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政绩 腐败 实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29:37
标签:时评 政绩 腐败 实质
 
是政绩冲动还是腐败冲动?
人民网观点频道推出《今日话题》,谈“如何走出政绩焦虑,政绩冲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编者言:一直以来,一些地方和干部对政绩的认识存在偏差和误区,往往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从理念上违背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要求,催生了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助长了短期行为和错误决策,导致了严重的发展问题。
众所周知,“政绩”本非贬义词。“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作为施政的成绩,政绩历来为人称道。在党的十七大上,“树立正确政绩观”也被写进党章。实际上,追求政绩,是领导干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作为公权力行使者,领导干部有公务身份。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也有个人身份,有着个人利益和发展诉求。良好的政绩,既是领导干部公务职责所系,也来源于个人发展的欲望。有做出政绩的欲望甚至“冲动”,这应该是一件好事情。
面对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多如牛毛耗资巨大的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人归结为:愁煞人的政绩,总以廉价出让或者基本白送当地优势特色资源为铺垫,付出良田、林地、草原、矿产、廉价劳动力以及环境污染等惨重代价,使得“招商”常常成为“招嫖”、“招吃”、“招砍”、“招黑”的代名词,严重损害了当地百姓的公共利益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而且呈现了严重贫富分化的畸形发展态势,不断激化了群众与官商间的利益矛盾。在近来的一系列地方政府官员胡作非为疯狂敛财的过程中,都能听到“为了政绩为了GDP”的开脱之词,这难道就是一切丑恶背后的真正原因?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导致的“冲动”?
当然不是!做一点简单的想象就会发现,像宜宾那位奸淫幼女的税务局长,像野三关的那位招商办主任,他们那颗早已被腐朽肮脏填满的脑袋里还会有什么“政绩观念”?可以这么说,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招商引资、发展建设,往往跟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地方财政紧张,比如官员回扣,比如归还前任欠帐等,就是跟“政绩”毫不相关!基层官员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发回扣资源,捞回买官成本,聚集今后买官资金,迅速发财享乐。
如果你不这么分析,许多地方官员行为你就无法解释。比如县乡政府的办公楼造得像宫殿,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把办公楼造得如此豪华呢?干部政绩考核里面,没有哪一条成绩是要把办公楼造得越豪华越好呀?相反,中央算是三令五审,禁止大建楼堂馆所,可控制控制再控制,各地的豪华办公楼还是一建再建,为什么?就是为了要回扣!一度时期以来,“要想富,先修路”成为时髦,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乡村公路修了一条又一条,真的是条条大路通小康吗?未必,有些路修了没两年就已千疮百孔,不能通行。曾有一个县要修一条三十公里的三级公路,县委班子人人都争当指挥长,最后县委决定,班子成员每人负责六公里。结果出现五个施工队在三十公里路面上同时施工的奇观。最近媒体揭露广东某地花800万买松树栽到路边上,一棵树达到28万元,西安造一个什么公园,前期已花下去400亿,现在又要拆除,这又是因为“政绩冲动”?
现在的地方官员,你若问他最近在忙什么,十有八九不假思索会回答你:在招商引资呀!说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但谁都知道是为了土地变现。把农民的土地低价抢来,再高价转手倒卖出去。卖地的钱,一部分满足严重超编的机构运行,一部分用于集体挥霍或少数人分脏。这些,难道也是上级或人民要看到的政绩?
我在《最真实的中国----一个网友在城乡结合部的七大发现》一文中,曾经形象地描述过县乡村级干部的模样和一天的生活轨迹。“他们个个都是酒桌上的好手。他们一般早早夹个黑包出门,一部分时间用于到市里相关部门为批地做公关,而绝大部分时间则在酒桌、赌桌或小姐的身上度过。由于所辖地区的许多地块被划为开发区,他们从土地补偿款中捞得脑满肠肥,几乎每个人在市区都有若干套不同等级的住房,金屋藏娇包二奶嫖娼养小蜜在他们当中早已不是新闻。”难道这就是他们创造的政绩?
对于像夜里出动铲农民庄稼的地方官府,像要“打造”西门庆故里的官员,将“政绩”一词用在他们身上已经构成对“政绩”一词的侮辱。“政绩”最多只是他们头上顶的一块遮羞布,实质上,他们早已把该做的政绩抛于脑后,所作所为,已经离人民要求他们的政绩相去十万八千里!
别总拿“政绩冲动”为他们遮挡丑陋的屁股了,他们坐在各级官位上,是有些冲动,不过那是吃了伟哥后的名利冲动,腐败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