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0:50:33

【原文】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2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等的需要和需求之所以是一种人生规律,其是周密、周到的呀,人民已经很少有这种东西了。”

【说明】南子有了过度、过份的行为,应该用社会行为规范来约束之,但谁没有一点过度过份的行为呢?谁都会有一点过度、过份的行为的!这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所以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中庸”。中,就是不偏不倚,不上不下,在中间的意思;庸,就是“用”、“需要”的意思。“中庸”合起来就是指人的需要和需求应该要保持在中等水平。人生在世,都是有欲望的,这些欲望换句话说就是需要;需要吃、需要穿、需要爱、需要名利地位等。而人的这些需要一般来说是没有止境的,是无法满足的。明明一盘菜就可以下一顿饭,但总想要十盘八盘的,吃得丰富一些。明明爱一个人就可以了,但总想爱她十个八个的,爱得浪漫一些。被一个人爱也就够了,可很多人却想要被所有的人爱,人人都来爱我,我就太幸福了。这些都是“需要和需求”的过度、过份!所以孔子认为,人的需要和需求应该维持在中等水平,既不要有过高的要求,也不能明明有这个条件而非要去过苦行的生活、低贱的生活。这与老子的“知足常乐”是同一个道理。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春秋时期是私有制发展的旺盛时期,财富的聚集,地位的提高,促使人们的需要、需求的野心更为膨胀,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无法满足那些诸侯邦国的君王们。孔子在这个时候提出的“中庸”学说,是有很重大的社会意义的。而保持在中间状态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从周朝初期以来,就是周密而周到的,那时的人们,一般不会有过度、过份的需要和需求,各人都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不该要的不要,不该得到的也不去妄想得到,各安其份,所以社会能安定,人民能团结,所以国家才能强大。而春秋时期的你争我夺,就是人们对需要和需求的无止境的渴望,于是乎巧取豪夺而弄得你死我活,国家才由此而衰败,人民才由此而贫穷。所以应该把保持在中间状态的需要和需求理解为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使人人都知道,人人都能做到,这个社会才能安定团结,这个国家才能富强。

——————————————————

【注释】1.庸:(yōng雍)《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勿庸以次汝封。”《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诗·齐风·南山》:“齐子庸止。”《诗·鲁颂·閟宫》:“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孟子·告子上》:“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刦之以师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父子或怨譟,取庸作者进美羹。”《说文》:“庸,用也。”这里用为用、需要之意。

2.至:《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书·康王之诰》:“富不务咎,厎至齐信。”《诗·小雅·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荀子·儒效》:“《颂》之所以为至者,取是而通之也。”《荀子·君道》:“至道大形,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这里用为周密、周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