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古代种芋法的技术演进及其对现代农学的贡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4:43:20
第二章中国古代种芋法
的技术演进及其对现代农学的贡献
摘 要: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是芋的起源地之一。本章以中国古代主要古籍农书为研究材料,详细的论证了种芋法的渊源、历代传承关系、技术演进的脉络,并以图示表明主要古籍农书中种芋法的传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篇》(公元前四世纪)、《史记·货殖列传》(公元前一世纪)等是最早有芋记载的古籍;(2)初载于西汉末年的《氾胜之书·种芋篇》流传应用至今,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3)公元六世纪的《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4)明代的《芋经》是中国古代种芋法的经典著作;(5)历代农者在种芋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逐渐形成了包括区种法、使地力常新壮说、新品种选育、芋秧移栽法以及芋农事操作技术中的锄芋、壅根培土和霜降捩叶术等一套完整的芋种植技术。(6)种芋法文字记载完整,操作要点具体,增产效果明显,广为历代农者所重视,并为历代农业古籍所转录、引证和总结,普及应用遍及中华大地,沿用至今屡见不鲜。对于当今“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 种芋法; 技术演进;贡献
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是天南星科植物,俗称为芋头、芋艿。古亦称芋魁、蹲鸱等。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中国是芋的起源地之一。战国时期《管子·轻重甲篇》(公元前四世纪)、《史记·货殖列传》(公元前一世纪)等古籍已有芋的记载〔1,2〕。秦时卓氏迁蜀,就因所说汶山(即泯山,古时可泛指川西北山区)之下盛产“蹲鸱”,赖此可以终生不饥,便放弃了迁北之葭萌而自愿远迁临邛。成都和彭县出土的《种芋》、《采芋》画像砖瓦,更是生动地反映了汉代成都平原水芋的大田种植情景〔3〕。西晋南北朝时种芋经验已相当成熟,已有十四种芋品种。所以当时“蜀汉既繁芋,民以为资”,成为举国皆知的常识。唐代仍是普遍种芋,就连锦里先生杜甫也是“园收芋粟不全贫”〔4〕,竟然在这个北方诗人的心目中,芋也与粟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到了南宋时期,我国有些平川地区,还以“芋区”和“粟陇”为夏季主要农田景观〔5〕。芋在唐宋广泛种植的同时,由于冬小麦的逐渐推广,使所有传统夏粮在它的面前相形见绌,随着旱地粟——冬小麦和水田稻——麦轮作制的建立,能用于种芋的闲田日渐减少。南宋以后,芋便下降为一般蔬菜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后的发展进程,芋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进入国际市场,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全球芋的生产总面积约为1,077,660公顷,其中80%以上在非洲,15%左右的面积分布在亚洲,平均产量约6.1吨/公顷,由此可见芋仍是一些地区的重要农作物〔6〕。我国仅山东省2001年芋种植面积已达6.4万公顷,出口芋类产品已达总产量的30%以上〔7,8〕。在农业现代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作者在研究芋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利用价值的同时,探讨我国古代种芋法的起源,传承关系,技术演进及对现代农学理论的贡献,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自然科学历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对于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倡导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芋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1 种芋法的起源及传承关系
种芋法首载于《氾胜之书·种芋篇》〔9〕。此前,农业发展历史虽已有记载,但均未较完整的记录种芋技术及其起源。《氾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个人专著农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书之一。撰于西汉末年(公元前一世纪之末),以黄河流域的旱农为对象。原书现已散失,《氾胜之书今释》是根据仅存的材料整理校勘所得。由此可推断,对种芋技术的纪录应早于《氾胜之书》。理由之一,据刘佩英在四川发现的野生芋,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芋的资料可知,我国南方地带是芋的起源地之一〔10〕。理由之二:据《齐民要术》纪录,“蜀汉即繁芋,民以为资”〔11〕。说明在汉代四川成都平原芋的生产十分繁盛,可见南方种芋技术应早于黄河流域。
以下将种芋法在我国历代主要农书转录、传承、演进的主要线索按顺序归纳整理于表2-1。
表2-1   主要古籍农书所载种芋法农事操作技术要点演进表
Table 2-1 The operating main point of planting taro in ancient books
古籍名称
Title of books
朝代、作者
(成书年)
Dynasty,writer,
years
主要记载内容
Main content
《管子·轻重甲篇》
公元前四世纪
春日事耜,次日获麦,古教民种芋者,始此也。
《史记·货殖列传》
公元前一世纪
汶山之下,沃野,有蹲鸱,至死不饥。
《氾胜之书·种芋篇》
西汉末年·氾胜之(公元前32~7年)
种芋法:宜择肥绥土,近水处。和柔,粪之。二月注雨,可种芋。率:二尺下一本。芋生,根欲深:劚其旁,以缓其土。旱则浇之。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治芋如此,其收常倍。
《四民月令》
东汉· 崔寔
正月可菹芋〔12〕。
《家政法一卷》

二月,可种芋也〔13〕。
《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
后魏·贾思勰
(公元六世纪)
氾胜之书曰:“种芋区,方深皆三尺。取豆萁内区中,足践之,厚尺五寸。取区上濕土,与粪合之,内区中萁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浇之,足践令保泽。”“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足践之,旱,数浇之。萁烂芋生,子皆长三尺。一区收三石。”
《四时纂要·种芋》
唐·韩鄂
芋宜近水肥地,和粪种之。……旱则浇之。萁烂芋生。一区可收一石。芋可以备凶年,宜留意焉〔14〕。
《全芳备祖·卷之二十三》
宋·陈景沂
芋土芝,齐人呼为莒。有君子芋大如斗魁,又有清边芋,淡善芋大如瓶,叶如蓋湘色紫茎(广志)。(杂著)瓜畴芋区(左思蜀都赋)(五言绝句)分得蹲鸱种,连招占地腴,晓炊粘玉糁,深椀啖模糊(刘屏山)沃野无凶年,正得蹲鸱力;区种万叶青,深煨奉朝食(朱文公)〔15〕。
《尔雅翼·卷之四》
南宋·新安罗
言蜀川出者,形圆而大,状若蹲鸱。先自引芋吏皆从之汝,南薛包归先人冢侧种稻芋,稻以祭祀,芋以充饥。 ……蜀都赋称瓜畴芋区,氾胜之书区种芋法,区收三石。博物志曰,野芋食之杀人,家芋种之,三年不收后旅生亦不可食〔16〕。
《东鲁王氏农书》
元·王桢(1313年)
种宜软白沙地,近水为善。区深可三尺许,区行欲宽,宽则过风。芋本欲深,深则根大。春宜种,秋宜壅,立夏种,不生卵;秋失壅,瘦而不肥。霜降,捩其叶,使收液以美其实,则芋愈大而愈肥〔17〕。
《农桑辑要》
元·司农司
(1268年)
种芋区,又种芋法引自《齐民要术》《氾胜之书》。《务本新书》:芋宜沙白地,地宜深耕。二月种为上时,相去六七寸下一芋。芋羞三月:众人来往,眼目多见,并闻刷锅声处,多不滋胤。比及炎热苗高则旺,频锄其旁。秋生子,叶以土壅其根 ……区芋  区,长丈余,深阔各一尺,区行相间一步:宽则透风滋胤〔18〕。
《农桑衣食撮要》
元·鲁明善
芋秧  先将园地锄过一遍,又以新黄土覆在锄过地上却将芋芽向上密排种之。用草覆盖,侯发出三四叶约四五寸高,芋三月间移栽之。
种芋子  宜近水肥地种,每窠根边用盦过菉豆壳壅之或用麻灰粪、牛羊踏过烂草壅其周围,则易长大。有草宜频锄之,旱以水浇灌。人家园边水側皆可种。忽值饥年可接粮食用。
放芋根  此月(八月)芋苗正旺,锄开根边土,却上别泥及蟠稈叶则力回,芋头与子肥大,不然苗盛芋小〔19〕。
《种芋法》(芋经)一卷
明·黄省曾
详细叙述了“种芋之今法”……至七月乃塘塘法在芋子四角之中。掘其土,遍亩皆然,壅在根上则土缓而结子圆大。霜后起之。芋魁每千可鬻白金一两,芋妳千金可鬻白金一两五钱。田之有瓦砾者不可种;凡种二岁必再易田,不然则不长旺。凡种旱芋于二三月间……懸开三四寸,种后以土厚壅其根,日灌之以水粪,苗长不必粪。则旁生小者尤多于水芋〔20〕。
《群芳谱》
明·王象晋(1621年)
择种 十月拣根圆长尖白者,……至三月间,取出埋肥地。待早苗发三四叶,于五月间择近水肥地移栽。
栽种 行欲宽;本欲深;春宜种;秋宜壅;锄宜频;浇宜数。霜降宜捩其叶;锄开根边土;壅根。……南方多水芋,北方多旱芋,总之地皆宜肥 ……锄芋,若日中耘,大热则蔫。以灰粪培则茂〔21〕。
《农政全书》
明·徐光启(1628年撰成,1639年陈子龙编定)
首先引录《前汉书》对芋的记载;《说文》、《广雅》、《广志》、《东鲁王氏农书》等有关芋的论说。重点引录《氾胜之书》、《齐民要术》之种芋法。《物本新书》曰:芋宜沙白地,地宜深耕,二月种为上时。相去六七寸,下一芋。芋羞三月,众人来往,眼目多见,并闻刷锅声处,多不滋胤。比火炎热,苗高则旺,频锄其旁。秋生子叶,以土壅其根。区芋:区长丈余,深阔一尺,区行相间一步,宽则透风滋胤。还引录了《便民图纂》对择芋种和育苗的论说。以及《备荒论》、《群芳谱》等对芋的论说〔22〕。
《授时通考》
清·鄂尔泰(1742年)
引录《史记》,《广志》,《益部方物略翼》等对芋的论说。本草芋种虽多,有水旱两种。旱芋山地可种,水芋水田莳之,叶皆相似,但水芋味勝。茎亦可食。芋不开花时,或七八月间有开者,抽茎生色黄,花旁有一长萼护之,如半边莲花之状。味平,除烦止渴,可以疗饥。还引录了《晋书李雄载记》,《茅堂闲话》等对芋之论说。重点引录了《氾胜之书》、《农桑通诀》、《群芳谱》等的种芋法〔23〕。
《三农纪》
清·张宗法(1760年)
植艺:拣肥润土耕极熟,三月内择壬申、壬午、壬戌、辛巳、戊申、庚子、辛卯日植。……
至四月移栽。芋性畏旱,宜近水沙土。……秋宜壅,不壅则瘦。锄宜频,浇宜数。霜降宜捩其叶,须锄开根边土,加以肥泥,壅根使力回于根,则愈肥大。
芸芋:宜晨露未干及雨后耘锄,令根旁土虚,则茂。…七月在芋四角掘土壅根,加以灰粪,则土缓,结子圆大,霜后起之。
择种:…芋多恶种,即田园所植亦须慎择〔24〕。
《郡县农政》
清·包世臣 (1801年)
芋宜沙白土,欲熟耕,资粪力。早则二月,迟尽四月,惟忌三月。…常锄草以缓土,以数为妙。旱则灌之,令透湿。近用移栽,收成常盛;蓋植物皆喜易土,兼受粪力也。其禾亦可食〔25〕。
《农业合编》
清末·杨巩(1908年)
主要引录 《氾胜之书》和《群芳谱》种芋法〔26〕。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隋唐五代
(公元581-960年)

(公元961-1270年)
芋经
氾胜之书
齐民要术
四时纂要
家政法
尔雅翼
农桑辑要
王氏农书
农桑衣食撮要
四民月令
全芳备祖
农政全书
群芳谱
三农记
授时通考
郡县农政
农业合编

(公元1271-1368年)

(公元1369-1644年)

(公元1645-1911年)
图2-1 中国主要古籍所载种芋法传承关系示意
Fig.2-1  The technique evolution and the spread of planting taro in ancient books
由表2-1可见,从西汉末年《氾胜之书》首载种芋法至清末《农业合编》,1900多年间的主要古籍农书(包括古籍中所引用之书至少有30部以上)记录了我国古代种芋技术在民间应用、演进和发展的历程;上述古籍农书所载种芋法之传承关系可用图2-1示意。从朝代来看,包括了西汉、东汉、后魏、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有代表性的农书,可见先民们对种芋法之重视以及芋在其生活中之重要意义。
2 种芋法的技术演进与发展
2.1《氾胜之书·种芋篇》之原本技术内容
《氾胜之书》首载种芋法:“宜择肥缓土,近水处。和柔,粪之。二月注雨,可种芋。率:二尺下一本。”“芋生,根宜深,劚其旁,以缓其土。旱则浇之。有草锄之,不厌数多。”又说:“治芋如此,其收常倍。”此种芋法概括了:⑴芋的生物学特性是喜肥水;⑵种植的季节是下连绵雨时;⑶种芋的技术要点是:勤松土、锄草和浇水;抓住以上三个基本特点,种芋就可得到加倍的收成。短短的几句话高度概括了西汉末年之前的中华民族种芋的成功经验,并为后人种芋奠定了科学的技术基础。
2.2种芋法及其技术的演进与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种芋的经验已相当成熟,并已有14个芋品种的记载。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指出:“种芋区,方深皆三尺。取豆萁内区中,足践之,厚尺五寸。取区上之濕土,与粪和之,内区中箕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浇之,足践令保泽。”“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足践之。旱数浇之。萁烂,芋生,子皆长三尺。一区收三石”。较详尽的叙述了种芋的操作要点:⑴种芋:区三尺见方,三尺深。掘好后,在区底铺上豆萁,踏紧要有一尺五寸厚。⑵将区里掊出来的湿土,和粪拌匀,在区里豆萁层上,铺一尺二寸厚的一层。浇上水,踏过,让水分可以保存住。⑶取五个子芋,摆在区四角和中央。盖土踏紧。天旱时多浇几次水,到豆萁腐烂后,芋可长三尺高。一区收三石芋。此法与《氾胜之书》相比,技术原理相同,但内容更具体化,可操作性强。并首次记录了用豆秸腐烂后的有机肥做底肥,有利于提高芋的产量,即“一区收三石”。此后又对《氾胜之书》种芋篇作了全篇引录,并对《四民月令》“正月,可菹芋”。家政法曰:“二月,可种芋也”作了引录。因此可以记为《齐民要术》继承和发展了种芋法的技术内涵,充分反映了公元六世纪以前和六世纪中种芋技术的辉煌成就,并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唐代许多平原地区仍是普遍种芋,《四时纂要》作为唐代主要农书较详尽地引述了《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种芋要点:“种芋宜近水肥地,和粪种之”。“区方深三尺。取豆萁纳其中,足践之,厚五寸(按:《氾胜之书》是一尺五寸)。取区上湿土和粪盖豆萁上,厚尺二寸。以水浇之,足践令保泽。”“旱则浇之。萁烂芋生。一区可收一石。”“芋可以备凶年,宜留意焉”。中唐时,芋仍是大小庄园很重要的大田作物,剑南西川的“青苗税”甚至包括了芋税〔27〕。而且紫芋等新品种宜在推广种植。唐人以“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来概括唐代东川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活,并不是没有来由的〔28〕。说明唐代几乎进入芋生产的鼎盛时期。
从宋代的《全芳备祖》和南宋的《尔雅翼》,都可以让人清楚的体会到蜀都“芋区”生机盎然的农田景观。但令人遗憾的是宋代的农书对种芋法却未有新的发展和充实的记录。
《农桑辑要》是元代官颁农书,在引录了《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之种芋区,又种芋法之后。又引录了《务本新书》:“芋宜沙白地,地宜深耕。二月中为上时,相去六七寸下一芋。” “秋生子叶以土壅其根。”首次提出了壅根培土的种芋技术和民间经验。而“芋羞三月,众人来往,眼目多见,并闻刷锅声处,多不滋胤。”“三”即众多之意,则“月”应作“目”,说芋怕众目多见是滑稽之谈,是无科学道理的,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元代前后对种芋的一种神圣感。
《东鲁王氏农书》是元代重要农书。在叙述种芋技术时指出:“种宜软白沙地,近水为善。”并解释说“芋畏旱,宜近水。”“区行欲宽,宽则过风。芋本欲深,深则根大。”“春宜种,秋宜壅。立夏种,不生卵;秋失壅,瘦而不肥。霜降,捩其叶,使收液以美其实,则芋大而愈肥。”较详尽的展现了元朝前种芋技术的经典操作要点。
《农桑衣食撮要》是元代少数民族(维吾尔族人鲁明善)所写的第一部农书。它以较细腻的笔墨叙述了芋的育苗技术“芋秧先将园地锄过一遍,又以新黄土覆在锄过地上,却将芋芽向上密排种之。用草覆盖,侯发出三四叶约四五寸高,于三月间移栽之。”又“种芋子  宜近水肥地种,每窠根边用盦过菉豆壳壅之或用麻灰粪、牛羊踏过烂草壅其周围,则可长大。”再“放芋根,此月(八月)芋苗正旺,锄开根边土,却上别泥及蟠稈叶则力回,芋头与子肥大,不然苗盛芋小。”从上述元代的三部主要农书对种芋法的记录可知,元代和元代之前我国的种芋技术渐趋成熟。
明朝黄省曾高度概括和总结了前人关于芋的论述和种芋技术和经验,首次撰写出种芋专著《种芋法》(芋经)一卷。全卷共分四部分:“一之名”中叙述了芋的种类和土名;“二之食忌”之后是“三之艺法”在详细记录了《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家政法》《务本新书》、《物类相感志》等著作中有关种芋的内容后,以较浓重的笔墨叙述了“种芋之今法”(500余字,以苏杭一带为对象)。“…至七月乃塘塘法在芋子四角之中掘其土,遍亩皆然,壅在根上则土缓而结子圆大。”“田之有瓦砾者不可种;凡种二岁必再易田,不然则不长旺。”第一次提出了芋的轮作倒茬问题。
明代《群芳谱》分三部分进一步引录和补充了种芋法。“择种,十月拣根圆长尖白者,就屋之南檐下掘坑,以砻糠铺底,将种放下,稻草盖之,勿使冻烂。至三月间,取出埋肥地。待早苗发三四叶,于五月间择近水肥地移栽。”“栽种, 行欲宽,宽则过风。本欲深,深则根大。春宜种,夏种不生。秋宜壅,失壅则瘦。锄宜频,浇宜数。霜降宜捩其叶,使收叶。锄开根边土,上肥泥,壅根,使力回于根,则愈大愈肥。”“ 锄芋,宜晨露未干及雨后耘锄,令根旁虚则芋大子多。若日中耘,大热则蔫。以灰粪培则茂。”首次对锄芋时间和技术要令作了描述。
明代《农政全书》树艺部系统引录了《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务本新书》等区种芋法,字有更动,但不失本意。
从上述明代三部重要农书,特别是《芋经》,可以看出,明代的种芋法有了新的发展,且已达到较完善的程度,《芋经》不愧为中国古代种芋法的经典著作。遗憾的是这卷专著在其后的传承发展中,未见起到应有的作用。
清代《授时通考》重点引录了《氾胜之书》、《农桑通诀》、《群芳谱》等种芋法。
《三农记》以“植艺”、“芸芋”、“择种”三个方面,在继承《氾胜之书》等种芋法的基础上,以简明的语言对种芋技术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郡县农政》和《农业合编》均对种芋法作了一般论述,对种芋技术的发展仅起到了传承作用,没有新的贡献。
3  种芋法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贡献
在我国丰富的农学遗产中蕴藏着许多宝贵的植物生理学知识〔29〕。作者对古籍农书中种芋法的深入研究发现,我们的祖先在芋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和科学见解。
3.1《氾胜之书》对种芋法的理论贡献
氾胜之在他的种芋法中,首次提出了应选择肥沃疏松并便于灌溉的地块用来种芋。可以看出当时已对芋的生物学特性有了一定认识。芋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沼泽地区,是地下膨大的球茎类作物,栽种时只有首先满足了芋对土壤和水肥条件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其收常倍”的目的。对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来说,这也是芋栽培成败的关键问题。在距今2000多年前较原始的时代,氾胜之就能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如此富有科学理论的技术要点,无疑为种芋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也不难看出,为何其后历代古籍农书竞相引录《氾胜之书》的缘由。
3.2 种芋法对现代农业科学的贡献
3.2.1 区种芋法
“区种芋法”这一技术是在《氾胜之书》中最先提出,“区种芋法”的“区”字经过有关专家的反复考证,应该作(ou)音〔30〕。“区”底意义,是向地平面以下洼陷进去。这样做成的区,在防止水分与营养物质的损失上都很有作用。从“务粪泽”的基本原则上着想,是很好的措施。《齐民要术》及以后的历代古籍农书均继承和发展了“区种芋法”。区种芋法所实行的是精耕细作,集中地使用灌溉水和肥料,集中地使用人力,以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反对“广种薄收”的浪费人力物力,在一定的实地条件配合中,是有积极意义的。例如在水源地带,山陵多而平地少,水土流失情况严重,肥源缺乏,劳动力有剩余的情况下,用区种芋法这种园艺式栽培的精耕细作法,来换取高额的收获,既直接有利于本地区的农业劳动者,也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为本地区和下游地区减少灾害,是与现代生态农业科学理论相吻合的。在中国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推行区种芋法是可行的。但过去的精耕细作,劳动强度大,既不能利用畜力,更谈不上利用机器,如此生产市场价格不高的粮食,劳动效率是不高的。所以从现代农业的观点出发,区种芋法绝不是获得芋丰产的唯一方法,但是区种芋法对于“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2.2 使地力常新壮
作物是种在土壤里的,人们很早就对如何利用、改良土壤、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有了认识。先民对种芋的土壤一直采取主动态度,想方设法去改良和维持它的肥力;并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把土壤耕作、作物轮作和施肥等措施加以综合运用的方法,才使我国的农田使用了几千年而不衰敝;其中施肥是恢复和维持地力的最主要的措施。
《氾胜之书》中的“区种法”一开头就强调了“以粪气为美”。其种芋法指出应当选肥沃疏松的田地,种时还要加粪。《齐民要术》记载了六世纪时的肥料种类有人粪尿和牛、羊、猪等畜粪,还有蚕粪、缫蛹汁、兽骨灰、草木灰和陈墙土。还在种芋区注意利用沤制的有机肥,在区底先铺一尺五寸踏紧的豆萁,再将拌粪的湿土盖在萁上,浇透水,踏紧保持水分让豆萁尽快沤烂,萁烂芋生。其实埋得厚实的上年豆茎是不容易腐烂的,在吸水保墒方面会有作用,供给养分方面可能不会那么快。元朝《农桑衣食撮要》在谈到给芋追肥时指出,在每株的根边用腐烂的豆料绿肥。,麻灰粪、塘泥粪以及牛羊踏过的烂草(踏粪)等追肥,有利于芋球茎的膨大。明代《芋经一卷》对芋田施肥技巧和防止肥粪损失的措施均作了详细的叙述。“每亩用圊粪二十担匀浇,侯粪入土,即再锄转,否则粪见日而力薄。临种下水之后,在下豆饼五斗。”
公元六世纪以后,在开辟肥源方面不断有新的发展,十二世纪中叶的陈敷《农书》中有“粪田之宜”篇专论肥料,提出了“地力常新壮”说,认为“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也,抑何敝何衰之有”〔31〕。
正是由于先民很早就认识到使“地力常新壮”,种芋法中的施肥技术促使种芋技术不断发展。“芋区”繁盛的农田景观成为南宋时期芋种植技术发展的真实写照。
3.2.3 新品种选育
栽培芋来源于野生芋,据考察,现在滇西、藏东南一带以至东南沿海的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浙江等省都发现有野生芋的分布。这说明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芋资源,这样便为我们的先民在农业起源期栽培驯化芋而奠定了基础(本文暂且不去探索芋的起源问题)。
据《齐民要术》记录的芋就有14种之多,并对品种名称和特点均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有君子芋,象斗那麽大的中心大球茎,有车毂芋,锯子芋,旁巨芋,青边芋,这四种侧面的小球茎多。有谈善芋,中心球茎有汲水瓶大;但子芋少,叶象伞,红色;叶柄紫色,有丈余长;容易熟,味好,是最上等的芋,梗可作汤煮肉,很肥,很腻人,要有好的清凉饮料才能解口。还有蔓芋、鸡子芋、百果芋、早芋、九面芋、象空芋、青芋、素芋。记录中还反映出当时人们已具有象谈善芋这种优良品种的概念,还指出了象早芋这种在七月就能采收的早熟品种。
南宋《尔雅翼》对一些芋品种的品质特性作了说明。青芋毒多,须灰汁易水煮熟,乃堪食,紫芋正,甭蒸煮,食之。白芋等兼肉作羹大佳。野芋大毒不堪啖也。
元代《王氏农书》在《齐民要术》记录的14种芋的基础上,筛选出8种品质较好的品种,包括君子芋、谈善芋、百果芋、车毂芋、锯子芋、青边芋、旁巨芋和鸡子芋。其余都是品质差的。不再一一作介绍。
明代《芋经》在“一之名中叙述了芋的种类和土名,并将蔓芋、博士芋等与芋无关的薯蓣(山药)一类蔓性草本植物剔除出去。在十月收芋子时,选择圆正的子芋,每亩留种三千子窖藏以备来年做种。旱芋则可就地覆以稻草,待来年二三月再挖出做种用。”
清朝《三农纪》认为,芋属甚多,各种不同,而俗呼亦异,不过以水旱备之。旱芋,山地可植;水芋,泽田可种。叶如荷长而不圆,当心出苗者为芋头,四面附生者为芋子。芋多恶种,即田园所植亦须慎择。
对上述文献记录的芋品种,我们并不能就此叹为观止。其实被记录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更多的部分还存在于芋区民间。因为芋是无性繁殖作物,在悠久的栽培历史中,我国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不断发现和选育对其有利的变异,从而成为芋新品种选育的主要贡献者,此方面的详细内容将另文论述。
3.2.4 芋秧移栽法
关于芋的育苗移栽,元代《农桑衣食撮要》记有“芋秧”,“先将园地锄过一遍,又新黄土覆在锄过地上,却将芋芽向上密排种之。用草覆盖,侯发出三四叶约四五寸高于三四月间移栽之。”这是作者所能考证最早记载芋育苗移栽的记录。明代《芋茎》对芋秧移栽法的操作要点作了更加详尽的叙述。清朝的《郡县农政》明确的指出,采用芋秧移栽法,可明显提高产量,并解释其原因为“蓋植物皆喜易土,兼收粪力也”。其实,芋秧移栽法并非最早的育苗记载,早在后魏《齐民要术》中就已有茄子育苗移栽成活的技术要点记载。说明先民们在1400多年前即已意识到蔬菜育苗的重要意义。
3.2.5 芋的田间管理技术
芋栽种后到收获的田间管理,芋农向来就很重视,做得很精细。锄地,是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史上特有的一项创造。西汉末年的《氾胜之书·种芋篇》“芋生,根欲深,劚其旁,以缓其土。”“春苗既浅,阴未复地”时锄地主要是松土、发根、防旱保墒。《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有草锄之,不厌其数”。明代《群芳谱·锄芋》:“宜晨露未干及雨后耘耕,令根旁虚则芋大子多。若日中耘,大热则蔫。”对芋的植物特征研究发现,芋根为肉质纤维根,大部分分布在25cm较浅的土层内。根系的根毛较少较短,这是在水生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征,从而决定了根的吸收能力较弱的特性。高温的中午松土除草,会使芋根系旁的温度过高,水分损失而影响了根系的吸收,从而使芋叶出现萎蔫状态。由此可见先民们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对芋的耕锄有如此深刻的认识,是多么难能可贵!这样的耘锄技巧正适合芋根系的植物特征和生物学特征。为现代芋的田间管理技术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资料。
芋的壅根培土与芋球茎的生长发育关系极为密切;由于新生芋是从芋的上端开始发生,若任其自然生长,地下球茎易露出地面,经阳光照射球茎难以膨大。所以芋若不培土,就会大大影响产量和品质(露出地面的子芋呈清绿色,涩味增重)。古代芋农早就注意到芋的壅根培土问题,元代《农桑辑要》指出,芋秋生子,以土壅其根。《王氏农书》:“秋宜壅,失壅则瘦。具体操作是:锄开根边土,上肥泥,壅根,使力回于根,则愈大愈肥。初霜之后,拗断叶子,使汁液下渗滋长块茎,那芋就更大更肥满了。实际上拗断叶子的主要作用,在于抑制叶片消耗水分,使养分下移输送到地下部,促使子芋长大长肥;这跟培土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子芋、孙芋的定芽萌发长叶,使之减少养分消耗,作用是一致的。《农桑衣食撮要》提出用绿肥或麻灰粪、踏粪等壅于芋根周围,芋易长大;不然叶盛芋小。这是将追肥和培土相结合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农事操作技术,至今应用仍很普遍。
4  小结
(1)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末年的《氾胜之书·种芋篇》,在总结前人和当代种芋经验的基础上,首次较完整的记载了中国古代原始的种芋技术,也是世界上最早记录种芋技术的农书之一,,为种芋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被历代古籍农书广泛引录、传承和发展。
(2)依据丰富的古籍农书,详细的论证了种芋法的源流、历代的传承关系、技术演进的脉络。并以图示表明主要古籍农书中种芋法的传承关系。
(3)《齐民要术》是公元六世纪后魏贾思勰所著的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对我国后来农学具有广泛而重大影响的专著。《齐民要术·种芋第十六》全篇引录了《氾胜之书·种芋篇》的内容,继承和发展了种芋法的技术内涵,为种芋法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4)种芋法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古代芋的生产,芋作为古代先民的度荒杂粮,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唐宋时代“芋区”和“粟陇”为我国南方一些平原地区夏季的主要景观,它标志着中国古代芋生产进入最繁盛的时期。由于冬小麦的推广种植和粟、麦、稻轮作制的建立,芋生产由盛转衰,芋由度荒杂粮转为以作蔬菜为主的种植地位。
(5)明朝黄省曾高度概括和总结了前人关于芋的论述及种芋技术和经验。以苏杭一代种芋为背景,首次撰写出种芋专著《种芋法》(《芋经》)一卷。全卷共分四部分:一之名;二之食忌;三之艺法;四之事。由此可见,种芋法至此已发展到较系统、完整的程度。《芋经》不愧为中国种芋法的经典著作。
(6)种芋法中区种法、使地力常新壮说、新品种选育、芋移栽法以及芋田间管理技术的锄芋、壅根培土和霜降捩叶等技术,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是中华民族丰富而宝贵的农学遗产中一束绚丽的、光彩照人的花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当今“崇尚天然,回归自然”的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公元前四世纪]   管子·轻重甲篇〔M〕·
2 [公元前一世纪]  史记·货殖列传[M]·
3 陈虹·四川芋薯类作物的消长研究[J]·  农业考古,2002,(3):223~224
4 杜甫著, 南邻辑 · 全唐诗〔M〕·卷226载
5 范成大·遂宁府始见平川喜成短歌[M]·范石湖集·卷16载
6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年鉴1997年[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7 He Qiwei & Li Qingdi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taro for high-value products and exports[A].D.Zhu,P.B.W.Zhou.Eyzaguirre, Ethnobotany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Asiam taro:focus on China[C].Rome:IPGRI,1998.55~59
8 李庆典·食用芋类的进化、分类与遗传资源保存[J]·作物研究,2002,16(6)358~361
9 [西汉末年] 氾胜之撰,石声汉校释·氾胜之书今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6
10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11  [后魏] 贾思勰撰,石声汉释·齐民要术今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2  [东汉] 崔寔撰,缪启愉辑释· 四民月令辑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13  〔汉〕 未署撰者· 家政法一卷[M]·
14  [唐] 韩鄂撰, 缪启愉选释·  四时纂要选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5  [宋] 陈景沂撰· 全芳备注[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6  [南宋] 新安罗原著,〔明〕新安,毕效钦校..新刻尔雅翼[M]·
17  [元] 王桢撰,缪启愉译著· 东鲁王氏农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8  [元] 大司农司编撰,石汉声校注· 农桑辑要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19  [元] 鲁明善撰· 农桑衣食撮要[M]· 台湾:钦定四库全书·
20  [明] 黄省曾撰· 种芋法·(芋经)一卷[M]·〔明〕万历刻本影印和上海涵芬楼印明隆庆刻本· 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21  [明] 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 群芳谱诠释(增补订正)[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22  [明] 徐光启撰,石汉声校注·农政全书校注·卷之二十七蔬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3  [清] 鄂尔泰,张廷玉等·授时通考·卷六十[M]· 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1956
24  [清] 张宗法原著,邹介正等校释· 三农纪校释[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25  [清] 包世臣著,王毓瑚点校· 郡县农政[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26  [清] 杨巩· 农业合编 · 卷六农类蔬菜[M]·北京: 中华书局,1956
27  崔戎·请勒停杂税奏· 全唐文[M]·卷744载
28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王右丞集[M]·卷5载
29  周肇基·我国古代植物生理学知识新探[M]·中国农业科学,1982,(5):89~95
30  吴存浩·中国农业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31  [宋] 陈敷撰·农书[M]·三卷载
欢迎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