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 : 也是叫人倒吸凉气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1:13:56
显示器 : 也是叫人倒吸凉气的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一周流水杂谈
★ 这可不是在演杂技
陕西。这个小学生在演杂技吗?不是,她是上学去。每天这“桥”有几十名小学生通过,要来回四次。(见右图)
不知是哪位民间无名氏旁门斜出,创作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警言,震颤人心,真有“一句顶一万句”之功。遗憾的是,面对这张照片,这无主语的警句一想起来,就令人感到一阵阵滑稽和发凉。
——显示器
★国务院拟修改拆迁条例 自焚悲剧或加速恶法废除
为什么一定要死了孙志刚,才会想起废除收容恶法;为什么要自焚了那么多人,才想起修改拆迁条例。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血酬定律:民众必须付出血的代价,才能获取一点点本来就属于自己的合法权利。
假如这个条例正式废除,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网民,不应该欢呼雀跃,因为这是惨胜。媒体应该做专版,回顾所有面对强盗式拆迁悲怆点燃自己的那些人们。祭奠比欢呼重要。
——刘原
★慈悲与猥琐
因自己会软弱,理解人性的软弱,不强求,这是慈悲;因自己会软弱,理解不了他人的坚强,这是猥琐。
——连岳
★余秋雨《钟山碑文》煞风景
近日,余秋雨受南京中山园林管理处邀请为钟山风景区撰写碑文,碑文在报上刊登后,引起网络一片哗然。
南京文人学者云集,为何偏偏要请余秋雨作此碑文?据中山陵园管理局官员披露,关于“钟山碑文”,他们最初也找了当地的学者起草, “但都不满意”。后来,“管理局领导提出请余秋雨撰写”,认为一来因为余秋雨名气大,另,余秋雨多次来过钟山景区,了解钟山。至于是否因此付给余秋雨报酬,该管理局官员肯定地表示“给了钱的”,但拒绝透露具体数额。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表示,“余秋雨的钟山碑文,刻在石头上,但我希望周围杂草速生,藤蔓疯长,将其遮盖;如果石质疏松,不久崩解,更是喜出望外。”
——显示器
★让我们彼此follow
看到一个灭绝动物的故事:亚马逊河流域原本有一种叫树虎的动物,在人类大肆砍伐森林的时候,发现所有动物都望风而逃,只有树虎留下来当“钉子虎”。原来,留下来的那些可以逃命的树虎是为了搭救被粘在树上不能动弹的某只树虎而不愿自顾自逃命。终于,贪婪的猎人利用他们的善良把他们一网打尽。这是让我愧为人类的故事!动物尚且懂得相互守望,如果我们不能物伤其类,会让物种学家非常为难;而,如果善良只会带来厄运,那么人类还有什么资格存世?
——凝眸
★也是叫人倒吸凉气的
看《蜗居》,我党官员那个深情,那个有资格深情的样子,真TM重新定义 “二奶”啊“包养”啊这些概念,他们把赃款给自己喜欢的女孩用,一万也好,一百万也好,那些钱TM就是显得感人,而因为感人,这些钱也显得特干净。相比之下,毛头小伙太没力量了,不仅自己没力量,导演也没给他们力量,成天让他们说些虚头八脑的话,做些虚头八脑的动作,我要是年轻二十岁,也宁愿和贪官在一起。
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蜗居》被禁几乎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尤其戏中的底层生活,不说令人发指,也是叫人倒吸凉气的。
——毛尖
★本周热贴
新世纪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
——显示器
★妓女黄雪花登报征夫
载于 1922年2月19日上海《民国日报》上的那则《堕坑妓女登报征夫》搅浑了一潭池水。一位21岁的香港妓女姓黄名雪花,真是个人如其名,不仅“雪肤花貌”,还“颇通词翰”,摆明了,是个不幸堕入火坑的“美女”加“才女”,只因厌弃烟花生涯,她才生出从良的意愿。真正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她的广告语写得够水平,要是风流侠客柳永在世,准定会感动得泪湿青衫,把最后一条裤衩都当掉,雷急火急地为这位黄雪花小姐赎身。以下便是绝妙好词——
“自维陋质,少堕烟花。柳絮萍轻,长途浪遥。茫茫恨海,谁是知音?黯黯情天,未逢侠士。孽缘已满,夙债堪偿。无奈未遇知音,难奏求凤之曲。每念红粉飘零之苦,同抱天涯落拓之悲。好景无多,名花易谢。雅不欲托报章而择配,登告白以求凰。翻觉红粉颜羞,难免文人讥讽;奈何东皇力薄。可恨护花无方。章台作客,大半征逐风尘;惜玉怜香,总之花丛稀见。叹年华之逝水,付夙恨以何如?若蒙君子如司马之多情,小妹具文君之慧眼,不弃花丛贱质,请速惠临。”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黄雪花一点也不藏掖,大大方方地登出了真实地址,有意者尽可以前往洽谈。在80多年前,这勇气并不算小。时至今日,我们又何尝见到哪位三陪小姐征婚,肯曝光自己的丑史?她们倒是极有可能会偷偷地去医院做个处女膜修补手术,然后再闪亮登场。读了黄雪花的那则征夫启事,老实说吧,谁也没有资格嘲笑她,作为镜子,倒是朗照出现实某一面的阴暗、虚伪和可笑来。
——赵波
★冬有回忆一把
在我所喜爱的几个中国朝代中,民国是最后一个。而林徽因则被我视为“民国的容颜”。当初偶然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她28岁时写的一首诗《别丢掉》,就非常喜欢,也让我记住了她的名字。
距离她1936年冬天写下《静坐》这首诗,已有70多年过去了,如今来读“这一把过往的热情”我只能说,美好的情感和美好的诗句一样,都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静坐》
林徽因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1936年11月
——显示器
评论支持TOP5
再次向显示器致敬。
对比黄雪花的词和余秋雨的碑文,高下立判。
余大师的脑门儿要冒汗的,眼里是不是又饱含泪水了?
公仆是不差钱的,到年底了,努力花钱的时刻到了,不过我知道再怎么努力,要把这条烂桥修好,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经典!
每次都以一首诗为结尾,很有意思
评论(11)
再次向显示器致敬。
对比黄雪花的词和余秋雨的碑文,高下立判。
余大师的脑门儿要冒汗的,眼里是不是又饱含泪水了?
公仆是不差钱的,到年底了,努力花钱的时刻到了,不过我知道再怎么努力,要把这条烂桥修好,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写得了代码,查得出异常,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新房,斗得过二奶,打得过流氓。----经典!
每次都以一首诗为结尾,很有意思
眼光独到,也是时代的镜子与反思。值得收藏。
嘲笑三陪小姐修补处女膜的人是可耻的,没错,说的就是作者和引用者。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表示,“余秋雨的钟山碑文,刻在石头上,但我希望周围杂草速生,藤蔓疯长,将其遮盖;如果石质疏松,不久崩解,更是喜出望外。”"
不知道您贴出这个是要借他人的观点批评余先生文章写得不好吗?如果是这样,最好将余先生的原文提出,一个字一个词地分析,进行专业地批评,而不要致力于蛊惑一种舆论。我刚刚专门读了余先生的文章,主要有争议处在“烟霞满纸”,张生先生解读为余先生是自我赞誉写的文字好比烟霞,但是文字解读因人而异。文字本也可理解成余先生落笔之时,恰好有烟霞之光落于纸上,若是如此有和不妥?声明,我和余先生非亲非故,写下此评论也不是为着替他说话。只是你要评判文学的话,最好单纯地从文学的角度去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