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教你出乎其类(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9:16:16

《异类》教你出乎其类(图)

2009-06-27 07:01:00 来源: 天津网-城市快报(天津)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异类》是一本诠释如何取得成功的书。为什么那些名人能成功?是智商还是其他决定了成功者的一切?《异类》通过对全世界诸多名人的成功路径的解读,找到了其取得辉煌的秘密,而答案可能会令很多人大吃一惊。

  智商并非最重要

  一个是智商160的人,一个是智商190的人,哪一个是爱因斯坦?也许照传统的理论,答案会是后者。但事实恰恰相反,比爱因斯坦的智商还高出30的克里斯·兰根,至今还生活在农场里,最出彩的经历就是参加智力竞赛赢得高额奖金,然而他却永远不可能提出相对论那样的理论。为什么?他幼年曲折的经历、有缺陷的家庭背景、就读的学校环境,都对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没条件去实现爱因斯坦的奇迹。

  背景、文化观念影响了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可能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必需的因素。这就是《异类》要阐述的观点。它几乎颠覆了传统成功学理论,但看起来又言之有理。在作者看来,背景对成功的影响,甚至已经从个体扩大到了整个族群。

  1997年,大韩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坠毁,此后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该航空公司的航班又发生了数起严重事故,导致各国相关的航空公司、管理机构纷纷对其敬而远之。

  面临此景,也许许多人会从技术层面寻找坠机原因。但《异类》则转向韩国传统文化心态,从“对权威的态度”这个角度,得出了机长与机组其他人员不能良好沟通、协调,从而增加空难几率的结论。这个被称之为“权利距离指数”的因素,对空难的发生率居然有着超乎寻常的影响。而正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大韩航空才能在随后数年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挽回了曾濒临崩溃的声誉。

  同样的背景影响也存在于教育之中。为什么亚洲人的数学要比欧美人好得多?是因为从小努力?是因为教育模式更优?也许。但《异类》指出了一个从未有人指出的原因:语言。它对逻辑、记忆的影响,真的出乎人们的意料。

  《异类》环视了从科技界到体育圈的成功人士案例,它没有絮絮叨叨地灌输智力给前途造成的差异,而是在承认水平的前提下,特别强调环境对于人未来的影响。没错,这个世界的确需要努力,但并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在你正确审视整个社会氛围后,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式,才会最终通向成功。

  背景决定一切

  最近全世界的球迷都在关注“八千万先生”小小罗,也关注英超这个联赛在送走这块招牌后会如何。想当初C罗刚到英国,还是个生瓜蛋子,如今身价百倍,可见英超这个龙门有多厉害。

  全世界的球员那么多,不可能都在英超这顶级联赛混,想立足得具备几个条件:身体好、技术好,还有——生日好。不信你就来看一份统计:在英超球员中,出生月份最多的,就是从9月到11月这三个月。

  “9月、11月出生?那是什么星座……”且慢且慢,如果你顺着占星术的思路想下去,就大错特错了。搞这个统计的人无意把生辰八字和成功联系在一起。他只是想从英超的制度层面分析其对球员成长的影响。因为这个联赛规定,球员的注册日期是每年的9月1日,在这个日期前达到一定年龄的人才有资格去踢比赛,所以哪怕你是马拉多纳,生日差了一天,也没法在球场上崭露头角。

  类似的规则一直向下影响到青少年阶段的赛事,为此,有不少人不得不延迟一年,才能接受正规训练,而在这个身体飞速发育的阶段,这可能直接导致了他与别人之间的身体、技术差别,差一天都不行。所以,很有可能一些好苗子在筛选阶段就被制度耽误了,再也没有了成功的机会。

  得出这个结论的,是一位为《纽约客》撰稿的专栏作家,据说2005年的时候还上过《时代》周刊的百大有影响力人物榜。他将结论写在了新书《异类》里。

  类似影响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比尔·盖茨和苹果公司的史蒂芬·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这是巧合还是老天爷的安排?都不是。因为在那个年代,计算机革命刚刚起步,当盖茨成年时,恰逢变革的关键期,很多人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彻底改变世界的机遇,走在了时代科技的最前沿。盖茨与乔布斯只是众多幸运儿中的佼佼者而已。

  为什么盖茨不会出现在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后?因为太早的时候,计算机尚未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晚些时候,革命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美国的律师们。现在过得比较滋润的老牌律师,大多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上学、就业的时候,压力都不大,因为那个年代的出生率很低,同龄人太少了,几乎没多少人竞争同一个岗位;当这些人在三四十岁的时候,本来就处于上升期,恰好又遇到了企业大量重组的时代,法律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案子多到数也数不过来,自然奠定了这些律师们的成功基业。而在这些律师中,又以犹太后裔居多,他们世代传承着这样的理念:在工作中具备自主性、挑战性,付出多少就回报多少——在竞争年代,这帮助他们超出别人一筹。而他们的父辈没有那么幸运,因为在其人生的黄金阶段,遇到了大萧条。

  本组撰文 本报记者 张玥

  亚洲人为何数学好

  看看下面的数字:4、8、5、3、9、7、6,将它们大声读出来,然后背过脸去,用20秒来仔细回忆,然后再按正确的顺序大声读出来。

  如果英语是你的母语,那么复述正确的几率将是50%。如果你是中国人,那么正确率几乎可以达到100%。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存储数字的记忆循环是两秒钟,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记住我们在两秒钟内所说的话或所读到的内容。当中国人在读“4、8、5、3、9、7、6”这一串数字时,每次刚好都是两秒钟。与英语不同,汉语中7个数字的发音只需要两秒钟的时间。

  这个例子选自斯塔尼斯拉斯·德阿纳的《数感》一书,在书中,德阿纳解释道:

  中国的数字非常简易。大多数数字的发音只有四分之一秒(举个例子来说,“4”的读音是“sì”,而“7”的读音是“qī”),他们相当于英语中的“four”和“seven”,seven听起来似乎还要长,这些数字的发音需要三分之一秒。英语和汉语语言长度上的差异,造成了英语和汉语在记忆上的时间差距。语言被区分成很多种,如威尔士语、阿拉伯语、汉语、英语和希伯来语。讲话者的记忆能力通常同他输出数字时所需时间长短有因果关联。在这个领域里,最佳记忆力的奖项要颁发给讲粤语的中国人。语言上的优势使得香港人获得了超群的记忆能力,他们甚至可以用1秒钟记住10个数字。

  这也同样表明,在数字符号体系方面,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差别。在英语中,我们把“14、16、17、18、19”称作“four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因此,大家会认为我们会把“11、12、13、15”说成“oneteen、twoteen、threeteen、fiveteen”,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命名,而是采用不同的数字符号,我们把“11、12、13、15”分别称为“eleven、twelve、thirteen、fifteen”。同样,我们把“40”和“60”称为“forty”和“sixty”,他们听上去与跟他们相关的数字(“4”和“6”)很像。我们把“50”和“30”还有“20”称为“fifty”“thirty”还有“twenty”,这听起来很像“5”(“five”)、“3”(“three”)和“10”(“ten”),但情况却并非如此。对于两位数,比如“20”以上的数字,我们将十位数放在个位数之前,如“21、22”(“twenty-one、twenty-two”)对于10以上的数字,我们采取相反的数字输出方式,个位数在前,而十位数在后,如“14”“17”和“18”(“fourteen”“seventeen”“eighteen”)。不同于中国、日本和韩国具有逻辑顺序的数字符号体系,英语的数字体系没有规律可言。如“11”就是“11”,“12”就是“12”,“24”就是“24”,并且以此类推。

  这种数字长短上的差异使得亚洲孩子学习数字的速度要明显快于美国孩子。

  ……摘自《异类》

   (本文来源:城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