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善恶之道 ,常存“十心”必得高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09:36:25
区分善恶之道 ,常存“十心”必得高寿
善恶之道
一、严格区分善恶
行善积德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所倡导的精髓所在,与人为善更是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道德基准。然而我们不可否认,这个社会虽然善良之人比比皆是,但为恶之人也不再少数,而更多的人都在善恶之间。于是人与人之间便有了争议,有了疑问,太多善良之人总是疑问为什么我做善事反而没有好报,而太多为恶之人却可以快活逍遥?为什么“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不但如此,也许还有一些问题人们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人的行为毒辣会叫人不耻?如强盗,而同样有的人的毒辣手段却被人歌颂?如侠客,为什么有的人的善言会被人鄙夷,而有的人的恶语却会赢得掌声?
其实这个疑问的出现,首先在于我们太多的人对于善恶的不理解。善与恶其实本就不是分得很清的东西,由于人们所处的角度不同,所以对善与恶的理解或多或少都带有个人的自私观点。比如涉及到于自己有关的的事情或者当事人,我们的观点就不不自觉的发生改变,不自觉的就会倾向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一边,这是人性,无可厚非。再比如,有人觉得赞美就是善,骂人就是恶,态度和蔼被人说是善,态度恶劣就被人说成恶。有的人做了善事大肆宣传被人当做大善人,有人默默无闻去帮助别人,则不为人知。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主观上的世俗偏见,都是被世俗的见解所蒙蔽。假如你能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你就会明白,很多所谓的善恶是很蒙蔽人的。博客里流行赞美别人,不但博主很高兴,其他人也觉得这是个好人,都认为这是美德,这是善,可是他给博主造成的结果却是恶劣的,他会让博主不思进取自以为是。我们能很清楚的把拍马屁当做是恶,可一旦别人拍自己的马屁就觉得是善。有人捐献100万,大肆宣传,而后打造自己的虚名,在大肆敛财,这是善是恶?一个抢劫犯抢了别人100万,却给了你50万,你认为他是善人还是恶人?所以,如果想真的分清善恶,就必须处在公立的角度。处在公立的角度,善恶就会分得很清,所谓的善就是对别人有益,让大多数的人获益,而不是自己。所谓恶就是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顾别人的死活,这就是恶。我们现在之所以对善恶的理解模糊不清,是因为我们抛弃了道德经、三字经、增广古训、弟子规,而捡起了厚黑学、做官术。
我们分清了善恶就很容易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无论如何与人为善都是快乐的,心灵是安逸的,看着被自己救活的小猫,你的心里充满惬意,看着自己帮助过的人那感激的眼神,你会觉得自己很伟大、很幸福。不要羡慕那些为恶得人,不要被他们表面上的快活逍遥所蒙蔽,其实他们没有一刻安宁,备受折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通缉犯被抓之后反而能睡得很香,老徐就告诉我,很多当官的在被双规之后都长舒了一口气,反而轻松了。这就充分说明以善举行天下心安理得,是幸事,是为人之本。以恶行天下必将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有了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此说来也不是要我们什么都善,跟谁都善。因为善良也有真善、伪善、愚善之分,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此为伪善也。而那些对任何人不分青红皂白,全全施展所谓的善良之心,就是愚善。我们从小就学过农夫与蛇的故事,我们更不陌生东郭先生与狼。这些愚善不仅害己而且害人,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为恶。帮助隐匿一个杀人犯,看似救了一条性命,造了七级浮屠,但实际上就是一包庇犯。
我们都是人,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把善恶贯彻的淋漓尽致,但我们可以让自己尽可能多一些知识,提高一下自己的思维水准,从而更从容的去区分善恶,去伪存真,让自己的心灵更安逸。
二、合理运用善恶
现实中很多人提倡宽容,提倡忍让,提倡以德报怨,觉得恶人自有恶人磨,不需要我们操心,总觉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别人骂人他会觉得可耻,但又不会做声,而被骂的人开始反击,他就会站出来劝解,道理一大堆,还觉得自己很和善。更有很多人对以暴易暴颇有微词,觉得那都是为恶。我觉得这些观点不可取,人有善,就需有恶,有菩萨心肠,就要有霹雳手段,有压迫就要有反抗。而反抗过程的暴力、霹雳手段恰恰不能把它视为恶。
其实对于宽容我认可,宽容是美德,但我认为前提是会用。宽容指的是宽容别人的无心之错,而对于别人的有意而为你去宽容,就是纵容。一个人无意当中犯错了,我们要去理解、宽容、甚至安慰,这都没错。但一个流氓如果对于他的挑衅你一味的避让,拿宽容做借口,其实就是纵容,你的纵容就会使得更多的人受害,因而你的宽容就是助纣为虐。比如网络上的流氓,专门对别人恶意挑衅,用低级下流的语言去侮辱别人,如果你宽容他,其实只能要他觉得别人都怕他,别人都好欺负。你的忍耐宽容是可以使得他不再对你纠缠,你是躲过去了,可是信不信他还会去欺负别人?那么别人是不是间接地因你而受害?如果你能让他知难而退,知道人不可欺,他下次欺负别人会不会想想?很多人我也理解,之所以打着宽容的旗号,其本身就是个窝囊废,就是明哲保身的小人意识,就是怕瓦落地,就是怕落叶砸破头。你胆小怕事不是错,问题是你需要用宽容这样的道德标准来美化自己吗?怕死就是怕死,有什么不敢承认的呢?谁不怕死?
再说以德报怨,千百年来,不知哪个王八蛋断章取义,假孔子之名提出以德报怨,其实孔子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说,欺负你的人你善待他,那么善待你的人你用什么感谢他?明确告诉我们以德报怨就是愚善、就是伪善,就是纵容。一直报怨的意思就是,恶人恶意挑衅你就直接板砖飞他,绝不留情,而对有德之人要用你的善德去对待他。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以德服人说的是以德服有德人,而至于无德之人,只有一种方式,以暴易暴。
很多人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却很少有人追究这个“报”由谁来完成?于是有了恶人自有恶人磨,那么“磨”恶人的恶人算是恶人吗?古人的招牌很响亮,替天行道,天是什么?天就是正义,天就是富有正义的人。天下正因为有了这些正义,人类社会的合法秩序才得到维持。所以,我认为能够富有正义,而用一些看似恶毒的手段来伸张这个正义,这本身就是一种善,而且是大善。强盗杀人,我们痛恨,同样是杀人,侠客杀了强盗,我们就会解恨,因为我们看来是善举,同样都是剥夺别人的性命,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菩萨教育我们一心向善,时时具有菩萨心肠,而同时菩萨自己却拥有霹雳手段,只是菩萨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已。我们试想一下,假如佛祖没有霹雳手段,孙猴子在佛祖的手指上撒完尿之后会不会跑到佛祖的脸上撒?而现实之中又有多少得寸进尺得人?不是你退一步别人也会让你一步,你觉得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你就伸出右脸别人就不忍下手了吗?错,不但毫不留情,而且打得过程还满含嘲讽的笑。因为这是人性!
不要以为菩萨心肠就是做人的至上标准,没有霹雳手段屁都不是,和尚如果单纯的为了强身健体,买健身器就行,还写什么武功秘籍。真要是菩萨心肠能拯救一切,出门夹本书就行,还配把剑干嘛?所以,我认为一心为善是做人所必须的基本道德,而恶毒的手段则是保证与人为善的必要手段,所有的菩萨心肠如果没有霹雳手段做后盾根本无法实施。因而,以德服有德之人,以怨抱有怨之人,是为真善。以善对善,以恶对恶,以柔怀柔,以暴易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用猎枪,是为不二真理。
如果你真的想有菩萨心肠,那就必须具备霹雳手段。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就是对所有善良的人们的残害。以暴易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