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18:10:38
小乘佛教(HinayānaBuddhism)原始佛教及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时形成的约20个佛教部派及其学说的泛称。小乘佛教又称作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是佛教最基本的两大派别之一。小乘指较小的车乘,是大乘佛教出现后才有的名称。大乘佛教自命为优胜的广大的解脱途径,以区别于它之前的佛教学说。西方学者通常以南传佛教为小乘,但后者并不接受此称呼。
目录
简介历史沿革佛教分类分布与经典发展与教义信仰特点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信仰修证教理义学发挥
小乘禅修中国流行为情况主要经典
简介历史沿革佛教分类分布与经典发展与教义信仰特点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信仰修证教理义学发挥
小乘禅修
中国流行为情况主要经典
展开
  
编辑本段
简介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已无贬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缘觉乘”。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后的[田比]昙学、成实学、俱舍学等,均属小乘类。中国的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为依据。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对以前部派佛教(指上座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及东南亚各国,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也属于这个系统。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小乘佛教
佛教发展于印度,后来向国外传播发展,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央亚细传到中国内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释使用巴利语,故又称巴利佛教。也有人称为南方佛教,因为这一系统的佛教,是由印度恒河流域向南方流传,传到斯里兰卡,再传到东北南亚,这些地区都在印度之南。如就所属部派来廛,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团的,都可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如盛行中国云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除著佛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由印度向东方传入,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同期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大量由梵文译作中文的佛经,当中以安世高译出大量小乘佛经。这些佛经为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著重要的影响。但其后小乘佛教在中国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盖过。
另一方面,小乘佛教亦传至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公元前3世纪已传入锡兰的孔雀王朝,11世纪传至缅甸阿努罗陀王朝,其势力使小乘佛教渗入暹罗北部和中部地区。经过锡兰於12世纪举行第七次结集,整顿佛教教团,使上座部佛教于锡兰臻于隆盛,期后透过比丘学习,传返暹罗,促使当时素可泰王朝倾向小乘佛教。现今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有很多上座部佛教(当地教徒对小乘佛教的称谓)教徒,当中泰国的上座部佛教徒占该国佛教徒的90%。
编辑本段
佛教分类
小乘佛教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部派佛教(指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一世纪时期上座部、大众部各部派佛教)的贬称,而“大乘”则为该派对自己的褒誉。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各国,所传为小乘系统佛教,但至今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现行一般佛教史著作中沿用“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等称谓,则并不寓有褒贬之意。
编辑本段
分布与经典
小乘佛教
经过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间一再分立并在五天竺境内外流传开来。根本分裂形成了大众和上座两部。阿育王(前3世纪中)死后,上座部分出说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为根据地主要活动于迦湿弥罗和犍陀罗;上座部的另一支经南印度而渡海进入斯里兰卡;还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并流入中亚。大约同时,大众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后的案达罗派,它是大乘思想的源头。说一切有部分出的犊子部则在中西部印度发展,分立出法上、贤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后正量部则成为犊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现的经量部前身是说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师。它的活动范围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部派佛教的理论依据是三藏,其中各部尊奉的经藏与律藏似乎是统一的,实际上却各有差异。论藏因为晚出,区别更大一些 。从律藏看,现存有《五分律》(化地部)、《四分律》(法藏部)、《摩诃僧祗律》(大众部)、《十诵律》(说一切有部)以及属南方上座部的《善见律毗婆沙》。至于经藏 ,完整的现仅
  小乘佛教
存巴利文《长》、《中》、《相应》、《增支》、《小》四部 ,汉译经典虽有近似此四部之四《阿含》,但却各属不同部派。《长阿含》属法藏部;《中阿含》属有部;《杂阿含》属正统有部;《增一阿含》属大众部。至于论藏,现存论藏仅有上座部的,但7世纪玄奘在印度学过大众部的阿毗达磨论。巴利文系及汉译说一切有部都有近似的七部论书。从玄奘带回汉地却未翻译而以后失传的诸部三藏猜测,各部派的论书分量和内容应有差异。
编辑本段
发展与教义
云南西双版纳小乘佛教塔
小乘佛教各派在公元后继续发展。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后,印度教开始复兴,刺激了小乘各派的进一步分化,一部分转而靠拢大乘,另一部分则日渐衰落。据法显说,5世纪小乘仍在北印度和南印度占统治地位。但此时比丘沿街乞食现象已减少,对佛塔、佛像的供养崇拜在小乘中流行起来。到7世纪,玄奘所记录的小乘似乎只有大众部、上座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和说出世部。7世纪末的义净则说中印度有大众、上座、说一切有、正量四部并存。总起来看上座部流行于印度南方及东印度;说一切有部在西北及中印度和西印度;正量部流行于西印度和南印度。说一切有部还传播到苏门答腊、爪哇,而正量部也存于越南中部。
几百年间,小乘佛教教理有了较大变化。小乘各派利用阿毗达磨的论书形式来发挥和组织部派学说。部派之间围绕基本的佛学主张展开了长期的争论。
①说一切有部。此部学说经世亲时代(330~400)而发展出新有部。有部学说集中代表了小乘佛学发展的理论水平。初期有部说人我是五蕴集合并非实有,而包含五蕴在内的一切法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实有的,否则认识者即使仅从观念上了解它也是不可能的。有部认为,一切法无非小乘佛教的佛塔名色。色必然有相,因而可以言说。诸蕴由恒有法体,故可以认识。世亲对有部学说的总结发展,体现在《阿毗达磨俱舍论》中。此外,该论也吸收了经量部的见解。以后在中国、日本都有以《俱舍》为中心的学派。《俱舍》未作汉译之前,有部学说在中国的代表是毗昙师。有部学说直接影响到法相宗理论。 ②正量部。此部坚持犊子部中补特伽罗有我说,认为补特伽罗实有且从此世转他世。正量部发展了业力不失的宗教观。从玄奘所述,正量部主张的认识论与瑜伽行派的带相说正相反对。他认为只要有心识活动,就一定有能思想的主体和所思想的客体。
  小乘佛教
③经量部。该部以经为量,即以佛陀经教为理论认识依据。据说其渊源可上溯至阿难。玄奘以为其原出于有部之譬喻师。它直接反驳有部的三世实有的说法,认为只有现在法为有,但现在法也是随生随灭的;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其心识活动无不是刹那生灭,时时交易推移的。认识论方面,经量部直接给大乘瑜伽行派提供了带相说和自证分等思想材料。经量部系的师子铠曾著有《成实论》。该论对中国早期佛教影响极大,被认为是入大乘空宗的门径。
④大众部。大众部与大乘佛教的关系极为密切。起初它主要的理论主张是肯定佛陀的出世性,即佛是不灭的、离染的。佛以一音说一切法,众生的理解随各自的业染而显出高小差别。佛陀有变化身的说法也出自此部。该部其他的主张尚有:对诸法的认识可以一时而有;一切皆空,实无自我;认知的最终目标是当下把握诸法自性等等。大众系中有一说部和说出世部,前者认为一切事物,包括涅盘等都是假名,非实有体;后者认为世间法才是假名而无实体,但空与佛陀的出世法却是真实的。
编辑本段
信仰特点
小乘佛教
南传佛教比较固守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有观点认为为,释迦牟尼创办的佛教和西方宗教不同,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不求助于神,认为神和人的区别只在於生命长短,同样得落于轮回,人的解脱在于自我的修炼,最终达到涅盘,由此逃脱轮回,解脱痛苦。
  小乘佛教
南传佛教根据自己的经典不允许建立佛像,而是用脚印、法轮等象征物来表示佛陀,并且进行礼拜。不过在近世受大乘佛教的影响,也开始修造佛像。当代的南传佛教主要以斯里兰卡所传的上座部佛教为代表。
南传巴利语系佛教与汉传大乘佛教具有错综的关系。在南传三藏中《小部》的《本行藏》即集录各种佛波罗蜜行的事亦,主张“心性本净,为客尘染”,符合“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的初期禅宗思想
编辑本段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信仰修证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佛教的优点是很多方面的持戒很严(至今很多上座部佛教区都依然 坚持托钵祈食,持金钱戒等。但在僧人坚持素食这方面不如汉传大乘佛教),注重禅修,内观精密。小乘部派佛教通过“八正道”等自我修持,达到最高第四果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认为除释尊外其他众生能成就佛果。大乘佛教则按照众生平等,本来均有如来智慧德相的理念,坚信通过佛法无量劫的修持,众生都能成佛。大乘佛子以佛陀为榜样,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的修习,历经52道菩萨道阶位的修持(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最终成就佛果。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断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的修持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赞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强调慈悲济世,普渡众生为目标。大乘佛教指出,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对大乘佛教的详细特色,可参看大乘佛教一词。教理义学发挥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虽然双方都已佛陀的基本教理为基础,但在进一步的阐述上却有细微的区别与分歧.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在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又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为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二为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公元七世纪后,印度佛教开始走向衰微,密教(后期大乘)代之而起,已无重要义理可言了。
此外,大小乘佛教都有各自编集的经典作为立论之依据。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以汉译名称)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等。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则有:《大般若经》、《塄严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大涅盘经》、以及《大智度论》、《中论》(龙树造)、《瑜伽师地论》(传为弥勒造)、《摄大乘论》(无著造)、《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等等。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并随后逐渐开始了佛经的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中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我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随着后来世界佛教中心由印度转入中国,大乘佛教在我国可以说得到了辉煌的发展和实践。东晋时期 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 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除此之外,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在中国儒道等文化土壤下,发展分化成为专门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是大乘佛教禅修和净土信仰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宗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编辑本段
小乘禅修
佛教从释迦牟尼开始,就追求着如何解脱轮回,进入没有苦恼的自由境界〈涅盘〉的方法。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即称为证悟,又称菩提,或觉(bodhi)。证悟又分成声闻弟子的初步证悟,与佛陀的最终证悟〈等正觉,samyayak-sambodhi〉等不同的位阶。
部派佛教将初步证悟到佛陀所说的教理,称为现观〈abhisamaya〉,又称见道〈darsana-marga〉,得法眼净。在见道之后,必须真正实践与体验到佛陀的教理,这个过程称为修道〈bhavana-marga〉。在修道过程中,会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证悟,分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到了最后,脱离一切烦恼的最终证悟,称为阿罗汉果或无学果,得此证悟的圣者即是阿罗汉,或称漏尽者。
为了得到证悟,必须经由某些修行方法,例如修行五停心观、四念住等,经由这些修行进入第四禅(又称禅那),因此这些修行方法也被称为“禅修”。
佛教的基本教理包括三法印、四圣谛、空三昧、十二因缘、五蕴、六入处、八正道等。大小乘佛教都遵守释尊留下的这些佛教基本原则。后来汇集为由经藏(各种经文)、律藏(讲佛戒)、论藏(明示教法)所组成的“三藏”。大小乘都有自己汇集的三藏经典。
编辑本段
中国流行为情况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佛教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至东汉末,才开始有佛经的大量翻译。当时有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译出大量小乘经典,支则译出大量大乘经典,在社会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我国,大小乘佛教几乎是同时传入。然而,就佛教以后在中国发展的情况看,主要是大乘佛教的发展。小乘佛教虽也出现过一些学派和学者,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小乘佛教的各种经典、教理和戒律等只是备参考而已。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在中国可以说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东晋时期大乘空宗般若学受到当时玄学的影响,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对般若“性空说”的解释,有“六家七宗”之多。东晋名僧僧肇,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等评述了各家理论的得失,对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通俗、准确的阐发。这一学派发展到隋代,形成了以吉藏为代表的“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所依经典),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中观学(空宗)的思想。而唐初著名学僧玄奘西行求法,回国后大力弘扬无著、世亲的思想,译出《唯识三十论》以及护法、难陀等十家解释“唯识”义的《成唯识论》一书,其大弟子窥基又著《成唯识论述记》等,从而创立了“唯识宗”,它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瑜伽行派(有宗)的思想。
  小乘佛教
除此之外,陈隋之际形成的“天台宗”和唐代中期创立的“华严宗”,则已不能简单地用原来印度大乘某派的说法予以框范了。因为在他们的理论中,吸收了大乘各学派的说法,以至中国道教、儒家等思想因素,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了。当然,如果就“天台宗”以《妙法莲华经》为所依经典说,可以说空宗色彩稍多些。“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所依经典,则可说有宗色彩稍多些。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中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编辑本段
主要经典
缅甸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南传佛教的主要经典(以下为以汉语翻译名称)包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杂阿含经》,这四部佛经合称“四阿含”,是原始佛教基本经典,阿含乃「法归」、“汇聚”之意,意思是说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现代南传佛教的主要经典就是五部《尼加耶》--《长部》、《中部》、《增支部》、《相应部》和《小部》。)一些南传佛教徒认为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并不是释迦牟尼亲口所说的,而是后人假托释迦牟尼佛之名的伪作,这些经典违背了佛陀的本意,属於伪经。这就是大乘非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