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龙、魏文华、陈冠希照片背后 谁该反思“陈冠希艳照”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1 12:27:55
周正龙、魏文华、陈冠希照片背后     三张照片几乎都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是去年10月陕西镇坪农民周正龙的华南虎照,一是今年元月湖北天门魏文华拍摄的城管暴力照,再就是这几 天网上曝光的香港陈冠希等人的男女私房照。事至今日,真的终于变成了假的,疑似的也终于变成了真的。只是那张从来就没有真假之疑的照片我们永远也见不到 了,连同它的拍摄人。在这些照片风波过去还未过去之际,我很想谈谈隐藏在这些照片或事件之后的权利和权力的关系。
就华南虎 事件来说,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道歉。但,尽管迟来,陕西省林业厅在认错这一点上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仅仅是一个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问题吗?仅仅是完 善工作制度、严格工作程序就可以解决它了吗?不,这不是问题之痒,痒点在权力为什么明知假照却以假弄真。陕西省林业厅声称要继续推进虎照真假的鉴定,结果 一出,如实向社会公布。这是缓兵之计,绕过真假要害,检查自己不过是“草率发布”而已。其实,继续鉴定无非是无谓地多花纳税人的银两,其他毫无意义。但, 即使如此,这也是一次已经初步成功了的权利和权力的博弈。这迟到的、不到位的致歉,如果没有来自网民的努力和压力,如果没有网络和纸媒这样的公共空间的互 动,权力不会低下它的头,照片也成了真的,甚至检举它的人遭到权力打击也不在意料之外。任何权力都是一个利益体,它有它自己的利益诉求,有时这种诉求是和 权利对立的。且看陕西省政府对林业厅的批评,因为有关人员处理不当,“加剧了舆论的关注程度,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一桩 公共事务,舆论关注是好事,怎么到了权力那里反而变成不良社会影响?这种表述本身就不利于政府形象。舆论是权利,政府是权力,看来权力不喜欢舆论。但,虎 照事件的启示是,权利和权力的关系之一,就是通过舆论监督权力,且不管它是什么形象。
这是《南方都市报》评论部一位编辑在 他的msn上的签名:“周正龙拍老虎,还活着;魏文华拍城管,却死了。”当今社会,权利,尤其是底层权利,它和权力的冲突,通过城管表现得如此对立。其 实,这未必不是一个初始常识:如果发展是硬道理,权利更是硬道理。不能剥夺权利搞发展,尤其是底层的生存权利比包含政绩在内的发展更重要。权力在城市的行 政管理上,或者它面对城市底层的权利时,似乎已经习惯借助城管实现自己的意志和效率。但由于城管一而再地激化了权力和权利的冲突,权力本身也到了应该正视 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在这里,我们真的要感激这位公民英雄,面对城管暴力,见不义而勇为。
“艳照门”事件是闹剧。闹到现在,上 传者抓捕了,却引起港民的忿忿不平,他们声称大年初四要发动游行,抗议警方不公,只会打压小市民,却放过源头不闻不问。其实游行已经开始,在港网民昨天高 举“刑责焉能混淆,藏有岂属发布”的标语上街,一直游行到湾仔警察总部,抗议警务处处长邓竟成的危言耸听。香港警方的发言的确有问题,好像是在威慑权利。 大量藏有就涉嫌发布,这是在搞有罪推定。然而港民的权利意识也是第一流的,更兼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他们可以游行到警署门前表达自己的意志。这也是一种权 利和权力的博弈,作为民主社会的常态,权力必须倾听权利的声音,尽管它满心不愿意。但,就此一事件而言,需要警惕的是,警方处置欠当,反而激出权利的不当 诉求。例如70%的网民网上表决,认为上传无罪,警方应该逮捕拍摄照片的陈冠希。拍照是源头,案子由他起。这其实是要求权力去伤害另一个受害者。陈是拍摄 者,同时也是受害者,这里也有他的隐私。但,除了强制,双方你情我愿的拍照并不犯法;犯法的是把这些照片上传网络的人。无论如何这都是严重的侵犯隐私,它 的后果就是对当事人造成的神经崩溃般的伤害。自拍可以不抓,上传无以豁免。根据对此一事件的观察,权力不能选择性执法。执法不公势必导致权利的群体反弹, 而事件一旦处于群情激愤状态,极容易导致权利之间的不公和伤害。
都是照片惹的祸,三张照片三场风波。三场风波背后都有可供分析的权利和权力关系,这是人类社会永远的纠葛。(邵建  文本来源:南方报业)
谁该反思“陈冠希艳照”事件
评论员 李星文
随着陈冠希道歉视频的曝光,关于“艳照”事件真假的争议平息下来。虽然香港警方已然抓获了数名作案者,但由于陈冠希的电脑曾在多家店进行修理,至今无法完全锁定艳照流出的源头。知名艺人裸照浮现,网友们吓着了,娱乐圈惊着了,粉丝们无语了,话题沸沸扬扬地传开了。
明星、裸照、性丑闻,这一事件最大限度地符合了互联网的传播规律,短时间内在网络上产生了无以估计的影响。虽然有关方面采取措施及时删除了这些照片,但 糟糕的是,这些照片已经扩散,并借助海外的服务器不断上传,令香港警方鞭长莫及。在已然曝光的照片中,有青少年追捧的偶像女歌手,有尚未走红的电视剧女演 员,更有兼具美貌和实力的电影女演员,艺人们的床闱之事被公开,浪荡表情被浏览,酿成了一场大范围的集体窥视事件,不但使艺人们颜面扫地,也使很多视他们 为偶像的青少年深受打击,甚至对成人世界的道德观也会产生冲击。
制造这一事件的直接责任人是上传照片的网民。如果衡之以中国的传 统道德法则,孔子早就说过:非礼勿视,这样的照片是不能看的。当然,现在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人们更常引用的是孟子的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几年 前发生在陕西的“夫妻看黄碟”事件,已把警察的粗暴干预认定为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可是,把照片传到网上,性质就变成了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就会 荼毒青少年,就触犯了刑律。
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是陈冠希。艺人们之间的交往属于他们的私生活,但把床笫之欢也拍照、录像就有问题 了———这至少是一种邪趣。如果这些图像是女艺人们自愿拍摄的,说明其生活态度和粉丝们所希望的相去千里。如果这些图像是陈冠希诱骗女艺人拍摄的,那就足 见其人不但趣味低俗,而且人品恶劣:他既不考虑一旦照片外泄后对粉丝群体造成的伤害,也不顾忌女艺人们将承受怎样的白眼和口水。现在,不管陈冠希如何忏 悔,已经无法挽回对女艺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
狂热的粉丝群体也该反思一下了。事实已经反复证明,明星和粉丝之间是一种不真实的情 感关系。狂热粉丝总是被明星们光鲜的外表和可爱的微笑所迷惑,发生普遍的迷幻想象:把明星的银幕和舞台形象当作生活中的明星本人,把明星们的优点放大、缺 点遮蔽、想象成完人和超人,进而把明星当作精神寄托,看片子、买专集、听演唱会、跑机场、赶会场,不放过任何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听不进任何关于明星的负 面信息。其实,不管明星的笑容如何亲善,不管某些明星对待粉丝怎样真诚,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真实的明星和他的公众形象有所差别。如果一厢情愿地把明星当 成完美的化身,必然有一天要经历肥皂泡戳破的幻灭感,必然要在精神上承受钻心的苦痛。这是狂热粉丝不可逃脱的宿命,也是他们的深重悲哀。
因此,对于粉丝们来说,与其被现实猛抽耳光,还不如主动调整心态,重新定位与明星的关系。再大牌的艺人也不过是“卖艺为生”的人,而观众是他们的欣赏者 和衣食父母。作品既是观众和明星互动的中介,也应该是两者交流的全部内容。观众可以痴迷明星唱的歌、演的戏、塑造的人物形象,但不必把这种狂热延续到明星 本人身上,更不必对其人、其品、其私生活过多关注和遐想。把作品中的明星和生活中的明星分开了,粉丝和明星的正常关系也就建立了,明星们不必再背负额外的 压力,粉丝们也可免遭某些不良示范的诱导。(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