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民族的渊源_第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6:48:25

一进入八世纪,肃慎的子孙靺鞨族就开始抬头。靺鞨人原本是住在黑龙江流域,为求较温暖之地,於是进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那些移居北海道,或日本东北地方的称为肃慎,而移居高句丽的则称为靺鞨。他们都是通古族。六六三年,唐朝与新罗的联军打败了日本与百济的联军,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住在高句丽的靺鞨人大都逃往中国东北,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於七二七年为和日本签订通商条约,派遣使者至日,和日本维持约二00年的正式外交关系。这二00年间,甚多的靺鞨人涌到日本。单单在七四六年一年,就有一千一百多人登陆山形县,归化为日本人。因为山形县、新泻县一带,都是通古族的同胞,所以对他们而言,一定觉得非常有亲近感。据《续日本纪》记载,在越後(新泻县)有「狄」族或「虾狄」族登场。 狄族不仅活跃於越後,而且深入东北地方。这狄族究竟是什麽民族呢?七0九年,虾狄叛乱大和朝廷,所以大和朝廷在山形县设征狄所,藉以调派武器与船只。由於叛乱不断,大和朝廷一面派持节镇狄将军讨伐,一方面派使者到靺鞨的根据地,也就是中国的东北去交涉。狄族大概是高句丽被新罗灭亡时,流亡到越後的靺鞨族的一支。他们不断伸张势力,半世纪後,建立流亡国家,拒绝服从中央政权。

据《日本书纪》记载,高句丽最初的使者抵达北方日本海岸。其後的高句丽使者,也都是在北日本海岸登陆。渤海自称是高句丽的後裔,渤海使者的登陆地,也都是北日本海岸。我们可确定的是,通古族从大陆渡海来到日本的北海道及东北地方,而形成有别於大和政权的「越州」大文化圈。这越州到了七世纪左右,改称为肃慎。肃慎的後裔靺鞨族继续南下,开始与阿衣奴人混居。当时的虾夷族分为熟虾夷、荒虾夷、津轻虾夷。通古族雄心万丈,他们想建立一个大肃慎国。日本的肃慎国,其实只是包括中国东北、沿海州之广大版图的大肃慎国的一部分。

在日本九州的南端,也就是在今日的宫崎县及鹿儿岛一带,曾经是狩猎民隼人族的根据地。「隼人分为日向隼人、大隅隼人、阿多隼人等种族。居住在今日的宫崎县、鹿儿岛县一带。他们以捕鱼和打猎为生。隼人居住在火山砂台地,生性凶猛,他们是难以征服的边疆民族。虾夷族居住的地方称为「日高见国」。所谓日高见国,就是「东方蛮族居住的日出之国」的意思。那麽日高见国又在什麽地方呢?它本来是指尚未臣服於大和王朝的东方地区,因此并没有特定的范围。随着大和王朝势力的东进,其范围也渐渐往东方、继而往东北方移动。在日本武尊传说成立的时代(六世纪),依照《日本书纪》的记载,日本武尊经由海路进入陆奥国(今本州东北地方)攻打东夷国日高见。征讨後,「虾夷既平,自日高见国还之,西南历常陆(今茨城县东北方)」。由此可见虾夷族的势力范围,是从茨城县东北地区,到整个本州东北地方。虾夷族不管在历史、地理、或人种方面,都很难界定它的存在。在日本的古代文献里,可以看到被称为「土蜘蛛」或「国栖」的蛮族。

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种的民族,只有相对纯种的民族。相对纯种的民族有藏族、朝鲜族、傣族、希腊族和德意志族。而典型的杂种有印度斯坦族、英格兰族、法兰西族、鞑靼族、土耳其族、保加利亚族等。

种族与民族是不一样的!以血缘划分,世界上有四个种族:黑、白、黄、棕;在同一种族内部,按照文化的不同又分为多个民族。
白种人内部差异很大,分印欧、乌拉尔、高加索、阿尔泰、闪米特 、塞种共5个亚人种;其中,斯拉夫、日尔曼、拉丁、希腊、阿尔巴尼亚、凯尔特属于印欧人种,芬兰-匈牙利-保加尔人属于乌拉尔人种,黄白混血的突厥人属于阿尔泰人种,犹太-阿拉伯属于闪米特人,伊朗-印度斯坦属于塞种人。

   黄种人内部分蒙古利亚、南岛共2个亚人种;蒙古利亚亚人种又分为通古斯族群、汉族群、华南族群3个分支。

中国的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赫哲族、及韩国、朝鲜族、日本大和族、东北亚索伦族属于通古斯族群。

缅甸的缅族、中国的藏族、羌-彝-哈尼族、苗-瑶族、畲族、中国的古越族(壮-侗-黎)-越南的京族、傣族-老挝族属于华南族群。

中国汉族、台湾及东南亚华裔属于汉族群。高山族应该是大陆渡海过来的华南族群古越族与当地土著南岛族群的混血。

马达加斯加族、马来西亚-菲律宾的马来族、柬埔寨的高棉族、印尼的爪哇族和台湾的高山族属于南岛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