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差点中招:高层暗示要解决麻烦制造者日本外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0:05:16

北京差点中招:高层暗示要解决麻烦制造者日本外相


  •  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之后,中日关系可谓一波三折,波澜频现。中日最高层作出政治决定,越过钓鱼岛事件造成的障碍,致力于恢复战略互惠关系。为此,两国政府首脑和防务长官分别在布鲁塞尔和河内实现了“偶遇外交”,煞费苦心在走廊和电梯里实现了“非正式”会见,就中日关系的基本面达成重要共识。近日,日本首相特使江田五月又乘文化交流之机访华,当面表达菅直人首相诚心希望改善中日关系的立场。

  在高密度的公开和秘密外交的推动下,濒临僵化的中日双边关系出现回暖迹象,只要双方充分把握契机,继续营造良好的氛围,就可为双方的正式会谈创造条件,水到渠成地恢复两国正常交往。

  中国方面甚至不惜压制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严密监控民众反日示威游行活动和网络讨论,目的就是为了即将在河内举行的东亚领导人首脑峰会上实现双边正式会谈,重启陷入停顿的中日关系。


  但中国尽力对外展示团结一致、谋求通过政治对话解决中日之间业已存在的分歧是一回事,日本国内频繁传出复杂信息、对华外交自相矛盾、在解决分歧的思路上政府内部高度不一致是另一回事。事实上,日本国内复杂的政治生态,破坏了中日最高层积极推进的双边关系正常化氛围。

  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充当了日本政界对华强硬的急先锋,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固守日方立场,屡发对华强硬言论。本月15日,日前,前原诚司在应对议会质询时表示,中方为应对“撞船事件”采取的措施是“歇斯底里”的,这一违背外交礼仪的表态引起中方愤怒。

  在此之前,他有更多这方面的表现,比如15日,在他的一次讲话中,他就称“两国高层领导会见不着急,完全取决于中方,球在中方一边。”针对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一事表态,他认为这是邓小平单方面的言论,日本未曾同意此事。更远一点,钓鱼岛撞船事件之发生,据信始作俑者就是前原诚司。作为日本外交事务最高长官,他的观点可以视为日本国对华的正式立场。

然而,在日本政界,另一股势力则似乎表现出与前原诚司不太一致的步调。菅直人首相直接通过官房长官,与中国展开秘密外交,经过长达数星期的谈判达成在布鲁塞尔进行“非正式会晤”的协议;此后,日本防务相北泽俊美又在越南河内与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举行了“电梯外交”,而此次非正式会谈则是在会前仓促达成协议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自从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日本利用一切外交场合在国际社会宣传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介绍日本在处理此次危机中的做法,希望赢得国际同情。

  如果我们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想得更多一点,也可以提出另外的观点,认为日本官方在对华姿态上不完全一致,采取不同的方式与中国接触,甚至发表相互背道而驰的言论,是向中国上演一场巧妙的双簧大戏,目的就是希望在与中国的斗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形势,握有更多的筹码,从而实现更多的外交目标。

  从日本近期在钓鱼岛问题上种种表态和措施,我们可以推导出其战略图谋是,借口钓鱼岛危机,从实际“占有”钓鱼岛,向实际“拥有”钓鱼岛完成漂亮的一跃。日本方面为此使出了浑身解数:采取军事手段强行拘押中国船员,恫吓以国内法处置中国船长(迄今为止日本地方法院尚未取消法律措施);对华外交强硬和怀柔两种手段并施,迫使中方再次“搁置争议”,但此次的“争议”内容与前一次已大为不同——日本方面是否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争议,而此前是中日谁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争议;在国际上制造日本实际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公共舆论”。

  由此看来,如果此次钓鱼岛事件,中方不能在双边会谈中明确“搁置争议”中的“争议”究竟是什么,那么就有可能中了日本的“招儿”,从根本上来说属于外交失败。

  与日本方面的软硬两手不同,中国从事件发生伊始,就主张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解决此次事件。从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的公开表态来看,中国方面可以说“苦口婆心”地“规劝”日本“悬崖勒马”。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21日在北京说,实现中日两国领导人的会晤,需要合适的条件和气氛,希望日方和中方相向而行。他的原话是,“我知道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中方认为,实现中日两国领导人的会晤,需要合适的条件和气氛,希望日方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体现改善两国关系的诚意,而不是继续说一些与此相违背的话,做一些与此相违背的事情。”

  外界可能没有注意到,中方已经是第三次提出“相向而行”这个概念,首次提出者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谓的“相向而行”意思就是,我们中国在钓鱼岛事件上已经充分地“戒急用忍”,表达了和平解决事端的诚意,你们日本也要这么做才行,不能再捣乱了。

  胡正跃在此次谈话中还明确强调“我说需要气氛,需要创造条件,是有所指的。”笔者揣度,他的所指就是日本外相前原诚司。换句话,他的意思就是,日本方面如果想要在河内举行首脑会谈,必须首先解决麻烦制造者。

  正如前文所说,中国方面积极谋求钓鱼岛事件通过外交和谈判方式解决,而不主张将钓鱼岛问题复杂化。

  而日本方面似乎相反,他们的举动表明,将钓鱼岛问题复杂化,恰恰就是他们所极力去做的。且不说他们动用军事手段,也不说他们高调宣示对钓鱼岛的主权,单指他们多次在国际场合谈论钓鱼岛危机,以及最近先后通过媒体散布台湾和大陆与日本就钓鱼岛问题签订了秘密协定,就可以充分表明他们的意图。

  事实上,媒体捅出的这些消息,无论真假与否,都不可能通过两国政府的正当渠道获得证实,因为既然是秘密协定,那么两国政府都负有保持秘密的义务,是不可能对外表明其真实性的。

  但它形成的干扰是巨大的,中国官方立场更为被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胡正跃借温家宝出访河内之机,向外界再次强烈表明中国的主张。

  而一切问题的症结是日本国内对华的强硬派势力在中日关系面临危机的时刻,能否从政界清除出去。中方的潜在意思是,除非更换日本外交首脑,否则两国外交谈判就无法进行。

  这是在围绕钓鱼岛争端,中日纠结日趋加重的情况下,中国方面不得不做出的反击。如果日本强硬派继续站在中日外交的前台,就有可能制造更大的事端和障碍,为两国最高层致力于以政治手段解决分歧的意图“添堵”。

  我们套用一下前原诚司的话,中日两国高层领导能不能在河内实现会谈,完全取决于日方,球在日方一边,就看日方能不能在河内会晤前夕自我了断,解决强硬派势力,或者让他们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