一特征是着眼于“人”。如果说西医是治“人的病”,那么,中医是治“病的人”。这个“人”,就是整体,就是全身。中医没有去寻找在器官细胞水平上的病理变化,古代也无法看到天地间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但我们的先人却能从宏观上把握住机体的变化,找到消除病痛的办法。清代伤寒家钱潢说得好:“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这就是张仲景医学的疾病观。这个“发”是“人”在疾病中出现的全身性的反应,张仲景是如何着眼于“人”的呢?其一,望形。如强人、羸人、尊荣人、失精家等。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即为缺少运动,肌肉松软,稍动即易汗出伤风的体质类型;失精家则为男子面色白,瘦弱,脉大而无力者。其二,切脉。脉浮、脉沉、脉微细、脉沉迟……不表示某种病,而是患者全身的反应状态。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脉象,主要是用于辨“病的人”而不是辨“人的病”。换句话说,脉象可以辨人的寒热虚实表里,而不可辨食道癌、胃炎、痔疮、关节炎等疾病。所以脉象不可不重视。其三,辨析人体基本生理活动的变化情况,如恶寒恶热、口渴与口不渴、小便利与不利、不大便或下利、能食或不能食等。以上三点,均体现在张仲景的医学中,如五苓散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者,麻黄汤主治无汗而喘者,桂枝龙骨牡蛎汤主治失精家的腹痛里急而脉极虚芤迟者,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尊荣人的身体不仁,新加汤主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需要指出,后世比较重视的舌诊和日本的腹诊,其本质也是辨体质状态,辨寒热虚实,故在临床应用古方时,是完全应当使用的。古方的舌证,散见于后世各家医著中,代表性的有清代张登的《伤寒舌鉴》、叶天士的《外感温热论》、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梁玉瑜的《舌鉴辨正》等。在经方家的医案中这方面的内容尤为丰富。古方的腹证,日本汉方家研究较深,其中古方家吉益东洞的《类聚方》以及稻叶克文礼和久田寅叔虎的《腹证奇览》记载较详,值得参考。笔者通过研究张仲景医学和吸收后世各家辨脉、望舌、切腹的经验,认识到临床上寻找古方与“人”的对应点,是运用好古方的关键。笔者的话是:未识方证,先辨“药人”。即寻找和辨别某种药证方证的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体质类型,以此作为辨方证的先导。《中医十大类方》中提出了五种“药人”,即所谓“桂枝体质”、“麻黄体质”、“柴胡体质”、“大黄体质”和“黄芪体质”。“药人”决不止五种,以上五种仅是临床常见的。这些体质类型的识别,主要是运用中医传统的望诊、切诊、问诊来观察患者的体型、皮肤、脉象、舌象而完成的。书中有“附子脉”、“黄连舌”、“桂枝舌”的提法,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反映“病着的人”与药物的对应点,便于记忆和临床应用。笔者认为,若使用中医方剂,唯以辨病为主,不诊脉,不看舌,没有脉舌上的指征,那就失去了中医的特色。
3、不要轻信实验室的数据,要重视临床实践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医药研究人员对一些常用古方进行了大量的药理作用和配伍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对古方药效的证明、方证的明确、古方剂量、服用方法和剂型的改进等,都有积极的意义。这是学习与研究古方时所必须了解并加以利用的。但也应该认识到,由于实验室与临床尚有较大的区别,动物试验与人体实验不同,单因素研究与多因素研究不同,传统水煎与提取物不同,所以,实验室的结果只能作为临床应用的参考,而不是临床指南。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黄芪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肾功能、物质代谢以及肿瘤等均有良好作用,可使减少的血细胞数恢复正常,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功能,增加抗缺氧能力,防止脂质过氧化,改善肾脏功能,防止肝糖元减少,抗衰老等。但是否临床上所有心血管疾病、肾病、肿瘤都可以使用黄芪呢?显然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所以,要正确使用古方,必须重视临床实践。这是关键,是根本。古方的方证目前尚难做出公认的动物模型,只有在临床,在具体的病人身上,才能体会到古方的使用方法,才能感悟到古方的精妙之处。笔者对古方发生兴趣,完全是在临床培养的,不是信而好古,而是古方的疗效确切,如桂枝龙骨牡蛎汤治咳喘胃痛、防己黄芪汤治疗汗出而肿的糖尿病、黄连阿胶汤治疗漏下不眠、白虎加人参汤治出血等,使笔者尝到了应用古方的甜头。有人可能会对古方的使用价值发生怀疑,古人的东西能用于治疗今病吗?应当回答:不要认为古人不识现代病,就认为古方不能治今病。要知道,人类有文明以来,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化,一些疾病被控制了,另一些新的疾病又发生了。过去没有艾滋病,没有埃博拉病毒,但现在出现了,可见病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方式是几乎不变的。由于中医治病针对的主要是“人”,而不是“病”,所以,古方完全可以治今病。我们也只有在古方今用的实践中,才能发展古方。
4、要注意收集和积累经验
要真正用活古方,单靠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也是不够的。后世名医的医案,特别是经方家的医案,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如叶天士关于运用桂枝汤、栀豉汤、苓桂味甘汤、真武汤的经验,尤在泾运用金匮肾气丸的经验,近代范文虎运用四逆散、桂枝汤的经验,徐小圃运用麻黄汤、四逆汤的经验,都是学习古方时的重要参考材料。此外,历代名家小方药味在3味左右,主治比较明确,对于理解古方的主治以及配伍规律是有较大帮助的。古方的运用经验,来之不易,如有名师指点,那比自己在临床摸索要强许多许多。此外,同道之间多交流,注意收集各种杂志上有关古方应用的报道,也有利于自己经验的积累和临床水平的提高。
Tag:医话、妙方
肯尼斯 发表于06:09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老年患者的中成药合理应用 - [中医药讲堂]
2009-05-31
老年患者的中成药合理应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 中成药 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
随着老年性疾病的用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临床中必须根据老年病固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合理选用中成药。
1  老年疾病的特点
(1)起病隐匿。老年人的身体日渐衰弱,反应迟钝,故患病后常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如老年人上感往往不发热或发热不高,仅有头痛乏力、浑身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在严重胸部感染时,也不出现发热,易误诊、漏诊。(2)多病症共存。当今医学证实,老年人不仅在全身,而且在同一个脏器内可以同时发生几种病变。以心脏为例,可同时见到冠状动脉硬化、心肌肥大、肺心病、心包炎、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等[1]。(3)多种病理变化同存。因脏器虚衰,老年人患病往往临床表现复杂化,如老年人心衰,常多病因并存,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贫血病、糖尿病、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脑血管病症等多器官病症并存[2]。(4)易反复,病程长。
2  老年患者中成药的应用原则
2.1  对症下药  中成药的组成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而“辨证论治”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也是应用中成药的前提。大多数老年患者在就诊时往往根据药物广告或病友的推荐,向医生要求开具某种中成药,他们只注意药品名称和自己的疾病,而对药物的组成、功效和适应证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表现则了解不透。殊不知中成药是由不同的中草药制成,有寒、热、温、凉性能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功效,而病情又有寒、热、虚、实、表、里的不同,若药虽对病却不对症,不仅起不到好的疗效,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2.2  正确用法用量,确保安全用药  对于一些含有毒性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剂量过大,药力过猛,会伤人体的正气,严重的还会威胁到生命。如胆石通胶囊如果超剂量服用,会造成胃黏膜损伤[3]。含乌头类药物的正天丸、金匮肾气丸等,因乌头类中药含有乌头碱等毒性成分,过量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及全身发麻,继而瞳孔放大、呼吸困难、视觉模糊、血压及体温下降,重者可引起死亡。老年人由于各种器官功能的衰退,对药物耐受力差,个体差异较大,半衰期延长,过量服用易加重肝脏受损,易致药物在休内蓄积,造成毒副反应。
2.3  重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如山海丹胶囊可引起瘙痒、皮疹,霍香正气水致过敏性紫癜,银黄口服液引起药疹等[3]。由于老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高于普通成年人,其表现又往往不典型,容易延误治序,所以一些有不良反应报道的中成药品种应慎重选择。
2.4  中西药联合应用要适当  如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保和丸、山楂丸和西药胃舒平、小苏打、盖胃平、氨茶碱合用,可造成酸碱失调而失去作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丸、麻杏石甘片、甘草合剂、咳停片等不能与西药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心痛定、络活喜等同用,以免抵消西药的降压作用。中药山楂丸、保和丸与西药抗生素类合用,可降低酶的活性而丧失药效。香连丸、小活络丹、川贝枇杷露(膏)与西药阿托品、颠茄、咖啡因同用,会增强后者的生物碱的毒性;中成药冠心苏合丸和西药硝酸盐类同用,能生成含汞离子的有毒沉淀物,使人中毒。中成药五味子糖浆和西药磺胺类合用,容易引起尿闭或血尿。由于老年患者往往一人患有多种疾病,治疗时更应该注意各种药物间的相互影响,选用药品的种类宜少不宜多。
【参考文献】
[1]王发渭,郝爱真,王治宽.试论老年人疾病特点和中医用药原则[J].中华医药杂志 2006,21(4):203~206.
[2]郑秋甫,段留法.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特点[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4,6(4):239-243.
[3]文窑先.中成药的合理使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9):572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10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肺-清浊之交运 - [中医药讲堂]
2009-05-23
肺-清浊之交运
“肺”字在《说文解字》里写作fèi,解释为:“肺,金藏也。”意思是在五行中,与金相配的是肺,它的来源是今文尚书,这是秦汉以来比较权威的说法。但在古文尚书里面记载的却是:“肺,火也。”之所以将肺归属于火,据说是源于古时人们在春夏秋冬不同月令祭祀五脏的排列顺序。春祭脾,夏祭肺,季夏祭心,秋祭肝,冬祭肾。夏季在五行上属火,因此在夏天祭祀的肺脏便也归属于火。当然对于这一说法历来就存在有不同的意见,而将肺脏在五行上归属于金,则得到了较多人的赞同,因为这样的归属是将肺的生理功能同金的特性比较后得出来的,而且也对中医临床有实际的指导作用,这也说明传统中医是由生活实践长期积累而来。
古人认为,肺为清脏。《黄帝内经》说:“肺者,气之本。”现在一般认为,这是讲肺有主气、司呼吸的功能。《医贯·内经十二官·形景图说》指出:肺“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说明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只有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体内的浊气得以排出,大自然的清气得以吸入;如果呼吸一旦停止,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体内外之气不能进行交换,则生命也随之告终。
《黄帝内经》还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现在认为这“治节”就是指的治理和调节。肺何以有此功能?这是因为肺有“朝百脉”的作用,可以使全身的血液不断地汇聚于肺,然后又输送到全身,从而辅助心推动和调节着血液的运行。
但是,刘力红先生在他的《思考中医》一书中,对肺“主气”、“主治节”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这里的“气”其实应该指的是“节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一气也就是十五天,一年有二十四个气,一个月当中有两个气,一个叫节气,一个叫中气,所以这“节”和“气”是非常接近的概念。天地变化的基本节律就是气,也就是十五天一个变化。在这个节律上,人也要有一个类似的同步变化,这个变化跟上了,天人就合一了。而肺就是负责协调人体同天地变化相一致的器官。所以肺主的“气”和治的“节”都是指的“节气”。这一解释很有新意,值得大家思考。
肺在五脏当中还被称为“娇脏”,这是因为肺脏不耐寒热,容易感受外邪。肺脏受了邪,常可表现出咳嗽、咳血、气喘等症状,这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病邪进行治疗。如果病情迁延,日久不愈,就可能会发展成为“肺胀”,本虚标实,治疗起来就比较有难度了。这时,可以在常规的治疗之外着重补养肺气。有一个方法值得一试:取新鲜猪肺一具,破开气管,洗净,置于蒸罐内,加水齐颈,再加黄酒一匙,密封后,隔水煮四小时,待凉,揭盖,除去猪油及浮油,饮清汁,每次一茶杯,一天三次。这种“以脏养脏”的方法,就是运用血肉有情之品来补养受损的脏腑之气,是传统中医常用的方法,也为民间所广泛重视。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46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辨证用药论 - [中医药讲堂]
2009-05-17
辨证用药论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又有人说:“天心爱人,既生一疾,必生一药以治之”。中药这个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在中华民族繁衍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历代著名医家大多重视药物功效的挖掘和整理,所以才有了《神农本草经》、《唐修本草》、《本草纲目》、《中华本草》这些传世不朽巨著。我在十年行医过程中,经历了常规用药、找特效药、辨证用药这几个过程,略有心得,写出来聊备参考。
专病专药与辨证论治
所谓“专病专药”不如“专病专证专药”更为严密,明白了辨证施药的道理,就不会“一见肾衰就用大黄,一见面瘫就用虫药,一见便秘就用白术”,就可避免把活泼泼的专病专药变成“死药”、“执药”。
所谓专病专药古已有之,多指在某一种疾病上有特殊作用的药物。《伤寒论》治胸痹专用栝楼、截疟之常山、《千金》中急黄用大黄、痔疮用槐子等皆是专病专药的典范。近代医家更屡有发明,如白术通便、赤芍退黄、穿山龙治痹、麻黄止遗尿、葛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附子强心等均是古代本草著作中所不载或未明言的新发现。
但为什么有些专病专药被人忽略了呢?原因有很多,如“由于交通阻隔、城乡闭塞,各人所见有限,是以收入本草书者甚少”(姜春华先生语),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疗效欠佳”,所以才会有历代医家不断地寻找新的专药。如治疗胸痹,从仲景的栝楼、薤白到今天的葛根就是一例。或问:葛根的疗效就高于栝楼、薤白吗?葛根与栝楼、薤白细究之下,功效不同。栝楼,薤白可化痰浊开胸阳,葛根可活血通经络,此取效之所在,亦疗效不佳之所在。胸阳不振之胸痹,栝楼三方即可,瘀血明显者血府逐瘀汤中加葛根则可大大提高疗效。易而用之则谬,何谈其效?
所谓“专病专药”不如“专病专证专药”更为严密,约言之:辨证施药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一见肾衰就用大黄,一见面瘫就用虫药,一见便秘就用白术”了,就可以避免把活泼泼的辨证用药、专病专药变成“死药”、“执药”。五味子一度被认为降酶特效药,但稍后就发现了滥用的副作用,提示专药的运用绝对离不开辨证论治。
专病专药与辨证论治,貌似对立,实则统一。所谓“专病”并非孤立静止的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和运动中。若不分阶段、不察轻重缓急,一味寄希望于所谓的“专药”,期望发生奇迹,就会陷入机械唯物论和经验主义的窠臼之中。
重视民间草药
药在古代有“官药”、“野药”之别,在今日有药典收载和地方用药的区分,这限制了药物的充分使用,致使某些确有奇效的民间草药长期被忽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形成了贵贱之分。
谚云“单方一味气死名医”,我虽非名医,却也经历过类似的尴尬。一妇,手裂脱皮,我用尽所学未效。后来治疗它病时发现已愈,询之,曰从山上采了一味叫“气死大夫”的草药外洗,便好了。又有一陈老汉告诉我“兔子柺棒”可以治疗风湿,我试用之,确有良效。经此方知什么叫“下问铃串、不贵儒医”。
我长期在基层,接触的患者多是农民,他们介绍了很多民间的单方、验方,我都一一收集,惜学识有限,很多药物只知土名,至于是否有官名、其他地区是否出产、是否入药等均不得而知,不能不说是遗憾。
药在古代有“官药”、“野药”之别,在今日有药典收载和地方用药的区分,这限制了药物的充分使用,致使某些确有奇效的民间草药长期被忽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形成了贵贱之分。朱良春不拘一格,才会有“南通三枝花”大放异彩;姜春华先生提倡“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遂有“截喘汤”泽被苍生;邱德文深入基层,始能挖掘浮萍治喑哑的苗人经验。此皆民间草药大有作为之证明也。
医者选药,必以有效为目的,多掌握些民间草药,地方用药,就多了一个祛病救人的利器。
药效随剂量而变
药是理法方药的末端,又是患者入口第一端,不可夸大也不可轻视。轻视会错过很多药物新功效的挖掘,夸大则是滥用之肇始,乌附类毒药尤其如此。
现今大多医生面对令人尴尬的疗效,企图借加大剂量来改观,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同一药物剂量不同功效可能不同,甚至随着剂量变化到一定程度,还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功效。
剂量不同功效不同,是指改善的症状或体征不同,而非指药物本身的性味及最根本功效的改变。如黄芪小剂量升压、大剂量降压,血压乃体征,使用黄芪必以气虚为前提,则血压高低皆可使用。但药物不会因剂量改变而改变它们本身的特性,如寒变热、热变寒,补变攻、攻变补。
中医常取类比象、借物喻理,如“治乱世用重典则治顽疾用猛药”,同理,到了盛世就要怀柔了,脏腑就要修养生息,小剂量就可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古人有“王道”、“霸道”之说,蒲辅周说要“慢病轻治”,附子也不只有大剂量才能回阳,李翰卿用0.3克附子愈心衰。这些例子都提示我们:霸药离不开辨证,单凭一药或可幸中,日久就会发现某些霸药并不霸、某些专药并不专,终非善法,不若与辨证论治结合而用。
岳美中先生指出:“目前中医学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不辨证论治、只强调专方单药,一是只强调辨证论治、随证下药。两者均有所偏,未能称是。余谓中医治病,必须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
药是理法方药的末端,又是患者入口第一端,故药物之作用不可过分夸大,又决不可轻视。轻视会错过很多药物新功效的挖掘,夸大则是滥用之肇始,乌附类毒药尤其如此。有一草医,擅用大剂川草乌治痹症,终因药物杀人而入狱,验证了郑钦安所说“糊口事小、获罪事大”。痴迷专药者,能不警醒乎?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35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小儿退热五法 - [中医药讲堂]
2009-04-02
小儿退热五法
我的祖上浙南余氏儿科相沿六世,外祖母余治善(1889~1981年)行医70余载,辄起沉疴。我少时学医,得其方案,获益匪浅。今特集余氏薪传及诊疾心法,介绍如下:
宣表通腑法:常用升降散、防风通圣散、三黄石膏汤治疗急性发热早期、极期或长期发热。如治林女,发热3月,先后在某县、市医院拟为血行感染而来诊。审得身热,咳嗽,善饥,手心热,舌红中剥,咽红。胸平片未见异常。认为伏温夹疳,拟予升降散加连翘、赤白芍、银花、山楂。1剂,身热渐退,再服2剂,热未再作,继以养阴消疳善后。
和解达邪法:体虚邪恋,半表里证,冷热休作者,尝予本法措治。除柴胡、泻心、蒿芩清胆汤外,湿温类或杂病夹湿发热尤应援用达原饮。
清化暑湿法:小儿暑令发热,医者皆知清化,其平稳方剂如新加香薷饮、清络饮、王氏清暑益气汤等。但重症夹表,常法不应者,应投张子和桂苓甘露饮或刘河间防风通圣散等峻剂。桂苓甘露饮妙在葛根、藿香、三石;防风通圣散要在防风、滑石、甘草。若小儿脾虚感受暑湿,则宜六神散加青蒿、银柴胡,益脾清化退热。
清热生津法:丁甘仁先生有生津清热方,用花粉、豆卷、银、翘、桑、栀、芦根,一般热邪伤津,本方化裁游刃有余,稍甚则竹叶石膏汤。至于白虎汤寒遏生气,小儿宜慎,惟热炽化燥、耗伤津液者宜。若阴伤较著用清热甘露饮(甘露饮去熟地、天冬、枳壳,加石膏、知母),热伤气阴用玉泉丸。
清营解毒法:除温热病热入营血或湿温病化燥外,还用于温热、湿热气营同病及杂病营血伏热等。就其代表方清营汤而言,仅犀角、生地、丹参三味清营凉血,玄参虚热实热两可,麦冬不分气营,余皆气分药,且黄连可燥湿,竹叶可利水,银翘可解风热。小儿风湿热、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引起的发热均可施用,只是“苔白滑不可与”。至于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也可随证伍入,不必过忌。(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Tag:医话、妙方
肯尼斯 发表于06:17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使用偏方4项注意 - [中医药讲堂]
2009-03-29
使用偏方4项注意
偏方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多少年来,它流传于民间,应用于临床,起到了医疾除病的显著功效。临床上使用偏方,每治大病、奇病及怪病,多有效验。但用同一个方药,对患者同病而证异时,疗效迥异。临床也曾见到因滥用偏方而致病情加重,甚至中毒者。因此,在使用偏方治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辨证选用
中医学讲究辨证论治,使用偏方也不例外。大多数偏方只能对某一个病症进行治疗,但相似的症状其病理基础不一定相同,因此需要的药物也必然不同。如腹胀可见于胃肠疾病、胆系疾病、肝病及心功能不全等。山楂可以助消化、消除胃肠疾病引起的腹胀,却不能治疗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腹胀。此外,患者又各有各的特点,年龄、性别、体质等各有差异,因此同样的病症别人用了有效,自己用了就不一定有效。
2.药名、药量把握好
偏方大多为中草药,不少药物有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现象,同时这些药物在采集季节、炮制方法等方面也有一定讲究。因此,对偏方中的药物不能以讹传讹,使用时应注意识别;在药物用量上也应格外注意,偏方中不少是含有剧毒的药物,如大剂量使用轻粉能抑制真菌生长,使一些皮肤病症状得到控制。但是轻粉的主要成分是无机汞,毒性很大,在体内蓄积可造成慢性汞中毒,实属弊大于利。一旦长期应用,往往会给病人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害。
3.注意偏方的毒副作用
一般来说,偏方、土方、小验方都是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药理实验的非正规药方,其疗效并不十分肯定,而且其毒副作用并不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有些偏方药物配伍不合理,也会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
4.与他药同服注意配伍禁忌
在使用偏方的同时服用其他治疗药物,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以免出现毒性反应。如糖尿病患者服用优降糖,则忌人参、甘草,它们之间可能产生拮抗作用,从而减低降糖药的效应;即使没有配伍禁忌,两者服用也最好间隔1~2个小时以上为宜。
因此,大家在使用偏方时,必须树立科学用药的意识。即使是从一些媒体上看到的偏方,也要慎重甄别,不可盲从。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有病找专业医生,而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吃药最好遵医嘱。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41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论中医的法律地位对中医英译选词的影响 - [中医药讲堂]
2009-03-26
论中医的法律地位对中医英译选词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三个在美国发生的案例,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不同国度不同医疗管理体制和不同法律文化背景下中西医法律地位的差异对中医英译的,是一个从事中医英译翻译人员应重视和的课题。
【关键词】中医;法律地位;中医英译
在中医和西医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而在西方国家,那里的医疗管理体制与中国的医疗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美国,中医药在美国的合法地位还处在争论之中,美国学术界、医务界、界对中医药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长期由西医西药处于垄断地位的美国,中医根本不可能与西医享受同等的法律地位。据新华网2006年2月7日题为:《中医在美国处境艰难,期待立法维护权益》一文报道:“2005年,对美国的中医业来说是艰难前行的一年;中医独立诊断权的得而复失及加利福尼亚州针灸局的存在受到质疑,暴露出中医在美国处境的尴尬。…2005年,加州西医公会援引一份片面的有关中医行业的评估报告,对中医师的独立诊断权提出公开挑战,中医在1979年获得的诊断权因此丧失。中医诊断和中药的境遇寒酸,市场主要局限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等地的华人社区,无法被主流认可[1]。”
1、中医在美国的地位与现状
近年来一直在美国从事中医药工作,现担任美国大西洋中医学院教授、美国西雅图中医学院教授、美国NOVA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务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吴伯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美国50个州、1个特区(华盛顿特区)中只有29个州1个特区真正允许针灸师独立开业;另有9个州针灸师只能在西医师指导下执业;有9个州没有制定针灸法律,亦无针灸师执照。美国国家针灸和东方医学资格认证委员会(NCCAOM) 首席执行官考瑞·沃德库克博士表示:“针灸师、中医师在有的州被看做是医师,有的州还不能。但总的来看,目前还只有少数的州承认他们的医师身份。”因此,持有资格证书的针灸师、中医师是否具有和西医师同样的医师资格,这个还要看美国各州立法的情况。在美国,西医(医学)称为常规医学(Conventional medicine),其他不属于西医范畴的(包括按摩、针灸、草药、顺势疗法等)概称为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或辅助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中医也被纳入这一范畴。中医在美国也被称为“医学”(Natural Medicine)的一部分,或又泛称为“东方医学”。绝大部分国家并没有把替代医学纳入医疗保险系统(Medicare System)之中。由此可见,中医到目前在美国还没有与西医享受同等的法律地位,中医师的地位和待遇在美国与西医师无法相比。
2、中医药翻译中语用与选词的影响
鉴于目前中医药在美国的法律地位,我们是否应当注意在进行中医药英语翻译过程中语用与选词的关系在中医药向外推广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多年以来,我国对中医药英语翻译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医药翻译是否侧重于忠实于原文、保持文化特性、或要用汉语拼音表达以忠实于中医特色、或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语以满足交际目的、或对中医术语的翻译争论不休。然而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因翻译用词不当会造成法律上的不良后果。以下几件发生在美国的案例,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在中医英译过程中,不同国度、不同体制和不同法律文化背景下中西医法律地位的差异也是值得翻译人员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2.1 案例1“纽约非法行医案”的启示
据2003年3月12日《环球日报》报道的一起直接关系到中医在美国的地位问题,因此引起了广泛关注的王守东案件中提到:1995年王守东在纽约成立了一家经营中草药的公司,中文写着“北京中”,然而名叫“World Health Inc.”(应该翻译为“世界健康公司”),主要从事中草药和保健品的买卖。2000年夏,王守东等人因涉嫌无照非法行医遭到警方逮捕。由于在美国,中医原本无法可依,也就不可能有行医执照。中医看病只能叫咨询,开处方也是把中草药当作营养补品,建议病人服用。中医并没有给病人进行打针、输液、化验等西医诊疗,因此构不成违法。美国警方在“北京中医院”也没有查到任何与西医有关的证据,因此,如果因为王守东用中医对病人进行属于无照行医,那么就等于承认中医与西医具有同等的地位,但这又完全不符合现有的美国法律。2年多后,该案结案时法院判王守东需要为在广告中给请来的中国专家冠以专科医生的名称承担法律责任,但他可以继续从事中医药工作。
2.2 案例2“华阳复方”声明的尴尬
上海《文汇报》2002年10月12日有一篇《华裔家孙士銧研制的 “华阳复方”将成为肺癌克星美国人惊呼:中药神了!》[2]的报道,声称:“凭着老祖宗留下的一本《本草纲目》,喝了30多年洋墨水的华裔科学家孙士銧,潜心研制出了一种专门对付晚期肺癌的‘华阳复方’,在美国医学界引起大地震。美国最权威的处方药物认可机构FDA证实,这种完全由草本植物提炼的中药已经通过了该机构两期试验,并已于上月获准进入第三期大型临床试验。如果一切顺利,‘华阳复方’将在今后一两年内领取美国处方药物的‘通行证’,为晚期肺癌病人带来福音。”“美国主流媒体称,继何大一发明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后,又一位华裔科学家孙士銧一鸣惊人,以中国传统的中药制剂叩开了西方医学的大门。”
而在孙博士创建的Sun Farm公司网页(www.sunfarmcorp.com)就‘华阳复方’的一则英文声明这样写道:
Sun Farm Vegetable Soup
A Promising Supplement In Fight Against Cancer
Sun Farm Corporation(SFC) is only a food manufacturing company that produces DSV, FSV. SFC disclaims any medicinal effect of its products and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claim(s) made by scientists, clinicians, patients, or clinical trials about the medicinal effect of the ingredients in SV. Although SV has been used in clinical trials, SFC is not involved in, nor is responsible for these clinical trials. Always check with your doctor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condition.
英文声明翻译如下:
SF 蔬菜汤-一种对抗癌症有前途的补充品
Sun Farm公司只是一家生产DSV和FSV(按:DSV和FSV是两种“华阳复方”的英文缩写)的食品制造公司。本公司不声称其产品有任何医学疗效,也不对科学家、临床医生、病人或临床试验对SV成分的医学疗效的任何声明承担责任。虽然SV被用于临床试验,本公司不参与,也不对这些临床试验负责。如果你关注你的健康状况或有健康方面的疑问,总是要向你的医生咨询。
在这份英文声明中,没有出现任何FDA字样,“华阳复方”的组方、功效、适应证,而只用了Vegetable Soup(蔬菜汤),把中药汤剂变成了蔬菜汤,“肺癌克星”这一表明治疗(treat)作用的词汇被含糊其辞的“对抗”(fight)一词所取代。“华阳复方”在美国市场上只是膳食补充剂,不是处方药物。为什么在英文媒介上的说法与在中国主流媒介上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据《经济参考报》2005年11月5日《中医药进入美国的障碍》一文报道[3]:在美国对植物药的管理要求,尽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其审批条件有所放宽,但我国中药药品要进入美国,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中医药进入美国市场的“拦路虎”就是法律认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迄今没有批准任何中药上市。中药在美国作为食品有法律明文规定,中药及其制剂可以作为膳食补偿剂,但不可提及其医疗功能。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膳食补充剂健康法》(DSHEA),将包括中药在内的天然植物药列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可以说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种特殊产品,不能标明具体的适应证,但可以注明其保健作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疾病或某类疾病作用的陈述、关于对疾病特征和症状的陈述都有明确的要求:例如:有关维持人体“正常”或“健康”的组织或功能的文字陈述可用于饮食补充剂,但在文字陈述中不得表明或暗示,其补充剂能使患病中的人恢复正常状态或具有特殊功效。如果宣称对什么病有疗效,属于虚假宣传,会受到处罚。由此可见,“华阳复方”在媒介的说法与在主流媒介上的报道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的原因就在于:若在英文媒介上出现与疗效相关的字眼的话,要承担法律责任。
2.3 案例3-美国对中医师称谓的差别
美国对中医师的称谓极不一致。在美国,对中医师最早、最普遍的行文称谓是“针灸师”(Acupuncturist)[5],有的称为OMD(Oriental Medical Doctor),不能用医师(Medical Doctor)一词,不论印名片、做广告、挂招牌,均不可用,否则作为违法论处。即使可独立开业的州,针灸师也时常受到起诉和判刑,比如中西药复合的成药,使用针灸穴位注射,以及针灸师称自己为Doctor话,只要有人起诉,针灸师往往败诉,很难得到法律保障。除此之外,对从事中医相关的人也被称为实践者(Practitioner),或在某某疗法的单词加上后缀er/or或ist以示从事每种疗法的操作者,如Chiropractor(脊椎指压者,按摩师)、Homoeopathist(顺势疗法师)[6]。
3、讨论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术语是一种医学专业术语,翻译的确切性和适用性非常重要。但是,仅从文字或文化的角度考虑确切表达中医术语英译选词,而忽略翻译目的语的所在国所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的现实,很可能在一定阶段内对中医药的对外介绍带来不良的。由于大多数西方民众对中国传统医学知之甚少、认可和接受程度不高,而从事中医药对外介绍的翻译人员大多对西方国家的医药法律法规不甚了解的现状,必定造成双语在文字意义表达上出现的明显歧义。例如[4]:在汉语中“医生”就是“治病的人”。而在当中“doctor”的定义是:(1)a person licensed to practice medicine; (2)a person who has awarded a doctor’s degree, the highest degree that can be offered by a university. 在汉语的概念中,“医生”是一个广义的词汇,而在英语的概念中,“doctor”一词较为狭义,要么是经过注册行医的人,要么是在大学获得最高学位头衔的博士。
魏廼杰先生[5](Nigel Wiseman)在其编著的《英汉-汉英中医词典》[7]中指出:“欲决定哪些是用于西医的术语名次具有充分的资格用作中医名词的对应译词,区别分为三级的西医词语绝对有所助益。……至于纯然“严谨专业性的”第二类名词应该绝对避免。”魏廼杰(Nigel Wiseman)先生的这一观点在某种意义上提醒了我们,在中医术语翻译选择对应语时,还要考虑目的语所在国的中医法律地位。用词上尽可能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选择西医名词要以一般的认知为准,绝对避免专业认知词汇,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西医专业术语。
吴伟平先生在《语言与法律》[8]一书谈到准法律文字中提到:“简单的语言,没有法律后果的时候觉得很清楚,从法律的角度一就有了。”由此可见,语言与法律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交叉地带,这不仅是在司法领域中新出现的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同时,在不同的医疗管理体制的国家中医英语翻译中词义选择与产生的语用意义很值得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不同国度、不同医疗管理体制和不同法律文化背景下中西医法律地位的差异对中医英译的影响,是一个从事中医英译翻译人员应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丁刚.美国中医有没有前途? 环球时报,2003,3.
2 华国秋.华裔家孙士銧研制的 “华阳复方”将成为肺癌克星.美国人惊呼:中药神了!文汇报,2002,10,12.
3 张小明.中医药进入美国的法律障碍.经济参考报,2005,11,8.
4 杨华生.美国医疗.合肥:中国大学出版社.2002,1.
5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98.
6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Random House,Inc.1998.
7 《英汉-汉英中医词典》(English-Chine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Chinese Medicine)魏廼杰(Nigel Wiseman)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 吴伟平.语言与法律-司法领域的语言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2.
Tag:时事_思考_研讨
肯尼斯 发表于06:25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华阳复方 - [中医药讲堂]
2009-03-24
华阳复方
制法
水滚后先放:人参;
半小时后放:黄豆、绿豆、山楂、橄榄、当归、蒲公英根、远志根;
再过二十分钟放:蘑菇、青葱、大蒜、小扁豆、韭菜、洋葱、甘草、生姜、红枣、黑芝麻、荷兰芹;
再煮十五分钟。
用瓦锅煮,不能用金属锅,用文火煮。
一天一次。来源于《文汇报》2002年10月14日
“华阳复方”的英文名称是“精选蔬菜(Selected Vegetables)”,这当然是为了迎合西方人讲究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孙教授说:“我不希望西方人有吃中药的感觉,因为光是解释金木水火土,就会让老外晕头转向。所以我刻意想出了一个营养食品的名字,所不同的是它能抗癌,并且经过科学论证,这样他们就能接受。”孙教授透露,“华阳复方”的中文名称其实也有特殊涵义:“华”,意味着中华民族,而“阳”字本身既是孙教授姓氏的英文谐音,也代表了为肺癌病人带来曙光。
Tag:时事_思考_研讨
肯尼斯 发表于06:28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说说鲜品中药 - [中医药讲堂]
2009-03-17
说说鲜品中药
解放前,京城有名的老药铺,大多自备药园,如同仁堂的“乐家花园”、怀仁堂在西四附近的药园等,专门聘请花匠种植管理,夏秋陆地栽种,冬春则移入暖房,可做到鲜药四季不断。大多数中草药在自家庭院种植若干常用鲜药,既可观赏,又可出售。没有条件的药铺要和近郊花农、菜农建立联系,按季节派伙计送货上门,中草药有薄荷、藿香、石斛、佩兰,平时放于店铺的地窖或天然冰柜中保存。
一般来说,大部分新鲜中草药如荠菜、生姜、金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等,鲜品与干品的功效大致相同,但鲜品的药效多优于干品。一部分新鲜的中草药,它的有效成分没有被破坏或丢失,应用时自然显著一些。如用来治疗胃病、黄疸外敷发泡的毛茛,用干品毛茛作用就差了,可治外伤出血的墨旱莲捣汁外敷,用新鲜的,既经济又方便。但是,鲜药往往不易保存,所以大多采用干品。
《神农本草》有这样一句话“生者优良”。说的是药物鲜用,性能更好。这里的“生”就是对药物的鲜用,即包括植物药,也包括动物药。一些实验也证明,动物中药鲜品里的活性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都明显高于中药干品,具有扶正、抗癌、解毒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鲜品都比干品效果好,目前还不能有定论。
此外,不是说所有的中草药都是鲜的好,有的中草药就不能用新鲜的,如半夏、草乌、天南星、附子等,均有毒性,须炮制后降低了毒性才能使用。即使现在用生南星、生半夏治疗癌症,也需用水煎2小时以上,以防中毒,这类药物还是用干品适宜。还有像陈皮等药品,就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越陈越久越能发挥其药效。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39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自购中成药有门道 - [中医药讲堂]
2009-03-16
自购中成药有门道
中成药是用中药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各种剂型。因其具有安全、有效、价廉、等优点,人们往往乐于自购中成药来治病保健,但自购中成药有门道。
验明药品的身份
合格中成药的包装上都有特定的标识,购买前要细加查看。主要看两点,一是“OTC”字样,即非处方药,是国家规定的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不需药学专业人员指导就能安全使用。如果无此标识,则必须通过医生处方购买,不可擅自购用。二是药品批号和有效期,在市面上销售的每种药品都有其对应的药品批号和有效期(×年)。中成药的标准批号应是国药准字Z+8位数字,Z代表中药,8位数字分别代表生产的年月日,根据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就能判定药品是否能用。不标批号、有效期和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均属非法、假劣药。如果批号是“食准字”、“健准字”,则不是药品,而是食品或保健品,一般无治疗作用。同时,购药前要注意药品是否有松软、变色、虫蛀、发霉等变质现象,变质药品绝对不能用。
了解药品的性能
每种中成药都有明确的性能,有时性能相似的中成药也很多,所以购药时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尤其要注意“功能与主治”,看其适用于疾病的哪一类型,与自己的病情是否基本一致。比如就普通的感冒而言,中医一般分风寒、风热两大类,而遵循中医理论来配方的中成药也相应有两类。如果病状是轻微发热、头痛、怕冷、身紧、鼻塞流清涕等,就属风寒感冒,应选风寒感冒冲剂、荆芥冲剂、感冒清热颗粒之类;而出现发热重、有汗、咽痛、咳嗽痰偏黄等症状,则属风热感冒,可选银(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胶囊、银翘感冒片之类。切忌偏听偏信药品广告,盲目选错了药,不仅治不了病,还会加重病情。同时,对剧烈腹痛、持续高烧、神志不清、抽搐、昏迷等急重病,应尽快去医院诊治,不宜自行购买中成药来治疗。
把握购药剂量
购买中成药,同类药品只能买一种。在病状轻、病情较单纯时,选对一种药就可解决问题;对病情趋于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慢性病,选一种药也可巩固疗效。但对病状重、病情较复杂者,则应选不同类别的几种中成药并用,如既有风寒感冒,又有内伤饮食,就可选风寒感冒冲剂与保和丸同用,各治疗一个侧面,相辅相成。一般而言,自购中成药服后,较急病症1~2天,慢性病3~7天就该有明显疗效。否则,应考虑自购药治疗失败,要更换药品或请教医生。
此外,购药后要注意索要发票,以免在药品质量本身出现问题时处于被动。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10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病位辨证和引经药的应用 - [中医药讲堂]
2009-01-05
病位辨证和引经药的应用
病位,即疾病发生的部位或场所 ,是正邪相争的具体位置。病位既包括了脏腑、组织等疾病的具体部位,又包括太阳、少阳等抽象的功能单位。明确病位后再恰当的选择引经药物,常能增强方药的作用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经药物概述
所谓引经药,是指能引导药物直达病所而起到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起于《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等论述。”易水学派张洁古依据《内经》理论,对药物的引经进行了深入探讨,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他认为取各药性之长,使之各归其经,则力专效宏,同时明确指出了各经的引经药,如手足太阳经病的引经药为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病的引经药为柴胡等。这一引经的原理,如尤在泾在他的《医学读书》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为中药的临床配伍应用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病位与引经药物
药有个性之专长,引经药也不例外。在临床运用中,应谨遵辨证论治的原则,充分结合其固有功效,尽量使功效与引导相统一,有的放矢,避免盲目使用,以物尽其用。
上焦  上焦位于三焦的上部,从咽喉至胸膈部分。《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其中包括了胸胁,还有心肺两个重要脏器。胸胁是厥阴、少阴分布之所,其中柴胡,香附为引经药,以此为引经药,运用于临床,能开郁散滞而通达上下,使肝经气血畅行。手太阴肺经引经药用桔梗、升麻、葱白、白芷;手少阴心经引经药用黄连、细辛。
中焦  中焦位于三焦的中部,指上腹部分。其主要功用是助脾胃,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是血液营养生化的来源。足太阴脾经引经药有苍术、升麻、白芍,苍术苦温,湿邪困脾者用之,升麻辛凉,脾气下陷者用之,白芍苦酸,肝脾失调者用之。足阳明胃经引经药有升麻、石膏等。
下焦  下焦位于三焦的下部,指下腹腔自胃下口至二阴部分。能分别清浊,渗入膀胱,排泄废料,主要是肝肾和腰府之所在。足少阴肾经引经药用肉桂、知母。足厥阴肝经引经药用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引经药用仙茅、狗脊、杜仲。
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行头面部,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故头部疾病的治疗要分清经别,如太阳经头痛,多在后头部,下连于颈;阳明经头痛,多在前额部及眉棱等处;少阳经头痛,多在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厥阴经头痛,痛在巅顶,连于目系。治疗时应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正如李东垣所云:“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加各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厥阴吴茱萸,少阴细辛也。”特别是川芎善行血中之风,祛血中之风,上达巅顶,下行血海,走而不守,并能散少阳之风,内行肝胆,外散风邪,辛香走窜,为治上要药。
四肢:四肢为手足之经的主要循行通路。羌活、桂枝、姜黄、桑枝为上半身疾病的引经药,可引诸药达上肢及头项部;独活、牛膝、木瓜为下半身病的引经药,可引诸药达腰膝、下肢。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32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中医的色彩和味道 - [中医药讲堂]
2008-12-20
中医的色彩和味道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采取“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中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学说与环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结合起来,环境的色彩、食物的滋味不同,其对于人的作用也不相同。
心属火 红色和苦味入心
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所以,中医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如苦瓜、茶叶、咖啡、可可等。
肝属木 青(绿)色和酸味入肝
青绿色可调节体内平衡,消除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酸食能开胃,增强肝功能,利于钙、磷的吸收,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
脾属土 黄色和甜味入脾
黄色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补热量、养气血、缓解疲劳、调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肺属金 白色和辣味入肺
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
肾属水 黑色和咸味入肾
咸味能软坚润下,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医最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中的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若过之则会不利健康。如居室采用大量红色装饰,易使人产生焦虑,易于疲劳;太多的黄色装饰易使人情绪激动,不易平静。多食苦味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常食甜食,可使人体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等。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06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教您在秋季安全用药 - [中医药讲堂]
2008-08-29
教您在秋季安全用药  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风性属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秋季为收藏季节,人体也宜收敛。故秋季药物保健法应以清润为主,辅以补养气血。
清润秋燥药 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在用药上应予以区分。今将常用的润燥药介绍于下:
沙参:性味甘、微寒,功能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天冬:性味甘、大寒,功能养阴清热,润燥生津。
麦冬: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百合:性味甘,微寒,功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养阴滋补药 在秋季,应养阴滋补肝肾,因为秋为肺所主,肺盛而肝弱,滋补肝肾,调理脏腑之间的平衡。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功能滋肾益肝,乌须明目。
胡麻仁:性味甘、平,功能滋养肝肾,润燥滑肠。
干地黄:性味甘、苦,功能清热,凉血,生津,滋阴。
玄参:性味甘、苦、寒,功能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黄精:性味甘、平,功能补脾润肺。
玉竹:性味甘、微寒,功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燥热伤阴之证。
益肺润燥剂
枇杷膏:由枇杷叶制成。功能清肺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肺热燥咳。
雪梨膏:由大雪梨制成。功能养阴润肺,清燥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二冬膏:由天冬、麦冬制成。二冬均为甘寒清润之品,都具有养阴润肺之功,但天冬功在肺肾,麦冬功在肺胃,二药合用,互相协同,相互补充,功能养阴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等肺阴虚等症状。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00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内生“五邪”病机概述 - [中医药讲堂]
2008-06-05
内生“五邪”病机概述  中医病因学,把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作为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根据自然界六种气候异常变化对人体的致病影响及机体的反应状态而言。此为邪从外来,故属于病因学范围。
所谓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本身由于内脏机能的失调等异常变化而产生的五种病理状态,并有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之不同,此属“邪”从内生,故属于病机学范围。
中医学通过临床实践,在认识和总结内生“五邪”这些病理变化时,同样也是把若干自然现象与疾病的临床表现联系起来,借以说明复杂的病理反应。如动风、中风称之为“风病”,是以其病变表现可见头晕目眩,或口眼斜,或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以及出现抽搐、拘挛、震颤等症状,拟似风气的激荡、游走、急和多变等特点。此是由于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反应,并非是感受外界风邪所致。为区别病因学上的概念,故中医病机学称之为“内风”或“风气内动”;如化寒、生湿、化燥、化火等,也相应地称之为“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因此,所谓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气血津液及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类似风、寒、湿、燥、火等外邪致病的综合性病机变化。
Tag:中医药知识
肯尼斯 发表于06:40 |阅读全文 |评论 0 |编辑 |分享 0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中医药讲堂]
2008-06-04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医的发病学认为,疾病在“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气侵入机体有其一定的途径,“正”与“邪”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亦有其盛衰消长的变化,因此在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就产生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在发病途径、病变部位以及疾病的传变等方面,都存在着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病途径及病变部位
中医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途径,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病由外入:主要是指病邪由外侵袭机体。其侵袭途径则有由皮毛而经络而脏腑,或由口鼻而入及染易等方面。
所谓病邪由皮毛而侵袭机体:即如《素问。调经论。皮部论》所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伤寒病的“六经传变”,即是由表入里,由皮毛而经络入脏腑而发病,并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顺序进行传变。
所谓病邪由口鼻而入:此即是温热病的发病途径,即如叶天士《温热论》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类,包括了现代临床常见的多种呼吸道或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在内。  所谓“染易”发病:即病邪传染互易于人,说明传染之邪为病,与伤于风寒之邪为病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相互“染易”,甚至造成流行。“染易”发病,一般可归纳为空气相染、饮食相染及接触相染等途径。
同时,古代医家还认识到能够影响染易的因素,除了疫病病邪致病毒力的强弱、正气的盛衰外,还与气候的反常有关。
2.病由内生:主要是指精神刺激、饮食、房室、劳逸所伤,以及年老体衰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低下,从而使脏腑组织阴阳气血的功能发生失调、紊乱或减退,因而导致病由内生。如《灵枢·口问》说:“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3.外伤致病:主要即是指跌仆、刀枪、虫兽伤等意外损伤,则可使机体皮肉、经络破损,气血亏耗,同样亦可以导致脏腑组织阴阳气血功能紊乱而发病。
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中医发病学认为,人体皮表肌肉与内脏之间、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都是通过经络系统作为联络通路而发生影响的。因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于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都可以通过经络发生表里、上下及脏腑之间的传变。
1. 表里相传:病邪侵入机体,常由皮毛肌表通过经络而由表传里,再传至脏腑。另一方面,体内脏腑发生病变后,其病邪亦可由里达表,在体表皮肤出现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例如麻疹病证之皮疹外透,即是疹毒由里达表的体现。
2. 上下相传:不同性质的外邪,常由机体或上或下的不同部位,循其不同途径而侵袭机体。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但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邪侵部位虽有不同,但是依然可以通过经络发生上下传变,反映出整体的病理反应和证候。故《素问。太阳阳明论》说:“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
3. 脏腑相传:所谓脏腑病变:主要是脏腑功能的失调或障碍,主要反映为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两方面。脏腑病变又可通过经络的联系,彼此发生影响,一般有如下几种可能。
① 一脏功能太过可以影响及相关脏腑,从而使该脏腑功能失调。
② 一脏功能不足可以使另一脏功能失调或不足。也可以由于一脏功能不足,制约它脏能力减退,从而导致另一脏功能偏亢。
③ 一脏病变可循经传于与其互为表里的脏腑,从而使该脏功能也发生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