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报道应吻合国家属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2:58:12

成就报道应同”发展中国家属性”相吻合

2010/11/10 08:11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第一财经日报    南振中

  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新闻媒体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多侧面、多角度地报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对于这一点,应予充分肯定。但是我认为,成就性报道必须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一致,同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相吻合。

  “成就报道”要适度

  我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始于13年前。1997年党的十五大前夕,一名外国驻京记者向大会秘书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领导人说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但是,我看了中国传媒关于中国形势的报道,这里翻一番,那里翻一番。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很快就会实现现代化,初级阶段还需要不需要100年?”

  外国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我头一次意识到“成就报道”也有“有效”、“无效”和“反效”之分。过头的、过量的“大好形势”宣传,不仅不能准确反映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实际情况,而且容易导致人们对中国国情的误判,产生事与愿违的“反效果”。

  我对这一问题的再次关注是在2007年。这一年8月,我不再担任新华社总编辑职务,集中精力从事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交给我的工作。当时全国各地正在筹备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媒体刊载了大量成就性报道。30年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以上;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了近100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700多倍。在外事活动中,向外宾适当介绍中国取得的成就,很有必要,但如果把话说得太满、太过,就会脱离初级阶段“不发达状态”的基本国情,从而引起外宾的误解。

  前些年,我们国家领导人在非洲发表演讲,当讲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时,会场上发出阵阵笑声。有的非洲朋友对中国记者说:“你们国家的领导人真幽默。中国已经这样发达,还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

  不要“夸富”

  2008年11月,我到埃及访问,新华社中东总分社的同志要我讲几句话。我谈的主要问题就是牢记中国同中东、非洲地区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共同任务是逐步改变不发达状态。千万不要向外国人“夸富”,因为“夸富”至少有三个害处:

  第一, 无论是脱离实际的“自夸”,还是言过其实的“洋表扬”,都容易使一些领导干部滋生自满情绪。人一旦头脑发热,就会作出一些偏离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错误决策。

  第二,“夸富”有可能助长“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的蔓延。最近一段时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借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主张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千方百计向中国施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第三,“夸富”不仅使日本、英国、德国一些发达国家终止了对中国的发展援助,而且把发展中国家对获取中国援助的“胃口”吊得很高。有的非洲国家人士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那么困难,还无私援助非洲;现在中国这么富有,应该给非洲更多的无偿援助。

  大家从互联网上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已经受到质疑。国际上不少人认为中国已经跨入发达国家的门槛,具有“世界性大国”特征。西方一些政界人士则要求中国承担“与自己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和义务”。这一动向耐人寻味,值得深思。

  为了澄清关于“中国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误传和误解,近几年,我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情况时,既介绍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又介绍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存在的问题;既介绍经济总量,又介绍人均拥有量;既介绍中国发达地区发生的变化,又介绍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

  比如,2009年1月,我带领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马其顿和葡萄牙,在谈及中国发展状况时,我说:“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2007年中国人均GDP2360美元,比马其顿少1209美元;葡萄牙人均GDP相当于中国的8.5倍。”今年5月11日,在北京会见伊朗伊斯兰议会伊中友好小组代表团时,我对客人们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资源总量、消费总量虽然很大,但是,如果被13亿这一巨大的人口数一除,人均水平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还着重介绍了几组数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9年10月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居世界第130位;按照世界银行的资料,200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3000美元,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是8613美元。非洲的利比亚、赤道几内亚、塞舌尔、加蓬、毛里求斯、南非等12个国家人均GDP都高于中国,排名在中国之前。根据联合国每人每天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中国至今尚有1.5亿贫困人口,相当于伊朗全国总人口的两倍多,贫困人口总量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尊重来自坦诚

  不回避初级阶段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既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又介绍中国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差距,这种坦诚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只会赢得外国朋友的理解、信任与尊重,绝不会损害国家的整体形象。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已经注意到“不要夸富”的问题。比如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向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代表介绍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时,同时指出,全省还有3400多个贫困村、70多万贫困户、360万贫困人口。《南方日报》推出《“穷广东”调查》系列报道,向受众展示广东“贫困”和“不发达”的一面。全国各大网站竞相转载这组调查报告,10万网友竞相点击。这组调查报告不仅没有损害广东的形象,而且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作用。广东省扶贫办主任认为真实地反映广东省贫困村的现状,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扶贫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以上是我从事外事工作的一点感悟。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新闻报道不同于外事,有其特殊规律,有必须遵循的原则。我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谈出来,仅供大家在今后的探索中参考。(作者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章初载于《人大新闻导刊》,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