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能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是非曲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1:45:24
【原文】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1信,徒2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3。’”
【译文】子张问关于崇尚人生规律、辨别是非的问题。孔子说:“最主要的思想是尽心尽力、真心诚意,向最佳行为方式靠拢,就是崇尚人生规律。爱这个人,就希望他活,厌恶这个人,就希望他死去。既希望他活,又希望他死,这便是不能明辨是非。诗经上说:‘诚不因为财富故,只要恭敬待不同。’”
【说明】崇尚人生规律、辨别是非就是与人相互亲爱的基本原则,尽心尽力、真心诚意,向最佳行为方式靠拢,就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最佳行为方式,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而明辨是非则更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关系的基本要素;如果不辨是非地与人相互亲爱,那不仅建立不起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反而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因为,所谓的明辨是非,是依据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判断的,如果违背了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还要与他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无疑也就使自己也违背了这个社会行为规范。而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大部分是人民大众约定俗成的道德风尚、生活习惯所构成,它代表着大部分人民的心愿。若是为了与小部分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而违背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也就等于违背了大部分人民的心愿。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孔子举例的意思是,爱这个人,就希望他活,厌恶这个人,就希望他死去。既希望他活,又希望他死,这便是不能明辨是非。因为,不能以你爱不爱他,厌不厌恶他为标准,就要他活或者死,他之生死,是大自然赋予他的生命问题,只有大自然能决定他的生死。所以,诗经上说,一个远嫁而被遗弃的女子对她丈夫喜新厌旧非常愤怒,但她诚不因为财富故,只要恭敬待不同。这也就是说,不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都不能用自己的好恶情感来判断是非曲直,而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的道德标准来判断别人的对与错才是正确的,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真正相互亲爱的关系。
——————————————————
【注释】1.忠:《论语·学而》:“学则不固。主忠信。”《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墨子·公输》:“不可谓忠。”《礼记·中庸》:“忠怒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这里用为尽心尽力之意。
2.徒:《易·贲·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左传·襄公元年》:“败其徒兵于洧上。”《论语·述而》:“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庄子·徐无鬼》:“无徒骥于锱坛之宫。”《礼记·王制》:“君子耆老不徒行。”《国语·吴语》:“徒递来告。”《说文》:“徒,步行也。”本义步行。这里用为向“义”靠拢之意。
3.异:“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两句诗引自《诗·小雅·我行其野》。意思是,诚不因为他富足,因厌旧你而变了心。这首诗是描写一个远嫁而被遗弃的女子对她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以及不变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