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养老保障新动向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2 17:49:33

欧洲养老保障新动向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10-03-14 21:23:42  来源:山东省老龄办  作者:单既有

  

 21世纪,人类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人口老龄化振动”,最直接、最突出的影响就是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既是个人和家庭的头等大事,更是政府和社会的首要职责。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地区和国家,由于历史传统和发展条件不同,解决这个问题都各有各的高招。欧洲比我国提前100多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最老”的地区,在解决养老问题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本文就欧洲养老保障新动向给我们的启示做以粗浅探讨。   国家由直接提供养老床位,向出钱让老人自己买服务转变,养老机构逐步由公办向私办发展   作为福利国家的起源地和典型代表,欧洲老人养老就是靠国家,通常不考虑自己应该做什么。在养老保障上,各国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以德国为例,仅2004年就在这方面花费了200亿欧元(据欧盟一份关于老龄化对公共财政支出影响的报告)。为了缩减日益庞大的养老经费,各国都在寻求更经济、更有效的路子。   荷兰正在探索建立一项叫care budget的老年人照料年金计划,老年人如果不要国家提供养老床位,便可领取一份照料金,自己去社会购买需要的服务。这笔费用每年人均50000欧元,只相当于国家用于养老床位开支的2/3。去年,全国共有85000人选择了这种方式养老,至少为国家节约了3.3亿欧元。   国家由直接供养老床位,转向发钱让老人自己买服务,不仅压缩了养老金开支,而且促进了私人养老企业的发展。在英国,最近4年内,私人控股公司已买断了全国90%的大型养老院的经营权;在西班牙,最近8年私人开办的养老院有近5000家,另外还有25个大型老年社区正在建设中,预计2010年底全部竣工。   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仍然是以公办敬老院、老年公寓为主,以私办养老机构为补充的架构。多数公办养老机构,完全依赖政府的扶持运作,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经营缺乏活力,程度不同地存在高投入、低效益的问题。由于整个老年服务产业形不成应有的市场竞争,私办养老机构经营困难,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难以提高。近几年,许多省、市已经或正在出台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多数是“补床不补人”,即建一张养老床位给补多少钱,而床位的利用效率、是否真正让老年人受益,则少有人问津。这容易给投机者钻空子,享受着国家对养老产业的优待政策,建高档宾馆、变像搞房地产开发,说是建老年公寓,可真正有几个老人能住得起?这样的老年公寓建得再漂亮、再豪华,对老年人养老又有多少益处,值得反思。我们是否也可以采取某种形式,把每年国家用于养老机构建设上的资金,直补给需要的老年人,老年人拿着这笔钱从社会上购买服务,“钱从国家来,服务向社会买”,这样既可以确保国家补贴真正用在需要的老年人身上,又能在一定程度缓解国家投入不足的矛盾,还能强化市场竞争,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使老人有更多的余地选择养老机构和服务,花同样的钱办最好的事。   养老机构向开放式、多功能、个性化老年综合服务社区发展   在欧洲,老年人住养老机构,已不再单纯是为了找个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寻找生活快乐,提高生命的质量和品味。   在丹麦,目前最流行是自助养老社区(DIY)。在这儿,老人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约上老友,或是志趣相同的伙伴住在一起,一块儿钓钓鱼、养养花,共同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独享的公寓,共享的餐饮、花园,个性化的小手工艺车间、小农场等,老人们只要想到的,在这儿都能得到充分地满足,他们还可共同租用特别的照料服务,这种社区在哥本哈根郊区每月要1000欧元。   旧的养老方式的打破,意味着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国际大公司已经嗅到了世界养老产业发展的巨大商机。一家大型投资(Sanyres Mediterrane)公司计划沿西班牙海岸建设大型养老社区,首期投资5000万欧元(6740万美元),将配套建设商场、剧院、医院、24小时安保等,每月费用在2000欧元左右,将于2008年正式开业,建成后不仅能吸引西班牙老年人,而且能吸引北欧国家众多喜欢阳光的老人。   我国现在的养老机构,一为计划时期延续下来的公办敬老院,主要服务对象是城乡孤寡老人,提供的是低水平的生活照料服务;二为近几年由公办医院改建的老年公寓,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除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外,还兼具简单的医疗服务功能;三为近几年兴建的私办老年公寓,多数是利用老房子改建的,配套服务设施少,规模小、住地分散、各自为战,社会公共服务资源难于集约利用,由于不是专门为老年人养老而建设的,各方面服务条件都受限制。这种“笼养式”的养老机构,老人住进去不舒服,不到迫不得以的时候是不愿意住进去的,越来越不适应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我国应该在鼓励引导社会兴办养老机构时,统筹兼顾,以超前的眼界,整合社会为老服务资源,设计规划大型、多功能、个性化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打造更为广阔的集生活保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空间。   打破地域和国家界线,异地养老、跨国发展养老业   异地养老、跨国发展养老产业在欧洲渐成潮流。挪威的卑尔根、奥斯陆、贝鲁姆等市已经先后在西班牙南部开设了大型养老公寓,那里低廉的地产价格,允足的阳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老年人。北欧其它国家的老人到西班牙养老,看中的不仅是那里自然环境,还有功能齐全的养老设施、良好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险服务等。与此同时,西班牙的实业家们也盯紧了那些希望来西班牙养老的北欧人的“钱口袋”,异地养老实在是一项互利双赢的好事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老年人所认可。   欧洲养老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不仅仅吸引了欧洲的企业,许多欧美一流的大公司也开始抢滩登陆。全美最大的老年人生活服务提供商加国安老院,已在德国开办9家联合企业,在英国开办了15家,正在开发西欧市场。该公司在伦敦附近开设的一家老年公寓,每月的费用虽高达4000英镑(7917美元),但仍客源不断,经营业绩一路飘升,截止现在该公司的股票已经上升了32%。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人文环境、地产价格、物价水平差异很大,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互补性很强,拓展异地养老的空间非常大。现在,每年冬季都有一些北方老人自发到海口、三亚等南方城市养老,夏季也有很多南方老年人到北方城市避暑,这种候鸟式的异地养老虽初露端倪,但已显现出勃勃生机。此外,我们发展跨国养老业的条件也很优越,比如相对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我国不仅地产价格低廉、物价较低,而拥有很多自然环境优美、宜于人类居住的城市,像山东的威海、青岛等,如果开发大型老年社区,对周边国家老年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的养老企业不仅要盯住省内市场,而且要放眼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引进来、走出去,抢占国际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先机。   独居老人增多,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强盛,多数为私人控股公司所掌握   据欧盟和美国退休者协会2006年的一份报告,在挪威、荷兰和丹麦,96%的老人独居,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在英国,居家养老服务是老龄产业最活跃的一个因素,价值110亿英镑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多数被大公司控制。这个市场在德国也很强盛,目前有10000多家养老院为体弱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近8年内上升了23%。   在我国,居家养老既是一种传统的养老方式,又是当前一种非常可行的养老方式。目前,我国老年人独居的比例也非常高,平均达56%以上,而且这一比例仍上持续上升,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的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却很少,全国只有60%的城市街道办事处和不到一半的社区居委会建有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农村乡镇更少,且服务队伍、服务设施的总体水平比较低,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制定优待政策、搞好宏观引导的同时,也应该逐步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大公司,为有购买实力的老年人提供特色服务,同时对那些确实需要服务,而自己又无力购买的老年人,采取政府埋单等方式提供必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