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董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8 20:21:56
家乡董姓

 

 

 

家乡是苏北里下河洼底的一个小镇。

听镇上老人们讲,清朝道光七年间,有董、徐、金、赵四户人家逃难来到一个四面环水、长着大片红荻柴的垛子,遂在此定居下来。四户人家割柴犁地,以水为渔,刨土而食,繁衍生息,始为镇子的先民。后来人丁渐多,遂向垛子四周移庄人过河居住。一条宽阔的梓辛河绕庄流过,以垛子为中心称为老庄子,庄子取名“荻垛”,移居后的庄人住地称做河东、河南、河北。四户庄人以董姓家族人丁最为兴旺,有“董半庄、徐一巷,姓金赵的没几乓”之说。

小时候,我最喜欢在老庄子中心的剃头店里听老人们摆龙门阵,聊些小镇久远的旧闻佚事,方知此偏僻小镇也曾是人杰地灵、藏龙卧虎之地。我曾在读高中放暑假时考证过流传已久的“三碑”和“三石”,又请教镇上董姓“安”字辈老校长,得知其均有出处。到现在小镇老庄子与河东的河面上还巍然横卧一座石桥,乃一百多年前董姓先人所建。据说这位“万”字辈的董老先生因看到垛子东面的河上无桥涉渡,夏天时曾有庄人泅渡过河淹死,出入很不便,毅然倾尽家资,带领族人建了这座全部用石头造成的石桥。每当我从外地回到家乡,总要从石桥走一走。当我轻抚那饱经沧桑、斑驳发青的桥身,再举目这座现仍惠泽庄人的石桥时,心中常暗自慨叹一百多年前先人的气魄及毅力,其慷慨好义毫不输于当今大款、明星的慈善之举。

这董姓一族代代也是人才辈出。民国初年,董大宽就在小镇办起兴化当时很少有以机器作动力的榨油坊和碾米厂,家中还拥有良田数百亩,常年雇有几十个长工。董大宽六十大寿之际,时任民国兴化县长亲自坐铁壳船送来贺寿匾额给董老爷子祝寿,引起四邻八乡的轰动。老爷子虽然富甲一方,可为人宽厚,待佃农、长工很好,在小镇口碑颇佳。抗战胜利后,董老爷子在外参加革命的老大潜回家乡,说服老爷子除留活命的田地外,将家中的油坊、米厂和几百亩良田分给庄人,解放后的土改证明了此举的英明。文革时开批斗会,造反派们把老爷子的后人架到台上,让先前曾在董家做过长工的贫下中农一个个上台忆苦思甜,痛诉董大宽老地主(早已过世)的残酷迫害。谁料其中一人挺老实,没领会造反派们的用心,照实说道:“罢也罢了,在他家干活早上吃糯米饭,中上有鱼肉,还有晚茶(里下河方言午饭与晚饭间的点心),夜饭(方言晚饭)好呃没得说……”,没等“苦”诉完就被造反派请下台,下面顿时笑成一团。造反派们也忍俊不禁,挺严肃的批斗会开不下去了,反成了小镇茶余饭后的笑料。

民国年间董姓家族还出过一个“安”字辈的异士。这董异士天生神力,打谷场上两手抓牢耕牛碾场的石磙子,运口气大喝一声竟举过头顶,引得围观的庄人轰然叫好。董姓“福”字辈的老塾师拈着花白的山羊胡须直叹:“此公真乃霸王项羽转世也!”庄人以后就改称他为董安霸,原名倒没有人记得了。董安霸少年时曾拜师习过武,犹擅硬气功。有一次他跟董大宽上兴化买菜籽,船泊在现今的工人米厂码头,老爷子先上岸办事,留他看船。过来几个街上的“邪头”跟他收保护费,他装聋作哑表示听不懂,手中暗运功力,将船上备做烧饭的粗大毛竹一根根捏开,象撕树叶子一样地轻松,然后再把捏开的竹子扔进正在烧水的锅塘里。“邪头”们见了,一个个顿时勃然变色,心道遇上高人了,可别自找晦气,一帮人遂悻悻地离去。

二十几年前,还是少年夏天纳凉时,在老庄子南面梓辛河三块板的水泥桥上,常听爷爷辈的庄人说起董姓家族那许多尘封的往事,从此对这个家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好感。九年前,我认识了董老爷子的幺孙女,也就是现在的妻子,已有了个可爱的女儿,想必这也是缘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