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江西:森林覆盖率岂能当“花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2:45:22

前言  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其流域经过十多年的治理,森林覆盖率提高到全国都罕见的近60%。但郁郁葱葱的林地却难以阻挡数量巨大的宝贵土壤随水而去。这种现象被专家形容为"边止血边流血"。高森林覆盖率在水土流失治理中成了"花瓶"。环保人士认为,作为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建设本身要有"科学发展观"意识。
高森林覆盖率"拉不快"水土治理的缓慢步伐
鄱阳湖流域包括鄱阳湖区以及流入鄱阳湖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五条河流,整个鄱阳湖流域面积为16.2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国土面积的97.2%,江西省的社会经济系统就是建立在鄱阳湖流域的大环境上。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鄱阳湖流域出现毁林种粮等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20世纪80年代初,仅赣江上游山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就达1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以上,每年泥沙流失就达5335万吨。水土流失导致河道淤积,土壤退化,肥力减少,生物资源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加重,群众脱贫致富难。
为取得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江西省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完成了《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目标综合统一起来,开展了大规模的以小流域治理为基本单元的治山、治水、治穷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兴国、于都、宁都、瑞金等原水土流失、土地风沙化十分严重的地区(曾被称为南方的黄土高原)得到有效治理;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27%;鄱阳湖入湖泥沙减少41.44%。
但专家回头看时却发现一个怪现象。流域森林覆盖率虽然已从1977年的32.7%,上升到1999年的59.7%,增幅达82%以上,但同期的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只减少了23.76%。目前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还有352万公顷,远远没有恢复到50年代110万公顷的水平,水土流失面积仍占流域面积的21.5%,年土壤侵蚀量达1.5亿吨以上。
江西省山江湖治理委员会的调查显示,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一方面在得到治理,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扩大。目前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了约110万公顷,但1990年至2001年新增加的水土流失面积也达到了91.4万公顷。
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状况密切相关,在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为什么水土流失还如此严重?
面积扩大了,森林"止血"功能降低了
专家分析说,从森林覆盖率59.7%的单一指标来看,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应该是有保障的。但是森林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削弱了覆盖率因素的作用,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效益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森林资源制止水土流失的生态功能被降低了。
一段时期以来,提高森林覆盖率成为各地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森林覆盖率也成为考核各地生态建设成果的主要指标。轰轰烈烈造林成为每年冬春季山上的一大景色。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江西省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森林覆盖率从1983年的33%,在16年里就迅速提高到1999年的近60%。可迅速提高的结果是,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由4.6万立方米下降到了3.0万立方米。
同时各地长期以来仅从发展经济考虑,造林以用材林或经济林为唯一目的,追求的是速生成片优质,以便更多地采伐林木储备资源,导致现有植被以人工林、中幼林为主。结果森覆盖率迅速提高,林地质量却下降了,直接导致涵养水土能力低。
在鄱阳湖流域,森林资源有相当部分是人工林,树种以杉木和松树为主,针叶纯林比例过高,不利于水土保持。鄱阳湖流域地区针叶林约占77%,即使是生态公益林,针叶林面积达76.6%,叶阔林只占23.3%。由于针叶林酸化土壤,林下灌、草难以生长,不能形成乔、灌、草配套的水土保持植被条件, 林下植被非常单一,森林地表覆盖物少,且多为酸性针叶及其分解物,土壤的透性差,无法形成强势的储养水源能力,难以达到良好的生态保护效果。一遇暴雨洪水即产生水土流失。
同时,鄱阳湖流域森林植被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林冠阻拦和分配降水能力较差,雨滴直接冲击地面土壤,容易形成大水量的地表径流。
非生态保护性的造林整地方式也被众多生态专家所诟病。20世纪90年代,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地区每年新增造林数十万公顷,普遍采用"剃头挖心"的全垦整地方法:砍除全部地面植被,放火烧山炼山,然后挖出植被地下根系,对保持水土十分重要的草、灌植被遭受毁灭性破坏,每到造林后的第一个雨季,松散的表土随洪水俱下,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据专家估算,全垦造林后第一年水土流失在强度以上,侵蚀模数达每公顷8000吨以上,需3年以后才能转为轻度流失。
生态建设也要讲究"科学发展观"
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森林有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功能。但急功近利,带有大跃进色彩的生态建设方式,导致高森林覆盖率成为摆设的花瓶。江西省山江湖治理部门人士认为,作为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治理建设活动本身也要有"科学发展观"意识,实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对生态建设效益的评价要有一个综合全面的科学标准体系,避免将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标准,集中在某些主要指标上的片面做法;社会各界对生态效益的评价不仅要看指标系数的提高,更要关注指标提高背后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动向。
其次要在机制上保证生态治理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协调生态治理与开发的步伐。1999年前江西全省累计造林面积中,公益性的防护林、特用林仅占4.5%,95.5%为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1999年江西全省进行了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落实生态公益林区经营面积466.36万公顷,占全省林地面积44.4%,以扭转生态效益被"边缘化"的态势。但公益林经营的补偿问题没有解决,林农生计问题突出,许多林农甚至退出公益林建设范围。
最后生态建设决策者要端正开发与治理的关系,不可急功近利。一些地方打着生态治理的旗帜,但思想意识上还是以开发利用为中心,生态建设中短视行为太多。在水土流失治理中,一些地方森林植被一方面在得到恢复和发展,一方面仍然不断地受到破坏,林下植被发达、郁闭度高、水土保持功能强的天然成熟林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低、以用材林为主的人工中幼林。
另外,专家提议要用"生态"的手段进行生态建设,防止在生态建设的同时破坏了原有生态,违背生态保护的初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