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讲记(第二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20:36:45
大学讲记(第二集)

       大家好!前面我们说了古人对《大学》的研究,现在对《大学》的研究,当首推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他的《原本大学微言》影响很大。该书以“经史合参”的方法,用历史引证经典,用经典归纳历史,融儒释道三家之学,直发《古本大学》微言大义,内容博大精深。南怀瑾先生摆脱了长期以来儒生那种单独从文字、训诂上下功夫的方法,而注重经史合参,这种方法值得我们效仿。南老先生直接批判了朱熹,为更好了解南老先生的原意和朱熹的思想,我们在看《原本大学微言》时,最好同时参看朱熹的《大学章句》。
       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二程和朱熹把“四书”单独提出来,后人就不会这么重视儒家的大学之教,也很难把儒家学问从洒扫、应对的人伦日用上升到形而上的道。但他们改动古本的做法,是欠妥当的。我觉得我们对经典首先要诚敬之心,即使认为它有错漏之处,也只能在对它下注的时候另外单独提出来,因为这毕竟只是自己个人主观意思。现在,我们没有必要为古本是否应改动而争论,而是应该先老老实实把圣贤之教诲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孔子那个时代没出现什么训诂学,孔子教学注重人伦道德的力行。很多人认为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行合一”,事实上是“知行为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两个就是一个,若说“知行合一”那还是“知”、“行”两个“合”成“一”个,所以应该说“知行为一”。王阳明针对朱熹偏重知,而着重提出“知行为一”。我们学习《大学》也应该重在平常工作学习的落实。
       虽然我们否定二程、朱熹改动古本,但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的学说,毕竟他们是划时代的人物,否定他们,就等于否定那个时代。特别是朱熹,他是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融会了很多先辈的智慧,若完全否定他,就相当于否定整个宋的理学。割裂历史,我们就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说这个巨人只有一半。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大学》,同样要博采古今诸说之长,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尽量少用个人主观观点,真正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刚才我们讲了《大学》这本书的来历及其历代研究,现在我们来研究《大学》这本书主要讲什么内容。

       朱熹《大学章句?序》云:“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在座的各位都读过大学,但大学究竟教什么,究竟学什么,大家未必知道。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完全学西方的,而中国古代的大学究竟教什么,在《大学》这本书里可以找到答案。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通常讲的“五常”。“五常”是德行,没有“五常”,人不能称之为人。《左传》有云:“人弃常则妖兴”。像马加爵一个人杀掉他同宿舍的四个同学,你说他有没有半点仁爱之心呢?没有仁爱之心的人能称为人吗?不能。我们称他为罪犯,罪犯得到的只有惩罚。
       朱熹如何解释“五常”的呢?他认为:“仁,心之德,爱之理;义,心之制,事之宜;礼,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朱熹对以上四者,都是从体和用来解释的。“仁,心之德,爱之理” ,理是从体上说,德是从相上说。“义,心之制,事之宜” ,是说“义”是我们的心要合乎的规则,是做事情要恰到的好处。这才符合道义。“礼,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古人说“礼者,理也”,天地运行的规律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礼。节文,就是指人与人打交道时所用的礼仪礼节。比如学生看到老师,要问好;员工看到领导,要问好。问好就是礼仪礼节。但为什么要问好呢?因为这是天理,符合宇宙的运行规律。《易经》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任何一个组织有上下的关系,上下之间要运行得好,就必须要相互沟通。春天,阳气下降,地气上升,所以阴阳交合,万物生长。领导在上位,员工在下位,领导和员工要沟通,企业才能运转得好。但如何调节领导和员工的关系呢?得用礼。礼是符合天理的。西方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西方人在进行企业管理时,用制度。这其实是中国古代法家的思想。制度是人定的,并不一定符合人性。如果所定的制度不符合人性,那么遵守制度的人难过,不遵守的人也难过。但是礼不同,礼是符合人心,是人心所向的。你放学回到家,看到那爸爸,你向他问好,他肯定会开心。你看到爸爸开心,你也肯定很开心,这是人性,天理,不是制度。制度是统治人的工具,并不一定符合人性。儒家不排斥法律,它认为法律是维护整个天理良知的,礼和天理是法律的基础,触犯礼和天理,会有法律来制裁你。
       后世不断有人争论儒家,法家。说句不恭敬的话,许多人根本没有真正研究过儒家经典,不知道法与礼的道理所在。争论只是学者干的事,不争哪里有饭吃呢?如果为了有饭吃,把思想弄乱了,哪是祸国殃民啊。我们明白了礼是天理的体现,是我们做事情的法则,所以顺应天理,事情就会很顺利。顺理则吉,悖理则凶。两人吵架时通常会说:“你讲不讲道理?”当然也很少有人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讲礼(理),就容易产生冲突。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
       朱熹注解了仁义礼,但没有注解智。明代学者胡广根据朱熹注解仁义礼之意来给智下注,认为智是“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者也”。我们可以简单认为智就是智慧。有智慧就可以洞察万事万物的理,把事情处理得非常好。管理企业管得很好,做领导做到最好;把家庭管得很好,做父亲做到最好,做儿子做到最好,做丈夫做到最好,做妻子做到最好,这就是高度的智慧。
       古人讲五常经常是只说仁义礼智四者,为什么不说信呢?这是故意引起注意的,因为信含在仁义礼智当中了。诚信是基础,没有诚信,不可能有仁义礼智,信是仁义礼智的纽带。一旦没有诚信,那就很可怕了。假如老天爷不讲诚信:冬天不下雪,夏天下雪,天上下雨,地不湿,那人就没法活了。人也要讲诚信,五伦十义就是诚信。父亲慈爱子女,子女则孝顺父亲。如果子女打骂父母,谁还养小孩?很快人就没了。男女交往也要讲诚信,彼此相互信任才会结婚。你不讲诚信,谁敢和你结婚。
       仁义礼智信不是圣人制定的,而是人禀天而生,本来就有的。所以朱熹才说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为什么这么说呢?宇宙万物,气流运行,生生不息。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是仁爱之心。人禀天而生就有这种让万物生长的仁慈心,这是仁。宇宙万物,运行非常有规律,有次序,有条不紊,这是礼。所以人禀天而生就有礼和逻辑,所以礼和逻辑不在外而在内。你问一个二十岁,没上过学的文盲,一加一等于几?他肯定知道等于二。因为逻辑在人的内心。你问一个两三岁的小朋友,要不要尊重爸爸,要不要尊重老师,他会回答你:要。小朋友对父母、老师的尊重是不用人教的。所以礼不在外,而在内。次序体现在人伦上就是礼,人伦清,事物才有次序,二者是一个东西啊。宇宙万物运行井井有条,恰到好处,这是义。义者,宜也。所以人禀天而生就有道义,人有道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和睦,否则就会相互残害。若父母慈爱子女,子女孝顺父母,家庭就会和乐,家家和睦,则天下太平。宇宙运行有规律,春夏秋冬,四时更替,自自然然。天气不断变化,有风,有雨,有雪,有冰雹,没有人主宰这一切,但它依旧运行有序,这是无为而治,是高度智慧。人禀天而生,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所以我们内在肯定有这种高度的智慧。这点在圣人无增,在凡人不减,只不过我们迷失了我们的德性,所以没有了这种智慧。我们为什么会迷失呢?

       朱子又曰:“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性之所有,就是指仁义礼智信。每个人的善性仁义礼智信都是一样的,没有多和少之分。但气质之性却不一样。气质是后天的,比如一个人原来气质不好,经过学习修学,气质转好了,所以气质是后天的。究竟什么是气质?气是指精神层面,质指物理层面,也就是说气指我们的精神面貌,质指我们的身体状况。人虽禀天而生,清浊不一,故气质不同。在加上后天不同环境的熏习,人的性情就相差很远。所谓夫子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是也。习恶便成恶,习善便成善。 “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指那些保全自己善性的人,像尧、舜、禹这些圣人。“天”不是指上天,而是指天下的百姓,指民意。这句话是说那些能存其善性的圣人,有德行,能成为天下百姓的楷模。尧王年老选拔继承人,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但尧认为自己的儿子的品德不足以为天子,一旦自己儿子得天下,那是“一人得利,万人失利”,所以他没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非常有品德的舜。舜得全仁义礼智信,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当时尧去世后,舜就躲了起来,希望百姓能够推举丹朱为天子。但天下的诸侯无论是朝拜还是打官司,都不去找丹朱,而是去找舜。所以舜作为天子,是民意之所向。这些生而知之的圣人,由于有德行,所以民心所向,必定成为亿兆之君师,以教化民众。
       文中为什么不说亿兆之君而说亿兆之君师呢?因为古人认为君、亲、师是三位一体的。国君就是天下人的楷模,所以君也就是师。天子住的地方也叫京师,京是大的意思,所以国君是普天之下所有民众的老师。三代以前的圣贤的国君,都是民众的老师。中国的上古时代,都是政教合一的。为政者,以教化百姓为政要,所以君为民众的老师。现代社会的政教合一,常是政治和宗教迷信合为一起,这种方式一定会出问题。仔细观察一下现在那些政教合一的国家,都搞不好,搞不好的原因是完全忽视了宗教的教育。在中国三代以前,国君就是最好的老师,他教导百姓,以恢复他们的本性,帮助他们找到本身的良知良能,以此平治天下。以道德教化民众,这是治国的根本纲领。我们现在忽视了祖宗治国的法宝。现在伦理道德讲得少,拜金主义盛行,人自私自利,为了自己得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国家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毁坏自然环境,这样经济建设能搞好吗?我们的老祖宗把这个国家留给我们时,保留得很好,五千年了,一直保留得很好。到了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手上,家底就很坏败光,现在我们的资源是严重匮乏。试想我们的子孙后代吃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此浪费资源,如此破坏环境,会对子孙后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老祖宗已经讲了,管理国家主要是教导人伦道德,如果民众都懂仁义礼智信,都有爱心,那我们就知道如此破坏环境就相当于把子孙后代的能源抢过来耗费掉了。这种做法,不仅是对整个人类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子孙后代是不负责任的。人有伦理道德观念,当然会知道节约,会知道和自然和谐发展。《礼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国最重要的便是道德人伦的教育,人伦道德教育好,经济自然会和谐的发展,但我们现在都丢掉了这些传统很可惜。
       从伏羲,神农、黄帝、一直到尧、舜,都能秉承这个传统,以教学为先。教学的形式虽不断在变,但内容是相同的。舜王时,礼乐的教育开始趋于完善。史书上记载,舜把尧的官员进行分工,设置司徒和典乐之官。司徒,是掌管五常教育的。典乐之官,是用典乐以来教导民众的。舜王是用礼乐来教导百姓,使百姓恢复固有的善性,以此平治天下。
朱子曰:“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到了夏、商、周三代,教学制度和教学内容不断得到完善和丰富。三代时的教学制度分有小学和大学。要教育首先要有教育的机构,三代时的教育机构有好几种: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古代读书人学成之后,有一部分会被选拔为公务员,没有被选上的呢,就回到家乡教书,所以有私塾教育。古代门侧之堂谓之塾。塾通常在西边,是教人读书的地方。在三代时的私塾,是设在闾巷里,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私立学校,但当时规模不是很大。古代五百家为党,在党里设庠,庠的规模要比塾大。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也称乡。在乡里设序,序的规模比庠要大很多。而在天子之都和诸侯国之都,都设有大学、一般天子和诸侯国的庠序设在都成之内,而太学设在郊外。现在的学校一般也这样设置,大学通常离市区较远,希望学生认真学习,不要随便跑出来完。而小朋友天性活泼,尚需要家人照顾,所以小学通常靠近生活区。
       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入小学念书呢?朱熹根据《白虎通》的注解认为是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尚书?大传》认为年十三入小学,二十入大学。说法不一,大概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入学年龄有所不同,或者是根据情况而定,所以说法不一。小学教的是一些规矩,是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包括待人接物的礼节,对待师长的礼节。此外,还包括六艺的学习,比如基本的驾车,射箭,算术,写字等等。到十五岁了,就进入大学。哪些人才能进入大学读书呢?皇帝的太子、庶子、公卿大夫的元子、世子,都要进入大学学习。因为古代是世袭制,这些人以后要继承其父辈的位置,要管理国家,所以必须得进入大学接受教育。另外通过考试从平民选拔的俊秀,也可进入大学学习。这些人学成之后,举拔为官,同样可扶佐国君治理天下国家。古代的大学里面教的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什么是穷理?“穷理”,指格物致知,穷尽物理。“正心”,指诚意、正心。“修己”指修身。“治人之道”,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所以大学是培养国家干部的,教导他们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在这里总结了三代的教学制度,包括教育机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短短几百字,写得淋漓尽致。朱熹真的是大学问家,不学贯古今,绝对写不出来。只可惜我们现在忽视了朱熹的学问,忽视对古代教学的研究和学习。

       朱子曰:“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上面讲的是学校教学方法和教育机构,这节讲立教之本。立教之本是人君要以身作则。教育不单单靠教育机构,关键是领导人以身作则,躬行心得。躬行,是说躬行人伦之道。心得,谓行人伦之道而有得于心也。彝伦,常理也。像商汤,文王,武王,他们就首先做到躬行心得,给天下的老百姓做一个榜样。于是教育办得很好。这里就告诉我们,若要把教育搞好,就必须要国君做一个很好的表率。因为有了良好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而且有国君诸侯则身作则,所以老百姓一定会去学。所以三代时的老百姓没有不学的。学就是效仿,效仿国君。
       “性分固有”,即仁义礼智,是理,是体。“职分当为”,如子职分当孝,臣职分当忠之类,是事,是用。即明白了仁义礼智信,就能安其所本分。为人臣,止于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夫,止于义。为人妇,止于顺。三代时,人人都学习,人人都有所得,人人要做善人。人伦道德教育好,则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职责岗位上尽心尽力,这样国家必定兴隆昌盛,所领导的时代肯定是一个太平盛世。所以历史上的三代,是我们后世所远远不能及的。
这里告诉我们,有教有学,是治世之本。有教,就必须有良好的教育机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有学,就必须有国君做很好的表率。所以国君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是个至关重要的纽带。由于有如此好的教学,因此夏、商、周时期,多半都是太平盛世。即是有夏桀,商纣这样的暴君,但很快就被推翻,而又出现另外一个太平盛世。我们所处的时代,为什么出现这么多问题,根本原因是丢弃了老祖宗的教学。

       《大学或问》朱子曰:“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不进之于大学,则无以察夫义理,措诸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而有高下浅深先后缓急之殊,非若古今之辨、义利之分,判然如熏莸冰炭之相反而不可以相入也。今使幼学之士,必先有以自尽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习,俟其既长,而后近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当然。是其岁月之已逝者,则固不可得而复追,若其功夫之次第条目,则岂遂不可得而复补耶?”
       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的好,对我们有莫大的帮助。德性,谓得之于天者,仁义礼智信也。用佛家语言来说,性德就是我们的根本智。若想德行有所成就,就必须注重养正。在古代,是特别注重小孩子的养正教育。小学就是童蒙养正的教育。现在中外的儿童教育都没有注重童蒙养正的问题,中国现在学西方的教育,让小孩自由玩耍,没有规矩。中国古代不是这个样子的。古代教育非常讲规矩,洒扫应对进退都要守礼。读过《圣经》朋友会发现,西方古代教育跟中国古代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到了近几百年,才开始不注重人伦规矩,结果导致很多社会问题。
       虽然在古代小学和大学教育内容不一样,教育方法不一样,但“其为道则一而已”,也就是说二者讲的都是性德,小学是养其性德,大学是用其性德。没有小学这个基础,大学又如何立之?如何起用?没有小学的基础,大学如同空中楼阁。小学的教育,可以使小朋友收其放心。小孩心地纯善,但他坐不住,你要他坐五分钟不动,等于要他的命。所以没有规矩约束他,他就会心起邪思妄念,耳听邪言,目观乱色,口谈不道之言,以至于手足动不能成礼。
       有的小孩,从早到晚蹲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晚上十二点上床睡觉,第二天又是同样的。电视播什么他就看什么,看了什么就模仿什么。在幼儿园里,我就看到一个小男孩指着一个小女孩说,这是我老婆。我有个朋友去幼稚园接小孩时,幼稚园老师问他:“你的小孩为什么看到人家小姑娘就抱着别人亲嘴呢?”我的朋友也很生气,回家就责问他儿子,儿子反问他:“电视上都是这样的,有什么不可以。”现在电视播放的节目大部分是杀盗淫妄,暴力色情。小孩没有是非善恶标准,看了会盲目模仿的。模仿多了,心智就会败坏了。整个世界道德人伦崩坏的原因在这里啊,没有注重童蒙养正。
       我总是建议那些有小孩的朋友们,家里千万不要买电视机,有电视机的千万不要装有线电视,电视机是个大染缸,大魔鬼。现在小孩说话声音又高又尖,喊打喊杀,全部是从那些动画片学的。你看日本那些动画片,像什么“蜡笔小新”,“乱马1/2”一直在大陆播放,完全把小孩的心智弄坏了,这些小孩以后长大成人,也是很难成就的。因为他的德性已经败坏了,没有德性,就没有智慧。所以选学生怎么选?选那些没有上过幼儿园的,最好是在纯朴乡村出来的。现在还有一些小学,让小孩上网,像小孩通过网络来学习,真是害死小孩。古代的君王有高度的智慧,知道这些道理,所以非常注重小孩的童蒙养正,保留其德性,保留其根本智,以待将来起大机大用。我们现代人完全没有智慧,因为一切以商业赚钱为目的,人丧失了良知。我们若虚心向古圣先贤学习,是不可能解决我们这时代的问题。
       古代在小学的教学中,不仅教洒扫应对进退等规矩和礼节,还通过让小孩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和《四书五经》等经典善养其德性。长大了,再给他讲解这些经典。古人大学的教学真是快乐,老师带着一群学生“游学”,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学习道德学问。学生都不用带书,因为全都背在脑子里了。这才是高级教学。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看一下现在的小学生,没有半点自由,书包装得满满的,除了各种各样的考试比赛,还要学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学生呢,考完英语考计算机,考完计算机考托福,一天到晚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连周末都要上课。好惨啊!古人是游学,把中国游玩了,也把学问做成了,那是真的快乐。现在的小孩子,个个痛苦的要命。现在的小孩整天唱,背着炸药炸学校,学校太可恶了,让我学这个,学那个,我恨死学校了。现在的学生个个学得戴眼镜,像豆芽。我也戴眼睛,但我不像豆芽。
       经过童蒙养正,便可以进入大学。不进入大学,就不能察其义理,也不能让其保留得很好的性德起用。小学养其德性,大学告诉他如何运用德性来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学了小学,没有大学的起用,就很难收小学之成功。凡是从古到今的教学,都遵守先小学后大学的次序,否则教学是收不到效果的。
       我们这一代人都没有受过传统小学的教育,真是很遗憾。但看了朱子这段话,我们又重新生起了信心。朱熹告诉我们,即使没有小学基础就学大学,但这不要紧,我们可以补小学的课程。所以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在我们学习《论语》,《孟子》,《大学》的过程中,要抓紧时间把小学课程补上。关于小学的书,我们应该看哪些呢?朱熹编的《小学》、《童蒙须知》,清人李毓秀在《童蒙须知》基础上编的《弟子规》,清代两广总督陈弘谋编了《五种遗规》,近代大德李炳南老先生编的《常礼举要》,都可以作为我们小学课程的必读之书。每个时代都有其需要的书,我们这个时代,我首推两本书:《弟子规》和《常礼举要》。我每次上课都提醒同学们看《常礼举要》,同学们还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知道原因了吧?这是补小学的课程啊。
       现在的大德净空老法师在大力推广《弟子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小学的教学,任何人学儒家、佛家、道家学问都不会有成就的。因为没有根,怎么可能结出果实呢?另外,现在台湾的教育专家蔡礼旭四十集的《幸福人生讲座》,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看上十几遍。蔡老师学问很好,课也讲得好。我的“弟子规”成绩,自己评分,不及格,你们更菜。所以大家要虚心向蔡老师学习,他的“弟子规”,100分!大家最好早晚读一遍《弟子规》,先把人做好。现在很多人连最基本的礼节礼仪都不懂,很麻烦。有些学生连怎么打电话都不懂。有一天我出差在车上,有个学生给我打电话,他也没报姓名,讲了半天我都不知道是谁,我问他:“你找谁啊?”他回答:“我就找你啊。”(众大笑)这个学生真是奇怪,我肯定知道你找我了,我是以为你打错电话,我问你找谁,你应该回答“我要找某某”。你看,现在的学生连打电话都不懂,连对人基本的尊敬心都没有,学习有成就才是怪事。所以大家一定有把小学课程补上啊。时间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