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真心待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19:25:58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鲍叔牙和管夷吾一块儿做生意。分红时,管夷吾多取一倍。别人看不惯,鲍叔牙笑说,管夷吾他家贫穷,已经多日揭不开锅,他不是贪小利。二人同去参加战斗,进攻时,管夷吾跟在后;撤退时,跑在前。不少人说他怕死。鲍叔牙为他辩解:管夷吾的母亲年老多病,需要他养老,他不能先死,并不是怕死。遇到此类事,鲍叔牙总是为其圆场解脱。

当时,齐襄公有两个儿子。长子是公子纠,次子是公子小白,二人都有可能继位。管、鲍二人都应聘为家教,管夷吾教纠,鲍叔牙教小白。齐襄公太好色,“有奇淫者,必有奇祸”,鲍叔牙果断地带小白到了莒国。不久,齐国发生宫廷政变,公孙无知篡位。管夷吾看时局不稳,也带着纠避祸到了鲁国。一个多月后,又发生宫廷政变,朝臣诛杀了公孙无知。

国不可一日无主。公子纠和小白争夺君位的战幕拉开了。管、鲍各为其主。莒国离齐国近,鲍叔牙护着小白疾奔。管夷吾带着纠也马不停蹄,恰巧遇到了一起。一番理论后,管夷吾弯弓搭箭,直射小白,可是箭射在了带钩上。小白诈吐鲜血,假装倒在车上,骗过了管夷吾,后又抄小路抢先赶到了齐国。鲍叔牙借助自己的人脉,纵横捭阖,上下游说,确立了小白的君位。小白行使政权,动用国家机器,击退了管夷吾护送的纠。鲍叔牙派遣隰朋送国书给鲁庄公,请其杀了公子纠,以绝后患,将管夷吾引渡回齐国。临行,鲍叔牙一再嘱咐他务必要带着管夷吾活着回来。

几经周折,隰朋不辱使命,用槛车迎回了管夷吾。鲍叔牙亲自到郊外相迎,接到宾馆,洗尘压惊。管夷吾自己不能使纠得到君位,纠死,也没能以身殉职,羞愧难当。鲍叔牙劝他:“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二人同餐同榻多日,无话不谈。管夷吾才慢慢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鲍叔牙又去拜见齐桓公,力荐管夷吾。不提则已,一提,齐桓公噩梦犹在,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不过,看在鲍叔牙的面子上,齐桓公还是赦免了管夷吾的死罪。

因鲍叔牙既是恩师,又拥戴有功,齐桓公想拜他为上卿。鲍叔牙一再推脱,说自己治理齐国还可以胜任,至于“内安百姓,外服四夷,功加周王,泽布诸侯,霸天下者,唯管夷吾也。”齐桓公不愧为春秋首霸,他不计杀身之仇,还按照鲍叔牙的建议对“非常之人,必得以非常之理”,择吉日,“三溶而三衅之”自迎于郊外。入朝后,二人“连语三日三夜,字字投机,全不知倦。”齐桓公又斋戒三日,拜管夷吾为相,尊其号曰“仲父”。管夷吾由阶下囚升为座上宾,又为一国之相父。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呀。

管夷吾组织内阁,竟无鲍叔牙。就是到了临终,齐桓公想以鲍叔牙接其任时,管夷吾也没有顺水推舟,做个人情,而是说“其人善恶过于分明,不可以为政”。别人将这话传给了鲍叔牙,鲍叔牙说:“仲忠于为国,不私其友。”

摘自《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