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游资爆炒长白山人参 放谣言致价格翻倍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27:22

温州游资爆炒长白山人参 放谣言致价格翻倍

2010-10-23 00:06:15 来源: 华夏时报 跟贴 17 条 手机看股票

10月下旬的万良,气温已经提前进入了寒冷的冬季。这个坐落在长白山脚下的小镇,是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集散地,每年人参的交易量占全国的70%。

在零下摄氏度的室外,记者见到了“炒客”邵练祖。邵并没有像当地人一样披上棉衣棉裤,而是穿着单衣单裤,浑身冻得直发抖。

不过,邵的到来,更准确地说,像邵一样的“炒客”们的纷至沓来,让这里的人参市场骤然升温。水参,也就是鲜人参,去年只有10元一斤,今年涨到了二三十元;干参的价格从50元涨到120元;野山参的价格从30万涨到了60万,甚至有些达到了上百万。

10月21日,万良人参产业发展协会的副会长兰希海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不管什么品种的人参,至少翻了一到两倍,这是2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

从绿豆到人参

邵练祖有十多年的“炒客”经历了。早年他是温州炒房团中的一员,在过去的几年里他靠炒房赚到了第一桶金。而今年楼市被政策打压,他不得不改行另谋出路,一直处在价值洼地的农产品成为了温州“炒客”的新目标。

在这一年里,邵和其他的温州“炒客”们转战过很多地方。他们在山东金乡炒过大蒜,在潍坊安丘炒过姜,在吉林洮南炒过绿豆。温州人的“炒农”账本到底赚了多少亿不好说,但从这些被炒作的农产品翻的倍数来看,可见他们处处都斩获颇丰:大蒜比2008年上涨百倍,生姜10倍,翻的跟斗最少的绿豆也有5倍之多。

“炒作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找准对象。”一谈起“炒农经”,邵练祖娓娓道来:“这跟股市差不多,大盘股不易炒作,就跟谁也不会去炒中石油一个道理,也就是不要去选择有期货的农产品。小麦、水稻、大豆这些盘子大的大宗商品,都不是炒作的对象,因为他们的定价权掌握在国家和金融寡头手里。”

而大蒜、生姜和绿豆被“炒客”看做是理想的炒作对象,因为只需要几个亿的资金就能引领价格的走势。像绿豆,全国一年的交易量只有50万吨,而真正在市场流通的更少,不用几个亿,有时就只用几千万就能把市场弄得风起云涌。

5月份听闻国家有关部门开始调查大蒜价格异动情况,邵练祖就撤出了“炒蒜团”,来到了吉林洮南“炒豆”。也就是在洮南,他听人说,长白山的人参多年来都卖的是萝卜价,而且一年比一年少。

于是在今年7月份,邵和几个同乡拎个包坐火车来到白山市,下了车包了一辆面的直接来到了万良镇。邵到当地的长白山人参市场打听了一番,“当时那里水参还没有上市,市场上只有一些干参,而且只有四五十元一斤,价格和往年差不多,还没涨起来。”

之所以选择万良这个最大的人参集散地炒作,是因为这里的流通性最好,在当地做买卖都是现货交易,现金支付,便于抛售变现。还有一点就是,这里没有电子盘操纵,因为电子盘交易中的买空、卖空着实害人不浅,邵和其他炒客在金乡领教过了。

而让他们最满意的是,去年整个市场的交易额仅为40亿元,2009年水参的交易量3700万公斤,干参也仅有10500吨,这似乎比绿豆和姜蒜更适合炒作。用邵的话来讲,“人参是理想的小盘股。”

就这样,一个炒作的新题材诞生了。

人参炒作翻番

很快,8月份到了,此后一直到12月中旬的时间,是水参陆续上市的季节。邵说,当地人参市场分早市和晚市,早市卖干参,晚市卖水参。邵和几个同乡一头扎进了晚市,“当时水参的价格还没有涨价,每斤也就10元钱,与干参的价差在20元左右。我们每天晚上都去市场采购一些,分批采购,为的就是不能一下子把价格哄抬起来。”

人参易于长期存储,水参放冷库里保存个十年、二十年都不成问题,干参的时间就更长了,前提是放在干燥的地方,不能被虫咬,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而离万良不远的抚松县就有几个冷库,租费也很便宜。邵把一部分采购的水参存放到冷库,另一部分委托当地的企业加工成干参。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邵总共采购了80万斤的水参。到了9月份,邵和他的同乡使出了炒作姜蒜的惯用手法。当时参农要价每斤12元,他们出15元的“高价”收购,并散布谣言说“林子都被砍光了,林业局不批地养参了”。一传十,十传百,因为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贸易商都来此采购人参,所以传闻便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万良镇的人参产量逐年以30%以上的速度递减,”“今年参农把地里的人参都拔了,明年恐怕买都买不到,”“重插土养殖人参的技术没有任何突破,按照32年一轮耕作,明年的产量将锐减。”只要走进万良镇大街两旁卖参的商店,人人都这么说。

 

白山市丰源参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赵庆雪对记者说,今年外地来的客商比往年多得多,纷纷找他们代收人参,并承诺提供资金,人参交易市场上抢货的多了起来,囤货的也很多。

“韩国也来这里大批大批地购进,大的药业公司往年都是委托经纪人收购,今年很多都亲自到万良大规模采购,其中不乏东阿阿胶这样的大买家。”兰希海告诉记者。

兰希海注意到,价格在9、10月两个月涨得最快,人参的价格普遍都比去年翻了一倍多,一些品种好的水参甚至涨了2倍。

邵和他的同乡在10月份的高点出手,一笔买卖就赚到了数百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