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与中南海--中国最神秘的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09:37:28
(2010-11-13 09:00:00)[编辑][删除]
标签:旅游
一、故宫之秘
古代风水文化的影响广泛的波及到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对此,皇室一族对于风水方面则更是讲究。作为古代建筑代表之一,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其建筑理念无疑深受古代风水学的影响,那么,故宫里究竟有哪些方面受过风水大师的指点呢?
故宫在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
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红墙黄瓦,朱漆大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平面呈“凹”字形,以聚生气,中间洞开三门。在午门高大砖石墩台上建有崇楼五座,正楼九开间。这些都是传统思想“九五至尊”的象征。
过了太和门就是三大殿。三大殿坐落在一个“土”形的三台上,这个三台一方面抬高了三大殿的高度,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文化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所以故宫的设计者将故宫最重要的部分用汉白玉砌成了“土”形三台。
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对应的。《易经》中,乾对天,主阳;坤对地,主阴。清、宁二字都是安定、详和的意思。
故宫的后门为神武门,位于中轴线之北。神武门原称玄武门,为了避康熙玄烨之讳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故宫中有一条称为金水河的小河,横贯东西,将广场分为南北两半。在中国人的环境观念中,背山面水是一种理想的模式,甚至以风水的形式被固定下来。金水河自紫禁城的西北角流入宫中,并流经几座重要的建筑前面,以造成背山面水的吉利环境。按五行相生,金生水,故名金水河。
故宫的规划与建筑布局运用了五行学说的观念。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古人认为世上万物皆分阴阳,男性为阳,女性为阴;方位的前为阳,后为阴;数字中的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等等。在故宫,属于阳性的帝王执政的朝廷放在前面,将皇帝、皇后生活的寝宫放在后方,这不仅适应使用功能方面的需要,也符合阴阳之说。前朝安排了三座大殿,后宫部分只有两座宫(即乾清和坤宁二宫,交泰殿是后期加建的),符合单数为阳、双数为阴之说。又如天上五官的中官居于中间,而中官又分为三垣,即上垣太微、中垣紫微、下垣天市,这中垣紫微自然又处于中官之中,成了宇宙中最中心的位置,为天帝居住之地。这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也应该称为紫微宫。明、清两朝把皇帝居住的宫城禁地称为紫禁城自然是事出有据了。唐朝长安的皇城和宋朝汴梁的宫城,它们的南门都称为朱雀门。明、清朝紫禁城的午门也称为五凤楼,凤本属鸟类,所以午门也是朱雀门,北面的宫门自然称玄武门。
五种颜色中,除了东青、西白、南朱、北黑以外,中央为黄色,黄为土地之色,土为万物之本,尤其在农业社会,土地更有特殊的地位,所以黄色成了五色的中心。在紫禁城,几乎所有的宫殿屋顶都用黄色琉璃瓦也就不奇怪了。
二、中国最神秘的地方:中南海
在世人眼里,最神秘的莫过于够不着的摸不到的。而中国有个地方恰恰是我们所有平凡人等终其一辈子都碰不到的!这就是中国最神秘的地方——中南海。
中南海,在普通民众眼里是那么的神秘和威严,这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新中国建国后这里成了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所在地。其实在不太遥远的元明清时期,这里仅仅是皇家园林,其所拥有的政治意味和神秘色彩,也远不如后来那么浓厚。中南海是全国的最高领导中心,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不过对于北京这样一个非沿海的城市中怎么会出现“海”呢?这是北京人故弄玄虚,还是另有他因?追溯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中南海的“海”,出自蒙古人之口,在蒙古语当中“海”是“海子”的简称,有花园的意思。又因为它地处北京的中南方位,所以他们把这一带风景秀丽的地区统称为中南海。由此可知,“中南海”之名始于元代,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从方位上看,中南海位于故宫西侧,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在此基础上,中南海又与北海共同构成了西苑三海,也称作太液池。西苑三海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皇家园林,而在三海一带原先只有一片小山和水池,辽统治者选中了这里作为游玩之地,于是便对水池进行了开拓,引玉泉山泉水灌入,名之为“太液池”。
金代,这里开始成为皇帝的离宫,在此修建了不少的宫殿、园苑,所以被称之为“西苑太液池”。元朝建大都都城时又对三海进行了大规模挖掘,挖出的土堆成了景山,水面也得以开阔,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200米,成为北京内城最大的风景区。明代,皇宫向东迁移,太液池成为皇帝的行宫,时称“西海子”、“金海”,并正式分为北、中、南三海。
到了清代,统治者又对三海大加拓建,现在建筑就多属清代遗物,中南海被列为了皇家专用的禁苑。康熙皇帝时,一些政务开始在离宫别苑处理,中南海也逐渐成为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并且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许多盛大的活动。如阴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每到这一天的夜晚,宫女们会兴高采烈地把成千上万盏荷花彩灯放在水面上,看上去流光逐波,颇为壮观;中秋节前三天的时候,召集上三族大臣侍卫在紫光阁前校射,而且皇帝也要搭弓射箭,以示王威;每科殿试武进士,皇帝也要亲临紫光阁检视骑射;冬天的时候,湖水封冻,则命八旗禁旅在池中习冰戏、练技艺,有时候乾隆来了兴致也会亲乘冰床游湖。
民国初年,中南海依然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务院、摄政内阁都曾设置在这里。北伐战争之后一段时间,中南海一度被辟为公园,供人游览。国民党时期,何应钦的“北平军分会”、李宗仁的“北平行辕”也曾设在中南海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许多重要的历史性会议都曾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此居住和办公,从此中南海作为全国的最高权力中心而闻名于海内外,也成为世人目光关注的焦点。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故宫西侧。面积约1500亩,其中水面700亩。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水域的意思,因为地处北京中南方位,故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
新华门原为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皇帝还为上下各有七间房的宝月楼题写了“仰视俯察”的匾额。
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入宫后思念家乡终日闷闷不乐,乾隆皇帝就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建了回营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使得香妃登楼就可见到家乡景色。后来皇太后得知此事,暗中缢死了香妃。这段传说虚构的成分居多,尽管如此,后人还是由此衍生出了一些动人的故事。
宝月楼原本不与外边相通,及至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把中南海作为他的总统府,还将宝月楼改建成总统府大门,更名为新华门。从此,新华门取代西苑门成了中南海的正门。
故宫西侧,有一片联绵的天然湖泊,处处碧波荡漾、楼宇错落、绿树纷呈。这就是北京著名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瀛台:明时称“南台”,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岛上修筑大量殿宇并改为现名。瀛台岛北有石桥与岸上相连,桥南为翔鸾阁,正殿七间,左右延楼19间。再南为涵元门,内为瀛台主体建筑涵元殿。由于岛上存在坡度,该殿北立面为单层建筑,南立面则为两层楼阁,称“蓬莱阁”。涵元殿北有配殿两座,东为庆云殿,西为景星殿;殿南两侧建筑,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藻韵楼之东有补桐书屋和随安室,乾隆时为书房,东北为待月轩和镜光亭。绮思楼向西为长春书屋和漱芳润,周围有长廊,名为“八音克谐”,及“怀抱爽”亭。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曾被囚禁于瀛台。袁世凯称帝后亦曾将副总统黎元洪软禁于此。瀛台现为举办宴会及招待活动的场所。
瀛台岛在顺治、康熙时都曾大规模的修建,为帝后们避暑之地,也是康熙皇帝垂钓、看烟火、赐宴王公宗室等活动之所。瀛台之名取自传说中的东海仙岛瀛洲,寓意人间仙境。岛上的建筑物按轴线对称布局,主要建筑都在轴线上,自北至南有翔鸾阁、涵元门、涵元殿、蓬莱阁、香依殿、迎薰亭等。与东西朝向的殿宇祥辉楼、景星殿、庆云殿等共同组成三重封闭的庭院。沿瀛台岛又点缀了许多赏游的建筑:东面有补桐书屋、随安室、镜光亭、倚丹轩,以及建于水中的牣鱼亭;西面有长春书屋、八音克谐亭、怀抱爽亭等。另有宝月楼与瀛台隔海相望,袁世凯窃政时改为新华门。南海的东北隅有韵古堂,即瀛洲在望。堂东有立于池中的流杯亭,昔日有飞泉瀑布下\注池中,乾隆帝题有“流水音”匾;亭内地面上凿有流水九曲,乃沿袭古代“曲水流觞”的习俗。
补桐书屋是太湖石上的一个小院落,院内南屋名补桐书屋,北屋名随安室。雍正年间,身为太子的乾隆就在这里读书。当时当时院中有两株老桐树,其中一株因病枯死,后又补种一株。枯死之树用其材制成四琴存在屋中。北屋的随安室之名,就是取其随遇而安的意思。
中南海中曝光率最高的地方——紫光阁
位于中海西北岸,建于明代,为明、清时皇帝的阅射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常在此召开会议,并接见外国贵宾。
万善殿:位于中海东岸,明代为椒园。原名崇智殿,清朝顺治时改为现名,殿内供奉三世佛像。万善殿后有千圣殿,上为圆顶,殿内供奉七层千佛塔。
1949年後,中南海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驻地和部分国家领导人居住的地方,老式建筑多处被拆除或改建。入住中南海的多为重要的领导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因此,中南海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高层的代称。
中南海目前不对公众开放参观。1977年至1985年曾对公众开放南海的部分景观,包括丰泽园、瀛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