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是放眼万世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1:50:25

儒释道是放眼万世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
儒释道是放眼万世的社会教育

净空法师讲述

《论语》中,弟子们赞叹孔子的德行是「温、良、恭、俭、让」,一生为人温厚、善良、恭敬、节俭、忍让,代表了中国人的美德,所以被尊为「万世师表」。

中国古书记载,孔融四岁就懂得谦让,这表示他的善根非常深厚,但后天的教育也是决定的因素。人皆有善根,这是不容否认的。一些人的善根淹没而不彰,因为他没有机会接受圣贤的教诲。

中国古圣先贤明白此事实真相,所以非常重视教育。不仅重视童年教育,还延伸到胎教。当母亲怀孕时,她的心情、行为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儒家的教育始从胎教。怀孕的女人思想要纯正、清净,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现代人不懂得此理,纵有深厚的善根,也被社会风气习染,使善根、福德不能现前,恶的习气都被勾引出来,这才是真正社会动乱的根源,一切不安定的根本。

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有根本的差别,东方教育重在道义,西方教育重在功利。中国古代圣贤教人忍让、礼让,现代的社会观念崇尚竞争,彷佛不竞争就不能生存。所以,现在东方人亦舍弃道义,变得急功近利。

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家,他们有能力在社会上竞争,却主动放弃竞争;他们有能力取得功名富贵,却完全舍弃,过着隐居、清贫的生活。但是,他们致力于伟大的社会教育事业,真正做到奉献自己,造福人群。其眼光之远大,不仅看到这一世,还看到未来的生生世世,久远劫后。因此,他们的成就备受世人崇敬,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有许多人尊敬、赞叹、向往,并向他们学习。

「推多取少」是断恶修善的落实。注解云:「此句所指甚广,如兄弟分产,朋友交财等类。」此句的理事深广无尽,并举财务往来为例,说明兄弟分家、朋友交谊、财务上的往来,都要懂得谦让,这是美德。如果争夺,贪、瞋、痴烦恼就会现前,其果报在三途。

佛在《遗教经》上说:「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欲望多的人,贪心重,没有得到的想要得到,已经得到的又怕失去,所以患得患失,心理负担太重了,烦恼太多了。谚语所谓「忧能使人老」,一个人忧虑、操心的事太多,就容易衰老、多病,寿命必然不长。

儒家、道家、佛家的圣贤是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养生。他们尽可能把忧恼的事丢开,保持身心自在。教化众生是他们的事业,虽认真努力工作,但绝无希求。为什么?有求就有烦恼,多求多烦恼,无求无烦恼。他们对学生绝没有期望,为什么?有期望就有失望。如果弟子能有成就,善根、福德、因缘都很好,他们看到欢喜;如果弟子不能依教奉行,还造作一些罪业,他们看到之后点点头,只说:「你烦恼、习气太重了!」而他们的心中一点痕迹都不沾,这才是真正懂得养生之道。

我们发愿为社会、为人民、为众生做一些好事,如果有缘分,则应当去做;无此缘分,乃是众生无福,我们落得清闲自在,绝不攀缘。如果想着:「我一定要这样做,一定要那样做」,自己就有欲望,也就有忧恼了。

诸佛菩萨在十法界随类化身,随机说法,是不是他自己想要到此地来教化众生?不是!他是如何来的?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应,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正如「应邀」、「应聘」。众生有感、有希求,他就来了;若众生无希求,他就不会来。主动会有烦恼,心就不清净。

佛教导我们「随缘而不攀缘」,随缘是被动的,攀缘是主动的。有「我要如何做」的这种念头,就违背了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就是自性的性德。儒、释、道三家都讲求心地清净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就是感应。

佛又说:「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如何才能在一生中,过得自在、幸福?常言说:「理得心安。」明白道理之后,欲望就没有了,心就安宁了。

所以,与一切众生相处时,他要的,我们尽量给他。他要名,名给他;他要利,利给他;他要财,财给他。他们需要的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要与众生结欢喜缘。我们所需要的,他们不要;他们所需要的,我们不要。因此,我们与一切人不会有冲突,都能相处得很好。世间人为何不能和睦相处?有利害冲突,彼此竞争。


我与许多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相处得非常好,什么原因?你们要的,统统给你们;你们不要的,我才要。没有利害冲突,大家才能相处得融恰。我帮助大家是我接受了佛菩萨、古圣先贤的教诲,把自己所得到的真实利益贡献给大家,与大家分享。

人活在世间,物质所需其实非常有限,日食三餐,夜眠六尺而已,仅此就能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生活起居一切随缘,饮食愈少愈好,清心寡欲,自然健康长寿。

我二十六岁学佛,半年之后,开始「过午不食」。到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师,看到老师日中一食,我就发心向老师学习。过了八个月,我才告诉老师。老师问:「你觉得体力如何?」我说:「体力很正常。」他说:「永远这样做下去!生活简易则一生不求人。」多欲就要求人,少欲可以不求人,所谓是「人到无求品自高」。生活所需愈少,贡献给别人的就愈多,对自己必定有利,对别人也有利,这就是自利利他。

——经论辑要:太上感应篇
本文转自:华藏佛友莲社 出处参考:http://www.hzfj.org/thread-9522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