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孩子独立的真实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6:22:54

随着时代的进步,成人对孩子的教育与二、三十年前比较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方面,许多成人都做出了颇有成效的努力。我在几年来的工作中,也对此方面有了一些思考,今天写下来算作一次小结。

有不少家长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自理的品质,早早(甚至早到两岁左右)就把孩子送进全托幼儿园;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对掌握某项技能尚未发展到足够能力时,有的成人就强迫孩子“独立”地完成该项技能,而对孩子的某些为自身发展需要所做的举动却又横加干涉,或是忽视而不积极引导;有的成人对孩子没有倾注到孩子真正需要的爱、关注、理解,孩子的安全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就动辄以“培养独立、自立、自理的品质”为理由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有的成人过于注重言传却甚少或忽略身教,成天在孩子身边说个不停······我以为,这些做法对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自理品质不但无益,甚至有害。下面分别谈谈看法。

 

一、关于全托

 

对于全托,我一向不赞成,别说两岁左右,即使到中学阶段的孩子,我都认为尽量不选择寄宿制。父母和家的氛围,肯定是未成年孩子身心安全的港湾所在,不论孩子在家以外的地方受到任何喜怒哀乐之事,他回到家,有他最可信任的亲人与他分享喜的愉悦,化解怒的怨气,消除哀的悲伤,共庆乐的幸福。只有这样,他才会在内心建立起稳固的安全意识,他才会以强大的心理能量去独立面对社会,形成自立的人格气质,才愿意学习一切自理的生活能力。

说到把孩子送去全托培养自理能力,有的成人以为先让孩子学习自理,以后他自然就会独立自立了,我在多年的工作中逐渐认识到这种观点和做法不一定正确。这里摘抄一位小学老师的话:

“ 全托过的孩子,虽然自理能力比较强(但是,其实一上小学,所谓的自理能力就大部分打回原形了,这是家访中不少家长亲口证实的),但是无一例外地害怕孤独,这是好多全托过的学生,给我的回答。有的生性内向甚至脾气急躁的孩子确实会在幼儿园时代就开始存在心理问题。

 三年前,出于兴趣,我做了一个课题研究,在观察和调查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小学,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大部分是全托过的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把事情憋在心里,不会倾诉、不懂得发泄(其实负面情绪也是需要发泄的,哪怕是大喊、捶墙、丢纸团······)在幼儿园,确实没那么多的老师、阿姨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细腻的内心。3岁到7岁是建立安全感和亲情的关键时候,再好的老师绝对胜不过一对好父母,这个时候,你获得了孩子的心,将来的教育将会轻松百倍。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看了太多的个案,接触了太多迥异的个体,我深深感受到:其实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很多是在学龄前就已种下了根源,进而在小学时代孩子经历第二个反叛期——8岁时开始反抗,因为我们都知道,其实中年级,尤其是三年级,是最最最难教的。低年级时孩子不会爆发太多问题,因为翅膀不够硬。中年级胆子大了,认识社会了,自然敢拌嘴、敢发脾气、敢与家长老师对抗了,各种心理问题也在一瞬间爆发。

 当然,女孩会相对乖巧,懂得忍,懂得把事情放在心里,这往往又会让家长以为,自己的孩子更乖,很听话,孰不知,听话的背后,孩子真的没有心理问题?

 每次新接班家访时,我总会跟家长拉家常,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更好了解孩子,每次问到关于全托的问题,不少家长总会愤愤地说道:没办法,老人家怎么都不愿带,自己工作又忙,经常出差加班,没法保证孩子的接送和抚育;甚至还有不少对现阶段孩子存在问题进行思索时,往往会扯回不该让孩子全托这个话题。

 因而,我真的建议,能不全托不要全托。再好的老师绝对胜不过一对好父母。我自己做老师,也是这样告诫父母的。”

这位老师说出了问题实质:在孩子没有建立好稳固的安全感和亲情感之前,把孩子送去全托锻炼“自理能力”,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危险的心理问题隐患,这种心理问题恰恰是由于孩子没有建立起独立自立的精神内涵而造成的!更别提这位老师说的:“其实一上小学,所谓的自理能力就大部分打回原形了,这是家访中不少家长亲口证实的”。

 

            二、关于“独立”完成某项技能

 

     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对掌握某项技能尚未发展到足够能力时,有的成人就强迫孩子“独立”地完成该项技能,这方面的例子常常见到。比如一岁左右的孩子在玩汽车玩具,一个小零件从车上掉下来,孩子需要成人帮助时,有的成人:“自己装上去嘛,你自己的玩具,你自己修吧!”由此产生许多问题:1、零件从哪个部位掉下来,孩子清楚吗?2、孩子明白如何安装吗?3、孩子虽然清楚该装在哪个部位,也明白如何安装,但由于手的精细动作发展还未到一定阶段,或是手眼心的协调能力发展还未到一定阶段,他装得上吗?于是,经过孩子几番努力零件还没装上,又给孩子带来新的问题:1、我“自己”能完成成人所说的“自己装、自己修”这个任务吗?2、以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我“自己”还愿意尝试吗?3、成人每次都只是说吗?可能会有:4、成人值得信任吗?又或者,经过孩子几番努力装上了,但装得不对,成人是怎样评论的:1、“你装得不对!”(打击,以后不装!)2、“你自己装上了!太棒啦!”(A、怎么装都行?以后许多事都可以随便敷衍!B、轻易获得“棒”的赞扬,再有难度大的工作来到时或者敷衍完成,或者怕得不到“棒”而不“自己”完成)这一系列问题都将不利于培养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立意识。

对孩子的某些为自身发展需要所做的举动横加干涉,或是忽视而不积极引导,也有许多例子可举。比如吃饭问题,吃是所有生物与生俱来的第一本能需要,但在成人的干预下,许多孩子的吃饭已成为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包袱问题,成为别人要他履行的一项责任,一项能得到成人赞扬的任务,真是咄咄怪事!什么原因?就是在孩子几个月大,希望自己动手抓食物或餐具来完成自己的生存程序时,成人跳出来了:“吃得满身都是!桌上地上都是!吃得这么慢!饭都凉了!我来喂你吧!”比如涂鸦,孩子可能是要发展手的技能,也可能是为了研究纸和笔的关系,再或者想看看色彩的变化,刚画出几笔谁也看不明白的线条,成人跳出来了:“你画的这是什么呀?小鸟?小鸟不是这样画的,我教你吧!”比如婴幼儿试探性地抓、打别人,可能是想发展交友技能,也可能是要锻炼抓、打的技巧,成人跳出来了:“不许这样!这么小就学会打人啦?”更甚者还打几下孩子:“不许打人,打你让你记住,打人是坏孩子(孩子已经记住啦:打人是坏孩子,所以你是坏大人)!”孩子想知道某件东西掉在地上会有什么变化,拿起不应该摔的东西摔下,大人更是气急败坏地跳出来:“这孩子太调皮!这东西怎么能摔?打手!”······太多啦,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这类干预带来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使孩子失去“我要吃、我要做、我要探索、我要学习”的宝贵欲望,久而久之,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以成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评价目标为准则,一切变成“逼我吃、逼我做、逼我探索、逼我学习”的行为负担,孩子失去了自我,还怎么谈得上培养独立自立的精神?然后在孩子真正需要成人帮助时却又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自理”!怎不叫孩子困惑、为难:“究竟我该怎么做,大人才满意?”  

   

 三、关于安全感与独立自立的关系

 

          有的家长说:“我都全职在家陪孩子啦,给他的关注该足够多啦,他怎么还是很胆小,很粘人,什么都离不开大人帮忙,一点小事哭个没完?”遇到这类家长,我只能说:“你给他的关注不是他真正需要的,也就是说,你没有为他建立起真正稳固的安全感,他的心理能量非常脆弱。”

            现在许多成人都知道要为孩子建立安全感,要多多关注孩子,及时洞察并帮助孩子之需。可是有的成人以为只要天天陪着孩子,孩子要啥就给啥,张口闭口“宝贝、乖乖”,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了。我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在每天都能见到父母的前提下,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与父母陪伴的时间长短没有必然联系,而是与父母陪伴质量的优劣有很直接的关系。试想一下,如果一家大小天天在一起,但父母对孩子非打即骂,或是毫不理睬,这种陪伴何谈建立安全感?反之,即使父母天天在身边细致入微地照顾孩子的一切生活琐事,可是对孩子心里所思所想不明白,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不理解,孩子也同样无法建立起稳固的安全感。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需要成人首先为孩子建立起界限意识,这道界限用我的话说,就是在浩瀚宇宙(这难以设想安全度有多少的宇宙空间)中,为孩子砌成的一道安全围墙。在这道墙以内,成人与孩子是知心朋友,亲密玩伴,共同探索世间奥秘,共同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绝不是孩子单方面的成长)。通过这道界限的建立,孩子学会保护自己,成人学会怎样教孩子学习保护自己;孩子学会了解与体验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并对此负责,成人学会怎样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学会自己做选择而不是愤恨别人代替他选择,成人学会让孩子做选择而不是控制孩子的一切;孩子学会等待后满足而不可能事事都即时满足,成人学会有时对孩子延迟满足会对孩子的将来大有益处;孩子学会听懂别人说“不”,成人学会怎样对孩子说“不”;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设的界限,成人学会尊重孩子设的界限。说到底,这道界限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而让孩子清晰明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的生存底线。界限感建立好了,孩子在这道安全围墙里就清楚明白自己的安全范围,就不会像独自一人行走在茫茫沙海里那么彷徨无助,自然不会胆小、依赖性强了,这样的孩子深知那道生存底线在哪里,只要不触碰这条底线,“我”就是自由的、安全的、随心所欲的、想象无边的、有所创造的快乐孩子,这样的孩子内心力量自然会是强大的、独立的、自立的。

          总之,要培养孩子在人格、思想、心理意义上的独立、自立、自理,而切不要在包办了孩子的思想意识后还去苛求孩子要学会独立、自立、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