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改五年不斷升值“奔騰時代”如何理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52:21
核心提示: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國際業務部王寅介紹,如果從2005年匯改以來累計算起,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達到24%。

  經過半個月左右的回調,人民幣兌美元又進入上升通道。3日,人民幣與美元的比價是6.6706,與今年6月19日匯改重新啟動時相比,四個多月時間,人民幣升值已達2.27% 。相當於年化升值6%。

  那麼,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對老百姓的生活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人民幣升值後時代的理財規劃呢?

  5年時間人民幣累計升值24%

  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國際業務部王寅介紹,如果從2005年匯改以來累計算起,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達到24%。“從客觀價值來分析,人民幣升值,意味著老百姓手裏的票子更硬更有購買力了,給咱們帶來的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對外消費時,同樣的錢,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服務。”

  據介紹,如果是2005年到美國旅遊十天需要25000元,但現在人民幣累計升值已經超過了20%,現在2萬塊錢左右就可以了。那年到美國學習要花30萬的話,現在估計在二十五六萬就可以了。

  如此算來,人民幣的升值,是帶來了一定的利好。在消費層面而言,升值後的人民幣會帶來境外物品價格的下降,進口汽車、高檔服裝、化粧品等現在我們能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

  然而,在花錢消費與存錢理財之間,絕大多數市民更關心的是後者,人民幣的升值,對多數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王寅介紹,因為人民幣是實行緊盯美元匯率的,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美元貶值,如果你投資美元產品或存美元,年化收益如達不到6%,就意味著這些美元投資實際是虧損的。

  美元資產儘量換澳元英鎊不斷升值的人民幣,造成了從事美元投資的市民手中的資產出現了縮水現象。那麼,對於這些正擔心利益損失,考慮該如何規避人民幣升值帶來風險的人來說,又該如何應對呢?

  王寅認為,今後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兌美元依然維持上升趨勢是大方向,所以如果再大量保留美元資產的話,明擺著讓資產縮水,建議將美元換成其他貨幣如澳元英鎊,這兩個幣種今年以來對人民幣一直在升值;或者乾脆做一些外匯投資。王寅分析,目前美元貶值的趨勢還要延長一段時間,而歐洲隨著債務危機的過去以後,歐元和英鎊有升值的空間,在這個時候,可以把美元轉換成歐元或者英鎊。

  浦發銀行杭州分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郭劍表示,由於國際市場黃金價格與美元成反向運作,不如把美元資產換成黃金投資,趁黃金下跌時逐步換倉,增持黃金資產配置;另外,投資B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由於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更值錢了。

  儘管B股以外幣作為結算價格,但B股公司的資產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因此B股將是人民幣升值的受益者。相對A股來說,B股目前還是價值洼地。

  黃金理財產品收益冰火兩重天 高的47%低的0.2%

  在金價不斷攀升的形勢下,銀行今年以來發行黃金挂購型產品的熱情高漲,至少有20多款理財產品與黃金掛鉤。

  業內人士分析,金價上漲不一定就能獲得高的收益率,還是要看產品的設計結構以及推出時機。

  黃金理財產品設計有別

  金價走牛使得黃金成為今年的投資熱點,商業銀行亦順勢推出多種黃金類理財產品。

  黃金類銀行理財產品通常為掛鉤黃金現貨或者黃金期貨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其設計的收益結構大致可分為看漲型、看跌型以及區間型。如果黃金價格上漲,看漲型產品將會受益,而看跌型產品則將遭受損失,區間型產品收益則視金價漲跌幅度而定。

  “中外資行在產品設計的結構上還是有些區別,中資行的產品多數是看漲型,設定一個高點,不超過這個水準就可獲得預期收益,外資行的產品則更複雜一些,一般設計成區間型,價格要在上下限內才能獲得預期收益。”業內人士分析。 最近在售的兩款黃金類理財產品就體現出這一特點。浦發銀行推出的“匯理財進取系列個人結構性存款理財產品”掛鉤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發佈的黃金兌美元定盤價,如果在觀察期內,掛鉤標的始終高於觀察水準,則產品預期收益率為4.2%,產品期限為三個月。與此同時,匯豐銀行推出的“一年期美元黃金掛鉤結構性投資產品”規定每季度為一個觀察期,若在觀察期內金價始終處於期初金價-160美元(不含)至期初金價+160美元(不含)的目標區域內,則于該觀察期末即可累積0.75%(年化3%)的回報。

  理財專家表示,其實產品結構簡單或者複雜並不意味著收益低或者高,只有相關黃金投資標的漲跌幅度與產品設計的收益結構中高收益率情形相吻合,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才可能較高,否則就算金價上漲,也有可能是低收益或零收益。

  炒金收益不確定性大

  實際上,金價在連續大漲幾個月後,已經從10月19日開始由此前高點每盎司1380美元附近開始快速跳水,累計大跌約3%,創6月28日當周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

  “銀行推出理財產品一般都是看市場熱點和投資者需求,金價今年漲勢比較突出,投資者對黃金的熱情也起來了,銀行的這類理財產品也就受到關注,但是不是能夠實現預期的收益,其實不確定性比較大。”我省一家商業銀行某理財師表示。

  雖然同為掛鉤黃金,但收益可能懸殊。根據普益財富數據,今年以來,在可統計到期實際收益率的15款掛鉤黃金結構性理財產品中,收益最高的達到47.38%,最低的則只有0.2%。

  獲得最低收益的兩款產品就與其嵌入看跌黃金價格的設計有關。兩款產品的觀察期為5月21日至8月18日,期間黃金價格雖然有所回調,不過很快扶搖直上,並未觸及觀察水準,致使產品到期只能獲得最低預期收益率。

  在金價當前走勢未明的情況下,黃金類理財產品實現預期收益的變數則更大。若以10月27日黃金收盤價1325美元為期初價格,則意味著浦發的上述產品只要金價在三個月內始終保持在825美元上方,就可獲得預期收益,而匯豐的產品則需金價始終保持在1165-1485美元的區間內波動,才能實現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