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将士出川抗日的悲壮历程:川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6:30

川军将士出川抗日的悲壮历程:川军

作者:夔剑 杨悄吟 张兴典        分类军事小说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定价:39.8元    状态:选载    总点击:47021971

一封珍藏在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抗战家书,揭露着尘封的历史;

一场与城共亡的生死决战,迎来了深刻改变日军战略的大捷……

西安事变后,川康官兵正要整军裁减,“七七事变”突然爆发,川军将士闻讯请缨,陋枪寒衣,万里驰援,浴血晋东,伤亡惨重,却大受委屈。韩馥榘含愤弃守山东,日军轻取黄河天险,徐州危在旦夕,李宗仁向蒋介石要到了一个谁都不要的部队。滕县一战,122师几近全军覆没,师长王铭章殉职,为此后的台儿庄大捷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更多简介...

一封珍藏在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抗战家书,揭露着尘封的历史;

一场与城共亡的生死决战,迎来了深刻改变日军战略的大捷……

西安事变后,川康官兵正要整军裁减,“七七事变”突然爆发,川军将士闻讯请缨,陋枪寒衣,万里驰援,浴血晋东,伤亡惨重,却大受委屈。韩馥榘含愤弃守山东,日军轻取黄河天险,徐州危在旦夕,李宗仁向蒋介石要到了一个谁都不要的部队。滕县一战,122师几近全军覆没,师长王铭章殉职,为此后的台儿庄大捷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川军 第一部分

“就是,我就搞不懂,这个蒋介石,怎么就这么喜欢内斗,唯恐天下不乱,打了几十年内战,还不厌烦。结果,先前东北军在中原大战的时候全力挺蒋,帮中央军获胜,蒋介石和张学良称兄道弟,算是铁哥们了,也被老蒋的内战政策逼得发动西安事变了,搞得天下哗然,狼狈不堪。”潘文华嘲笑说。

  • 第一章 川康整军(1)
  • 第一章 川康整军(2)
  • 第一章 川康整军(3)
  • 第一章 川康整军(4)
  • 第一章 川康整军(5)
  • 第一章 川康整军(6)
  • 第一章 川康整军(7)
  • 第一章 川康整军(8)
  • 第一章 川康整军(9)
  • 第一章 川康整军(10)
  • 第二章 七七事变(1)
  • 第二章 七七事变(2)
  • 第二章 七七事变(3)
  • 第二章 七七事变(4)
  • 第二章 七七事变(5)
  • 第三章 抗战烟枪(1)
  • 第三章 抗战烟枪(2)
  • 第三章 抗战烟枪(3)
  • 第三章 抗战烟枪(4)
  • 第三章 抗战烟枪(5)
  • 第三章 抗战烟枪(6)
  • 第三章 抗战烟枪(7)
  • 第三章 抗战烟枪(8)
  • 第三章 抗战烟枪(9)
  • 第三章 抗战烟枪(10)
  • 第三章 抗战烟枪(11)

川军 第二部分

蒋介石见形势危急,不得不答应共产党方面在南京国防会议时提出的独立指挥所属部队到前方敌后抗战的要求,并迫不及待地让刚刚开始按议定方案进行改编的新编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也就是八路军,开赴山西增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随即派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部驰援晋东北平型关方面。

  • 第四章 德阳誓师·死字旗(1)
  • 第四章 德阳誓师·死字旗(2)
  • 第四章 德阳誓师·死字旗(3)
  • 第四章 德阳誓师·死字旗(4)
  • 第五章 祝愿·遗嘱(1)
  • 第五章 祝愿·遗嘱(2)
  • 第五章 祝愿·遗嘱(3)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1)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2)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3)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4)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5)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6)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7)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8)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9)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10)
  • 第六章 蜀道·火车·惊变(11)

川军 第三部分

王铭章和赵渭宾一起来到河边,看见岸边一个彪形大汉正在茶亭喝茶,他面前的茶桌上赫然放着一把大刀。一打听,才知是潼关警备司令樊崧甫。樊崧甫为维持秩序和防止士兵逃跑,亲自坐镇河边监督,渡口边的茶馆当作临时指挥部。他发布命令:只准渡过去,不准渡过来。违令者格杀勿论。据说已经枪毙了几个逃兵。

  • 第七章 黄河壮歌(1)
  • 第七章 黄河壮歌(2)
  • 第七章 黄河壮歌(3)
  • 第八章 太原家书(1)
  • 第八章 太原家书(2)
  • 第八章 太原家书(3)
  • 第八章 太原家书(4)
  • 第八章 太原家书(5)
  • 第八章 太原家书(6)
  • 第八章 太原家书(7)
  • 第八章 太原家书(8)
  • 第八章 太原家书(9)
  • 第八章 太原家书(10)
  • 第八章 太原家书(11)
  • 第八章 太原家书(12)
  • 第八章 太原家书(13)
  • 第八章 太原家书(14)
  • 第九章 阳泉遭遇战(1)
  • 第九章 阳泉遭遇战(2)
  • 第九章 阳泉遭遇战(3)
  • 第九章 阳泉遭遇战(4)
  • 第九章 阳泉遭遇战(5)
  • 第九章 阳泉遭遇战(6)
  • 第九章 阳泉遭遇战(7)

川军 第四部分

官兵们打得顺手了,很想乘胜追击,却被王铭章制止。原来,王铭章和赵渭宾考虑到对前方地形不熟,天又已经大亮了,担心日军据险阻击和派飞机轰炸,不愿贸然追击或到距离主力部队太远的地方设伏。两人预计日军必派大部队赶来报复,决定将就这个有利地形,增加兵力,再打敌军一个出其不意。

  • 第十章 后会有期(1)
  • 第十章 后会有期(2)
  • 第十章 后会有期(3)
  • 第十章 后会有期(4)
  • 第十章 后会有期(5)
  • 第十一章 松塔伏击战(1)
  • 第十一章 松塔伏击战(2)
  • 第十二章 狼狈逃跑(1)
  • 第十二章 狼狈逃跑(2)
  • 第十二章 狼狈逃跑(3)
  • 第十二章 狼狈逃跑(4)
  • 第十二章 狼狈逃跑(5)
  • 第十二章 狼狈逃跑(6)
  • 第十二章 狼狈逃跑(7)

川军 第五部分

在证实了自己和阎锡山的辩论不幸言中后,黄绍竑就用铁路电话向各方联络,要找阎锡山说话,报告东路的消息,并探问太原城的最新情况。阎锡山终于联系上了,他声音低沉,黄绍竑好不容易才听明白,太原城于昨晚沦陷——这是他们离开太原城的第四天。而这时阎锡山本人已由交城转移到距离太原二百公里以外的隰县。

  •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1)
  •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2)
  •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3)
  •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4)
  •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5)
  • 第十三章 收复平遥(6)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1)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2)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3)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4)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5)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6)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7)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8)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9)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10)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11)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12)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13)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14)
  • 第十四章 另类友军(15)
  • 第十五章 潼关祭旗(1)
  • 第十五章 潼关祭旗(2)
  • 第十五章 潼关祭旗(3)
  • 第十五章 潼关祭旗(4)
  • 第十六章 山东危局(1)
  • 第十六章 山东危局(2)
  • 第十六章 山东危局(3)
  • 第十六章 山东危局(4)
  • 第十六章 山东危局(5)
  • 第十六章 山东危局(6)
  • 第十六章 山东危局(7)
  • 第十六章 山东危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