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更要懂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02:35:05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本书为你讲述一种全新的家教方法。引领你直抵孩子的心房,陪着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第一章      16封来信实录
第3封信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了
我们的孩子将近两岁了,按理说,这么大就应该是吃饱了等饿,最天真烂漫的时候。可我的儿子一点点儿大就表现出脾气极坏、极为暴躁的一面。
坐学步车时,有的孩子根本不想坐,可他是坐不够就不起来,你要让他起来,那是绝对不行的。现在有些时候,他在玩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我们想训练某项目,拿出要用的玩具或道具,他也不让动,非得他拿过去自己玩。给他讲故事也是,非得把书从你手里夺过去,他自己乱乱指,弄得故事也没法讲。我想这是不是从小让他自己玩形成的。但他的专注性还是比较持久的。比如,前两天在朋友家做客,朋友给他拿出一包拼插的齿状图片积木,他也不会拼插,却玩了半小时之久。可你如果从他手里拿来教他拼插,他却叫嚷着不行。再如,他推小车往前走,碰上什么障°?物,推不动了,他从不会停下来看看怎么了,或是回过头来请大人帮忙,而是继续拼命推,当然推不动,立刻就急得大叫大喊,又拍又打,阵势真吓人。
玩具玩腻了随手就扔,吃的东西也一样,吃上两口,哪怕还没吃饱,也是随手一扔。讲道理给他听,你说得再好听,他连目光也不与你交流一下;训斥,根本不理会;打吧,又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实在难以下手。
其实,孩子两岁前表现得很乖。他7个月大的时候就戒奶吃饭,9个月大就会走,1岁时自己可以独立吃饭。现在快两岁了,可是没有以前听话了。以前叫他不要动,他是真的一动也不动。
为什么孩子现在不听话了呢?若长期下去,又怎么得了。我想,这是不是自以为是的前兆呢?我能不能纠正孩子的这些毛病?我的想法对不对?我该怎么办?
赏识视角
父母的目光不能代替孩子眼里的世界。
◆两岁左右的幼儿过积极的学习,掌握了许多小小的技能,幼小的肢体能发挥一些作用了。这时,他们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他们喜欢自己做事情,一旦遭到失败,语言又不能运用自如,他们就以大叫大嚷、又拍又打甚至满地打滚来发泄不满。
◆他们大都有扔东西的行为,令大人十分头疼。然而孩子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游戏。
◆也有的是他玩腻了、玩厌了,而他又不明白,也不会表达,于是他又大发脾气。
◆父母如果在他想自己做事,又做不好的情况下伸手帮忙,他会更加不满,因为这会让他觉得自己无能。所以,父母要学会“察言观色”,别因你的“好心帮忙”,让孩子挫败感更大。
◆父母要多留心孩子发脾气的因,不要一门心思地想着压制,也不要急于讨好孩子,这会养成他用发脾气达到目的及要挟父母的坏毛病。
◆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悄悄帮他解除所遇到的障°?;如果孩子只是累了,抱他在怀里正是他所想的。
第4封信 倒数第一又何妨
现在,最让我头痛的就是儿子的事。
他上小学五年级,学习一直都不好。孩子爸爸上班很忙,一般一个星期中间能回来一次,周末也不回来。这孩子基本上是我管,他爸爸的教育态度就是顺其自然,我看就是放任不管。儿子学习不好,他一点儿也不着急。但我很着急,这样下去,我担心儿子连高中都考不上。
我儿子3岁才开口学说话,3岁前,大人怎么教他,他也不学。从上幼儿园小班时就和别的同龄孩子有差距,又特别老实,常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上小学后,一年级一上学就遇到一位很凶的班主任老师,考试考不好,作业写不好就常挨耳光、拧耳朵、打嘴巴。
儿子考试从来没有考过100分,最好的一次是英语考了90多分,语文和数学考了80多分。学习成绩逐年下降。现在测试成绩变为A、B、C、D了,他常是在C和D之间徘徊,偶尔会得个B,在班上总是倒数一二名。
他对学习没什么兴趣,家庭作业倒是都能按时完成,但需要我在旁边陪读。我也恐怕他出错,一道题一道题地盯着看,一发现有错误,就马上给他指出来。作文也不会写,一有写作文的作业,就很发愁。现在稍有一点兴趣读课外书,但遇到生字不爱查字典,我也不知道是让他马上停下来查好呢,还是读完了再查好呢。
我的脾气比较急,给他讲题时,讲两遍还不会就没有耐性了。过去多是打骂,现在看了书,打骂少了。可就是这么常辅导,成绩还是老样子,也没见有什么提高。
他在考试时总是粗心大意,会做的也做不对,基本计算也出错。上课时思想不集中,老师讲题时他在下边发呆。回到家里作业不会做,要我再给他讲。我时时感到心里非常疲惫,40岁不到,头发都白了不少。
我儿子受他爸爸影响,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喜欢听曲子。上小学前还学过一段时间的钢琴,后来一上学学习就不好,做作业又很慢,常做到10点多,也没时间练琴,就停了。减负后,作业少了,虽然想让他再去学琴,可学习老没起色,也没法学琴。
儿子还有一个坏习惯——爱咬指甲、咬笔杆。总是把指甲撕咬得光秃秃的,有时都撕出血,他也不叫。常把笔杆咬坏,咬得支离破碎。
赏识视角
在学习成绩的世界里,总会有倒数第一。但是,学习上的倒数第一并不代表所有方面的失败、落后,更不能把它联想为孩子的一生。
◆喜欢音乐是孩子树立自信的一个支点,可惜的是为了学习放弃了这个兴趣。学习不好,又没有兴趣爱好,同学怎么能瞧得起他呢?
◆孩子成长需要一盏灯,当在外面世界遭受黑暗时,父母的光明更为重要。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要为你的孩子感到自豪和骄傲。
◆关注孩子的心情,调整孩子的情绪,先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让父亲找到自己的位置,父亲的力量会给孩子安全感,稳定孩子的心理。
◆ 孩子撕咬指甲、啃笔杆,这是最需要父母关注的地方。孩子有这一行为,说明他心理上有一定的压抑、忧虑和紧张,他在用行为来缓解心理上的这些感觉。咬指甲并不仅仅是一个坏毛病、坏习惯的问题,在表面的行为背后,孩子也许正在承受不能负载之重,他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因此,对于他撕咬指甲的行为,父母不能单纯批评责备,这只会加重行为本身。平时尽量减弱对行为的注意程度,有意分散他的注意力。
第5封信 孩子有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看了《换种方式做父母》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如果几年前读了你的赏识教育,那么我就不会犯现在的错误,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痕。现在儿子已厌学了。
11岁的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在他三年级的时候,因学习成绩不好,给他转学时,让他重上了三年级。这事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是我们父母自己做的决定。事后班里同学知道了,嘲笑他是“留级生”,强烈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
一次我和儿子谈话,他对我说:“妈妈,我恨你,你为什么要让我留级?现在同学们都嘲笑我!我不想上学了,我讨厌学校”
我劝儿子说:“你看隔壁小伟不是也重读了三年级,现在学习成绩不是提高了吗?”儿子说:“我就是我,不要拿我和别人比。我有我的思想,他有他的思想,我会的东西,他不一定会,他会的东西,我不一定会。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我,你以后不要拿自己的儿子和别人的儿子比。”
说到这里,儿子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举着è?头,朝着自己的胸口打:“妈妈是你害了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看着儿子伤心难过的样子,我心里也十分痛苦。那天我和儿子哭了一夜。是我的错,伤害了儿子的自尊。
赏识视角
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错误击垮。
父母建立信心的过程就是孩子树立自信的过程。
◆孩子遇到挫折时更需要父母的支持,与孩子一起痛哭,怜悯孩子的处境或指责抱怨,这都不能解决问题。信中的母亲默许孩子对自己遭遇的看法,使得孩子更加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遇到这样的事情,关键是给孩子一个客观的分析,并指出他的局限所在,告诉他,有时,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可以给他讲讲父母的故事。
◆孩子遇到挫折,并不完全是件坏事,这是他们成长的机会,也是父母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的时机。能够承受挫折,在生活中充满弹性,才是他们的人生至宝,才能拥有对待逆境的强大武器。
◆在孩子的“挫折演练”中,父母要自始至终给他们足够的情感支持,既不能冷嘲热讽,也不能随便包办代替,更不能忘了鼓励。
◆适当的时候,父母甚至可以为孩子设置“挫折障°?”,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
第6封信 孩子的恐惧因何而起
我的孩子10岁,身体健康、聪明、活泼,自理能力很强,平时喜欢下棋、打球、跑步、滑冰等活动。但他最喜欢看电视,什么电视都看,唯独不太喜欢新闻,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1点半,无论什么频道,什么时间,什么电视节目他都一清二楚。
在学校成绩中上等,都能考95分以上,一般都是粗心大意扣的分。另外,我们对孩子分数要求不严,只希望他多看些课外书和报纸,以提高作文成绩。可孩子对课外书不感兴趣,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看电视和玩其他各类活动上。
目前使我最困惑的是,他开始“怕鬼”,晚上也不肯一个人睡,非要跟我们一起睡,而小时候,他3岁就可以一个人睡了。
另外,孩子在电视里看了魔鬼、妖精、盗匪、杀人等等,似懂非懂。也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不敢一个人独自在家。我们夫妇二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做小本生意,几乎天天凌晨三四点就出门,晚上又很晚才能回家。孩子有时早上一觉醒来,一看家里没人,就跑到我们的店里去找我们。被我骂了几次以后,孩子不来店里了,但他也是一大早起床,背着书包在楼下门口等到天亮再去上学。
孩子每次出去玩,总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问:“妈妈,我不在家,您一个人在家敢不敢?”我每次都坚决地回答:“敢,没什么不敢的。”孩子还是不放心,继续追问:“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不敢,您就打电话找我和爸爸。”
这么小的孩子,常常替父母担心,我听起来都心酸。
赏识视角
那些“没时间”的父母把孩子扔给了电视,就是把孩子扔到了未加选择、过滥过多、ó?面而来的信息堆里。孩子以稚嫩的童心接受着或精华或垃圾的电视内容,这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恐惧感受。比如,两岁的时候,他们怕黑,怕父母离开;三四岁的时候怕打针;五六岁的时候怕单独睡觉;八九岁的时候怕丢面子,怕被人嘲笑。
◆孩子感到恐惧,父母不应该轻易责骂,因为他们的恐惧感受是真实的,这让他们感到痛苦,他们想从父母处寻求帮助和关爱。
◆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克服恐惧。因为孩子感受到的恐惧,并不如人们惯常想象的那样简单,以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恐惧感会自然消失。其实没有及时消除掉的恐惧感将一直伴随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使他胆怯、焦虑、不安,严重的甚至会发展为一种心理障°?。
◆对感到恐惧的孩子,父母要抽时间与他们在一起,并且鼓励他们把恐惧讲出来。
◆设计一些活动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第11封信 心中的呐喊(1)
我今年17岁。我感到痛苦、迷惘、绝望,一度放弃过生活,但我不甘心这样。
还是先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自己吧!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客观地描述自己。
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常整夜整夜地呼喊着“我要爸爸”。而我终于等到了我父亲——一个矮个驼背、整日在家里大发雷霆、有些窝囊的人。母亲对我的学习管得很严,考试只要不在九十多分,就会挨一次打。父亲有一次突然狠狠地打了我,因为我到一个他不喜欢的邻居家去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玩耍。我当时被打得鼻青脸肿,好几天不敢坐凳子。
小学时,同学们常常欺负我,说我是傻子,老师还给我起了外号。我慢慢地和那些坏孩子在一起,打架、骂人。但是,我心里明白:大家都看不起我,他们不过是在戏弄我。
三年级的时候,我爱上了漫,我常常照着漫书。后来,我的这个爱好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撕了我的书和,骂我是白痴、傻子,父亲还常常用è?头击打我的后脑勺。我沉迷于漫,为它不择手段,逐渐μ?漠和别人的交往,把漫作为精神的支柱。
虽然我在生活中仍然保持着童年的一些性格,但在我身上却起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我和父母之间已不像童年时那么融洽。父亲在单位懦弱无能,回到家里便向我发泄。有好几次,因为几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他突然就像发了疯一样地毒打我。他用鞋底打我的脸,用扫帚打我的脸。当我下午放学回家迟了或是把衣服弄得黑乎乎的时候,母亲就动手打我,说他们如何如何地担心,说我不理解他们,然后就气′?如牛般地打我。打完之后,她又像心绞痛一样地卧在床上。
在我童年的时光里,父母无数次地打过我,甚至打得我′?不过气来,我就会被他们打得承认“错误”。可是我的心真是痛得流血。他们总是说打我有理,总是说我要听他们的话,可是难道我的行为有弥天大罪吗?我就那么应该被打吗?因为父亲的丑陋、恶心、变态般的残暴,我开始厌恶他。每一次总是找母亲诉苦,可是母亲却说我不应该指责父亲,父亲打我是应该的。如果有什么错误,也轮不到我说,我不能和他们平起平坐。
童年的情感历像一部血腥的历史,我在学校里被同学们欺负,在家里又是这个样子。最糟糕的是,我在情感上愈来愈依靠他们。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看着一本漫。我的心灵蒙上了一层自卑与残暴的阴影。我常拿自己的女同桌发泄消气,故意惹她们,打她们。我小学时换过好几个同桌,大部分都受到过我的毒打,我用脚踢她们的肚子,用脚踢她们的脸。可是我心底里还是希望和她们“友好”相处她们都很记恨我吧!
总之,童年到青春期的历充满了一种让我自杀的恐惧。本来家人以及同学的伤害就够我受的,可是没想到我的本质会是那么无能、懦弱,我那么没骨气。我真的不想再去回忆,但是,历过的一切都无法抹去。童年那么多的温情和生活的体验与激情似乎离我越来越远。那快乐中隐藏着阴影,这阴影越来越大,一直影响到我的中学生活。
终于上中学了,本以为可以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但这一次我的希望不但落空了,还堕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上课的时候总不能专心听讲。因为我总想着那些心烦的琐事,被别人刻薄的话语、私下的取笑所缠绕。
我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因为我不能服从她而扇我的耳光,眼泪、愤、痛苦、崩溃,终于崩溃了。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爱”,伤害了别人的心还堂而皇之为自己辩解的“爱”。我永远无法忘记我那窝囊的父亲一次次地辱骂我,发疯似的毒打我,在我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父亲,他不配做父亲、做男人正处于青春期的美好时光,我却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只有厌恶,只有幻想。我愈来愈退缩到自我中去。我对于女同学充满了厌恶,对于现实生活充满了厌恶。到了高中,我的生活,我的情感已完全枯竭,我没有一个朋友,我没有生活,我只有在回忆与幻想中“放纵”????
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从眼前闪过,我对自己的生活开始怀疑与分析。我开始厌恶家里面的人,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压力,都是刀子,都会刺穿我的心。他们每天都审问我。我应该如何学习?如何努力?考怎样的高中?我的生活充满了不安,我开始刻薄地评论学生,评论生活。可是你看我多可怜,自己连一点生活也没有。
第11封信 心中的呐喊(2)
我的心灵已成了一个空壳,一个布满空洞的壳。我惧怕生活,现在每一天,周围的人都在谈高考,谈上大学。一提到这些我满脑子都是那些俗套的事情:上学、工作、挣钱、结婚生子。家里人认为我应当这样,并且说这样做就是光耀门楣。我一听到这些话,就快崩溃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没有自己生活的方向和动力?我的眼前是一条冷冰冰的隧道,是他们为我建造的生活的隧道,如果我不走进去,我就会消失。
我无法集中精神,整日心怦怦乱跳,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最痛苦的事就是我越来越对自己失望,我已没救了。我没有朋友,我没有情感。
这就是我——一个战斗着的自己,一个同父母在身上打下的反动烙印作斗争的自己,一个要解开心灵上的枷锁,梦想自由飞行的自己。但是每一次我都被生活击败,我快淹没在压力之中了。
没有人会读懂我的话,就像我自己有时也读不懂自己一样。我还是一个充满了爱的少年吗?
我需要爱,我需要生活,我不要再被伤害纠缠。我怎样才能回到灵魂的自我中去?
赏识视角
孩子信上的每个字都像跳动的火焰,表露出一种深深的痛苦和挣扎。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饱尝了父母的è?脚和苛骂,这种随意又暴力的一切带给孩子的是无尽的压抑。在学校,他又受到同学们的轻视。家里家外的现象不是偶然相似的。
孩子痛恨现实中的自我,强烈地想挣脱。但,十几年的生活痕迹深深流淌在他的血液里,使他很难从以前的阴影里走出来。
父母的打骂,打掉了孩子的生活动力、信心、勇气
父母以为用强制和打骂可以塑造一个听话、顺从的孩子,以为在指给他一条生活的道路。可是,当这样的孩子走进社会,他一样逃不脱受支配的命运。
◆信中的孩子先用类似父母对待他的方式伤害他的同学,踢他们的脸,打他们;然后又转而伤害自己: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故意招惹别人,和他们打架并挨打更糟的是,他对自己极度失望,对自我充满怀疑和否定。
◆不论什么时候,打骂都是一种最低级的方法。
◆用打骂来换取孩子的听话、顺从,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孩子没有了独立精神,人格和个性遭到扭曲。
◆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家里服从父母,到外面又能独立。但是,已习惯了服从、受支配的孩子怎么能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
◆打骂使孩子体会到内心痛苦,让他们生活在矛盾之中。他们找不到自我,对自我充满怀疑和否定,这样的阴影也许会跟随他们一辈子。
◆打骂不仅打掉了亲情,还打掉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尊严。
◆打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问题冻结在孩子心里。所 以,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打骂的方式。
第12封信 孩子需要坚强的父母
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越来越觉得捉摸不透孩子的心理。我也试着从女儿的角度来看问题,但总感觉一片茫然,无法进入孩子的角色。女儿一会儿离我很近,一会儿又感觉很远。
回想往事,女儿的出生曾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快乐。孩子出生的那天,她爸爸就抱了一台录音机回来,说是给女儿放音乐。当时,孩子出生十天后就我一个人带她,有许多事情要做,洗衣、做饭、洗尿布,收拾家务
那时,我一个人带孩子,医院工作又忙,也没有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正确引导,就按老一辈人带孩子的方法,总认为树大自然直,随她发展吧!学龄前这段,孩子渐渐养成了孤僻、任性、倔强的性格特点,现在想来真是后悔莫及呀!
上小学一年级,学习、纪律、注意力都很好,就是写作业时要让大人陪着。为这事,她的父亲训斥甚至打过她,但都没有以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她。一年级结束,暑假就生了病。9月1日开学,9月4日我们搭车去北京D?和医院,住院近一个月,出院时大夫告诉我,要让孩子休学半年,每年复查两次。回来后,她哭着闹着要上学,家里没人照顾,我也不能请半年假一直照顾她,最后和班主任老师商量,就让她跟班上学。
在二年级、三年级的两年里,班主任和家长都没有严格要求,孩子从那时开始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上课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怕吃苦,这件事又使我非常后悔。我现在才意识到,这两年养成的习惯,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如果能重来一遍,我一定选择让孩子休学,病好后再正常上学。
整个小学阶段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来了,五年中常受到批评、训斥,没被评上过一次三好学生。
上初一后,我想这又是孩子的一个重要阶段,一定不能像小学那样。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孩子父亲因工作不顺心,一时冲动做了错事,被拘役8天,刑期没满就出现了精神方面的疾患。这事对孩子也是个打击,她认为自己的父亲不是个好父亲,使她在小伙伴面前抬不起头来。
现在孩子她爸病好了,但丢了工作,在家闲着。看电视,睡懒觉,也不干家务,家里乱乱的。平时我又上班又包家务活,累就累一点,也无怨言。我能忍耐,体谅她爸爸的心情。但孩子就不行了,父女两个常发生口角,有时一较劲就是一周,也不理,吃饭也不同时吃。我得两头做工作,这边劝丈夫不要耍小孩子脾气,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要多引导;那边告诫女儿,一个人的一生不是平坦的,总会有些坎坷,要学会体谅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当自己处于困难时期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丈夫和女儿都表示能理解,但一到有了冲突又恢复状,也不让。女儿不想回这个家,不想见她的父亲。我休息时,我在家她也在家,我上班她就跟我到班上或去同学家,这真让我伤透了脑筋。
赏识视角
家是孩子的第一个人生场所,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和驿站。和谐、积极的家庭氛围是家庭成员之间最强大的凝聚力和最有效的黏合剂。
◆家庭成员间平等而畅通地交流,是建立积极、和谐家庭氛围的关键。信中孩子与父亲也正是由于缺乏交流而相互赌气,互不理解。
◆孩子在幼年遭遇到疾病,对她是个打击。身体上的疾病造成心理上对自己的不满意,孤独的感觉让孩子在集体中找不到归宿感,常以疾病为借口谅自己,就会养成心理上的惰性习惯,表现出懒散、怕吃苦等行为特性。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关键阶段,父亲失去工作,被拘役,过着那种无所事事的生活,失去安全感是孩子心里动荡不安的直接因。她与父亲的冲突与回避,表露了对父亲的失望。
◆ 为了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生活和心理空间,父母二人应该齐心D?力,积极改变现状。做母亲的更应该在理解丈夫的基础上,帮助他重新找到生活的支点,回到积极生活的轨道上来。孩子则会在父母共同的努力中感到安全、温暖和希望。
第13封信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1)
说到孩子的教育,不得不从我自己说起。
我半岁的时候,一场高烧过后,右脚无力,慢慢萎缩,留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父母为了治好我的病,跑了很多地方,我也不怕打针、吃药、手术,但效果不佳。
由于父母没有文化,他们在生活上对我照顾很多,但在精神上给我的很少,所以从小到大,我是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下长大的。
从走进学校那天起,由于行动不便我从来没有参加过其他活动,把一切精力都放在读书上,所以我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18岁时,父母单位准备招工,老人考虑到我脚行动不便,高兴地把我接回家等候这个指标。但事与愿违,劳资科的科长看到我的脚有残疾,说我体检不合格,不符合招工条件。父母很气愤,父亲一气之下拿着刀要和那位科长拼命。我当时吓得不知所措,泪如泉涌,伤心绝望。我认为自己是世上最无用的人。为了当一名自食其力的工人,值得父亲付出性命吗?接连几天我自卑到不能自拔,我想我只有一死才能解脱自己及家里的痛苦。但后来我又想:自己读了高中,成绩还不错,父母对我这么好,我就这样死了对得起他们吗?我没有做傻事。
后来父亲又多次找领导,过艰苦的努力,终于被批准了。我就这样带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我干一项爱一项。我发誓一定要把工作干好,改变领导及同事们对我的歧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这样慢慢地努力奋斗。我在生产一线当过工人,在电话室当过接线员,到财务科当过出纳,后又做会计至今。现在我的工作得心应手,账目一清二楚。后来又入了党,领导及同事们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我感到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我还要更努力。
24岁那一年,我与本单位的一名工人结了婚,他是转业军人。当时是父亲看中他。通过接触,我发现他身体结实,性格也好,还很勤快。我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脚有残疾,将来不能给你带来幸福的。”他说:“你不能做的事我能做。”就凭这句话,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与他交往。他的家人从来没有歧视过我,我感到非常幸福。一年后,我们结了婚。
婚后第二年,我怀了一对双胞胎,肚子大得吓人,由于行动不便加上脚有残疾,走路很是费劲,有时走得满头大汗,一下班就倒在床上,泣不成声。丈夫总是尽心尽力安慰我,为我忙这忙那。我非常感激他,觉得他是世界上最理解我的人。预产期不到我就生了,遗憾的是双胞胎中只救活一个女孩,男孩夭折了。女儿生下来很小,只有四斤多重,但哭声很洪亮。我在产床上听到女儿的哭声后就昏了过去。我真正尝到了做母亲的艰辛。
在婆婆和丈夫的照料下,女儿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走路、读书,给我这个残疾母亲带来了极大的安慰。我自卑、忧郁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许多。看着女儿活泼可爱的样子,我从心底感到幸福。
女儿5岁就上学了,小学成绩还可以,我也常辅导她。但到五六年级,她拿着奥数题来问我,我也常做不出来,常不耐烦地说:“你不要来问我,去问你们的老师!”女儿受我的影响,也比较胆小,不愿和人接触,也不愿去大众场合,连裙子、紧身裤也不敢穿。我常骂她:“你怎么这么没用,你看别人的孩子哪点不比你强,你一样事也不会做,将来你可怎么办?真没出息。”女儿每次都流下痛苦的泪水。
现在女儿快满12岁了,比同龄孩子显得幼稚,成绩比较落后。每次考试后,她怕我骂,总不敢告诉我。就这样,我的心情越来越不好,一看见她就想骂,骂过后又悔恨自己无能,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女儿,把自己的自卑心理带给了她。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换种方式做父母》这本书,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回到家,一口气读完,边读边哭。丈夫问我:“今天你怎么了?”我说:“我错了!我的教育方式全错了,是我害了咱们的女儿。我要好好向她认错。”丈夫看后也很感动。我们决心从今天开始改变教育方法好好教育我们的女儿。
我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我身上。我长期处于一种自卑状态,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想一想,我从来没有开怀大笑过,对父母、姐妹、丈夫及女儿总是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他们。我现在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去掉自己多年的自卑感,学会赏识自己,使自己的心情开朗起来,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加强看书学习,使自己的心里充满阳光,然后把阳光照到自己的孩子和丈夫身上。从今天起,我看到了希望,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也没有处理不好的人际关系。我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我体内奔腾。
赏识视角
孩子像一面镜子,真实地映射出家庭深处的“病变”。病人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孩子的自卑、胆小并不简简单单只是孩子的问题,它的深刻根源其实在母亲那里。所以,母亲的觉醒和转变是孩子不良心理改变的关键。
◆信中的母亲一直生活在极其沉重的矛盾心情里。她是希望女儿与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但是,环境渲染,渐渐地把母亲的特点复现,让母亲在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母亲恨女儿身上的这些,其实也在恨自己。
◆女儿无辜地成了母亲发泄自己郁积多年压抑心情的出气筒,但是,骂过之后,母亲又后悔不已,下一次又如此,这样恶性环。于是,在一轮又一轮“教育女儿”的奋战中,母亲因内心矛盾也痛苦不堪。
◆不能仅从学习成绩入手,关键在于让她拥有自信。母亲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母亲对待残疾、对待生活的表现就是女儿自信的源头。
◆一个家的女主人对家庭气氛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母亲把生活调节得轻松有趣,孩子们多半会乐观开朗,所以,母亲要先学会面带微笑出现在每一天,用点点滴滴的小事来感染孩子。
◆与孩子一起参加对他来说觉得胆怯的活动,鼓励他的每一点小进步,做他忠实的啦啦队员。
◆每天都问问孩子:他在学校的心情如何?有什么好玩的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这对于à?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了解孩子的心理,以及帮他解决棘手的问题都是一个好的方式。
第14封信 别把爱变成锁链
一个时期以来,孩子的教育、学习问题成了我们夫妻最大的烦恼。我们感到有那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又无从下手,而且,更大的问题是我们与孩子已很难在心灵上沟通。
我们的儿子13岁,上初二。毫无疑问,我们是深爱孩子的。孩子的降生给我们这对恩爱夫妻带来了新的希望。幼时的儿子一片天真,曾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欢乐。现在想来,我仍留恋那段美好时光。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往日的欢乐逐渐消逝。应试教育的环境及我们对孩子成才的期望,使孩子渐渐远离了天真,我们渐渐走入了烦恼。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父亲的严厉加上母亲的唠叼。小学一至三年级孩子成绩尚可,我们认为是严加约束的结果;四年级开始下滑,我们仍认为是缺乏约束的结果。临近升学考试,我们感到孩子的学习到了“第一个最紧要的关头”,督促更为严厉,呵斥、打骂时而有之。
结果竟有幸考入县里最好的中学,这更使我们深信:对孩子必须约束,特别是不自觉的孩子。但在这个过程中我隐约感到,孩子在逐渐疏远我们,他与父母之间几乎没有真心话要说。我们对此并无丝毫醒悟,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只要听话,亦或是被动服从,只要能使学习进步,就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孩子所受的压抑,长大成人后,他会体谅做父母的苦心的。
孩子升入初中,成绩一般,我们认为孩子成绩一般是由于功课数目增加,一时不能适应所致。我们有信心在严厉的约束机制下,使他的学习成绩逐步攀升。但事与愿违,他的成绩一直直线下滑到差生的地步,并无一丝上升的迹象。这段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最为痛苦的时光,失望的情绪笼罩在我们心中。工作以外的时间,孩子的学习几乎成了我们唯一的话题。我们常常愁容满面,孩子常常眉头紧锁。期间班主任老师几次通知家长到校,告知孩子上课说话,做小动作,学习不刻苦,部分作业不做,违纪等情况。结果换来我们对孩子滔滔不绝的说教,或做父亲的无情痛打。但这些方法比起小学阶段,已“黯然失色”,毫无效果。
我们也曾试图进行一些沟通,甚至孩子连温情的话语都不屑于听,更不愿对我们倾诉一言半语。常常是我们苦口婆心地说,他神情冷漠或眉头紧锁地听,默默无语,只以简单的“嗯”“啊”应付我们。我意识到儿子封闭了自我,已不愿再与我们沟通了。
现在想来,对孩子的心我们了解太少,关心太少了。片面注重成绩是我们最大的失误。对成绩的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另一方面也为了我们的脸面。我们夫妻二人有着相似的历,都是在恢复高考后考入医学专业,在工作中又都有不甘人后的上进心。比较一下,孩子的条件比我们各方面都要优越,还有我们这样的父母,但为什么学习不上进,毫无自信心呢?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次我在无可奈何的心绪中,突发灵感,孩子不愿对我们当面说,也许可以诉诸笔端。于是我给他出了一篇命题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写出的内容令我们万分震惊!文中对父亲的描述是:常像野兽一样吼;对母亲的描述是:常唠唠叼叼,使我恨不得变成聋子。他说爸爸的每次打他都给他留下深刻的记忆,他恨爸爸,假如他将来有本事,先报爸爸的养育之恩,再报复爸爸。听了这些,做父亲的我有一种失去至亲至爱的儿子的痛苦,又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再也没有力气举起痛击儿子的手掌。
我想,但发无由:我想哭,但欲哭无泪。有什么比父子之间埋下仇恨的种子更可怕的?我怕得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教育孩子的信心。我感到我失去了父亲的形象,残酷地损伤了孩子内心的自尊,使孩子闭锁自我,不再向我们敞开心扉。这种感觉,使我陷入一种痛苦不堪、深深自责、茫然无助的境地
父母用自己心目中的“爱”和“责任”,绑住了自己和孩子。孩子没有了“自由”,父母也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家庭变得灰暗。
◆信中的孩子在命题作文这样一个交流方式里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还有多少与他一样的孩子,可能还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所以,父母常了解孩子的内心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随时调整出现的偏差,避免产生遗憾。
◆事事不放、事事安排、一管到底并不代表着更有责任心。这样就把孩子的手脚都捆绑起来了。做父母,重要的是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给他们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
◆孩子的反抗,最初几乎都表现在学习上。父母越看重学习,越抓学习,孩子越放松。这是他们在反抗父母的压制与安排,让父母以为孩子对学习懒惰、倦怠,没有上进心,其实他们并不是对学习真的不感兴趣。
◆很多父母迟迟不肯放手,有的是不信任孩子。其实,父母应该记住,孩子早晚会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信任中赢得孩子的信任是一个过程。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小就开始信任他们,对他们放手,效果会更好 。
◆有的认为放手就是放弃,就是不负责任。可是正相反,放手是更大的责任,是更科学地负责任。指导孩子们一点一点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会给父母提出更大的挑战。父母只有多学习,多思考,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第15封信 爱的“战争”
在同事们眼中,我的女儿佳艺是个懂礼貌、爱学习、讨人喜欢的小姑娘。他们还说:“你的佳艺够好的了,你还用参加什么家长学习班吗?”我觉得,正是我注意这方面的学习,才使佳艺能够在愉快之中生活。
快放暑假了,佳艺已进入紧张的考试复习阶段。一天,我们俩却为一件事发生了不愉快。中午,我下班到家,见佳艺坐在电视前看着动片,茶几上还摆着一张作业卷子。只见她看一眼电视,再埋头写一下。我心里不耐烦,就提醒她:“佳艺,想看动片就把卷子收起来,等看完了再写。”说完我就去厨房做饭去了。
该吃饭了,我喊了几声,想让她帮我端饭,她无动于衷。等我把饭菜端好,她还没出来,我自己先吃了。磨蹭了一会儿,她出来吃饭。她问我:“妈妈,表哥、表姐什么时候来呀?”我说:“不知道,今年你表哥学习紧张,表姐开学不放假,也来不了。”(以往的暑假,孩子们总能聚在一起玩几天)佳艺听了眼泪夺眶而出,饭也不吃了。
我没再理会,上班前,我在门上的小黑板上留了一句:“佳艺,中午为何流泪?”晚上下班后,一切正常。我问她:“看见留言了吗?”她说:“看到了,我只是想,暑假我一个人多寂寞呀!”我说:“那也不能哭呀,妈不是早就跟你说了,暑假让你和隔壁豆豆一起学游泳,你还要练琴。再说,也还没有到暑假。如果他们不能来,妈妈休息时也可带你去他们那玩。一个问题,不能只有一个方案,可以有多种方法去解决。”她赌气地说:“反正我去不了,就要让他们来。”说着眼泪就又流出来了。
我对她的任性很恼火。她又说:“妈妈,吃完饭我找苗苗去玩。”我说:“作业写完了吗?”她说:“没有,明天早晨再写。”马上就要考试了,她竟有这么多心思去玩,我能不着急吗?于是我急急地说:“去吧,想到哪玩就到哪玩,我现在心里也很烦,你快去玩吧。”她看我的表情说:“我不去了,哪也不去了。”于是坐在屋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你还参加赏识教育俱乐部呢,你怎么学的赏识教育啊,你一点都不赏识我。”我说:“我怎么赏识你,快考试了,你一点也不抓紧时间学习。”
正舌战时,来电话了,是孩子爸爸出差,从外地打来的。我说:“女儿净想着玩。”他要女儿接电话,女儿拗性子迟迟不接,接上就告状:“妈妈惹我生气了。”放下电话,又回到屋里哭,还哭得更伤心了,边哭边说:“你怎么能说我光想着玩,不想着学习呢?我们现在上大课,中间也不休息。在学校都够紧张的了,回到家,你还不让我休息一下。”我一听,也觉得自己说的有点太重了,就对她说:“妈妈向你道歉——对不起。可是你也没跟妈妈说清楚,妈妈怎么知道呢?再说,你能体谅妈妈的辛苦吗?妈妈除了上班还要买菜、做饭、照顾你。今天妈妈的心情也确实有点烦。妈妈当护士长,就像你当班长一样,首先要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管松了,领导不满意;管紧了,个别护士阿姨不满意。每个月底,妈妈还负责月报的上报、病历归档。这些事情只能干好,不能干差,还有时间限制。妈妈的心理压力你能知道吗?每天你都比我先到家,我多么希望你回到家时少看一眼电视,把米饭先煮上,帮妈妈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呀!”
说到这里,佳艺也停止了哭泣,说:“妈妈,以前我也不知道你有压力。”于是,我们就和好了。为了不让爸爸担心,佳艺又及时给他打了电话。
赏识视角
横在母女中间的大山,由于双方都在努力挖呀挖,不管挖得多,挖得少,只要都不放弃,总有那么一天,会在同一缕穿越而过的阳光中牵手。
这就是沟通的作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或不满都应该让对方知道,通则不痛。
◆与所有的家庭一样,孩子走进学校,学习就成了引发父母和孩子之间战争的导火索。不过,这样的碰撞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是使双方变得更加理解对方的机会。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争执时,不要一味用“不听话”、“不尊重父母”、“没有礼貌”等借口压制孩子,让他们在这样的事件里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争取自己的权利,因为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父母应该在这时候做他们的教练。
◆在双方有不同意见的时候,父母要坚持则,不要因为孩子的眼泪或撒娇而放弃则。
◆父母要学会在孩子有急躁情绪时暂时走开不去理会,给双方一个冷静的时间。
◆当父母的行为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时,不妨和孩子谈谈大人的烦恼,这是让孩子感到平等的一个措施。
第二章      寻根求源
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人们不自觉地具有了相同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可以借教育传递给下一代。于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做事习惯都受到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
1.        一手遮天
中国是个农业民族,人们春种、夏耕、秋收,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顺天时生存。河流两岸是最佳的生产场所,于是,他们长久地生活在一个地方,极其自然地生存着。这种基本不变的生产方式,依天时而收的劳动心理深深地影响着人们。虽然中华民族因此而有艰苦耐劳的美德,但同时也有了因守旧、不思进取、逆来顺受的心理特征。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写道:在亚洲可以看到静止的社会状态。
在社会历史形态的演进上,没有哪个国家历了像中国一样漫长稳定的封建社会。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王朝的最后灭亡,中国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尽管这个社会形态早已随时代烟尘走进了历史的坟墓,但高度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和如此长的封建思想控制已深入人心,它的影响不是一年两年,甚至不是一辈两辈的事。它更像空气中的尘埃,需要时间的沉淀,也需要我们自身的主动改造。
漫长的封建社会遗留给人们许多思维惯性和思维惰性,这对家庭教育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实行封建家长制的大家族里,作为家族绝对权威的家长有着最高权力。他掌握着整个家族的济大权、事务大权,并以压制个人利益维护着家族利益。家族成员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种种权利和义务都被控制在家长手里。出于济上的依赖性,个体成员不大可能脱离家族而生活,个人的一切都由家族掌握,渐渐地他也习惯于依赖家族,丧失个体独立性,带有一种“长不大”的人格倾向。
虽然宣扬家长制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稳定社会关系的规范,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种观念已深入人心,沉积为一种深层心理。直到今天,仍然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父母依然在无意识中、不自觉中要求孩子服从,并从内心里认定自己有权利甚至有义务决定孩子的一切,特别是上学、学什么内容,而且希望孩子接受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接受自己的验和观念。
一个孩子说:
今天,我和妈妈吵架了。因很简单,因为她要求我先做物理作业,而我先做了外语。结果,妈妈一边打我的耳光,一边狠狠地骂我。我是一个17岁的姑娘了,就这么让她打着、骂着,而且声音大得全楼都能听见。我想保护我仅有的一点点尊严,求她别骂了。她却说:“我养你十几年,给你吃,给你穿,还供你上学,骂你怎么就不行!”
还有一个孩子在信里写了他的历,他的苦恼: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我是独生子。从小父母对我管得非常严。在家里只有父母说了算,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丝毫不能反抗,否则便会招来责骂。我的父母也可能是太爱我了,从小就不让我独自活动。我的家距我外婆家只有几里地,可是一直到我上初中二年级时,他们才肯让我独自到我外婆家,更不要说干别的什么事了。
我现在步入了社会,我感到我的性格变了,变得胆小怕事,毫无斗志,没有独立性,啥事都想依赖别人。我也知道我这样不对,可是我想克服却改不掉了。
我很苦恼,总以为我是个不健全的人,不敢跟别人交往,怕被别人看穿,更不敢交朋友。为此,我曾想到了自杀,但我又觉得太不值了,毕竟我才刚刚开始人生啊!
这就是父母的“家长制”在孩子内心里留下的阴影,在孩子生活里留下的遗憾。孩子已意识到了自己的依赖、胆小、懦弱他想挣脱这一切,可是,这些东西日久年深,似乎已溶进了他的血液。想摆脱十几年生活的痕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孩子为此而痛苦、无奈,独自品味着这份苦楚。
有的父母这样做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施行家长的权威,完全受一种潜在、隐遁的心理驱使。在父母无意识的专制决定之下,孩子的成长受到压制和禁锢,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甚至无形中习惯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从思想到行为强烈地依赖着别人,丧失独立自主性。
如果这样,将是我们的损失、国家的损失、民族的损失。
有位母亲在信里说,她试用了各种各样的态度对孩子,可是
我曾尝试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他,不但起不到鼓舞的作用,好像还助长了他自以为是的脾气;假如我批评他,他又说我在打击他的积极性;他常要求我放开手,让他自己管好自己,可是我只要一放手,他却不能像他自己所说的管好自己,甚至连他所说要求的50%都达不到;如果我严格看管他,他又说我像在管教劳改犯一样,真是左右为难。
从这位母亲的信中,似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都是小孩性子,是不可以信任的。这么多种方式都用过了,看来没有一个适用的。
可是,父母忽视了,自己是在用怀疑的态度对待孩子,那只似乎要放开的手其实却是不放心地拢着,一旦有什么情况,可以迅速恢复来的状态。
不信任只能换来不信任。孩子只能在暂时得到的天地里先放松一会。
2.        万事求稳
中国人天性中存在保守胆小的意识。农业生产方式将人们固定在农田四周。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上辈的生活。只要年景好,有吃有穿,人们就满足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养成求稳、求静的思维方式。他们排斥新鲜事物,对新事物有一种恐惧感,担心稳定的生活遭到破坏。
传统文化中因守旧、明哲保身的潜在心理意识对今天的父母依然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一个字——怕。怕孩子思想冒进、行为特别,总担心所谓冒险或出格会有不良后果。所以,宁肯保持已知道的旧航道,也不最先探索新的未知天地。
一个孩子在信里回忆道:
我从小学习就不太好,但也不太差。我也很爱玩。我家没有钱给我买书、买玩具,我就收集各种火花、邮票和一些被丢弃的玩具,并把它们珍藏起来。后来,我喜欢上了,能临摹许多图案。也暗暗地想当一名书家,甚至再当一名收藏家。
可父母认为收集这些破破烂烂能当饭吃吗?靠能养活得了自己吗?这些都不是能够吃饭的本事。而且,他们认为我学习不好就是因为干这些事耽误的。于是,他们将我几年的“成果”扔的扔了,烧的烧了
父亲常指着我说:“你是个永远都不会成才的东西!连歪才都成不了!”
从此,我没有了欢笑,也变得脆弱,学习更差了。
父母怕孩子走上和别人不一样的路,一旦发现苗头,马上斩草除根。
父母希望孩子能中规中矩,过四平八稳的生活,这意味着保险和安稳。偏了这个轨道,父母先是怀疑,继而害怕,最后就把孩子拽回来。
孩子则在父母一手铺好的路上走着,他们缺乏主动选择的机会,失去创造性、主动性、探索性。
俗话说,棒打出头鸟,中国人不喜欢标新立异,因为这意味着脱离群体。
中国的父母总用群体价值观来度量自己的孩子,这集中表现在家长“比”的心态上。别的孩子会什么,我的孩子也得会;别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也得学。这样对比源于潜意识中的社会价值观,慢慢变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单向阶梯。在这种不良心态影响下,父母忽略了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丰富的心理需求。
孩子则长期压抑个性,最后只能丢失自我,变成众人中平凡的一个,甚至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        人生要事
今天的父母对教育关注比之古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挂在人们嘴边的话题,常就是孩子的教育。把孩子的教育看作家庭的头等大事,有的父母甚至为此改变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众多的信件中,有许多这样的信:
因我身体不好,婚后多年,在三十多岁时,住院保胎,才生出这孩子。孩子从小体质就弱,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平时,我看书,向有验的老人、老师、同事请教如何教育孩子。节假日,只要有机会,我都带孩子去户外、公园、博物馆、科技书展览等处,去看看,玩玩,开开眼界。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摸索探讨,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人。
从孩子怀在我的肚子里开始,我就开始忙碌了。除备好衣裳、加强营养、保持乐观的情绪外,还要看有关哺育孩子的书籍,听胎教的磁带,总想生个健康、活泼的小宝宝。尽管剖腹产,给我带来极大的痛苦,但看到他健康、可爱的笑脸,做母亲的再苦、再累也不在乎了。
为了他能健康、幸福地成长,从他两岁起,我就开始买大量的书籍、磁带、录像带、玩具。节假日,总要带着他去公园、去娱乐场,让他多开眼界,为此,我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和精力。
孩子进入一年级,对于一个初入校园的学生来讲,首先要过的就是汉语拼音关。为了帮助孩子学拼音,我用旧纸板剪成6cmX6cm大小的正方形,并贴上白纸,用水彩笔,写上字母、声母、韵母,自己先听录音磁带,对着镜子发音、练口型,这样在孩子读拼音时,就能够多给他一些帮助。孩子放下饭碗就听拼音磁带,一边听,一边跟着发音,有时还拿着个镜子看自己发音的口型。接下来的就是写。在这方面我对他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不仅要写对,而且要写好,写不好擦掉重写。我记得那时候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哭。为什么?写怕了。
从孩子呱呱坠地甚至更早在怀胎之前,父母就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就做好了教育的准备。等到真的上学,选择好的学校、进好老师的班、花钱参加各种补习班,甚至留学只要有一丁点的条件,父母也要做100%的努力。
4.        吃饭第一
由于生存环境不同,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中西方教育观念在许多方面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生存观念上。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求取功名,借读书走入仕途,以考试中第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一种极其功利性的观念。而西方的教育侧重培养孩子创造力,开启孩子心智。
一位母亲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子对待未来:
在将来的社会里文凭是饭碗,知识是筷子,要想吃饱饭,缺一不可。中国由农业济向工业济发展,21世纪是知识济的世纪,是科技大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时代,人们都将要健步飞上高速公路。我不想让你步行在羊肠小道上。
中西方不同的教育在教育态度及教育方式上有不同的体现。比如在教育态度上,中国教育显得很沉重,因为要实现功名,所以必须对所授内容仔细接收,全盘吸纳;而西方教育是非谋生性的,教育过程显得比较轻松,是出于对心智的培养,对教授内容可以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并加入自己的理解创建。又如在教育方式上,中国教育崇尚师道尊严,而西方教育崇尚人格平等。
5.        惯于保守
受生存方式、民族文化传统和心理意识的影响,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极大的不同,并以惯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有很大惰性和惯性,不鼓励人们探索未知领域。这与长期高度集权的封建统治有关,人们也形成了习惯思维模式。
五千年的文明曾让我们为之骄傲。历史上我们有四大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使文明得以记载传播,指南针帮助西方航海家证实了地球是圆的,火药术使西方打开了通往殖民地的大门。但对我们自己,造纸术、印刷术掌握在封建统治阶级手里,读书成为有钱人的特有权利,火药只是丰富了年节欢庆的天空。我们的发明带给自己的东西比西方少得多。虽然我们还有圆周率、地动仪但近代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衰落有目共睹。
我国的初中、高中课程设计比国外同年级要复杂深入得多,我们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频频得奖,但很多出国留学的中国优秀学生,往往连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实验也做不好,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更是太少了。这多少表明中国人在思维上缺乏突破性,惯于保守。
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恰恰与我们的保守、惰性相反,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探索的热情,这种精神在西方大受鼓励。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比比皆是:一个人穿越沙漠的,一个人横渡海峡的,独自去征服深山老林的人们对此已司空见惯,并不把这些看作是头脑有病。正是这些个体对未知领域勇敢无畏的冒险组成了西方民族探索精神的动力。在西方思维里充满着跃动的火花和不断向外探寻的精神。
因此,西方教育关注人、强调人,特别注重个体独立精神。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习惯于求同思维,这与中国文化传统注重整体、强调社会和谐、忽略个体个性有关。所以,中国人做事喜欢“一窝蜂”。求同思维映射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使得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上相互比、学、赶、超。在这种思维方式带动下的行为后果是孩子丧失个性,缺乏特点。
一封信里写了这样的例子:
其实,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相当不错。学习踏实、做事认真、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是老师的好帮手。一年级是第一批入少先队的,直到现在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四年级还被评选为班长,应该说这样的学生是很不错了吧。可是我太贪心了,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门门考一百分,样样事出人头地,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因此,孩子考试成绩达不到95分以上,我马上就会说:“你永远也不如某某。你完了,你是班长还考不到最好的成绩,还不如自己下台。”孩子毕竟大了,有一定的见解能力了。“班长怎么了?班长就非要考第一啦?你从来就没有满足过,我再用心地去考,你还是拿我跟别人比。是的,我永远也比不了别人,在你的眼里,我还永远不如你呢!”孩子发泄了。
这封信里的孩子还知道与妈妈辩解,还能够针砭父母的心态,让大人从孩子的话中警醒些什么。又有多少孩子在比、学、赶、超里连这份争说的权利都没有,甚至也没了这份能力。
而西方人则习惯于求异思维,使得西方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思想观念,许多的思想流派。求异思维在西方教育领域的必然结果是强调创新。
中国人还注重眼前、现实、感性和直觉,而西方则注重未来、理性。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促使人们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产生很多差异。
6.        失重
从孩子稍稍懂事时起,父母关注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背几首诗。到了上学以后,考试分数、考什么样的学校更是重视加重视。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因孩子考试成绩没达到父母规定而遭毒打的事件,甚至3岁的孩子因为忘记一首诗中的一个字而被父亲一脚踢死这都表明,学习成了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要求,一切以学习为中心,一切为学习让路。
于是,父母不仅关注在校知识的学习,而且课外还有兴趣学习。
有的父母说,我让孩子学特长是开发潜质,不完全只盯在学习上。其实,兴趣班特长的学习要看孩子自身的意愿,在父母压制下的特长学习弄不好会和兴趣离得越来越远,大相径庭。
一位母亲写道:
我的孩子今年年初学习了电子琴,开始乱按一气还非常有兴趣,可是老师一上门教课,步入正规的学习就说什么都不愿意练了。我也承认开始学习确实非常枯燥,但是,许多孩子都是这么学的呀。不管我怎么哄,就是再也不愿意坐到琴前面。她常说的就是:“妈妈,如果我再淘气,你就把电子琴送人吧。”以前她的电子琴可是不让人碰的呀。
没有办法,我动手打了她,打得非常狠。现在,她可以弹出许多好听的歌,练琴主动多了。可是还是怕难,而且常说:“妈妈,我不想上小学,不想学认字,也不想弹新曲子,太难了。”这么小,就厌学,可怎么办呀。
父母在苦心让孩子多掌握一些技艺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在强制之下已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恐惧。
这样的状态一方面表明对教育极为重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父母教育心态的失重。说到底,知识的学习仅仅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方面。卢梭说,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像植物生长一样,它需要在自然中阳光、空气、水的参与,缺少任何一样,它都不能健康生长。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但决不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失重的教育。
7.        笨孩子
曾有一家人带着孩子来研究所咨询。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本是天真烂漫的年龄。一开始他胆小地缩在外公和妈妈之间,不敢回答我的问话。后来,我与他一同,à?他在身边,亲切地抚摸他的头和背。孩子放松了,慢慢接受了我,冲我笑了,但他说话的声音一直很小,笑意浅浅就消失了。
母亲告诉我,从一上学,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站在最后一名上,怎么拽也拽不上来。
然后,我测试了孩子的语文、数学。在与母亲的交谈中得知孩子学习确实很吃力,智力水平正常偏下。为了抓孩子的学习,母亲辞了工作,利用一切间隙辅导孩子。早上起床就学,学到上学前,晚上再学到上床前。所有的休息日都闭门谢客,全为了孩子的学习。最后几乎都以孩子不懂、母亲哭泣的结局结束。
这样的孩子学习起来确实困难重重,但我们能由此断定他的一生都像此时面对学习一样处处碰壁吗?当然不能。
历史上“笨孩子”成长为伟人的例子比比皆是。小学时成绩一团糟的牛顿是物理学的奠基人,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被老师认为是反应迟钝,不合群的笨孩子,但他是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成就令人惊奇。这个“笨小孩”的大脑让那么多的医学家、生命科学家、智能学家备加关注,斥巨资研究
这是历史,确凿可信。
我们的孩子可能成不了如此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相信,笨小孩不会笨一生。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需要等待,需要各方面生命潜质全面参与、平衡发展的过程。他们像小树,枝枝干干伸展出去,才能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上面孩子的母亲费尽心思盯在学习成绩单上,孩子的其他潜质不去关注,没有机会发展,时间久了,它们会自动枯竭。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探知是孩子的天性,应该在爱的指引下让孩子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渐渐会自己要求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持久的学习能力。
8.        不打不成材
在家长制的长久影响下,父母容易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所以普遍认为自己有权规划孩子的未来发展,或者认为孩子不值得信任,只有用权威、严厉才可以管教好孩子,才能让他们有出息。有的父母更认为不打不成材,只有让孩子身体上体会到痛,他们才能成长得更好。
我们几乎在每一封信里都读到了父母对孩子的打骂。
有一位母亲写道:
有时他淘气,气得我都想把他打死,可打了他我又心疼地掉泪。因为他特别胆小,挨打、挨骂时都傻呆呆的看起来像是很害怕,可过不了五分钟又忘了。并且他还有一个毛病是不能玩的东西偏要玩,不能说的话偏要说,气得我喊他“纯粹的二百五”。
还有一位母亲在信中这样写道:
回忆起孩子的童年真无幸福可言。因为孩子长得高大,体质好,我就认为她这样的孩子应该懂事,应该第一批戴红领巾,应该当中队长,应该就从来没想过自己应该怎样教育和引导孩子向这个目标走。结果学习没提高,各种毛病被“压”了出来,爱说谎、不做作业、心情急躁、对别人的意见特别敏感、易、自暴自弃尤其是读五年级时,成绩急剧下降,期中数学考试93分,期末只得77分。
孩子的退步,使我的惩罚加剧了,除了在家打骂以外,还要她在学校“丢人”,让同学不和她玩,羞辱她而令她反省。结果适得其反,她对我的恨越来越深。有一次她向我坦言:“妈妈你以为你能把我打好?能要我好好学习?其实我觉得考好考坏都一样,只要我犯一点错误,你还会打我的,反正我是坏孩子。”孩子的自尊心被打没了,而我却到处讲她:“没心没肺,没一点自尊心。”
另一位母亲也写道:
记得有一次,儿子也是为了不做作业而撒谎,我火冒三丈,一巴掌就打下去了。这时他爸过来了,我就如实地把这件事说了,他爸一之下,拿起皮带就抽。孩子往我身后躲,他是多么希望那往日充满温情的妈妈能在此刻再施舍给他一点爱,能在这危难之际为他挡一挡这无情的皮鞭,那绝望的喊声可我充耳不闻,还一个劲咬牙切齿地助威:“打、打!”等到邻居们上来à?时,孩子嘴里只是喃喃道:“我是坏人,你们把我打死算了,这样也省得你们为我烦了。死了也好,一了百了”望着孩子目光呆滞的样子,我的心碎了,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曾给我带来无数美好憧憬的天真可爱的独生子,他怎么变成了眼前的模样?
第二天奶奶发现他那浑身累累的伤痕时,他却又一次地说谎:“这是我不小心撞在橱柜上。”听到这话,我知道儿子是在为我们开脱,因为他知道如实说了,家中或许又会发生战争。多善良的儿子!
说真的,每次打过儿子,我都非常后悔。看着他熟睡的面庞,再掀开他的衣服,那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我总是止不住潸然泪下可是,我又无法改变这样的现状,每天都重复着昨天悲惨的故事。我真的感到度日如年。
可是这样的方式对于孩子会怎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假若孩子体验到体罚的可怕和震惊,那么在他的心灵里,那种内在的自身天赋的,作为自我教育的力量就减弱了。体罚越多、越残酷,那么自我教育的力量也就越薄弱。
打孩子简单易行,又能立竿见影地看到孩子的变化,同时宣泄了自己的情绪,殊不知,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显示了父母的无能,它足以摧毁孩子的自信。
如果一个人光站在岸边学游泳,按照教科书,一招一式比划着,那么十年过去他可能只是个理论家,一旦跳到水里后就会被淹死,因为他缺乏实践验。
父母仅仅具有教育孩子的观点还不够,知易行难。
许多听了报告会的父母都会热血沸腾,回家就把赏识的观念和方法运用到孩子身上,但实际效果却千差万别,有的作用明显,有的收效甚微,于是许多父母产生了困惑和疑问。其实这除了孩子之间的差异外,家长自身教育能力的高低也很重要。教育能力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教育时机、控制情绪、家庭文化等等。如果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综合能力,仅仅讲道理,效果肯定不明显。
第三章      过去的梦,又飞了回来
历史像一个巨大的车轮,以它不可逆转的方式和无与伦比的力量向前发展。没有人可以轻易跨越自己所属的历史和年代。他的思想、他的行为、他的活动必然是这个历史年代的产物,必然留有这个历史年代的痕迹。今天中国独生子女的父母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季节,有着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人生历。他们在文化、生活上体验过的挫折、迷茫、痛苦以及喜悦、感慨等,就会成为他们的心理基础,都会在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
1.        让孩子完成父辈的心愿
希望孩子拥有自己失去的一切,这是当代父母一种典型的补偿心理。父母由于各种各样的因,失去了接受进一步的、更高的教育的机会,在知识济的年代,社会上新鲜的事物越来越多地涌进了人们的生活。父母也把自己的某种失落、遗憾与满腔热血溶入了这股洪流,并把它转移到下一代的孩子身上。在父母看来,孩子处在重视教育的绝好时代,如果再发生像他们那样的遗憾,简直是罪过,于是,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投入很大,期望也很大。
这里有几封信反映了父母这样的心态。
一位母亲描写了当时求学的艰辛,可以说明大多数父母的类似心声:
我和我爱人都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届大学生。我从小家庭环境尚可,出身于干部家庭。我爱人身世较苦,3岁就没了父亲,是母亲千辛万苦带大了他们兄妹仨人。“文革”开始时,我们两个人只上五、六年级,停课闹革命、武斗、学工、学农,我15岁就去当兵了,我爱人全家下放苏北,我们的学历充其量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977年恢复高考,我在单位报名参考的20—30人中,是考取的两人之一。我爱人所在的乡里也只有三人考上。我学工,他学医,因为我们底子薄,学习上的困难可想而知。我记得入校时26个英文字母我是一个不识,毕业时成绩单上几乎全是五分。现在回想,自己都不敢想当初是怎么过来的。
还有一封信写了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父母对孩子的支出:
从儿子3岁半开始,我们就送儿子到第一小学的艺术班学、à?手风琴。这些几乎占去了我们所有的业余时间。真的,那时的周末,我累得只觉得骨头都像散了架。但是,看到每次完,老师总是对儿子赞不绝口,夸他的创意好,得与众不同,说他是艺校的高材生,看儿子又那么喜欢,我就一直这么坚持下来了。记得最后一位教孩子的是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对儿子也十分欣赏,国、水彩都是他教的。我们乘机给儿子灌输当建筑师的思想,弄了许多古代、现代的建筑照片、报让他仿,培养他的兴趣。à?手风琴也是这样,从八贝司到九十六贝司,我背着琴,驮着儿子,寒冬酷暑、风里雨中,来来去去就是六年,搞得五音不全的我,居然也搞懂了g、e????大调,右手演奏,左手伴奏也能听得个八九不离十。我坚信à?手风琴能开发孩子的左右大脑,对将来的学习一定有益。
又一位母亲写道:
我是一个要强的人,我从小就勤奋学习,常温习功课到晚上十一二点,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一直是“三好”学生。到上中学时,那是个动乱的年代(1975年左右),上课学生捣乱,老师无法教课,也从没让父母操过心。哪像现在的孩子,学习让人操心。因此,我就拿我的孩子与当时作比较。孩子也常问我,妈妈你做学生时是怎样的,当过中队长吗?我总是自豪地对她说,妈妈像你这么大时,可好呢!组织过学校的师生大会,还当过大队长呢!我跟孩子说,我行已成了过去,妈妈现在要你行,要超过妈妈。
2.        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和焦点
独生子女时代到来,中国许多家庭出现了新的格局和重心。独生子女现象是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它不是随着人们济、文化、政治生活逐步发展的自然结果,所以,现实和观念意识之间不是对等发展的。父母一般来自多子女家庭,没有现成的与之相适应的验可用。而当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关注的视线也就自然地集中在一个点上,造成了家庭中溺爱、攀比等教育误区的频频出现。
一个希望在信里给她治病良方的母亲说:
自从我离异到现在,跟儿子相依为命。为了弥补这种残缺,我自己再艰难也尽量满足儿子的任何要求
实际上,这样的物质补偿就是致病的罪魁祸首。也许是这位母亲带着深深歉疚使得她不识庐山真面目了,过分关注加上变了味道的“爱”让幼小的孩子无法承受。
3.        完善游戏的规则
社会因素的影响。父母在成长岁月里,历了一个文化浩劫的年代,我们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没有被很好地保存下来,所以,在当今父母的身上,还缺少像老一代人所具有的那种深厚的历史感。在随后的发展中,我们又历了过度强调济,忽视人文教育的历史,后来被人们称为“文化沙漠”的年代。当然,历史的每一步前进都要付出它的相对代价,这是无须再去争论的。走过了这样的历程,在家庭教育观念上,父母也受到其中的影响,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显示出明显的济目的,在方式方法上也难免会出现偏差。
一个孩子在信中回忆道:
我是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十几年来的求学生涯中,我一直算是拔尖的学生,但却不是一个幸福的孩子。记得上小学时,父母规定,我的名次不能低于前五名,否则就要挨打。有一次我考了第八名回家,妈妈二话不说,上来就是一巴掌,我至今还记得,想起来就心痛。所以,我可以告诉你,我是一个在棍棒下长大的孩子。当然棍棒下的孩子确实会有好成绩,我因而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但使我总不能理解的是我考了第一名父母也从没有由衷地表扬过我,总是给我泼冷水,为的是不让我骄傲。但是,我不能次次考第一啊,结果,考了第二还得挨打。一年中有四次考试,我起码得挨三次打,这还不算平时的小打。
有一次,我在学校的美术比赛中拿了名次,父母竟不高兴地说,这样会耽误学习。那么主课呢,我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复赛均通过,但父母不让我参加正式比赛,说是怕我只顾数学不顾别的科目。
如果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比作一个游戏的话,那么,在这样的游戏里父母往往缺乏游戏规则,要么粗暴简单地对待孩子,要么看孩子怎么也不顺眼,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孩子会在父母忽左忽右不断变化的教育里感到不知所措。
总之,父母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行为上缺乏定规。
这些因素无疑已影响到了孩子的心态。
4.        急于求成总是事倍功半
有人说,现在是“快餐社会”,有快餐食品、快餐文化,甚至快餐爱情。在家庭教育上,也有一种快餐现象。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学、学好,在孩子的校外时间里,也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实际上,父母正在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学得越多越好。其实,快乐和兴趣是重要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生命,而不是学习机器。
一封孩子的来信写道:
一回到家里,他们就让我学习。这些题还没有做完,又拿来了几本书;过了几个小时,又买来了几本。他们只知道让我做许多许多的题,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是否有效率。每次考试成绩不合他们的心愿,我就成了他们的出气筒。我长这么大都是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
现在我变得越来越自闭了。在家里我不愿意跟家里人说话,在学校里我更是一言不发,常常一个人坐在偏僻的地方发呆。我越来越觉得活在世上没意思,我完全失去了理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父母的苦心最后都变成了孩子的苦水,来自学习上的压力又成为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备感艰难。
一位父亲说:
我孩子现读初三。从孩子上小学起到中学我们可真操透了心。
自从孩子上初中以来,我们家长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很少看电视,放弃了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给他一间独居以安心学习。为了言传身教,作出表率,我们也勤奋学外语,学微机,参加考级并取得合格证,真可谓用心良苦,但似乎对他触而不动,效果甚微,现今的孩子学习难,但做父母的更难。
一位母亲说:
我们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家庭的各种条件包括文化程度、济来源都算得中等以上,孩子的奶奶还是一位退休教师,我们自认为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毫无问题。但自从他上了小学以后,我们才发现对他的教育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自从他上了小学后,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他的阴影中。
另一位母亲说:
我每天就盼着快上班,因为工作可以使我暂时丢弃这一切的烦恼。我怕下班,怕回到曾温馨的爱的小巢,因为进了家,我就仿佛掉进了苦难的深渊,声嘶力竭的叫骂声、哭喊声已成了我家的主旋律,这样的日子已使我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这几个父母一定怀念孩子学说话时的快乐和喜悦,要改变孩子,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快乐也慢慢会回到你的身边来。
5.        书中自有黄金屋
古代读书或教育的直接目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求取功名”。因为在等级制度é?严的封建社会,要想跨越等级的羁绊,走入上层社会,只有通过读书这条路。许多读书人把及第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范进中举的悲剧正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古人把其形容为人生四大幸事之一。
而且,这也与孔子提倡的入世态度相吻合。学而优则仕,学以致用等都体现了这种官为本位,读书做官的价值取向及其对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做官为尺度,以走入仕途作为改变自身现状的途径,作为衡量个人才能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价值观深入人心。有诗为证:“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孔子还说:学也,禄在其中矣。把教育读书目的与谋生联系在一起。只要苦读统治阶级规定的四书五,就可以以此养家糊口,买房置屋。为了这样的生存方式,多少读书人从两鬓垂髫的少年读到白发苍苍的老翁,甚至终此一生也无怨无悔。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以做官和谋生为目的的教育读书还有一个深层动力,这就是光宗耀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十分浓厚,用求取到的高官厚禄面对列祖列宗是一份最好的献礼。不论走出家门多远,只要得到了一些成功,也要衣锦还乡,荣耀于乡亲之前。
这些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父母仍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付出极大的财力、精力教育子女们。一依然是光宗耀祖;二是实现自己未尽心愿;三是现实升学就业压力。如此沉重的目的,使教育过程显得负重累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背后也是光耀门楣,证实自己的存在价值。
一位母亲在信里这样说:
我怕她在学习上没出息,就让她去学。开始学时挺爱,后来有一段时间孩子说什么也不学了,没办法就不学了。后来,班级有什么活动,老师就让她们几个学过的去。美术老师说:“你们几个得挺好,如果愿意,我来教你们。”这时她又想学了。我很生气地说:“你没长性,说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她爸爸更生气了,狠狠地训了她一顿。这次没让她学。
不学了,我就又让她学游泳。或者两个都学,长大了,哪个成绩好,就吃哪碗饭。可好景不长,游泳刚学了七个月又不想学了。她还跟我喊着说:“我不愿学,你为什么逼我,我就不学。”
这就是父母的保险政策:哪个成绩好,就吃哪碗饭。父母把未来想得过于可怕,而把孩子看得太轻,总认为让他们自己承载起自己的人生是一件悬而又悬的事。罗曼罗兰的一句话正可以概括这样的情况,他说:人们烦恼、迷惑,实因看得太近,而又想得太多。
父母要把孩子看作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希望的新鲜事物,只不过他们需要时间和过程。在孩子的成长中加入一些理性和等待,减少一些过于成人的计划和担忧,事情会变得不一样。
一个母亲在来信中写了她5岁儿子的故事,看了让人心痛。
我也是一位老师,刚刚送走一个初三毕业班。我也是一位班主任,在教学中,对又捣蛋又差的学生我也用过赏识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可是我作为一个妈妈,却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法子。我这个孩子从一会走路就开始淘气。1岁半就拿鸡蛋打在地上,一连几次,最后我气得把他按在地上让他吃掉。打过他无数次总是不改,一会儿就忘。
孩子5岁半时,上了小学一年级,但特别不自觉。别的同学都放学了,只剩下他自己,可还是不着急,一边玩,一边写作业,弄得老师都没法。他也不是不会,给他讲他很明白。今年春天这一学期,由于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所以事多,对他管得不够,成绩一下子下来,由去年的80分降到40多分。气得他爸爸常打他。有时我问他:“儿子,你考这么少,你着急吗?”
“我不着急。”
“丢脸吗?”
“不丢脸。”
“那爸爸、妈妈呢?”
“你们丢脸、着急。”
连5岁的孩子都知道,书读不好,妈妈爸爸要丢脸。这样的观念竟然也刻在了小小孩子的心里。孩子才5岁多,你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吗?
又一位母亲写道:
孩子学习不好,我们很着急,眼看要中考了,如果考不上高中,更别说上大学了。作为父母,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有用之材。虽然上高中不一定都能考上大学,但多学点知识总有好处。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是知识竞争的时代,“适者生存”,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处中年的我们深感这一至理名言的含义所在,而孩子却少不更事。问他初中毕不了业,考不上高中怎么办,他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打工”,真不知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目前由于企业不景气而下岗的工人比比皆是,我们油田就业形势也很严峻,不是高中生不能就业。我们真正愁白了头!
孩子各有不同,做父母的要了解孩子,让他找准今后社会上的位置。
6.        听别人的话,走别人的路
从众随大流的传统心理也体现在了家庭教育上,忽视了个性特点,忽略了因材施教的古训。盲目攀比、抬升对孩子的要求,使家庭教育呈现一刀切的态势。不同个性的孩子在同一标尺的教育下,又怎会快乐成长呢?
一位母亲在信里写了自己的困惑:
现在有很多课外班,如奥数班、作文班、外语班、绘班等等。我在想,我是否也让孩子学这些课外班的内容呢?学吧,孩子太累了,很少有读书和玩的时间;不学吧,现在大家都在学,无论左邻右舍还是楼上楼下,几乎每家的孩子都是这样,学的孩子就比不学的孩子强。我还是喜欢让孩子上个好大学。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大学还是一个很广阔的天地。
别的孩子有的,我孩子也要有,而不管孩子的感觉如何,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
另一位母亲在信里描述了为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而做的努力,她说:
我耐心地跟他好声长谈。如为什么上学呀,没文化落后要挨打;将来是科学的年代,没相当的文化——至少是大学,就没立足之地等。对当今社会的实际现象也例举了许多许多,但收效甚微,甚至仍是老样子。后来我想空谈不行,千万百计到社会中去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例加以说教,如看电影《刘胡兰》,小说《高玉宝》,各类报刊报道农村小孩怎样在逆境中登入大学殿堂的事例,参观《红岩魂》等。不失时机结合学习来说、来谈。可以说只要什么活动、办法能去促使他学习,唤起点积极的学习热情,我们都一概不放弃。
这位母亲可谓是煞费苦心。可是,且不管这样的大道理离孩子的生活太远,孩子无法入耳,还把重心都落在学习上,一切都和学习联系起来,这怎么能得到孩子的响应呢?这好比一个本来就讨厌吃梨子的孩子,却偏偏不断给他梨子,一点也没有让他自己去挑选、比较和品尝。
当然,在迷失家庭教育方向的父母中间,还是有一部分觉醒型父母的,他们在教育孩子之前,不忘记让自己充实起来。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教育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我们希望这样的父母再多一些,那快乐的孩子就多了一些。
第四章      不同的眼睛看世界
在我们分拣的信件里,每一封信里都是一个家庭活生生的故事。这里面有父母的困惑、烦恼,也有孩子的心声和倾诉。在整理信件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两封信:
1.        玩着长大
在我们分拣的信件里,每一封信里都是一个家庭活生生的故事。这里面有父母的困惑、烦恼,也有孩子的心声和倾诉。在整理信件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两封信:
一封信:
记得孩子两三岁时,我们与同事们一起叙谈。孩子会站在一旁专心听,当听到某一段孩子自认为“有共同语言的”地方,便马上打断大人的讲话,自己兴高采烈地讲起来。这时,我们便脸一沉,训斥道:“大人们谈话你插什么话,过一边去。以后决不允许你再犯此类错误。”
另一封信:
有一次我们差点忽视了一个孩子的生命。那是儿子四岁左右的事。有一天我和孩子奶奶忙着送人,我儿子突然跑进来,急匆匆地说:“奶奶,奶奶,小同”还没等孩子说完,我和奶奶就说:“大人说话小孩别打岔。”儿子看大人们都不理他,又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等我们大人把人送走,儿子告诉我们,小同掉进鱼池里去了,是我把她à?上来的。当时天气比较冷,水深到孩子的胸部,可以想象儿子小小年纪心里急到什么程度,大人却全然不去理会。
当大人们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理解拒绝孩子时,是否意识到,孩子会有什么感受,他们小小的心里会体味怎样的酸甜苦辣呢?
深受文化传统影响,中国父母习惯了居高临下、自上而下地看待孩子。家庭里缺乏平等的民主意识,过于控制、干涉孩子的行为和思想,习惯于把自己的观念意识加在孩子身上,用成人的眼睛俯视孩子。结果孩子的童稚常被大人的“知识,验,阅历”等成人“资历”所否定,所排斥。
一位母亲在信中写道:
孩子现在上小学一年级,仍然玩性很大,成天到处跑着玩,在家里呆不了几分钟。我们院子里同她差不多的孩子有十几个,他们常在一起玩。通常一群群地走东家串西家,或者跑到操场上去玩。也没有看到他们到底在玩些什么,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看动片。孩子玩得忘了吃饭,不睡午觉。不论早晚,不喊是不会回家的。只要听到楼下有一点动静,看到有一个小孩在,就想出去玩。在我看来,她的脑袋里似乎只有玩这一件事。
在父母眼里毫无意义的行为对孩子却乐趣无穷。他们在游戏中,在与小伙伴的接触中,慢慢学着长大了。
鲁迅先生说,玩是孩子天生的权利。可见,孩子就应该有他们自己的世界。
父母忽略了,如果孩子和我们一样,那才真正是可悲的事。
只有当我们做父母的蹲下身子,和孩子保持在同一视线水平上,我们才可能发现,来一只蚂蚁有那么好玩,一片草地上有那么多秘密,一块不起眼的小石头里会有那么多故事
2.        猪屁股
《东方儿童》中有一档问答节目,问“花为什么有好几种颜色?”
有的说:如果花只有一种颜色,太阳就不喜欢了。
有的说:如果花只有一种颜色,蜜蜂就不喜欢了。
因为这些孩子富有想象力的回答都错了,所以,一个小丑不时出来嘲笑他们。
最后,标准的答案告诉孩子,花有多种颜色是因为花中有胡萝卜素等等。
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大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乡村小学里,美术老师带领大家到村子的猪圈旁进行实物写生。大家你拥我挤,占据了有利地形开始观察、琢磨。一个瘦小的小男孩显然在争夺中败下阵来,他转来转去,发现只有猪屁股后无人占领,于是他兴冲冲坐在那里,睁大眼睛看呀看,满心欢喜地交给老师自己的作品。
老师正在帮忙指导其他同学的:“你看,猪的眼睛是双眼皮的,猪的鼻孔是在猪嘴上的”
当老师转回头来接过小男孩的时,只见小男孩的上,一个大大的圆圈(显然是猪的肥胖的身子),上面两个小三角形(这是毕加索式抽象的猪耳朵),中间一根卷曲的线(这是使此动感十足,最为龙点睛的传神处理,使得猪尾巴活灵活现),下面两根棍(这是支撑猪的美感细脚)。
老师一惊:“这,这是猪吗?!”
可是,从小男孩那个角度看,这就是猪,而且是猪屁股的特写。
大多数人听了这样的故事,都会会心一笑。不过,在我们的实际生活里,特别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少。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父母总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问题。这样结果当然就像小男孩的猪屁股一样令大人气愤,认为孩子如此不入流,如此不可教。
3.        生活是一个秘密
为什么父母总是忘了孩子与大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呢?我想,有这么几个因:第一是父母与孩子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是感性思维,凭潜意识行事,而成人积累的验和知识所形成的理性思维, 掩盖了感性思维,显意识的作用压住潜意识的发挥,于是,观察世界的角度就不同。
一位母亲这样写道:
没事可干时,儿子就把家里的东西砸坏,连地上铺的砖块,他都会搬开来玩;一只废电池,一个钟表,他都会打开、砸碎。问他为啥这样,他说看看里面有无吸铁石。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不让他干的这些事,他挨了打还要干。
孩子就是这样度过童年的,在大人眼里破破烂烂、毫无价值的东西,在孩子眼里可能都是宝贝,都充满了乐趣。如果我们去看看孩子的抽屉,也许会发现,少了胳膊的娃娃,一颗缺了边的玻璃球,一截小木棍可是这每一样东西后面也许都会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也许有人还记得,在《牵手》里有这么一个镜头:男主角钟锐要搬家时,要把儿子的一袋子玩具当垃圾扔掉,儿子马上像小è?击手一样对他è?打脚踢。这个镜头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处理。
孩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讲充满了神秘,而生活对大人来讲也许已没有了秘密可言。我们应该还给孩子突破人生“秘密”的这份权利。
第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很快,信息爆炸,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父母历的年代完全不同,所以,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面对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孩子大脑所接收到的信息比以前要多得多,因此要求孩子与大人有同样的视角是不现实的。
第三是有的父母思想固化,而孩子的境界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升。这种变化和父母的不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父母从自己的角度教育孩子,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上,表现出两种极为典型的趋势。一是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二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总希望挣脱父母羽翼时又用对待幼童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所造成的结果都是忽视孩子自然成长规律,忽略了他们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
面对孩子,父母感到竞争的紧迫,时代飞速发展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体验,他们中有的人冲在了浪尖上,有的人被淘ì?了,还有的人正苦苦挣扎,内心备感压力的沉重。尽管父母的生活体验不同,但回过头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一样的。得学东西,得有几样谋生的本领,我们这个年代已是如此,到你们那个时候只能是更激烈。这种对孩子未来的担心使他们抓紧一切时间安排孩子的每一天。
一封信里写道:
由于我丈夫是66届的高中学生,对未能完成大学梦耿耿于怀,现已成为终身遗憾。所以就让孩子来圆他的大学梦。从四年级开始给孩子加代数、几何等。有时一天要做80多道应用题,但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却非常忽视。到现在上初中一年级了,还给孩子洗脸等。
这位父亲把自己的人生失意附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来完成自己未下完的一盘棋。早早给孩子“加餐”,却对孩子的全面生活能力不加以培养。
其实,父母应该清楚,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孩子的人生刚刚开始,他们有他们这一代的生命内容,让孩子来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目标是不公平的。
当孩子大了,父母当然明显感到了孩子的“渐渐远去”。但是,他们渴望孩子的爱并希望孩子接受自己的爱,于是变得小心谨慎,努力想把孩子从身体到思想à?回到自己身边。有位母亲说,儿子和我上街,都不许我à?他的手,以为孩子是个伴,早知这样,真想让他回到肚子里。
这种老母鸡护小鸡的心理使父母对长大了的孩子关爱备至,从吃饭穿衣的嘱咐,到交朋友、玩耍的叮咛,并从自己的角度告诉孩子看待许多事的观点。
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父母都应该尽量去适应:孩子小时候,给他们自由空间和快乐;孩子大了,要给他们足够的心理空间和适应情感距离。
4.        情绪会污染
父母在社会中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难免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人都是凡人,不可能完全脱离情绪的干扰。情绪化的弊端就在于随心所欲,放纵而不加节制。有的父母认为家是自己的家,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面对与自己关系最亲近的人都要控制自己,活得太累了。但是,反过来想一想,正因为家是我们最安全的港湾,爱人是我们一生的伴侣,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才应该更好地对待这一切。
在面对孩子时,这样做的结果是把自己郁积心底的不良情绪在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泄出来,孩子成了盛装大人不良情绪的容器。而且,随意发泄会成为一种习惯,使教育也变得随意,这会让孩子觉得莫名其妙。
一位母亲在信中说了这样一件事:
孩子好像总长不大一样,任何事你急她不急,本不该出现的错误在她身上常常出现,所以,每次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当前这种以分数规定终身的时期,长此下去怎么办?记得这学期期中考试,考完后她自我感觉特好(常这样),待卷子发下后傻眼了,与她想象的分数相去甚远。在随后召开的家长会上,我查看了她的卷子,真让我气不打一处来。复杂的、有难度的题目一分没扣,偏偏在基础部分、计算部分扣掉了许多不该扣的分。由于她的粗心,他们班第一次排名次就排到了40名。回去后我横加指责了她一番之后,还不解恨,当即规定不允许她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我的脾气就是这样。
因为孩子学习成绩的问题,这位母亲以不让孩子参加春游作为惩罚。实际上,这就是父母在随意以自己的情绪好恶,把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扯在一起,使他们的教育在孩子眼里毫无章法、毫无规律所。既然父母都不遵守“规则”,孩子当然学不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一位母亲在信里写道: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一年级时,学习成绩不算太坏,每次考试卷基本上都是满分。可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到了二年级老师要我到学校去,说孩子考得一塌糊涂。回家后自己也不够理智,心想太丢人了,爸妈在单位里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比别人强,可是你却考得这么差。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劲,对他è?打脚踢,往死里打,心想这么一打下次考试一定能考好。可是怎么也没想到下一次的考试还是这样,真是气得要死。考不好,回家就是一顿毒打。结果年复一年,只要一考试,拿回的成绩报告单,都有红灯笼。现在更要命,平时都不错,一旦碰上真考试,上了考场,他头脑里就一片空白,平时会做的题目也不会了。我很焦急,也很苦恼。
我也曾与老师接触过多次,老师给我的回答也是这样的:“不知道你孩子是怎么回事,平时还可以,一考试就不行。”所以说老师都没办法掌握,更何况我们家长了。
孩子考试为什么越来越紧张,这与母亲对待考试结果的态度和方式有很大关系。考试不好,孩子就要挨打,这样的态度只能给孩子下一次考试加压。
5.        爱不是砝码
很多教育家都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为什么不叫技术叫艺术呢?我想是因为教育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教育过程是没有办法量化的,这里面最不好把握的就是情绪。
一封信里写了这样一件事:
我的嘴皮磨破了,起茧了。当我气疯时,我打他骂他。有时他哭,有时深深地′?着粗气,头歪昂着,两眼视,我深深地意识到了什么。
记得两个星期前的一天,我一到校,他的三个任课老师都围着我说他都欠他们的作业!当时我大脑顿觉“嗡”的一声,在学校我按捺住火气叫他一门一门地补。到了晚上六点多钟,饭后,我极平静地对他说:“开学四个星期了,说、骂、打都进行过了,你就是不改正。现在请你出去,自谋生路!”说着,我提着他的书包,连à?带拽往外赶,他双手死死抱住桌腿,求饶说:“我要写作业,不然老师又要叫我到办公室补作业。”
紧接着我说:“不行,你今天得给我走,我不要你了。”
他说:“写好作业,我走。”
于是,写完作业,已是深夜11点钟了,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我说:“背上包出去!”看得出来,他慢慢地收着书包,磨磨蹭蹭地穿衣,当手臂挥起时,抹了一下眼角,嘴里却没有一句央求的话。看看这些,我把他送到楼底。
这时,夜很静,地面湿漉漉的。几乎没什么行人,偶尔路过一二辆出租车,特有一种“凄冷”的寒意。
我有点后悔了,话绕了一下问他:“夜这么深,去哪里想好。”
他告诉我去学校。说完头也不回地,迈着重重的步子朝前走去。直到拐弯我视线看不到他时,赶忙追上去叫他站住。就在马路上,我们谈了将近一小时,问他感受如何?他说:“我在上坡时哭了,因学习不好,妈妈撵我出去,从此我就没家了”
为了学习,为了作业,不知有多少父母随便以“不要你了”、“你不是我们的孩子,就当我们没养你”来对待不谙世事的孩子。随意把亲子之情和孩子的错误联系起来,认为这样可以震醒孩子,但是,这多伤孩子的心呀。
6.        爸爸为什么要让座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见到一家三口。爸爸把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被妈妈抱在怀里的女儿跟妈妈嘀咕了一阵悄悄话。
爸爸饶有兴趣地问:“女儿说什么?”
妈妈回答:“她说你是这个(妈妈比划着举起小手指)。座位都没了,别人不给你坐。”
这对年轻的父母兴致盎然地说着女儿的趣事。
我不知道,一笑之余,在下车后,在回家后,他们会不会给孩子讲爸爸为什么没有了座位。
孩子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日日夜夜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的隐性教育。父母的教育能力往往在这些不意中清晰地流露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孩子,这也正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一位母亲在信中写了她是如何指导孩子从上课不敢发言到大胆举手的:
孩子也有她的缺点,上课不积极发言。孩子不积极发言的因不是不懂,而是害怕,害怕讲不好老师会责怪,同学会笑话。我们常这样问孩子:“宝宝,今天上课你发言了吗?”“没有,我不敢。”“那老师提问,即使回答得不完全,或是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老师会及时纠正,并会讲给你听的,说不定老师还会表扬你今天有进步了,能大胆发言了呢!”当我说完这段话时,我发现我的孩子眼睛亮了一下,“老师会吗?”“会的,一定会的!”后来我听孩子回来说的话就是:“今天我敢发言了,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我以后还要积极发言。”从此也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这位母亲帮女儿分析了问题,在平μ?中解决了孩子的薄弱环节,又没有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用强迫,不用言语刺激,一样解决了事情。
很少见到消极抱怨的父母会教育出一个乐观积极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人生之初的榜样和保护神,孩子的行为首先从模仿父母的行为开始。孩子渐渐长大了,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也受到父母的最大影响。
一封信里这样写道:
孩子处在集体当中有磕碰是难免的,我总是告诉孩子能忍的就忍让一下,实在解决不了再告诉老师。老师每天看管那么多孩子,也告诫孩子不要总是告状。于是,女儿就自己解决了一次。她对班里两个总是犯“浑”打她的同学进行了报复处理,将他们的铅笔盒扔进了厕所里。事后,我告诉女儿,这件事处理得不当,这样一来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而使自己又犯了个错误,还需要买两个新的铅笔盒还给同学。
而我周围的同事则干脆告诉孩子,自己不要主动打人,但别人第一次欺负你时,你就给他个狠的,让他和其他同学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以后就再没人敢欺负你了。
于是,我的忍让教育换来的只是女儿今天胳膊上青一块,明天手上又被挖破了。
这位母亲在教育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她的忍让教育在现实和周围环境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而孩子在母亲既否定,又没有有效建议的情况下,会变得不知所措。
家庭不是与世隔绝的净地,它与复杂多变的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父母对人生、对社会现象的种种看法和观点,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潜在教育影响。当父母在家里谈论社会现实时,这里面一定会带着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面对孩子,这份评价的责任就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