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异:“弱势心理”蔓延 幸福感只是浮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19:18

王小异:“弱势心理”蔓延 幸福感只是浮云

2010年11月15日13:47  来源:千龙网  作者:王小异   网友评论(0)  0 手机访问 

  人民日报刊文称收入差距加大致国民“弱势心理”蔓延。文章称,收入差距加大导致的被剥夺感,社会竞争中的不公平感,以及面对权力寻租的无助感,交织成全社会的“弱势心理”。与其说弱势群体在扩大,不如说“弱势感”正在蔓延。

  没有权利,只有权力的社会,肯定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制度层面上的设计,如果没有公众的意志,或者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那么国民的心理必然有强烈的“弱势感”。社会不公,是全民的一场心理病,但是这个药方在哪儿,采取何种方法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

推荐阅读叶檀:解决热钱需要一连串池子中美经济关系新走向
  • 李强:中国应培育不伤害中产阶层
  • 李彬:人民币国际化“顺其自然”
  • 邵宇:“三驾马车”承载财富梦
  • 王慧卿:全球经济亚军的虚与实
  • 陈序:等待更多加息
  • 朱伟一:奥巴马强作笑脸
  • 文国庆:衡量自己财富缩水的指标

  我 们说一般的心理病,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情感、思维等偏离了社会生活规范。而“弱势感”的存在反而是社会生活规范偏离了人的行为、情感以及思维所引起的。这 个比方,“李刚门”事件中,肇事者喊出了一句“我爸是李刚”,便充分暴露出权力的横行霸道。进而,人们对“官二代”深恶痛绝更甚一层。正是因为肇事者没有 起码的遵守交通规范,甚至在出事后还有“特权”行为。所以,少数掌握着社会资源的人,没有遵守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必然伤害到大众的利益。

  这 就是说,只要遵守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就不会出现全民这么大面积的“弱势感”。再说,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国考”,难道在我们这个考试大国,公众是热爱 考试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普通的民众,通过“国考”进入到公务员行列,才能享受到“体制内”的好处。其实,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只要促进、保障公众利益 的体制,并无体制内外之分。然而,出现了我们这种情况,必然就是“体制”能带给我们好处才驱动人们去追逐的。要是权力能够得到规范,没有特权横行,没有特 殊利益集团,那么即使有了体制内外,外面的人也会活的很开心的。

  文章中还特别指出,这种“弱势感”的存在,并不仅仅是“弱势群体”才有的 标签,还有白领、大学教师等。试想,作为弱势群体的成员,看到比他们强势的白领、大学教师们和他们居然出入一辙,他们会怎么想。肯定是觉得白领、大学教师 们根本没有必要显得弱势,他们有正当的工作、收入、家庭,相比较农民工、城市底层者,显然是幸福极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大家生活境遇不同,可是心理感受却 都一样。

  身份虽然不同,但是心理感受为什么会一样呢?我认为这是基于人类以及社会的一种底线,这种底线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识”。这种常识 贯穿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中,民主法治就是公众意志的展现,也是一种所有成员可接受的常识;社会生活中,讲道德也是一种常识。这些常识 并不是随着社会制度、历史变迁而改变的。当所有的生活都符合常识的时候,民众才有幸福感可言。也只有常识被忽略、被遗忘的时候,社会成员的“弱势感”就开 始蔓延起来了。

  所以说,社会公平的问题,我们要让社会的运转回到常识上来。唯有如此,才是大众意志的集中体现。不然,这场心理病肯定会蔓延下去,最后伤害到的是整个社会的肌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