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家必读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22:49:08

[选股支招]如何发掘 潜力牛股

  面对大量不断上市的新股,投资者可供选择的股票有很多,但是这其中只有极少数股票未来会成为大牛股,大多数都是平庸之辈,如何才能避免买进没有潜力的新股,尽最大努力买进具有高成长型股票?总结为以下几点:

  1、追随网下配售全国社保基金组合。在新股网下配售中,如果某只新股在网下配售名单中出现很多全国社保基金组合参与配售,其认购家数很多,合计认购金额总数很高,在与其同时发行的几家新股当中对比认购金额最高。在首日上市头几天公开交易信息里如果出现机构专用席位大笔买进行为,买进前5名多数都是机构专用席位,并且合计买进金额数非常巨大,那么这个新股将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这样的例子已经出现在东方园林、信立泰、汉王科技、万邦达等股票当中。

  2、第二日涨停板现象。每次新股首日上市都是三个新股或者几个新股同时上市,投资者如果没有高超的选择能力,往往会陷入头脑混乱的状态,不知道应该买进哪一个新股,面对这种情况,当天全部放弃买进,等待第二天开市再作出决定。第二天如果这几家新股当中集合竞价和开盘价开出红盘或者涨幅最大的新股,投资者可以立即进行操作买进涨幅最大的新股,一般这意味着这家新股已经在首日上市时被潜在的强大买盘暗中吸纳,后市持续上涨能力突出。如果在公布的公开交易信息里还有机构专用席位买进,上涨的幅度就会更大。这方面的例子是东方财富、章源钨业、博云新材、东方园林、新北洋。

  3、专门买进发行价最高的新股。由于现在的新股发行很多,每家新股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为了避免买进没有潜力高成长新股,投资者可以假设新股凡是发行价最高的股票,那么这家新股肯定业绩非常好,高送配的潜力同样也是非常强烈的,因此在同一批上市的新股里,只选择最贵的新股在集合竞价时段对最高发行价新股进行买进。大多数超高价发行的新股还在分配方案中推出了大比例送股,满足了投资者对其高送股的强烈要求。只是这种选择方式需要结合观察全国社保基金组合在网下多家密集大笔认购的总金额和上市后是否立即就有机构专用席位大量买进的情况,才能作出投资决定。

  4、新股连续每年10送10股除权,复制历史上的大牛股苏宁电器在上市后立即连续每年大比例送转股,业绩仍旧能够高速成长的模式。以此作为参照,对所有已经公布高送股的新股进行列表,在它们除权后跟踪,在这些新股除权后立即碰到的下一个公布半年报和年报的时间段,如果有的股票能够再次推出高送股,其业绩继续保持高成长,那么这个股票有很大的机会成为超级牛股。

  5、多数新股走势平淡,如果想要从中发现未来的牛股,必须要求被选择的新股达到一定的条件。日K线从低点开始必须连续拉出3根红色K线,在上涨到第四根和第五根K线时,允许股票进行极小的调整,但是禁止下跌跌穿第三根日K线,并且迅速结束调整,从第五根调整日K线和第六根开始又向上创出新高,如果同时有多家新股符合这个条件,以上涨幅度最大和连续上涨角度最快速的新股作为首选。 

 

[选股技巧]选择龙头股的实战技巧

    龙头战法是我们在股市征战十年的精髓,核心思想是:快、狠、准、捕食。龙头战法是实盘操作的最高技法,是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

  第一部分 龙头股具备五个条件 个股要成为龙头,必须具备五个基本条件:

  第一,龙头个股必须从涨停板开始。不能涨停的股票不可能做龙头。事实上,涨停板是多空双方最准确的攻击信号,是所有黑马的摇篮,是龙头的发源地。

  第二,龙头个股一定是低价的,一般不超过10元.只有低价股才能得到股民追捧,成为大众情人——龙头。

  第三,龙头个股流通市值要适中,适合大资金运作,大市值股票和3000万以下的袖珍盘股都不可能充当龙头。

  第四,龙头个股必须同时满足日线KDJ、周线KDJ、月线KDJ同时低价金叉。

  第五,龙头个股通常在大盘下跌末端,市场恐慌时,逆市涨停,提前见底,或者先于大盘启动,并且经受大盘一轮下跌考验。

  第二部分 龙头股识别特征

  龙头个股的识别,要求具备丰富的实盘经验,实践中我们总结出用两个特征识别龙头个股。

  第一,从热点切换中变别龙头个股。通常大盘经过一轮急跌,会切换出新的热点.

  第二,用放量性质识别龙头个股。个股的放量有攻击性放量和补仓性放量两种,如果个股出现连续三日以上放量,称为攻击性放量,如果个股只有单日放量,称为补仓性放量,龙头个股必须具备攻击性放量特征。

  第三部分 龙头股买卖要点及技巧

  买入技巧:实盘中,要学会只做龙头,只要热点,只做涨停,选择的操作标的,要求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周KDJ在20以下金叉;

  2、日线SAR指标第一次发出买进信号;

  3、底部第一次放量,第一个涨停板。

  买入要点:龙头个股涨停开闸放水时买入,未开板的个股,第二天该股若高开,即可在涨幅1.5~3.5%之间介入。

  卖出要点和技巧:

  1、连续涨停的龙头个股,要耐心持股,一直到不再涨卖出。

  2、不连续涨停的龙头个股,用日线SAR指标判断,SAR指标是中线指标,中线持有该股,直到SAR指标第一次转为卖出信号。

  第四部分 龙头股操作风险控制

  龙头个股操作要遵循严格纪律:

  (1) 实战操作的根本要求是客观化、定量化、保护化。实战中绝对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操作情况出现,市场信号是实战操作的唯一,也是最高原则。

  (2) 给出精确严格的止损点并誓死执行,什么股票我们都敢做,因为风险已经被我们锁定,这是实战操盘手的最高实战行为圣经。 

 

[选股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选股指标

    股民选股最依赖的就是各种技术指标。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不靠指标靠什么?但是指标选股往往有很大的缺陷,在运用中须加以注意。

  一是遇到政策变化或突发消息,市场会出现巨大波动,指标有时会钝化失灵,不具备参考意义。

  二是指标也是可以做出来的,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因为炒股的人都在看指标,所以主力也可以将指标做得好看,以达到诱多的目的;也可以将指标做得很难看,用来打压股价。可以高开低走,让指数收阴;也可以低开高走,让指数收阳,达到洗盘的目的。有些主力精于“刻盘”,可以将股价收在88或14等富有特殊意义的价位上,据说能达到某种暗示的作用,颇为神奇。

  三是对于指标,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波浪理论,因为大浪里有小浪,五浪从什么时候算起、怎么数很难统一。另外,对于K线中的一些实体是持续信号还是反转信号,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也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因此,在运用指标时,最好不要凭借单一指标就做出判断,而要综合运用,相互印证,最好是和量能结合起来运用。当然,前提是对大趋势和股票基本面有比较正确的判断。

  运用指标也是学习实践的过程,一边炒股,一边学习,炒股也就有了乐趣。有了乐趣,心态才好。做错了,就当交了些学费,再总结经验;做对了,心中颇有成就感,这样就不会为一些小的得失而耿耿于怀。

  总之,对指标的运用也要不断总结,切实掌握一套简单实用、适合自己的方法。

 

 

[炒股支招]抓住三种获利机会

    在股市投资,有一种极端而又奇特的现象:有的人,即使行情再差,也很少被套,还时有所获;有一些人,即便行情再好,也难以获利,还时常亏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机会的洞察和把握能力不同。

  跌出来的机会

  机会,首先来自下跌,包括大盘的下跌和个股的下跌。两年前,大盘从6124点飞流直下,砸在1664点"地板"上;今年8月,大盘从3478点"跳水"至2639点。面对同样的"高台跳水",有的人吓得魂飞魄散,有的人感到机会来临。典型的投资者有三种:一是惊慌失措,割肉逃命,结果把那些十分珍贵的筹码让给了别人,错失了难得的投资良机;二是沉着应对,选择坚守。这类投资者心态大都比较平和,如今已减亏或扭亏,有的或已盈利;三是抓住机遇,逢低买入。对于这部分投资者来说,大盘和个股出现大跌,正是买入股票的机会。他们认为,涨、跌是股市永恒的规律,要想在充满风险的股市获利,不仅要在大多数投资者的一片狂喜中"落袋",而且要在大多数投资者的一片绝望中"捡拾"。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盘和个股的下跌,对于准备买入的投资者而言就是一种难得的机会。

  涨出来的机会

  跌是机会,涨更是机会。在股市投资,十有八九都希望股市上涨,只有上涨、大涨,才能卖个好价钱。对于想卖股的投资者来说,涨是机会;对于想买股的投资者来说,涨也是机会。当大盘和个股刚开始启动时,多数人很难分辨主力的真正目的、操盘动向以及领涨板块和率先启动个股,此时先涨起来的股票往往就是机会最大的品种。当行情涨到一定程度,板块和个股轮番上涨之后,那些长期处于潜伏状态的板块和个股一旦放量向上,往往也是机会。在买入的时机方面,在发现目标品种启动的第一时间介入是一种机会,在这些品种随后出现的回调中分批逢低买入也是一种机会。一般情况下,与"跌"出来的机会相比,"涨"出来的机会更容易被发现,也更容易把握。

  磨出来的机会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机会来自"磨",即既不在涨时出现,也不在跌时产生,而是在"磨"的过程中逐步呈现。有些个股,大盘涨时它不涨,大盘跌时它也不跌,始终表现得不温不火,磨磨蹭蹭。如果"磨"的机会把握得好,也是大有作为的。以大唐发电为例,除刚上市不久借良好的分配预期,有过一番短暂的炒作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按兵不动",倒是在除权之后,跟随大盘的调整也出现过大幅下跌。大盘从去年10月1664点起涨以来,至7月3日已涨至3088点,涨幅高达86%。期间,许多个股上蹿下跳、十分活跃,大唐发电却始终在7-8元之间徘徊,"磨"的特征表现得非常明显。妻以7.47元的价格买入后,大唐发电依然来回磨蹭,无论大盘怎么涨跌,它都依然我行我素,气得妻几次都想一抛了之,换股操作。

  见妻有些急躁,我说,炒股要有耐心,既买之则安之,那些频繁"出没"于涨幅榜前列的个股机会虽多,但风险也大,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二线股票虽股性呆些,但也不乏机会,今天没有表现不等于明天也不会表现,过去表现得沉寂也不等于以后不会井喷,有些看起来磨磨蹭蹭的股票,一旦"磨"到了头,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大黑马。几天之后,一向表现不温不火的大唐发电终于开始发力和加速。几天工夫,大唐发电在不知不觉中竟也涨了15%。这一涨幅虽无法与那些大牛股相比,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买入后的几个月时间内,能有这样的收益,也该知足了。

  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有些投资者眼里,无论大盘和个股是涨是跌还是"磨",都是一种机会,因而总能及时发现,见机行事。炒股,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就是锻炼和考验投资者对于机会的洞察力和见机行事的能力。事实表明,在错综复杂的股市里,只有那些善于发现机会,及时抓住机遇,做到见机行事的投资者,才有机会成为这个市场里极少数的赢家和高手。

  

[投资支招]暴跌之下的逆势生存法则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A股暴跌600点左右,让很多投资者再次陷入"辛辛苦苦满三年,一朝回到十年前"的怪圈。估值处于历史地位的蓝筹股"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而中小盘股估值高企,股价却仍然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就连一些浸淫股市多年的高手,对今年的市场也直呼看不懂。不过,大户李先生靠着三大法则,在本轮暴跌中不仅安然无恙,还斩获30%左右的利润,真是不亦快哉!

  2010年的A股市场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以往的板块轮动没有了,蓝筹股尽管估值水平很低,但仍然一跌再跌,与此相反,中小盘股尽管估值水平动辄五六十倍,但股价仍旧噌噌地往上涨。想抄底蓝筹股的投资者不幸抄在半山腰上,害怕追高中小盘股的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上涨而不断地追悔莫及。此外,整体上都有投资机会、一荣俱荣的行业基本上不存在了,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成为制胜者的不二选择。

  凭借着多年的投资经历培养出来的敏锐嗅觉,李先生年初就觉得,机构整天忽悠的什么大小盘风格转换不大可能成为现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流动是收紧的,而房地产新政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走到了不得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的关头,大盘股想要往上涨,一是缺乏基本面的利好刺激,二是市场上资金量并没有那么多,至少资金不敢往大盘股上面砸。

  鉴于上面的判断,李先生今年给自己定下了三个法则:第一,只做流通盘低于1亿股的股票,流通盘小意味着很少的资金量都可以拉得动股价上冲,游资瞄准的往往就是这些小盘股甚至是"袖珍股";其次,李先生只做热门板块的股票,即新能源、新产业、新技术、智能电网等板块的股票,这些板块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前期主力资金介入比较深,没有故事可讲的股票很难成为市场的热点,这些代表新兴经济的股票有着太多的题材和故事可以翻来覆去地讲,资金也可以轮番炒作;最后,李先生严格执行短线操作思路。大部分股票李先生拿在手里的时间都不会超过两个交易日。如果股价上涨,一旦利润超过15%,李先生都会果断出手,而如果股价下跌,一旦跌破10日均线,李先生都会毫不犹豫地割肉。如此一来,李先生至少不会大亏。

  在最近两个月,李先生至少玩过20只股票,他每天在下午开盘后开始看盘,从热门板块中找出技术面明显开始走好的,然后在收盘前半个小时开始买票,第二天如果该股沿着5日均线平稳上升,就继续持有,如果涨停,就毫不犹豫出货。同时,李先生还在同一只股票中反复做波段,如此几个回合下来,倒是获利不菲,目前获利已经超过25%,接近30%了。

  展望后市,李先生觉得,中国经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调结构和保增长并举,在这种转型期,李先生将秉持他的波段操作手法,通过三大法则熬过股市的震荡期,迎接新一轮牛市的到来。

 

 

 

[看盘技巧]如何观察各类投资者买卖行为?

    市场中经常讨论某机构大幅减仓、某些机构在买入某些行业的股票,深交所从2009年开始公布按照个人、基金、保险、社保、券商、理财产品、QFII和其他机构分类的成交和持股状况。由于数据按月公布,考虑机构投资者持有行业周期远多于一个月的周期,所以该数据对于我们考察各类型投资者的买卖行为有较大的参考意义。作为新出现的数据,本酷图将建立一个深交所数据分析的框架,并揭示数据中显示的主要结论。(本分析以深交所的统计数据为基础)

  我们从深交所去年11月份公布的投资者——行业分类成交统计表。从该表可明显地发现:1、个人投资者各个行业中的买卖比例基本相同;2、社保基金买入农林牧渔、食品饮料、批发零售,卖出电子、水电煤气、运输仓储的现象比较明显;3、基金买入电子、食品饮料、石化、采掘,卖出机械设备、水电煤气、房地产。这只是其中的几点,那么,如何运用这些数据来分析呢?

  分析这类新且重要的数据的框架是什么?

  首先,我们观察个人投资者行为,发现其有两个显着规律:第一,从8-11月份买卖数据的看,各行业的比例基本相同;第二,结合1-7月份的成交和持股比例看,个人投资者的换手率较机构投者高53.98%。那么,这样就可以个人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和成交状况作为一个市场的基准。各类机构以个人投资者作为比较基准,进行分析。

  其次,对各类投资者进行三方面的比较分析:1、持股比例的不同期限的对比,2、买卖比例的变动,3、与个人投资者为基准的比较。

  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去年10月份、11月进行了两次配置转换

  由于7月份后数据公布的规则发生了变化,所以从从检验角度看,我们还没办法建立一个周期角度的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与股价指数波动之间的关系。以现在的数据我们主要可以观察各类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变化,对各个行业的配置比例的变化。

  重点观察之一:基金的投资行为

  从基金来看,8、9月份以后,重点减持周期性行业,10月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投资转变,但从11月份的买卖情况看,10月份的配置思路是错误的。整体来讲,8、9、10、11月份虽有变化,但整体对政策的担忧和实体经济的看法还没有变化,现在市场以低端消费和周期性行业配置为主。

  重点观察二:社保基金的投资行为

  社保基金的配置周期比基金稳定,在10月份进行了一次配置调整后,由于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动,11月份再次调整配置。这一变化与基金类似。

 

 

 

[投资定律]智慧投资者六条定律

    价值投资宗师格雷厄姆在《智慧投资者》一书中有许多至理名言。该书作为巴菲特大力推荐的投资经典,值得细细品味,书中理念经久实用。

  --买股票是一宗生意的一部分;市场总是在过度兴奋和过度悲观间摇摆,聪明的投资者是从过度悲观的人那里买来,卖给过度兴奋的人;你自己的表现远比证券的表现本身更能影响投资收益。

  或许每个普通投资者都有赚钱的经历,但最终的盈利结果并不理想,很多人并不能通过股市来实现财富的持续增值。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普通投资者喜欢在繁荣的牛市投资股票,不,是炒股。很多人不把投资股票当作一项投资,更不可能看作是一项生意。在许多投资人眼里,炒股就如同打麻将,他们也乐于来市场试试手气如何。因此,即使股价已经涨了3-5倍,但只要他们相信明天还会有一个涨停板(也许这就是最后一个涨停板了),他们还会勇于再持有一个晚上。等到第二天开盘,结果往往不是涨停板,而是不断下跌,甚至跌停。这个时候,上述投资人往往不会善罢甘休,他们非常恼火本来应该得到的馅饼又被市场先生抢走,因此,他们一定要等到手里的股票再涨一个涨停板才卖出,不过市场先生可不是那么善良的。最终,市场先生留给多数投资人的往往只有遗憾和懊悔。

  --投资收益是购买价格的函数,你买得高,收益率就低;不管多么小心,你无法不犯错误,只能恪守安全边际。也就是说,不管股票多么来劲绝不高买,你才能控制住犯错的后果。

  要想获取长期高回报的收益,一定要保证价格足够便宜。举个创业板股票的例子,我知道很多风险投资商或股权投资人在购买潜在公司的股权时,其入股价格往往在3-5倍市盈率,甚至更低。但当股权流通到一级市场时,卖给普通投资人就变成了30-50倍,甚至更高。如果等到二级市场买入,那么,普通投资人花的价格可能高达80-100倍。很明显,对比之下,最先入股的机构投资者获得更大的收益。而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如果仍然要买入的话,那他简直就是在干傻事。显然,从一般角度而言,收益率是市盈率的倒数。买入的市盈率越高,往往意味着收益率越低。除非你认为目前公司价格严重低估,否则,你没有任何必要用更高的市盈率来二级市场购买股票。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在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但这种投资机会往往更多的是来自熊市阶段。所以,格雷厄姆认为,牛市才是普通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因为繁荣的牛市看起来是最吸引人的时候,但往往股价也数倍于熊市阶段,因此,购买牛市阶段的股票,投资者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对股票价格要斤斤计较,要像超市购物,不要像买化妆品;真正重大的损失总是在投资者忘了问"多少钱"之后;高增长不等同于高盈利。上涨的股票风险增加而不是减少,下跌的股票风险减少而不是增加。

  对股票价格斤斤计较,不是说当股价被低估的时候还要延迟买入。更为确切的说法是,我们要在详知公司内在价值的时候,学会货比三家,想方设法购买物美价廉的公司,而不是随意买卖股票。所以,购买性价比最高的股票的最好办法往往是逆势而为。当多数人退出市场时,当很多人闭口不谈股票之时,才是较好的买入时机。但投资最大的难点在于杜绝盲从心理,保持独立判断能力和个人勇气。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买入心仪的股票,这份勇气和决心绝不是常人能有的,优秀的投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勇气和淡定的心态。

  --战胜市场平均水平非常难,如果你还是想试一试的话,那么,第一,你要有一个内在合理的策略;第二,这个策略得是市场上不流行的。战胜市场平均收益水平有可能但很难,普通投资者没必要有此追求。

  战胜市场是一个梦想,虽然对很多人而言,确实比较难以实现,但并不表示没有机会。其实,是否战胜市场并不重要,尤其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只要能够跑赢通胀水平已经很不错。从长期收益率来看,一个投资者能够实现复利收益率为6%,那么,相对来说,他买的资产大概在16倍的市盈率。如果想追求更高的收益,那么只有保证市盈率更低。

  --黄金不是天然的对抗通胀工具,1935年到1970年金价表现不如存款。

  黄金很自然不是对抗通胀的工具。有历史数据表明,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黄金的长期收益居然跑不赢通胀水平。有人曾举例说明,在民国初期,5两黄金可以买到一套四合院,但现在5两黄金最多买到一套进口组合沙发。现在有人倡言投资黄金,那不过也是一种见到黄金大涨之后的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度的行为,并没有进行过理性的分析和内在价值的评估。在价值投资者看来,任何商品都有内在价值。即使针对一个普通白领,我们也可以根据他未来的职业年限和现有的资产进行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来计算其内在价值。

  --投机不是不行,但致命的威胁是投机却自以为投资。投机时就要像理智尚存的赌徒,只带100美元去赌场,把棺材本锁在家中保险箱里。

  投机就是赌博,去赌博肯定不能带上全部身家,否则就是赌命。我们不主张投机和赌博,但并不能阻止某些人热衷于此。所以,小赌怡情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押上全部身家性命。当然,在某些人看来,或许投资也是投机,好比在价值投资者看来敢于在熊市出来是一种投资行为,但在市场大多数人看来,在熊市大家准备撤退的时候去买入却是一种博傻行为。

  不可否认,市场流行的盈利模式千奇百怪,常人自然无法分辨,价值投资也好,组合管理与技术分析也罢,或许都有盈利的机会。然而,从历史数据来看,似乎只有价值投资者才拥有长期不败的业绩。在价值投资者眼里,股权投资并非炒股,既不用每天敲打键盘,短线来回交易;也不用关注主力资金的进出流向,更不用考虑用方差来描述投资组合的风险。

  价值投资者认为,一切投资的关键都源于公司内在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低位抢"播"新基金 三招预约丰收年

  基金业一直存有“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现象。而目前A股市场在2500点附近震荡,新基金发行遇冷,正是“播种”新基金时刻。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选择新基金要把握好三个窍门。

  窍门一,买新基金不妨“追星”。最近不少基金公司用“明星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经理”的方式,为新基金造势。近期发售的交银施罗德主题优选,就派出了明星基金经理史伟,他拥有9年从业经验。而华泰柏瑞量化先行的拟任基金经理汪晖,不仅有15年证券投资从业经历,还是该公司投资部总监。民生加银旗下新基金也是该公司研究总监执掌帅印。理财专家表示,基金的业绩表现与基金经理的能力有很强相关性,投资者不妨选择有长期投资经验的“掌门人”管理的新基金。

    窍门二,选择带“创新”的产品。今年新基金流行创新,投资者不妨选择这类产品。从债券基金来看,封闭式债券基金盛行,如银华信用债券基金,以信用债为主要投资标的,在合同生效后3年内采取封闭式运作。此外,中短债也重现江湖。而偏股型基金方面,创新体现在投资范围上。如博时创业成长,对创业成长型公司的投资比例不低于股票投资部分的80%,还有华商产业升级基金、东吴新创业基金等都具有“创新点”。不过,投资者需要认真阅读其招募说明书,判断投资理念是否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判断基金经理风格是否适合该基金的投资理念。

  窍门三:可交易基金“慢”投资。今年发行的新基金中,不少是ETF和LOF基金,投资这类基金最好不要着急,可以等该基金在二级市场上市之后再购买,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节约认购费、拥有较好流动性,同时还方便快捷,避免了转托管等繁琐手续。

  投资者在投资新基金要根据个人状况来进行。如果投资者想进行长期投资,建议可关注指数型基金;若投资时间较短,可选择中小盘基金。理财专家表示,目前“轻装上阵”的新发基金可能更适合目前的市场环境,将跑出“黑马”。投资者在购买时可采用一次性购买和定投等多种方式,如此一来就可以在多个时间点买入,就减少了买在短期高位的风险。

 

 

[选股支招]换个视角选股票

  惯性思维常常会限制人们观察的视角,使人们的决策与现实偏离。有时,换个视角看看,也许会有另外的心得。

  在A股市场上,人们的惯性思维,是以上证指数看大势的涨跌。其实,如果你不在股指期货市场上投机,就可以不必过于关注上证指数的走势。这不仅是因为,在本周上海市场的交易金额已多次落后于深圳市场的交易金额,上证指数走势与其他指数走势迥然不同。更因为,这反映出价值投资视角的变迁。

  惯性思维的价值投资观,看重低市盈率、大权重股票。买这些股票被叫做"投资",而买小市值股票则多被冠以"短线"、"投机"或"游资".

  前几个月,我在本栏目提出这样的看法:阶段性持有大盘蓝筹股,长期持有小盘成长股。更明确地说,是投机性买大盘蓝筹股,投资性买小盘成长股。在我看来,对大盘蓝筹股只能在其被极度低估后,才能投机性短暂买入;而对那些处于生命周期成长阶段的企业才值得长期关注。它们正如毛主席所说:"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这些企业身上。

  再看看这几日的数据。6月11日,统计局的数据出来了:5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增长3.1%。按惯性思维,CPI的数值已经超过了3%的"红线",那么就应该加息。但是,我们换个角度看,在剔除了与农副产品相关的食品价格和石油产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核心物价指数的上涨尚不足2%。再考虑去年低基数的因素,物价上涨压力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物价上涨条件下,或许有人认为应该加息。在我看来,仍如几周前所说,那将是"鲁莽"的行为。

  坏数据并不一定那么坏,好数据也并不一定那么好。本周的好数据是海关总署公布的,5月我国进出口2439.9亿美元,增长48.4%。其中出口1317.6亿美元,增长48.5%,比上月加快18.1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有些出乎意料。毕竟在5月的大部分时间,欧元没有出现大幅度贬值,欧洲人对削减财赤、削减政府开支的迫切性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过去的买卖做过了,新的订单还会强劲吗?这令人有些疑虑。

  经济的亮点在,前景在,隐忧也还在。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还是不要追逐道听途说的喧哗,认真选择值得投资的股票。毕竟,我们不仅仅有深沪的主板市场,我们还有中小板、还有创业板。好的成长性公司,才会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财富。

 

 

 

[短线技巧]短线狙击的四大技巧

    短线狙击提高成功率的要旨:就是不要频繁做短线,一个月能成功的做2-3次短线狙击就很不错了。在这里本人强调只做有把握的事,在运用短线狙击四大技巧有个透彻的了解和领悟,同时在狙击短线股时,最好先跟踪观察该股的股性以此了解主力的手法,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短线狙击成功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想提高短线狙击的成功率,就必须比别人做更多的功课,稳定的获利只会留给勤劳和不断学习提升实战技巧的人,多听多看多记多背多体会,形成本能般的条件反射,这也就是所说的盘感。培养了好的盘感后,以后一看到这种情况我就知道后续怎么办怎么去操作,形成了一种本能的专业化的能力,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去领悟和先采取模拟实盘运用,以此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盘感。本人始终认为短线狙击对新入门和一般投资者来说风险很大,所以此类投资者不要急于求成,重点放在模拟实盘上,待自己有把握了,再考虑适机运用于实战中。在此本人同时给出短线止盈点的操作思路,以此让大家更好的去运用和把握。还是那句老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第一大短线狙击技巧:短线技巧就是不涨停不买。这是一种极限状况,这就充分强调了我们只做第一只做焦点的原则,涨停说明庄家异常凶悍,才可能把一支股票打到涨停,打到第一,他已经对自己的资金作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也不怕公告信息,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才可能涨停,绝对没有一支股票无缘无故的涨停,任何涨停都是有理由的有背景的,体现了极强势,根据科学的统计,涨停的股票买进,10天内获利3-5%的胜率为85%以上,股票投资没有超过100%的事情,只要胜率超过60%就考虑做,超过80%主就应该坚决做,当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根据比较测试,不是涨停就可以去买,而有一定规则,一支股票它涨在第一名但它没有涨停,一般我们强调是不买的,它往往可能是瞬间封住涨停诱多,那么怎样去区别是真正的涨停还是诱多的涨停呢,给出以下三个条件:

  (1)在盘中谁先涨停我们就考虑买谁,说明它比其它股票都要凶。

  (2)一定要运行在股价运动位置的中低位置,KDJ指标在60以下或者70低一点,都是非常良好的。

  (3)最好是首次放量。

  如果满足这三大条件,追击涨停成功率将大大提升,越多波封涨停说明它越弱,越少波封涨停说明它越强,配合它所属的技术位置来确定它的安全度,最后来配置自己的资金量,用封涨停诱多往往出现在技术位置较高的情况下,这样我们要去区别真假涨停。追涨停一定要克服心理弱点,一支股票涨停了就不敢买了,只要满足涨停条件而且涨停结构比较简单,我们就可去追,不要怕。涨停后要坚决排队,仓位要控制在30%左右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大短线狙击技巧:做突破,过高点买进。最佳的过高点买进是在前期蓄过势,也就是收了阴线。做突破也是要满足三个条件:1、技术位置要比较低,周KDJ日KDJ的状况良好,位置比较低;2、首次放量;3、过前顶之前蓄过势(蓄势是指做良好的准备)

  第三大短线狙击技巧:做低开长阳。这往往是庄家用来震仓洗盘的一种方法,要求位置比较低,当天盘中的收盘价一定要比昨天低二个点以上,有足够的下跌空间使昨天买进的人今天套牢,然后不断拉起来恐慌出局,同时要求成交量要大,说明庄家在这个位置是真刀真仓的干,如果成交量太小说明他玩弄花招做做图形,并没有投入资金有部署的去做拉高的事情,第二中可能是庄家可能在这个位置对关系户发红包。

  第四大短线狙击技巧:即涨幅大于3%,首次放量的买进方法。这种方法包含了二种情况,一种是走在上升通道,经过一段时间洗盘后,有一组K线止跌,3日均线走平重新朝上,带量上扬,这天涨幅大于3%,量比放大1倍以上,周、日KDJ指标在中低位,可以考虑追击它。还有一种,专门做暴跌,在熊市也不能袖手旁观,我们可以用小级别的资金,在战术级别上狙击反弹,要求远离30日均线,大幅下跌,周线、日线KDJ指标在20以下,低位金叉,3日均线带量上扬的时候可以狙击,条件是非常严格的,资金的规模是比较小的不能重仓。

 

 

[指标分析]成交量八大铁律

    作为广大投资者而言,读懂成交量才能读懂市场或股票给出的信号,才能结合K线分析来把握股价变化的奥妙所在。散户朋友们应经常听到,结合量价关系来指导自己股票的买卖,可见成交量对于实战操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现在本人就来给大家说说,成交量的八大铁律和五种形态,对于中短线操作而言,是能否取得成败的关键一脉,通过本人以下对成交量变化的分析,以此辅助大家在操盘中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正确买卖股票的意图,当然成交量八大铁律仅是多项指标分析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如果广大投资者由浅入深、主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去逐步学习和把握,那么当你的股票知识从量变转为质变得时候,那么恭喜你已成为了一名股场中的高手了!

  ★成交量结合K线变化的八种变化规律,简单的说就是:量价变化的八大铁律!

  1、量增价升,买入信号:成交量持续增加,股价趋势也转为上升,这是短中线最佳的买入信号。"量增价升"是最常见的多头主动进攻模式,应积极进场买入,与庄共舞。

  2、量增价平,转阳信号:股价经过持续下跌的低位区,出现成交量增加股价企稳现象,此时一般成交量的阳柱线明显多于阴柱,凸凹量差比较明显,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有主力在进货为中线转阳信号,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有时在上升趋势中途也会出现"量增价平",则说明股价上行暂时受挫,只要上升趋势未破,一般整理后仍会有行情。

  3、量平价升,持续买入: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价持续上升,可在期间适时参与。

  4、量减价升,继续持有:成交量减少,股价仍在继续上升,适宜继续持股,即使如果锁筹现象较好,也只能是小资金短线参与,因为股价已经有了相当的涨幅,接近上涨末期了。有时在上涨初期也会出现"量减价升",则可能是昙花一现,但经过补量后仍有上行空间。

  5、量减价平,警戒信号:成交量显著减少,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上涨之后,进行横向整理不在上升,此为警戒出货的信号。此阶段如果突发巨量天量拉出大阳大阴线,无论有无利好利空消息,均应果断派发。

  6、量减价跌,卖出信号:成交量继续减少,股价趋势开始转为下降,为卖出信号。此为无量阴跌,底部遥遥无期,所谓多头不死跌势不止,一直跌到多头彻底丧失信心斩仓认赔,爆出大的成交量,跌势才会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趋势逆转,应及时止损出局。

  7、量平价跌,继续卖出:成交量停止减少,股价急速滑落,此阶段应继续坚持及早卖出的方针,不要买入当心作茧自缚。

  8、量增价跌,弃卖观望: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下跌之后,出现成交量增加,即使股价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对待极度恐慌的"杀跌",所以此阶段的操作原则是放弃卖出空仓观望。低价区的增量说明有资金接盘,说明后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弹的产生,适宜关注。有时若在趋势逆转跌势的初期出现"量增价跌",那么更应果断地清仓出局。

  ★成交量的五种形态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投资者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分析要素之一。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以上就是量价变化的把大铁律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结合大盘及个股的变化趋势或顶底去灵活分析把握。

 

 

[套保策略]四种情形下可采用买入套保策略

  根据参与期货交易的方向不同,可以把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

  所谓买入套期保值,是指当期在股指期货市场上买入股指期货合约,以规避"在未来买入股票时,因股价可能上涨而导致建仓成本上升"风险的保值行为。在以下四种情形下,投资者可以采取买入套期保值策略:

  (1)投资者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内可收到一大笔资金,准备投入到股市,但又认为现在是最好的建仓机会,如果等到资金到账后再建仓,一旦股价上涨,势必会提高建仓成本。这时,就可以利用股指期货杠杆交易的特点,以较少的资金买入股指期货合约,来锁定未来股票建仓成本,对冲股价上涨的风险。

  (2)机构投资者现在拥有大量资金,计划按照当前价格买进一组股票。由于需要买进的股票数额较大,短时期内完成建仓必然会推高价格,提升建仓成本,导致实际的买进价格远高于最初理想的买进价格;如果逐步分批买进建仓,又担心期间股票价格上涨。此时,采用买入套期保值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先买进对应价值的股指期货合约,然后再分步逐批买进股票,同时,逐批将这些对应的股指期货合约卖出平仓。

  (3)投资者进行融券做空交易时,由于融券都有确定的归还时间,融券者必须在预定日期之前将抛空的股票如数买回,再加上一定的费用归还给当初的出借者。显然,当融券者卖掉股票后,最担心的问题是价格上涨,而在将来归还股票时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买回来,此时,可以采取买入套期保值策略来规避上述风险。

  (4)投资者在股票期权或者股指期权上卖出看涨期权时,一旦股票价格上涨,将面临较大的亏损,且股票价格上涨越多,亏损额也就越大。此时,采取买入套期保值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冲风险的作用。

 

 

[卖出技巧]卖股五大技巧

    买对股票只完成投资过程的一半或更少,接下来就是跟踪个股,并在股价大幅上涨之后卖掉股票,所以如何卖股票至关重要。笔者通过长期的研究,总结出了卖股的五大技巧。

  技巧一:低于买入价8%-9%坚决止损

  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讲是很困难的,毕竟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并不容易。投资最重要的就在于当你犯错误时迅速认识到错误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这是亏8%止损的原因。研究发现,在关键点位下跌8%-9%的股票未来有较好表现的机会较小,投资者应注意不要只看见少数大跌后又大涨的例子。长期来看,持续地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投资者将会获得较好收益。因此,底线就是股价下跌至买入价的8%-9%以下时要卖掉股票。不要担心在犯错误时承担小的损失,当你没犯错误的时候,你将获得更多的补偿。当然,使用止损技巧时有一点要注意,即买入点应该是关键点位。

  技巧二:高潮之后立即卖出股票

  有许多方法判断一只牛股将见顶回落,其中一个常用方法是当市场上所有投资者都试图拥有该股票的时候。一只股票在逐渐攀升100%甚至更多以后,突然加速上涨,股价在1-2周内上涨25%-50%,从图形上看几乎是垂直上升,这种情况是不是很令人振奋?不过持股者在高兴之余应该意识到:该抛出股票了,这只股票已经进入了所谓的高潮区,一般来说股价很难继续上升了。根据对过去15年中牛股的研究,股价在经过高潮回落之后很难再回到原高点,如果能回来也需要3-5年的时间。

  技巧三:连续缩量创出新高时卖出股票

  股票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当一只股票股价开始大幅上涨的时候,其成交量往往大幅攀升,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争相买入该股以抢在竞争对手的前头。在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上涨后,股价上涨动力衰竭,股价虽也会继续创出新高,但成交量开始下降。这个时候就得小心了,很少有机构投资者愿意再买入该股。此时供给开始超过需求,最终卖压越来越大。因此,一系列缩量上涨往往预示着反转,此时一定要卖出股票。

  技巧四:快速上涨的股票不宜马上卖出

  许多稳健型投资者往往在股价上涨20%以后卖出股票。但我们研究认为,如果股价在发点之后的1-3周内就上涨20%,不要卖出,至少持有8周。著名基金经理欧内尔也认为,这么快速上升的股票有上升100%-200%的动能,因此需要持有更长的时间,以分享更多的收益。

  技巧五:突破最新平台失败时迅速卖出股票

  大家都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大牛股的走势也有相似的循环。这些股票经历着快速上涨和构筑平台的交替变化。一般来讲,构筑平台的时间越长则股价上升的幅度越大。但这也存在着股价见顶的可能,股价有可能大幅下挫。通常,股价见顶时公司盈利和销售增长情况非常好,因为股价是反映未来的。无疑,股价将在公司增长迅速放缓之前见顶。所以,当有较大的不利消息时,如果预计该消息将导致最新平台构建失败,投资者应迅速卖出股票。

 

 

[解套技巧]创业板十大解套技巧

    一、看大盘脸色。主板的趋势至关重要,当年中小板开板之时,许多股票连续跌停,皆因2004年正处于大熊市之中。

  二、看比价。将创业板新股与主板同一地域公司、同一行业公司、同一市场题材公司、业绩相近公司、相同流通股本规模及类似股本结构间的公司进行对比。

  三、看成长性。其中重点是业绩分析,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对资金的吸引力较强。

  四、题材是否有"底气"。新股是否有更强的股本扩张潜力,主要看其滚存利润、公积金和净资产这3个因素。

  五、看大股东实力。流通股本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市场炒作,还要看大股东间持股的比例如何。

  六、概念好不好。注意公司的经营范围、所处行业、在建项目和募集资金用途,从中发现市场容易感兴趣的题材。

  七、切莫随波逐流。如果是短线炒作,那就尽量避免参与大家都看好的"红人",正所谓人弃我取。

  八、把握好时段。判断新股是否有短线机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换手是否充分。

  九、看主力成本。单日成交量最为集中时的均价线,就可以看成是主力的成本区,在成本区上下浮动10%的区间,具有相当的介入价值。

  十、关注开盘大涨股。真正会大涨的新股,往往出乎市场大部分人的预期。

 

 

[散户宝典]散户"操盘"技巧 短线十八"法"

    看线法对大盘,权重股白线上得比小盘股黄线快,要出现回调,而黄线上涨比白线快,则会带动白线上,后市看涨。

  看比法涨跌比率大于1而大盘跌,表明空方势强,反之多方强。此状况高位看跌低位看涨。

  看头法头即领头羊。成交量大的股票开始走软,或者前期股市的热门板块走软,应当小心,个股行情已接近尾声,譬如海南板块龙头罗顿发展在高位放量滞涨,显示该板块行情巳到尾声。

  看势法股票趋势走软,市场热点消失在还没有出现新市场热点时,不要轻易去买股票。

  看量法成交量屡创天量,而股价涨幅不大,应随时考虑派发,反之成交量极度萎缩,则不要轻易抛出股票。

  看明细法大盘5分种成交明细若出现价量配合理想,当看好后市,反之要小心。

  看时法一只个股成交量若上午太小,则下午反弹的机会多;如上午太大,则下午下跌概率大。

  看黄金2.30法短法操作时间最好在下午2.30,因为2点半后涨跌预示的明日走势,运用60分种K线分析,可靠性好。

  看穿透法上涨的股票若压盘出奇的大,但最终被多头穿透压盘全吃掉,表明拉升在即,随后会大涨。

  看均线法一般股票的强弱升跌贴着均价运行,若发生背离将会出现当日反转。

  看吃货法盘面经常出现大手笔买卖,买进时一下吃了高位,表明机构在增仓吃货,应即时跟进。

  看内外盘法个股在盘整或下跌时,内盘大于外盘,且阴线实体小,成交量大,日后该股有行情的可能性大;大盘暴跌,而该股没跌多少或者根本没跌,承接盘强,成交放得很大,后市有戏。

  看线头力度法股价上冲的线头曲线绝对的多于下跌的线头且垂直角度越大时理应看好该股。

  看逆势法在下跌的趋势里,应选逆势上涨股;在上涨的市道里,应选有大手笔买卖的股票。

  看冲天炮法开盘数分种就把股价往上直拉,而均线没有跟上,往往都是冲天炮冲上去会落回来,以当天失败而告终。

  看阴虚法当日下跌放巨量,但收的阴线实体不大,而且大部分时间在昨日收盘上方运行,第二天涨的概率大增。

  看高点上移法涨幅在5%至7%以上,内盘大于外盘,高点不断创新,低点不断抬高,说明有机构大户在进货,当日冲击涨停概率大。

  看分价表法分价表若是均匀分布,说明散户在博弈,反之波动较大则有机构介入。

 

 

法律风险分析:那些触礁沉没的上市公司

  那些触礁沉没的上市公司(一)

  一份关于退市企业的法律风险分析报告

    上市,步入资本市场,对于中国众多企业而言,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目标,这不仅是头上的一道炫目光环,更是公司大施拳脚的地方。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企业成功上市,不代表就此走向成功。机遇越多,风险就越大。过去,人们习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成功的上市企业,却从未发现,又有多少已经成功上市的企业,在汹涌的市场浪潮洗礼中,触礁法律风险而黯然沉没。

  近年来,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中国企业因法律风险遭受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的案例遽然增多。据统计,2009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共有553家公司发生诉讼,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0.35%;涉诉金额高达1606亿,占A股上市公司该年净利润的14%。

  同时,有76家上市公司因违规而遭受处罚。可以看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揭示出来的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更呈大幅上升之势。

  在此,为更好地揭示上市公司遭遇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华夏时报》携手国内知名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机构——北京市智维律师事务所,搜集了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所有被动退市的公司。通过对每家公司整个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失败背后的真正病因。

  造假丑闻引爆法律风险的琼民源A 

  上市时间:1993-4-30

  终止上市时间:1999-7-12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操纵股市、

  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智维评析: 

  琼民源在上市不久,经营业绩便凸显不佳。公司的管理者为掩盖事实,走上了大肆造假的道路。公司年报显示,1996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较1995 年增长848倍和1290倍。

  后经证监会查明,造假事实包括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及他人签订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虚构利润5.4亿元;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虚假资产评估项目虚增资本公积6.57亿元。

  此外,琼民源的控股股东存在操纵股市牟利的行为。因此,这些漠视法律风险的行为,最终全面引爆了法律风险,成为了公司退市的推手。

  盲目扩张负债过亿的“地产超人”PT金田 

  上市时间:1991-7-3/1993-6-29

  终止上市时间:2002-6-14

  关键词:盲目扩张、法人治理缺失、内控失调

  智维评析: 

  金田是“深市”元老级的上市公司,是深圳房地产开发的翘楚。十年间,金田扩张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除深圳、上海外,北京、湖北、广西、青海、香港等国内大多数省市都有金田的投资,且不限于房地产行业,触角伸至酒店、零售百货、水泥制造、运输等近10个行业。然而,伴随着多元化扩张战略,金田并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无经营重点,所涉行业广却不深,没有形成市场竞争力,同时资金较为分散。

  可以看到,金田法人治理法律风险管理不完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凌乱,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盲目扩张。至2001年10月,金田涉及104项官司,涉案金额14亿,仅财务负债就有11亿,累积欠息3亿,这成为金田重组的最大障碍。

  被大股东当做“提款机”的PT粤金曼 

  上市时间:1996-1-23

  终止上市时间:2001-6-16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粤金曼曾经有过“世界鳗王”的美称。在公司的股权结构中,第一大股东潮州市国资局,占有总股本的29.3%,而国资局把这部分国有股长期委托给金曼控股集团公司来经营。自1996年开始,控股股东长期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达10.1253亿元。同时,金曼控股公司与金曼的人员、财务合二为一,而大股东利用其控股地位将上市公司当做“提款机”,多次利用上市公司的贷款向外投资,最多的时候投资企业达二十几家,给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严重影响,曾经的“世界鳗王”最终掉入退市的深渊。

  蹊跷巨额担保致死的ST宏业 

  上市时间:1996-12-31

  终止上市时间:2002-9-5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违规担保

  智维评析: 

  在中国,上市公司成为大股东的提款机、为大股东借款担保而背上巨额债务者早已不乏其例,但为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系的公司担保而陷入信用骗局,以致背上3.7亿元巨额债务的上市公司,恐怕是只有宏业一家。

  可以看到,巨额债务的根源在于宏业原第一大股东建安公司与汕头新业公司和金达实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后,并未办理相应转让手续,形成了建安公司有名无实、新业公司实权在握的畸形局面,为香港达利丰提供的巨额担保即发生在此期间。

  沦为大股东提款机的*ST南华 

  上市时间:1996-12-9

  终止上市时间:2004-9-13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南华前身是位于广州海珠区南华西街上的街道集体企业,主营空调、冷冻设备制造。1996年底上市后公司成为“中国街道第一股”,风光一时。但是,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的严重缺陷,为日后埋下隐患。

  南华的控股股东“广州市南华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形同一体,母公司董事长长期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最终使上市公司沦为大股东的“提款机”。其中,南华遭大股东占用资金达6.33亿元;由1997年至2000年为大股东及其子公司提供银行贷款担保总额达4.69亿元。

  被大股东掏空“资不抵债”的PT南洋 

  上市时间:1994-5-25

  终止上市时间:2002-5-29

  关键词:控股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

  虚假重组、高管犯罪

  智维评析: 

  1996年4月,海南成功投资有限公司受让海南省航运总公司所持3900万股法人股,成为南洋公司的第一大股东。随着成功公司几位控股股东陈涛、游晓林、厉建中先后因涉嫌多项经济犯罪被推上被告席,南洋被掏空的黑幕也开始逐一曝光于世人面前。

  通过虚报注册资本、虚增收入、与券商合谋操纵二级市场股价等等手段,从1996年至1999年间,南洋5.6亿资产全部被挖空,并且背上4个亿债务。债务诉讼最多一年曾达200多起,严重资不抵债。2002年南洋正式退市。

  打破“只生不死”神话的PT水仙 

  上市时间:1993-1-6

  终止上市时间:2001-4-23

  关键词:并购重组盲目、依法终止上市

  智维评析: 

  水仙曾经是上海轻工业发展的一面旗帜,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合资失败,公司的亏损一年胜过一年,先后被实施特别处理和暂停上市。1998年开始,水仙马不停蹄地先后与12家企业盲目“相亲”,最后都宣告告败,水仙最终未能通过重组而获得重生的机会。200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不给予水仙暂停上市宽限期,随后宣布水仙退市。水仙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只被摘牌的股票。

  剥离资产却纠缠不清致死的ST 银山 

  上市时间:1996-12-26

  终止上市时间:2002-8-20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不当垫资

  智维评析: 

  银山曾有着连续37年盈利的辉煌历史,是业界的标杆性企业。然而,银山的失败,除遭遇市场低迷、债务负担沉重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最后导致出现股东不当垫资等不利于上市公司发展的行为。

  可以看到,银山1993年股份制试点时,将剥离出去的非生产经营性资产组成了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但由于该公司存活困难,对该公司的财政补贴由当地国资局持有的银山公司的国家股红利支出解决。由于股权红利每年年底才进行分配,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由银山先代垫付,之后再用国家股红利冲抵。截至2001年6月,该费用累计达到2400多万元。迫于压力,银山承担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银山的倒塌。

  盲目扩张创“多项纪录”的PT中浩 

  上市时间:1992-6-25

  终止上市时间:2001-10-25

  关键词:法人治理缺失、内控失调、盲目扩张、

  诉讼风险

  智维评析: 

  PT中浩的前身是中国电子厨具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改名为中浩集团公司。媒体报道,在当时6家面临退市风险的PT公司中,中浩有多项创资本市场纪录:首先子公司最多,一度达到146家。第二,债务诉讼案件最多,高达156起,涉及金额9.12亿元。第三,债权人最多,债务涉及60多家不同性质的债权人,且分布广泛。中浩1995年终于出现了首次亏损。企业发展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良好的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很多企业无视法人治理缺失及内控失调的法律风险,无法抵御“做大”的诱惑,不顾风险盲目扩张,只能自食恶果。

  被大股东掏空牺牲的*ST北科 

  上市时间:1995-10-13

  终止上市时间:2004-9-15

  关键词:大股东侵占、信息披露虚假、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北科原名北大车行,2000年4月,更名为“北大科技”。1999年,万时红集团成为北科的实际控制人后,北科逐渐沦为万时红的“提款机”。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财产及信息披露造假等一系列法律风险也逐渐爆发出来。一方面,北科屡屡为万时红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提供担保,并因此一再被判承担连带责任。另一方面,万时红通过不当关联交易,将北科“掏空”。

  为掩盖事实,北科存在着严重的虚假陈述行为,通过虚构合同履行的方式,取得技术服务收入、纺织品收入6000多万元,虚增利润3662万元。同时,将用于偿还借款支出虚构为预付款6823万元。北科所作为独立法人,却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最终使其成为了牺牲者。

  业绩造假、疯狂走私被查的ST九州 

  上市时间:1996-11-26

  终止上市时间:2002-9-13

  关键词:欺诈上市、大股东侵占、违规担保、

  公司犯罪、法人治理缺失

  智维评析: 

  1996年九州上市后,福建省政府在其上面成立了九州商社,并将九州的国有股委托给九州商社管理,行使股东权力。而九州和九州商社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均为同一人。这为大股东九州商社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打开了方便之门。

  从1999年10月开始,九州因涉嫌走私,接受专案组调查。同时,证监会开始对九州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最终法院认定九州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九州商社原总裁兼九州股份董事长赵裕昌以受贿罪、走私普通货物罪、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九州不仅欺诈上市,且在上市后连年虚增利润。2002年9月13日,ST九州退市了。

  “土地保壳”闹剧致重组失败的ST鞍一工 

  上市时间:1994-1-14

  终止上市时间:2002-9-16

  关键词:并购动机盲目、盲目扩张、违规关联交易

  智维评析: 

  可以说,鞍一工的退市在上市之初就埋下了祸根。鞍一工的前身原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按照地方政府“抓大带小”的意愿,帮带了鞍山鞋革装具厂等6家亏损企业。而由原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改制分立的鞍山红拖产业公司,由于产权主体缺位,也一直挂在鞍一工。

  截至1997年10月,鞍一工为上述盲目兼并收购累计承担逾2亿的银行贷款债务及经济损失,而该2亿资金,超过了1.95亿募集资金的全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终因不堪重负而退市。

  为人担保却自身不保的ST海洋 

  上市时间:1996-12-18

  终止上市时间:2002-9-20

  关键词:违规对外担保

  智维评析: 

  上市公司相互担保是当时福建企业的主要资本运作方式之一,并且形成了包括16家上市公司及100多家关联公司的“福建担保圈”,海洋和九州就是其中的两家。而海洋的退市一定程度上是被ST九州拖下水的。2001年,海洋共涉及担保合计22607万元及美元581.9万元,其中为九州担保本息合计近1.1亿元。

  可以看到,互相担保是把双刃剑,在大家都好的时候可相互给予资金上的支持,而一旦一方陷入资金链断裂,另一方也别想脱身。违规担保的法律风险彰显无遗。

  “农业第一股”的ST生态 

  上市时间:1996-6-18

  终止上市时间:2003-5-23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不完整

  智维评析: 

  生态原名称为蓝田股份,生态有几万亩水域和陆地养殖场,还有现代化厂房、流水线、酒店和别墅群,如此大的固定资产投入,短期的资金回报率无法与工业企业相比,只有依靠不断借债或业绩造假来达到配股筹资的目的。2001年11月,中央财经大学刘姝威一篇600字短文拉开了公司退市的大幕。文章指出其偿债能力越来越差,公司连续多年造假的事实开始败露。退市前的生态已处于破产边缘,且诉讼众多,要想摆脱困境只有借助重组。而所有问题确认后才发现离ST生态退市只有短短数十天,最终公司没能上演生死时速大逆转。

  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的*ST鞍成 

  上市时间:1993-8-6

  终止上市时间:2004-9-15

  关键词:董事会行使职权不当、监事会职能缺失

  智维评析: 

  鞍成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来,上市之后业绩总体呈现下滑之势,到2003年全部停产。公司依靠自身能力难以扭亏为盈。自2002年起,公司开始了寻求重组之路。2004年,在鞍山政府撮合下,虽与多家重组方进行了磋商,但终因银行债务无法达成书面减债协议,资产重组失败,最终退市。

  表面上看,鞍成的退市是市场竞争、经营不善等导致,实际上真正的原因却是法人治理法律风险的爆发,其中最典型的是董事会不当行使职权的法律风险。如果公司董事会在决定对外担保的时候多考虑由此带来的风险,就不会造成重大损失。监事会功能的缺失,致使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假重组主业消失遭封杀的ST中侨 

  上市时间:1994-10-21

  终止上市时间:2003-5-30

  关键词:虚假重组

  智维评析: 

  由于公司经营规模小,中侨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业绩不尽如人意。2000年底,中侨苦心谋划资产重组,决定出售其下属的三家房地产子公司,借此摆脱被摘牌的命运。然而财政部会计司的一纸复函打破了中侨的如意算盘,该司认为中侨此举属于企业重组,置换差额不应确认为收益,因此中侨2001年仍是亏损。

  显然,中侨资产重组的目的只是改变短期内的会计报表数字,与提高企业的真实业绩、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重组相去甚远。可见,主营业务的缺失成了ST中侨重组路上的一大绊脚石。

  借奥运题材盲目投资致亏损的ST五环 

  上市时间:1996-7-15

  终止上市时间:2003-9-19

  关键词:投资风险管理缺失、对外担保不当

  智维评析: 

  从1996年到2003年,五环作为一家经营业务不佳、财务状况不良的公司,收入状况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其投资管理缺失的法律风险,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将体育产业作为主导,但没有大量流动资金支持体育产业的长期投资。可见,五环未经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仅凭借奥运概念就盲目进入体育娱乐设施投资,是一种十分短视的行为。

  此外,五环的不当担保也成为其走向失败的推手。公司曾与PT吉轻工进行了贷款、融资互相担保,结果因PT吉轻工资金周转不灵,使公司陷入巨额债务负担,最终无法实现重组而被退市。

  跨行业频繁转型“元气大伤”的ST国嘉 

  上市时间:1993-5-4

  终止上市时间:2003-9-22

  关键词:大股东不当操纵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

  关联交易

  智维评析: 

  国嘉上市时是一家主营光电技术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科技合资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从1997年底,北京和德成为大股东之后,大股东便为了自己谋利益,促使国嘉开始了主业转型之旅。从1998年开始,国嘉先后转型为大型数据库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商,2001年,国嘉又与一香港公司合作在上海开发房地产。主业的频繁更替最终使国嘉元气大伤,丧失了市场和行业优势,严重动摇了根基。然而,在这场游戏中,大股东却成为受益者。大股东把国嘉当做提款机,掏空之后全身而退,留下的是一个伤痕累累、债务缠身的空壳。

  重组“一波三折”的ST鑫光 

  上市时间:1996-6-20

  终止上市时间:2004-3-19

  关键词:信息披露违规、募集资金管理缺失

  智维评析: 

  鑫光属有色金属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应当有所发展,但该公司在上市之初就缺乏募集资金的有效管理,并忽视信息披露中的法律风险。面对亏损,公司选择披露虚假信息,并将募集资金多数用于偿还借款、贷款利息,为日后的退市埋下了祸根。

  进入21世纪,鑫光连年亏损。此后,公司开始重组,但却一波三折。2002年8月,深圳绿裕接过鑫光大旗。但一年后,绿裕用股权质押的方式支付广州银建房款,结束重组之旅。随后,普富达间接入主鑫光,并由麦科特集团充当重组主力,但实际上置入鑫光的只有利润总额为202万的麦科特南京一家公司,显然难以担起重任,最后重组失败,最终ST鑫光走上退市之路。

  被压垮的*ST石化A和*ST石化B 

  上市时间:1992-5-6

  终止上市时间:2004-9-20

  关键词:大股东占款、违规对外担保、信息披露违规

  智维评析: 

  与其他一些被大股东占款公司不同的是,石化的控股股东深圳石化集团事实上是在石化上市以后成立的,是先有了上市公司再有集团公司。因此,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欠款很多也是以前的债务转移形成的。在深圳石化集团成立后,背石化债务是做得最多的事。由此形成石化对深圳石化集团大量的其他应收款。

  此外,盲目对外巨额担保也成为石化的致命伤。石化为深圳石化集团及其他关联企业提供担保的总额一度达到16.33亿元,数额巨大的逾期担保将公司拖进泥坑,数起对外担保被法院判决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被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