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历史:中国今日贫困落后的根源——康乾盛世的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9:08:54
 

毋忘历史:中国今日贫困落后的根源——康乾盛世的真相
    前几天,看了《丑陋的陕西人》。有点不明白:现在的作家,习惯了浅薄?
还是,浅薄之人,现在都成了作家? 转念想想,丑陋还真是个不错的话题。
也来凑个热闹,把这名字稍改一下,换做:国人自卑与丑陋的根源探。
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可以开开眼界。有兴趣的和我一起来探索吧。很有意思的。文章有点长。

    先来回顾一下明末和清末的情况。

    先来看看明朝对待西方侵略者的态度和能力。
万历三十六年(1608),澳门陷入混乱。香山知县蔡善继获知此事,单车驶澳,
平息了骚乱。事后制定了《制澳十则》,对违法葡萄牙人严厉惩处。葡萄牙人犯罪,
可由葡萄牙人自行处置。牵涉华人的,需交中国官员审判。后来,常有葡萄牙人,
被送去广州审判打屁股。明朝的一个知县对待葡萄牙的方式就这样。
1662年,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就不多说了。

    可能有些人很不屑,葡萄牙荷兰只是小国。怎么不说说英国法国呢?那是因为,
十六七世纪葡萄牙和荷兰才是,西方海洋世界的超级强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是18世纪的事了。

    上面的2件事,也许不全面,但也能反应出明朝对待西方强国的态度和能力。

   清廷就不说了,看一下清廷签定的部分不平等条约。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攻陷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1883年,中法战争(1883-1885)爆发。1885年,中法签订《越南条约》。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赔偿白银2亿两。
1901年,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要求赔偿白银4.5亿两。
有资料显示,中国实际赔款白银已近6.532亿两。

    几场战争,把中国几千年发展的经济成果,全贡献给了别人。能不穷?
这就是日本笑话:中国发展5000年还不如日本发展50年的原因之一。

    明朝的一个知县和一个地方势力,就能将西方列强收拾得顺顺的。
清廷举国之力却是一败再败,简直不思进取和无可救药。

    相同的主体民族,基本相同的疆域,不同民族主导的政府,造就的完全不同的结局。
不由得想问一句:清政府和明政府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先看看鸦片战争前的情况。
一,国力:道光时清廷人口4万万,GDP约占世界30%,明明白白一个东方大国。
    英国当时还没有成为“日不落”,GDP约占世界的5%。
二,军事:英国兵少,而清军兵多;英国后方太远,而清廷在本土作战。
三,兵力:1840年6月,英国的懿律带领的侵略军也就4000人,乘舰船40余艘。
四,武器:当时英军使用的武器,海军虽用蒸汽机装备,但很多还是帆船;
    陆军虽使用后膛装弹的火枪和火炮,比清军先进一些,并不像后来差距拉得那么大。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例子多得不可胜数。清廷的客观条件和物质条件都还不错,
是可能胜的,却败了。大家有没有想过根源在哪儿?

   中国引领潮流几千年,突然就落后了,而且落后得一塌糊涂。难道不让人费解?
有兴趣的和我一起来探索吧。历史的问题当然要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接下来了解一下满清和康乾盛世的真相。开始进入正题了。

    康熙的,实在没什么可说的。除了屠杀还是屠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江阴屠城不过是冰山一角。影响最恶劣的则是“剃发令”。
表面上仅是发型问题,实际则是羞辱汉民族。有骨气的汉人百姓纷纷反抗,后被惨烈屠杀。
南京大屠杀都没法与之相比。有气节的汉人几乎被屠杀殆尽,
活下来的多数都是苟延残喘之辈。或许,这就是枪打出头鸟的出处。

    咱们就从康熙开始,看看真实的康熙和康乾盛世。

   康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征战雅克萨,打败葛尔丹,
治理黄河淮河,学习近代科技 。咋一看,战功赫赫,成绩斐然,俨然一位伟大的君主了。真的是这样吗?

    君主伟大与否谁说了算呢?衡量君主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选不好,结果就会出问题。
我认为君主伟大与否要看:君主对国家民族的贡献,而不是君主的个人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下面咱们来逐一分析康熙做过的大事,了解了解事情的真相。

    智擒鳌拜,说明康熙很能干。不过,这和伟大没有一点关系。
不过是清政府内部的皇权争夺战,变更的仅仅是国家实际领导人。
这是康熙为自己而战,没有涉及到国家民族的贡献,和百姓也无多大关系。

    平定三藩,更是为了维护皇权。康熙和吴三桂争着当老大,结果大打出手。
战争还是康熙挑起的战争。这不过是一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夺权战争,
和贡献沾不上边。战争中,不知道多少老百姓遭了殃丧命了。
康熙最终胜了,也只因为他的手段比吴三桂高明,说明他确实能干。
没有涉及到贡献,自然也和伟大没有关系。
也许会有人会说:至少康熙维护了领土的完整,难道不算贡献?好问题,赞一个。
我还是要说:这和伟大不沾边。不是我固执或者有偏见。
你想想啊:吴三桂如果胜了,他会允许分裂吗?肯定不会的。也就是说,这场战争,
不管谁胜,国土都是完整的,不存在分裂的可能。因此,你的观点不成立。
这和后来沙俄分裂新疆以及现在的台独,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

    清政府收复台湾,我实在是不愿意说的。当时的情况也和现在根本不一样。

    接着来看看著名的雅克萨之战。此战发生在康熙年间,清政府战力最强的时期。
沙俄投入的兵力也就800多人,还是远征。弹药和粮食都很有限。远没有大家想象中
的规模巨大和惨烈。清军数倍于沙俄军,还享受着不错的装备,水陆两军同时进攻,
竟然打了大半年才算了事。这种战斗根本算不上战争,和结果有什么自豪的?
以前以为康熙多么雄才伟略呢。哼!康熙28年(西元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把西伯利亚的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送给俄国,才换来百年的安定。
这就是大家引以为荣的康熙和雅克萨之战。不知道历史学家出于什么原因,大肆宣传,真是误导人啊。
请不要自欺欺人了,著名的历史学家,还有大家。

    康乾对漠北蒙古的准葛尔部进行了种族灭绝,残忍得罕见,不多说了。

    黄河淮河,隔若干年就会出点事。哪个朝代没治理过呢?碰巧赶上了,顺便就治理了嘛。
此等分内之事,哪能和伟大扯上关系呢?明朝那个,据说30年不上朝的万历帝在位时,
还治理过黄河淮河的水患,而且治理得相当不错。不知道了吧?
所以说,有些事根本就不是大家想的那样。脑袋长的自己的脖子上,不要被别人摆布了。

    接着来看看康熙的勤奋好学。
    康熙和同时代的彼得大帝,几乎是一样的好学。
不过,彼得大帝将自己对科技的兴趣推广到全国,使俄国迅速走向强盛。
而康熙对科技仅仅是个人兴趣,而这种兴趣还带有政治动机。

    满族这个落后低等部落,在中国还没有坐稳江山之时,他要让汉族大臣看到:
他是一位多么有能力和智慧的皇帝,满人并非蛮裔。这就是康熙学习科技的动机。

    康熙年间,戴梓发明的能连发28发的,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康熙弃之不用。
还说:以满洲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
后来,天才级人物戴梓被充军关外。这就是康熙打压科技的手段。

    清廷后期,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
“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看到没?这就是康熙造的孽。不仅不发展科技,反而打压科技;不仅不进步,反而退步。
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康熙的本质。

    现在比较一下康熙和同时代的路易十四。
    先看看个人情况。
    路易十四奢靡无度;热衷芭蕾;没有兴趣参与任何科学活动;
期望成为亚历山大那样的欧洲霸主。咋一看,有点荒唐,不学无术之人还爱做梦。

    康熙一生节俭勤政;对西学颇有研究;以大禹为自己的治国偶像。好象很不错的样子。

    接着咱们来看看两人的作为。
    路易十四大力支持国家普及科学。他接受大臣的建议,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
法兰西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喜剧院,其成员享受国王的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
而同时代的康熙,则忙着进行文字狱,以维护满族统治的合法性。

    路易十四发动了大量的对外战争,打造了一个鼎盛一时的法国。
而康熙热忠打内仗建功立业。对外只和俄国发生过冲突,面
对俄罗斯一股小小的远东军,康熙煞费苦心。

    路易十四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将国门大开。
加强法国与欧洲及世界的联系;而康熙在开海禁海问题上,长期犹豫不决,最后以禁海告终。
禁海不仅使中国造船技术一路滑坡,也导致离奇事情的发生:
明末对世界地理已有相当程度的认识,而清末竟没人知道欧洲在哪儿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销毁相关地理和科技书籍等)。
可能有人会说:明朝也禁海,为什么只说清廷的不是?又一个好问题,后面会谈的。

    康熙和路易十四的比较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皇帝的个人能力和成就并不成正比。
而皇帝的个人能力,似乎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眼光和优秀的辅佐人才。

    康熙晚年,禁止公开讨论天文预兆和历法研究。因为,这些内容涉及到清廷的合法性。
1715年,康熙在科举考试中也禁止了相关内容。此前两年,乡试和会试的策问,
都已禁止涉及天文、乐律和计算方法。就这样,文字狱成了清廷的一项基本国策。
以一人之力,成功改变考官及书生的兴趣---几百年,真是能干至极。
清廷后期的无知无能的种子,就是康熙一粒粒播下的。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

    皇帝能干未必就是好事。有时,甚至会成为某些民族的灾难。

    顺便看一下,一直被大家骂的,所谓黑暗的大明朝。
    大明朝最懒的皇帝应该就是万历帝了。30年不上朝,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风景。

    如果你知道这件事是在:皇权与文官制度发生了剧烈冲突,皇权受到压制的情况下发生的,
不上朝是万历帝的消极对抗。你会有何感想呢?皇权受到压制,怎么可能?
不是说明朝很黑很专制的吗?是啊,已经专制到皇权都受到了压制了!不可思议吗?

    确实。开始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这和我脑子里的印象完全不同耶。
后来才知道:以前受到恶意的误导。言归正传。皇权受压制时,万历帝没有因为大臣与他作对而杀过一人。
不上朝也并不是不办公,万历年间的很多大事小情,都是万历帝处理的。
大的如万历三大征(全胜),特别是明朝的援朝逐倭战争,一直是在万历关心和支持下进行的。
小的如利玛窦进京传教,建立教堂等,都是在万历过问下,得以顺利进行的。
东西方文明得以交流,万历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不可思议?)顺便说一句: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实是个笑话。
除清廷外,中国历朝都是开放的,真正的第一人哪能跑到清廷去呢?
林则徐不过是清廷看世界的第一人罢了。

    事实上,明朝的皇权是有限的,内阁是很成熟的。很多国家大事都是内阁处理了。
内阁的老大称为首辅,类似与现在的总理或者首相。这些内阁成员大都是学时渊博,
德高望重,聪明绝顶之人(当然有时也会有些混蛋)。这些人的努力,成了大明皇帝懒散的资本。
这就是明朝的部分皇帝不勤政,机构却能一直正常运行的原因。

    以往的各个朝代,包括明朝,皇帝的“治统”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道统”。
明朝的官员很骄傲地认为自己掌握着道统,因而经常和皇帝争执。
官员常常不以皇帝的标准看问题,动辄在朝堂与皇帝发生争执而据理力争。
有时皇帝气得没招了,就打大臣的屁股。即便这样,这些官员依然义无反顾。
因为,被皇帝处罚的同时,获得了另一种荣誉--整个国家,整个文化界,
都认为大臣是对的,而皇帝错了。这就是:吾更爱真理。为什么那么多人去赞扬亚里士多德,
却没人愿意了解一下自己的祖先呢?自卑来源于无知。

    清廷吸取了这个教训,通过种种努力,把道统收到皇帝手中,使道统和治统统一起来。
实现道统和治统统一的王朝,历史上,只有满清一个。

    清廷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皇帝大力提倡程朱理学。这个不新鲜,只是程度加重了很多和太多。
读书人熟读八股,只为科考得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富国强兵的技术和思想却鲜有涉及,
极大地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读书人的智慧和良心都没了,国家怎么能好?
清廷后期无能愚昧的种子,又播种了一些。(明朝虽然也提倡程朱理学,但影响有限。
有些人就没拘泥于程朱。后来的王守仁等人的出现,就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其次:侮辱和痛贬名儒的人格,使他们颜面扫地,根本没资格以名儒自居。
更别指望他们像明朝官员那样和皇帝争高下了。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召集翰林官员作文。
题目:理学真伪论。自己做考官,翰林官员当考生。
羞辱这帮以才学自居的文人,包括自己的老师熊赐履和一些已经过世的名儒。
骂这些人是假道学,同时以皇帝的威严痛斥当世名儒。告诉人们:
真正懂道学的是皇帝,真理在皇帝手中!大臣失去道统,就失去了制衡皇权的王牌。
治统与道统的统一,使得清王朝成为历史上最为专制的王朝
(说明一下:很多人都以为:其他朝代也是这样的。因而大骂自己的祖先。
把清廷的做为扩大到5000年的历史,可是不对的哦)。
清廷的文武百官,自称奴才,口称主子,开口闭口皇上圣明,就这样出来了。
没人敢和皇上争高下了,皇上能不圣明?奴才也顺便出来了。奴才需要的是听话,不是才干。

    最后,当然就是杀头了。明朝能容一个骂皇帝的海瑞,清廷不能容一个哭庙的金圣叹。
专制与否,在这里表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康熙初年,庄廷龙修《明史》,庄家被灭族。
这样的事多得很,有兴趣的自己找相关资料吧。有思想的人几乎被杀尽,留下的只有无知和愚昧。
事情做到这份儿,能不愚昧不落后?难怪小日本会笑话我们。此外,满清律规定:
凡汉人三十人以上集会者,以谋反罪论处。这可是古往今来第一次,满清真是有开拓精神呢!

    一句话:康熙是一个能干的人,但他不是一个好皇帝。甚至可以说:康熙是个很糟糕的皇帝!
那么,谁才算是伟大的皇帝呢?古代中国,伟大的皇帝不少呢。
有兴趣的,了解一下隋文帝杨坚,一个被遗忘的人。

    看了康熙,再来看看乾隆。

    乾隆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发生了160多起。少则牵涉百人,多则牵涉万人。
思想被禁锢得连文化科技都无法正常发展。望文生义,牵强附会,捕风捉影,
甚至一些疯子的言语也被定为逆案而处死,荒唐至极。

刘三元,本疯癫。某日对人说:我是汉室后裔,要众官扶持。结果被杀。
一个疯子,一句疯话,就掉了脑袋。

王锡侯,因不满《康熙字典》为一家之言。用了十七年时间,编成一部新颖的字典:字贯。
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
全家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

尹嘉铨,自称古稀老人。乾隆说:我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称古稀老人?
绞死。 (没一点点涵养和胸襟,还称十全老人。)

徐骏,已过世。遗著《一柱楼诗》中有: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乾隆认为壶儿就是胡儿,诽谤朝廷,嘲讽满清没文化。结果,徐骏被剖棺戮尸,
儿孙和地方官员全部斩首。

    这些是发生在咱们祖先身上的,真实的事。不是故事,而是事故,是悲剧。

    这样的事还多得很,这里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资料吧。
接着咱们来看看,乾隆朝修订的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乾隆三十九年命各省查缴
“诋毁本朝”之书,尽行销毁。乾隆四十年令四库馆臣对所收书籍“务须详慎决择,
使群言悉归雅正”。不仅不利于满清的文献被禁毁,
连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
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部还多,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
(乾隆心想:秦始皇算什么,敢跟我比?)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
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等人的著作,
都成为禁书。历史学家吴晗说: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矣!
(中华的历史和智慧都在古书里)文字狱之彻底可见一斑。唯一幸免于难的就是汉字。
满清较之前代的外族统治者,更加阴险卑劣恶毒。
鲁迅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汉满的界限的不是书,而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
这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天工开物》《物理小识》《武备志》《明将军传》等非常有用的,
记录中国明朝科学成就的书籍也被清廷列为禁书。
吴三桂的《反满檄文》,《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在中华本土消失了二百多年。
二百多年后,才从日本找出来。满清就是这样阉割了中华的光辉科技和灿烂文化,
使中国回到了欧洲中世纪黑暗蒙昧的境地。思想没了,文化没了,科技没了,后来钱也没了。
发展了几千年,又被打到原始社会,怎能不愚昧不落后?
难怪小日本嘲笑:中国发展5000年不如日本发展50年。中华文明被毁灭的同时,
清王朝也失去了强盛和进步的基石。清廷的皇帝据说个个勤政,却落了个丧权辱国的结局,
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恐怕是满清前期的统治者始料未及的。没过多少年,整个清王朝就成了,
鸦片战争中,人们看到的,愚昧、麻木、扭曲和奴性叠加起来的德性了。
直到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有兴趣的看看《病梅馆记》,感受一下龚自珍。

    《四库全书》名义上是为了综合古今典籍,实际上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彻底的清洗。
乾隆统治的六十多年,是中国文化最恐怖最黑暗的年代。现在清廷宫廷戏颇多,
都是赞美和称颂之词。每每看到这里,心里就泛起悲凉。多少人因此对历史造成错觉,
其影响和后果,唉……

    欲灭其国,先去其史。满清对中华文化进行的彻底而细致的清洗与篡改,
为的就是不让明朝的真实记录留传下来。一些可以丑化明朝的东西却被全面渲染,
以妖魔化明朝。这就是大家误解明朝的原因。假作真时真亦假。几百年后的今天,
人们仍然相信,这个朝代是前朝不可企及的盛世,皇帝也是不可多得的圣君。
满清篡改捏造历史的本领,实在是前无古人。汗一个……抗战期间,
日本在我国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和满清如出一辙。日本人说过:征服中国不必在乎手段残酷。
因为征服中国后,东条英机就不再是屠杀者,而是中国的鉄木真和努尔哈赤。
看来日本人确实深入的研究过中国的历史,再汗一个……

    满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女真族民不过百万还是野蛮低等民族,没有自己的文明。
面对泱泱中华时,心理弱势是不言而喻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控制比他们多百倍,
比他们能干万倍的汉人,他们采取的措施就是:从肉体上消灭和从精神上打击。
既然汉人杀不完,那就从文化上下手。汉人不是有文化么?“我”(满清)就要打击你(汉人)的气焰,
让你臣服于我。因此,他们会从汉人的文化和民族自信下手,打掉汉人自信和能干的基石。
汉人变得愚昧和奴性,才便于他们统治。这就是满清极力丑化扭曲汉人政权及历史的目的,
也是文字狱的目的。汉人习惯了当奴才,他们才能放心做主子。国人的愚昧和奴性,
就是这样被满清种植的。而满清后期的屡战屡败,除了落后之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满清不愿胜。
鸦片战争中,满清政府重用琦善,诬陷林则徐,以及后来的中法之战“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已经把满清的意图显示的清清楚楚了。三元里抗英,更是说明了英国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满清贵族说过“汉人一强,满人必亡。”即使国难当前,满清首先提防的还是汉人,而不是友邦。
于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或者说这些可能被认为影响民族团结,但这是事实,事实不容否定,不能不说的。

    至于康乾盛世,清廷国力居世界第一,则要归功于中国雄厚的基础。
以往各朝代,中国的国力都是世界第一,不是到了满清才第一的。
明朝经济总量占世界45%,
清廷约占30%。
这说的还只是量,如果,涉及到质(科技、文化、思想等),
那满清和明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明末崇祯年间,中国耕地总数783万顷。而顺治16年,中国耕地总数是549万顷。
乾隆31年,达到741万顷,才接近明末。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的《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
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 …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 …很多人没有衣服穿…
…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

    这就是康乾盛世的本质。

    清廷这个专制残暴和扭曲都达到顶峰的朝代,骨气和思想,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中国传统的为官直言敢谏,为史秉笔直书的观念彻底被摧毁。后来又被东西方列强欺负和蹂躏,
国人的自卑和媚外也顺便产生了。被征服和奴役的太久,都进了潜意识,形成了习惯。
直至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渣,自己不行,却认为祖先和文化有问题。漠视那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顺便来聊聊“世界第八大奇迹”。30年前,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后来的法国总统)看到兵马俑的时候,
被震住了,脱口而出:“这真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呀!”当地官员受宠若惊(这些官员恐怕都是外行)。
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了兵马俑的代名词。自己的文明却以被别人认可和划分等级为荣。
这是荣誉?这是耻辱!不管什么都想和别人比较,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觉得好,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
这就是自卑的极至,是国人的现状。实际上,所谓的世界七大奇迹,不过是古希腊一位旅行家,
在地中海沿岸发现的七处值得观赏的风景,命名为:世界七大奇迹
(那人挺狂的,这种狂和国人的自卑对比鲜明)。这七处风景不代表文明古国的伟大建筑或奇观。
只是后来,这一名称被传开了,仅此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七大奇迹,压根儿不是那么回事,
根本没资格和兵马俑相提并论。当希拉克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改口说:
“哦,不,不,要我看的话,这简直是世界第一”,国人却脑震荡了。
有兴趣的,了解一下姚国华。

    来看看现在:
    那么多人以拿外国绿卡为荣;那么多女明星以嫁外国人为荣;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做西方资本家的奴才;
那么多……已经把国人自卑和媚外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这是不对的。

    飞船上天和北京奥运,那么多人关注,为什么?借此获得一点点的自豪罢了。这是不够的。

    那么,怎样才够呢?寻找。只有找到我们民族的智慧和自豪感的源泉,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才
能获得属于我们民族的骄傲。

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成不了超级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能够推进自己,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真是入木三分,不愧一代豪杰。她也提醒国人:
超级强国是需要领袖气质的,漠视民族智慧的民族难当大任。

    满清已经成为历史,就让它过去吧。但是,反省,发现,重整旗鼓,是不能不做的。
可惜,这么久了,还没人做。大家都不做,就让我这个不自量力的小人物来吧。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下面是明朝和清廷在思想和胸怀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一下。
    中华文化在唐宋达到鼎盛。明朝的文化成就,大家看看“影响中国的100本书”的明朝部分就知道了。
满清完全是文化荒漠。 260多年只产生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红楼梦。内容还是揭露清廷的腐朽的。
曹雪芹为了躲避文字狱,才以小说的形式表现。
(蒙元的元曲仅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在文学和艺术上,都无法与唐诗宋词相比)

    思想上相对唐宋较为严苛的明朝,思想家也是层出不穷:王守仁,李贽,王廷相,顾宪成,
吕坤,顾炎武,黄宗羲等。伟大人物的诞生,必然伴随着伟大的智慧。
而两百六十年的满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竟没有一个思想家。
满清本没有思想,却压制汉人。使中国,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思想上处于一片空白。
(难怪会被嘲笑)直到现在,国人还没有醒悟,悲哀莫大于此。

    从胸怀上看,汉唐明的中国和类似于现在的美国。对外表现为自信、开放、开明和吸收。
真正闭关锁国的只有满清一朝。

七下西洋的太监英雄--郑和;
足智多谋的和尚军师--姚广孝;
百科全书式的王爷--朱载堉;
史上唯一封侯的女将--秦良玉;
文武兼备的一代宗师--王守仁;
为研究西学加入天主教的宰相--徐光启……

     明朝的开放与精彩哪是清廷可以想象的。明朝虽然也禁海,却不是彻底的禁,而是时禁时开。
即便后期官方从海洋退出,海洋世界也不是权力真空。海商和海盗成为海上的统治者。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出现在中国海域的荷兰船只,常被郑芝龙部截获。
天启七年,郑军与驻台荷兰军还发生了一场战争。结果,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西方海洋强国,
荷兰战败。此外,明朝非常重视与西方的交流,积极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
那个木匠皇帝朱由校,还为中西交流做了很大的贡献呢。(误解历史,愧对祖先。)

    人格和气节方面,中国的文化从来都是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来都是教育人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从来都是要人以礼义仁智信廉耻来自律;从来不乏铁骨铮铮之人。
且不说:蒙恬-教尔等尝尝帝国铁骑的滋味儿;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苏武-牧羊;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冉闵-力挽狂澜,拯救华夏于危亡之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杨坚-重建中华文明和秩序;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岳飞-还我河山,满江红;虞允文-国难当头,挺身而出;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明朝也不乏: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海瑞-不畏强权,刚直不阿;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台湾等高节之士。

    而满清却盛产奴才。奴才从来都是卑躬屈膝的,哪来的人格和气节?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
两百六十年啊,中国竟无一个真正的人,奴性被破天荒得发扬光大深入骨髓。祖国,我为你痛哭!

    明朝的太监也是个不能不说的话题。由于刘瑾和魏忠贤的关系,明朝的太监名气好象特别大。
这两个人做了不少坏事,出了名,连累了其他人。不过,他们就是他们,不能代表全部太监。
实际上,明朝有贡献的太监远多于祸国者:七下西洋的英雄郑和;助徐阶清除大奸臣严嵩的黄锦;
助张居正改革的冯保;危险之中保护小皇子的怀恩等,都是太监。
太监是一个群体,有好有坏,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只要是太监都是坏蛋。
有人可能会问:“冯保还贪污呢,你怎么把他也算到好人里了?明显的偏见。”
又一个好问题,赞一个。冯保是贪污,不过,他也是张居正的变法的有力支持者。
没有他,变法恐怕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变法限制了王公大臣的胡来,让百姓减轻负担,国库充盈。
他的贡献远远超过他的贪污。又不是圣人,有点问题是难免的,看人要看大局。
而且,冯保后来也被处置了。而清廷的贪污更厉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甚至皇帝也捞,还捞得更厉害:“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很能说明问题。
据说,和珅的财产是清王朝10多年的国库收入,那才叫强悍呢(贪官里的极品)。
结果,全装进了嘉庆的私人腰包,又一个混蛋皇帝。说到乱政,慈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灾难之深重,
恐怕不是明朝那几个能比的。

    慈禧最经典的名言更是响彻云霄了:宁与友邦,不与家奴。
明朝亡国的崇祯帝的最后遗诏则说:勿伤我百姓一人。瞧瞧,这就是差距,这就是本质。

    由于明朝的文官权力甚大,皇帝会让太监去牵制大臣。
皇帝,文官集团,太监,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利用的。(三 权 分 立?)
这就是文官集团和太监集团频繁斗争的原因之一。适当的矛盾,其实是有利于进步的。
权力有了制横,才会透明和民主。

    忠奸并存,斗争激烈,胸怀广阔,开明吸收,群星璀璨,波澜壮阔---这才是真正的大明朝。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认为我是在故意挑起民族争端。唉,做人难那,说个真话也不容易。
我只是一个小老百姓,自然也是希望国泰民安,各民族和谐相处的。
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些历史的真相而已。历史,我们可以宽恕,可以原谅,绝对不能忘记,
尤其是被故意篡改的历史。这不仅是历史和现实的需要,也是我们民族自信自尊自强的表现。

    只有正确认识我们的历史,才能正确认识我们的文化;正确认识我们的文化,才有可能发扬我们的文化;
发扬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才能摆脱自卑重拾民族智慧和自豪感;拥有民族智慧和自豪感的民族,才是一个有灵魂的民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国人要想读懂自己的祖先和文明,必须读懂明朝。
国人要想承前启后,全面复兴中华,也必须读懂明朝。而要真正读懂明朝,需要先正确解读满清王朝。这就是此文的目的。

    写到这儿,原本也该结束了。不过,有个问题还没说,就这样匆匆收场,总感觉有些缺憾。

    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恐怕比其他所有民族的英雄加起来还多。 这些英雄都是中国的文化孕育出来的。
这样的文化怎么可能是劣等文化呢?中国的悲哀就是英雄太多了,多得大家对英雄都没概念了。

印度,历史上,多数时间都是分裂的多个小国。仅仅是阿育王在位时,有过短暂的统一,还只是部分统一。
所以,阿育王就是印度的英雄。至于现在的印度,那是英国侵略者来了,占领了,为了便于管理,
才将多个小国捏成一个疆域很大的国家。这就是印度。一个没有英雄,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国家。

日本?多少年才出了个横扫诸侯的丰臣秀吉,还被大明朝打趴下了。
甲午战争是满清对汉人的扭曲造成的,丢掉了民族精神和智慧。

韩国更不用说了。想了解一下他们的英雄,没办法,就是找不到。

美国呢?美国人不聪明,但精明,是商人的国度。看看美国的象征:沃尔玛,卖当劳,肯德基,微软,
思科,INTEL,通用……全是商业上的成功。二战后抓德国的科学家,数以十万计的留学生为美国效力,
都说明美国人精明。知道什么东西重要,也懂得借力。另一方面,美国的教育确实比较好。

    和精明人打交道是需要大智慧的,不然,要吃大亏。从1978年到现在,咱们国家吃的亏还少吗?
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和狐狸打交道,不是不可以。选择有良心和大智慧的人才行。
如果,让目光短浅或者私心重的人负责,那么,损失的只能是国家和百姓。

    现在的中国呢?只知道修路、盖楼、做苦力,只重视GDP,看着没有意义的数字沾沾自喜,没前途。
当然,碰钉子多了,这几年还比那几年要好一点。要想引领世界潮流,必须找回那些丢失了的东西,
培养大才,才是正道。

    那些丢失了的东西在哪儿呢?当然古书里,在历史中,在汉字里。

    然而,历史有太多的误解。朱熹是个王八蛋,满清更是贻害万年。

    如果为了维护帝王的统治,就不会有: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如果要去人欲,诗经的第一篇就不会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赞美自由恋爱的诗了。更不会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如果不是开放包容的,论语第一篇里就不会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如果要大家以德报怨,就不会有: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如果要培养孬种,就不会有:见义不为,无勇也;更不会有:当仁不让于师。

    如果真的要宣传厚黑学,就不会有: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巧言令色,鲜矣仁!

    “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说的是什么?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说的是什么呢?

    有些是大家不容易理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咋一看,不是一句好话。
其实,这句话是说:“天地不感情用事,平等对待万物。”真正是宣传平等的,时间久远了些,不容易理解了。

    如果为了愚民,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了。
中国英雄很多都身兼数种身份: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书法家,画家,天文学家,诗人,
军事家,水利学家,建筑学家等,真是不可思议。和他们相比,感觉自己太渺小了。

    秦俑里,有一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
这把古剑用到的,铬盐氧化处理法,是20世纪才被西方发现的。祖先的智慧,我为你自豪。

    建于隋朝的赵州桥,距今已经1400多年了,依然屹立在那儿。
看看现在那些,耗资巨大的豆腐,你就不觉得难为情么?

    “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说的是什么呢?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又是什么呢?

    看看现在的社会风气和混乱的思想,再想想这些,你还会觉得:现在的人比祖先聪明?

    祖先提醒和告诫我们的,恰恰被我们忽视了。
    祖先不仅思维超前,还超会做生意。用廉价的泥土烧成精美的瓷器,用可再生的蚕丝做成精美的丝绸,
换来大量金银珠宝。这在当时都是绝对的高科技。哪象现在,靠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赚点小钱。

    珍贵的资源被消耗了,劳动力被贱卖了,环境也被破坏了,代价何其惨重。
损失的是炎黄子孙,得到实惠的却是别人。还被别人指责说威胁,攻击说倾销。何其傻也。
傻得都有了境界,不是一般人能比呢!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比喻得不太好,大家将就着看,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