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为何巨亏9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0:56:54
“股神”为何巨亏97%?
时寒冰
今天,编辑一篇题为《“股神”巨亏97%的启示》的评论,非常感慨!
这是最新一期《南方周末》刊登的一篇长篇报道,
里面提到:湖南娄底小股民文武感到自己梦一场。不同的是,梦境是虚的,而炒股亏损却是实的:一年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到不足7000元,而其月工资仅有千余元。这个亏损幅度达到了97%。而与文武关系不错的两位朋友:方利从17万亏得仅剩下8000元,水林则不但将2007年上半年炒股赚来的20多万赔光,而且又贴进去30万。为什么又称他们为“股神”呢?因为同事将他们当成反向指标:一旦他们砍仓,其同事就立即买进,并且因此获利,一些同事甚至要求他们在抛股票前告诉自己,以便买进。
如此大的亏损委实令人吃惊。因为上证综合指数从去年最高点6124.04点算起,调整到3月20日的最低点3516.33点,最大下跌幅度是42.58%。具体到个股,截至目前,沪深股市调整幅度最大的股票为60%多。
我注意到,文中提到,文武的交易清单显示,他在一年间超过500次交易、支付了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
不妨看一个具体的细节:2007年4月24日这天,文武抛掉所有股票,花105000元买了2100股中金黄金,平均成本50元。在此之前,中金黄金和整个大盘一样,处在连绵不断的上涨中。但是,自从文武满仓中金黄金后,大盘依然在涨,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涨,偏偏中金黄金在跌。在忍了一周之后,文武终于无法再忍下去了,从4月30日开始,开始500股500股地割肉,先是44块卖,到5月15日,以42块割掉了最后500股,在中金黄金上亏掉了14000元。不料从5月16日开始,中金黄金开始拉升,即使是“5·30”和“6·22”也只是让其上升的步伐略微迟滞。9月13日,中金黄金达到最高价159.6元。
中国股市就是这样,不断跟人开着玩笑。
我不仅又想到了另一则令人难过的报道。今年3月12日,重庆杨家坪步行街某证券营业部,一六旬老汉猝死。股民随即拨打120,医生经检查后发现老人已死亡。据了解,老人姓谢,去年携25万元入市,如今亏得只剩下5万元。亏掉80%。
在这种带着强烈掠夺性特征的市场,个人如此频繁地操作本身,就无异于买把刀割自己的肉,配合着拿刀的掠夺者一切割自己。经过这次暴跌,许多人坚守的价值投资理念破灭了,但是,无论如何,至少,我们应该遵循相对的价值投资理念。做好三件事情:选最值得长相厮守的股票、选好买点、拿好它,一直到合适价位。
这个市场令投资者寒心彻骨,但是,如果拉长时间区间来看,仍然有一些有价值的股票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事实上,即便股神巴菲特,也不是买完股票就涨,他有时候被套得也很惨,但他遵守自己的投资理念——当然,这要以市场的健康和制度的完善作为前提,不然,就可能被一些强势者利用制度漏洞故意下套——看看3月20日的A股走势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我怀疑巴菲特在我们这个市场能否经得起如此折腾。
而这一点,正是我所努力推动解决的。不仅股市,一切问题都须从制度的层面来解决。这比对股市点位的预测更重要。即使预测对了,这波赚了钱,由于制度漏洞太大,掠夺者可以肆意妄为,也免不了下次被洗劫一空。即使我们侥幸避开了,后辈们呢?这种恶性循环需要从制度层面打破。这是我最近反省的结果。
因为我呼吁叫停丧心病狂的再融资,呼吁政府救市,一些朋友批评我不遵守市场经济规律。我不能接受这种批评:
其一,既然是政策市,在上涨时政府干预,在下跌如此之深的情况下也应该采取措施。不能在股市上涨的时候是政策市,在下跌的时候又成了市场市。变色龙恐怕也不好意思这样变。做学问要正视现实问题,不能抱着一个什么理念比如“市场理念”之类的白头偕老。
其二,我此生一直坚守的一个原则或者底线就是民生,凡是损害民生的,不论它是什么市,是什么规律,什么原理,都是我内心非常反感和憎恶的。我目睹了太多弱者的艰辛!也目睹了太多对弱者艰辛的漠视!我是个直来直去的人,无法掩饰也不愿意掩饰自己的观点。我每天无论多忙都坚持读书,充实自己的知识,揭穿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二奶学者的丑恶嘴脸。
由于博客点击量大了,“关注的人”多了,说话有时候太“随便”会麻烦些。有时候,贴出来的文章后来会有些改动。一些细节有的朋友注意到了。大家理解即可。(另外,我的近日安排:3月28日去扬州参加“烟花三月下扬州”活动,3月31日初步定到北京参加一个电视辩论节目。4月初可能到四川成都做一个讲座。)
草于2008年3月21日凌晨
附: “股神”巨亏97%的启示(我同意作者提出的制定要求券商提醒的强制性规定)
⊙姜松
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报道了几个“股神”的炒股经过:湖南娄底的一位股民,在一年间,24万元的积蓄和借款缩水到不足7000元,亏损达97%;另一位股民则从17万元亏得仅剩8000元。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股神”,是因为同事将他们当成反向指标:一旦他们砍仓,其同事就立即买进,并且因此获利。“股神”的名声由此而来。
这则长篇报道引起热烈讨论,透过其中的细节,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投资者投资知识的匮乏和心态的躁动,正是这些缺陷,使得股民在面临股价波动的时候,不仅不能规避、减小风险,反而不断放大了自己的风险。以24万元变成7000元的结局为例,股市去年的最高点调整到3月20日的最低点,跌幅最深的个股达到60%多一点,即使“股神”买的是调整幅度最大的股票,如果不来回炒作,即使他买的是最高点,也远不至于亏损到如此地步。
而账单显示,这位“股神”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交易次数高达500次、支付了超过3万元的手续费和超过3万元的印花税。
这种情况原本可以避免。比如,建立起一个规则,当某个账户出现频繁的交易行为,且这种交易行为表现出非理性的倾向时,券商应该发出警示,提醒投资者,或对投资者进行相应的辅导。而这种机制在国外早就建立起来了。如果券商发现投资者有频繁的交易行为,会发出善意的提醒。不仅券商,甚至保险公司也建立起了这种提醒机制。去年,我们到美国看望一位表哥,我们的花销由他来承担,由于他频繁用信用卡消费,很快便接到保险公司的电话,问他是否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或生活有什么不如意。原来,保险公司担心消费者这种反常的消费行为,可能是心理异常或遭遇某种不幸所致。误会虽然澄清了,但至少说明了国外对警示作用的重视。
券商对投资者提供提醒服务是理所应当的。以那位“股神”的交易记录为例,仅他一个人,就为券商贡献了3万元的手续费,而券商收取服务费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实际上,我们的券商除了在开户时提示一下风险———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投资者根本享受不到其他服务。券商的研究报告也只提供给机构投资者参考,散户投资者很难有机会看到。
当然,这是一种矛盾。券商的目的在于追逐利益最大化,他们巴不得投资者频繁交易,巴不得投资者不懂理财知识,如果都遇到持股时间长的投资者,券商的收益还从哪里来?因此,券商在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方面没有动力。但是,券商至少应该承担一些最基本的义务,比如,前面提到的提醒。这种提醒虽然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交易活动,减少券商的手续费收入,但却能够细水长流,一旦投资者因频繁交易而亏损殆尽,券商再也不可能从他们身上挣到什么交易费了。
显然,善意的提醒有时候是互利的,是双赢之举。我们现在需要制定一个规则,当某个交易账户出现频繁的非理性交易时,强制性要求券商发出警惕,并通过录音为证,否则,就以其失职进行一些处罚。如此,才能使投资者更加理性。当然,作为投资者,也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投资理财知识,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获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