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止善知识仪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19:48:45

依止善知识仪轨

 

    01亲近善知识仪轨 

   02亲近善知识仪轨

   03亲近善知识仪轨

   04亲近善知识仪轨

    05亲近善知识仪轨 

 

 

◎善知識德相 :  (自利)戒、定、慧、勝德、教富饒、通達真實、(利他) 精進、善說法、悲憫為體、斷疲厭。

 

 

【一】意樂

 

一、依止胜利


 
云何依止胜利?有八:
一、能得佛位。
二、诸佛欢喜。
三、一切魔眷不能为害。
四、烦恼与恶业自然遮止。
五、地道善缘增长。
六、世世不离善知识。
七、不堕三恶趣。
八、暂时与究竟安乐如愿而得。

 


二、不依止与不如法依止之过患

 

 

此则恰与上述相反。所谓依止不如法者,即系从不依止开出,其数亦有八:
一、轻师即等于轻佛。
二、乱师意,使生瞋恨,如其所乱一刹那,即摧毁一劫善根,得一劫地狱苦。
三、不如法依止师者,即修密法殊胜方便,亦不能得悉地。
四、不如法依止师,虽依密相续勤习经教,等修地狱因。
五、不如法依止,对于功德未生者不生,已生者速灭。
六、此生病痛不乐意事,常相缠扰。
七、后世常流转于无边恶趣。
八、生生世世与善知识睽违,不能值遇。

 

 萬善根本從師出 能生利樂如良田 依止違法善根斷 如理事師求加持

 

 

 

【二】加行

 

 

三、心依止

 

 

一、根本修信。

(p.s. 生起对上师不共的信心)

 

二、念恩生敬。

 

1. 胜佛恩。2. 说法恩。3. 加持恩。4. 遂求恩。

 

 

 

四、行依止

 


此中分三:


一、供养上师一切受用(如财物等)。

二、承事,即侍奉。
三、为依教奉行。

 

三者中,以后者为最殊胜。昔弥勒日巴云:“供养我都无,依行以为尊。”

 

《依庄严经论》云:“最殊胜供养,即依教奉行。”所谓依教者,即依师所说道次,昼夜勤修是。

 

“《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不将说法师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谓能依者相,具斯三德,可称法器。”


质直 - 即无偏无党之义,谓心具正直,则不堕党类。犹汉语党同伐异之意。但此中又当善辩,例如以佛功德而纠正外道之过失,则不为堕党。如唯以爱执心赞己,以瞋恨心       斥他,则堕党。否则龙树开显一切法无自性,而斥法有自性。亦将误为堕党矣。龙树有颂云:“我不以贪执执内道,不以瞋恨毁外道,惟依正理量抉择,我则住于无        过处故。”       如《中观心论》云:‘以堕类故心热恼,终无通达寂灭时。’

 

具慧 - “虽能住质直,若无分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之慧力者,犹非其器。故又须具有了解彼二之慧也。”

 

求法义 - “又虽有住质直、具慧二相,然不能如教而修,仍非其器。故须具求法意乐也。”

 

 

“自审可受师长引导能依之诸相为全与不全,若全,则欢喜进修。若不全,后当徐于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

                     恭录自<<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附)藕益大師開示事師之方

 

  丙二、事    师

 

 

 一、当早起。欲入户,当先三弹指                        
 二、具杨枝澡水,授衣履,襞被,拂拭?席,扫地,益澡水
 三、师出未还,不得舍房中去                        
 四、若有过,和尚阿阇黎教诫之,不得还逆语,视二师当如视佛                      

 五、若使出不净器,不得唾,不得恚怒                        
 六、暮当按摩师                        
 七、师受食不应作礼,师坐禅不应作礼,师经行不应作礼,师盥漱未毕,及未洗净,着亵衣时,皆不应作礼,师眠息不应作礼。师闭户,不应互外作礼    
 八、欲入户作礼,应三弹指。师不应,应去                        
 九、持师饮食,当两手高捧。食毕敛器,当徐徐                        
 十、授师新果,当先作净。或火净,或刀净,或指甲剥净。若果不堪为生种者,不须作净
 十一、授师非时浆,须以水点净                        
 十二、侍师不得对面立,不得高处立,不得太远立。当令师小语得闻声,不费尊力
 十三、请问佛法,当整衣礼拜,合掌谛听,思惟深入                            

 十四、问家常事,不须礼拜,但端立师侧,据实申白                           

十五、师若身心倦,教去,应去,不得心情不喜,见于颜色                        
十六、凡有犯戒等事,不得覆藏,速速诣师哀乞忏。师许则尽情发露,精诚悔改,还得清净            十七、师语未了,不得语                        
 十八、不得戏坐师座,及卧师床,着师衣帽等                        
 十九、为师驰达书信,不得私自拆看,亦不得与人看。到彼有问,宜答,则实对;不宜答,则善辞却之。彼留,不得便住,当思速归。或路远逼暮,风雨难缘等,随时制宜
 二十、师对宾,或立常处、或于师侧、或于师后,必使耳目相接,后师所须                 

二十一、师疾病,始终调治。房室、被褥、药饵、粥食等,一一用心料理                    二十二、凡侍师,不命之坐不敢坐。不问,不敢对。除自有事欲问
 二十三、凡侍立,不得倚壁靠桌,宜端身齐足侧立                     
 二十四、欲礼拜,若师止之,宜顺师命,勿拜                        
 二十五、师有所使令,宜及时作办不得违慢                        
 二十六、凡睡眠,不得先师。除有病,白师乃先睡                        
 二十七、人问师名,当云上某下某。问师号,即云某甲                        
 二十八、不得离师自住。若师命终,若师远行不得随去,应问当依止何人,随师语即依止住,一切还如事师法。或师不指示,便命终远行,须更择明师依止而住。若师返俗,若师破戒,若师被僧摈,亦应更择明师,依止而住,不得纵情自用
 二十九、年满二十,谙出家事,应求师方便进比丘戒。或年不满二十,或虽满二十,众缘未凑,不能进比丘戒,皆当发菩提心,先求受菩萨戒,作菩萨沙弥,学大乘法。俟年满缘凑, 更进具戒,即成菩萨比丘            

 三十、《根本杂事》云:“若人依托师主,于佛法中,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以净信心出家修行。彼人于师,乃至尽寿四事供养,未能报恩。

 

 

  丙三、随师出行

 

      

 一、不得过历人家
 二、不得止住道边共人语
 三、不得左右顾视,当平目直视随师后
 四、到檀越家,当住一面,师教坐乃坐
 五、到他寺院,师礼佛,或自礼,不得擅自鸣磬
 六、若山行,当持坐具相随。若远行,不得相离太远。若过渡,当持杖徐试浅深
 七、若偶分行,约于某处会,不得后时                            

 八、师受斋,当立出生。斋毕,复当侍立收?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西藏諺語:"當弟子準備好的時候,上師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