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客家”?有什么典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3 08:06:38

「客家人」,字面上推敲似可解释为「作客的人们」。事实上,客家人的确就是「客居异乡的人」,而非自古即世居于现今所分布的中国南方。考证历史可知自秦朝以来,历代北方的汉人为了逃避中原战火的蹂躏,不得不集体自北方辗转迁徙到南方。在这段期间,共经历了五次大迁徙,最后才落地生根于闽、粤一带。

「客家」一词,源于宋朝制作户籍编册时,将当时世居闽、粤两地之土著编入「主籍」,将自北方迁徙而来之汉人编入「客籍」,自此有了客家一词。

当然,也还有别的说法。

由於过去广东土著民对客家的排斥,因此客家研究者罗香林提出客家人是中原士大夫南下的论述,并且得到众多人的回应,也满足了客家人居住的正当性。然而,随著众多研究史料的出现和医学检验的报告,客家人是汉化的越人后裔,已是无法逃避的事实。因此,土生土长的客家人现在更是拥有居住在闽粤赣大三角区域的正当性,无须再为了土著民的排斥而烦恼争执,客家剩下的只是一些过去误会厘清的问题。

长久以来,客家人都以原来是住在中国北方的居民,活动范围约在今山西、河南、湖北间,后来因为五胡乱华、黄巢之乱、北宋灭亡南宋成立等因素,相继南迁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近年来关於客家的研究备受各界重视,客家的由来除了上述传统已有的客户说外,又相继有外人说、客居说、夏家说、河洛说、客卿说、佃客说、客萌说、外族说、给客说、夯家说、越人说等等十余种。

各种客家名称由来如下:

客户说、给客说、客居说、客卿说、佃客说、夏家说、河洛说:名称虽异,都源与罗香林先生《客家研究导论》所谓晋元帝 诏书所定的给客制度相关所述,在五胡乱华中原人民华夏族从黄河洛水迁移岭南辗转南迁的时候,「暂居」或「客居」或为「客户」或「佃户」或为夏之音转「客」、河洛之音转「客家」为推论。

外人说、外族说: 根据客家迁入后与土著发生「土客械斗」,土著对迁入族的称呼。

夯家说:根据客家夯筑土楼为民居推论。

客萌说:类似新兴民族,因时空环境原因 造成由某多元化结合为一体的民族。

越人说:根据现代医学 HLA血液检验比对的结果,客家人、闽南福佬人、越南人最接近,都是古代越人的后裔。

客家源流的探讨

客家源流最早的中原说,根据记载的族谱是有问题的;最起码论述只说是南下的士大夫,而不说有原来的住民,然后又将之全部归为是南下的士大夫是不合理的。如果说今天陜北和河南也有人讲类似的客家话,但台大教授去考证的结果,发现他们都是清代客家填四川时期时迁去的。

中原说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南下的流民是大规模且普遍的向南方迁移,为何只在闽粤赣三角区形成客家,别处不是。

另外中原说的主客户问题也是有问题的;其实主客户分类是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大江南北到处都适用的土地耕作制度,没有理由相信它是成为族名名称的由来。

至於客语的汉语成分比现代所谓的国语普通话更具纯度问题;事实上客语更具汉语纯度的原因,是因为现代的国语普通话是北方汉语长期受非汉语势力统治下而改变的,换言之,是别人改变后而相对产生的结果,因此说客语传承了古汉语是对的,客语的汉语纯度高,是接受汉语,保存汉语的结果,但不能因此就推论为北方人南下的原因。

不过虽然客语如此,客语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源至古越语成分演变的南方汉语则不可抛弃,事实上也无法抛弃,不忘祖宗言,不数典忘祖,指的也是如此。

客家之名,始於周朝

根据清福州闽学专家蔡永兼《西山杂记》载:福建周时有七闽,其地域即泉郡之畲家,三山之蜑户,剑州之高山,邰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南太武,汀赣之客家,此七族称七闽。

关於七闽,何光岳的《南蛮源流史》载:《周礼职方氏》:掌七闽八蛮。郑玄注:闽,蛮之别也,即闽乃蛮之别种。

从以上史料记载看,周朝已确有客家种族,是七闽之一。

而从上述史实和诸多论述之中也说明:客家之名,始於周朝,现客家汀赣地居民周朝时已有客家种族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