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易道人解《老子》_道经》第二,三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7/05 16:23:09
道经》第二章
  
  世人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对于道经第二章的解释虽最终均殊途同归,但中间内容却千差万别。其中主要表现在对第一句的理解,而实质上都忽略了老子在行文中的前后呼应和因果关系。
  
  “世人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从帛书甲本。世传本为“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世传本从文字上无疑工整了许多,但在意义上,无论是按通行的三种解法,即“皆美即丑”、“有美才有丑”、“有丑才有美”中的哪一种,均须费尽口舌才能牵强的得出最后“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的结论。而通过帛书甲本中“为美,恶已”则可直接引申到“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当认识到这一点后,本句的翻译问题自可迎刃而解:世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而当人们刻意去“为”美的时候,恶就已经产生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好的、高效的行为),而当人们刻意的、怀着功利心目的性去做这些的时候,则善的行为也会变的不善了。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从帛书甲本。此唯一须解释的是“相”的意义,而这也是长久被忽略的。此处宜按先秦义作“共”解。老子由第一段话通过“故”字引出第二段。他要强调的是通过“生、成、形、显、和、随”等“为”而无可避免的、自然而然的产生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等后果。这些后果是在“为”中共生共存的。反过来说,若无“生”则无“有无”,无“成”则无“难易”等等。进而顺理成章的得出本章的结论:“无为”。此唯一须解释的是“相”的意义,而这也是长久被忽略的。此处宜按先秦义作“共”解。
  
  此段可通译为:
  
  因此:“有”和“无”是在“生”中同时出现的,“难”和“易”是在“成”中共同出现的,“长”和“短”是在“形”中共同出现的,“高”和“下”是在“显”中共同出现的,“音”和“声”是在“和”中共同出现的,“先”和“后”是在“随”中共同出现的,(这些矛盾是在其相对应的行为中共同出现的)这是一定的。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这一段是本文的立意所在,也是通过上述从世事到万物的论证所要推及到“君人南面之术”的结论,实际上也就是对侯王的要求。其中“言”作“政令”解即贴合语境、文意,也符合一般的常识逻辑。
  
  此段可通译为: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方式来行事,不以乱发政令的方式来教化,对于万物,已经过去的不在强令从新开始,正在运行的不强行恃持,已经完成的不刻意居留其间。只有不刻意的居留其间,其作用才不会消失。
  
  对于此段我还想再补充几句,本来通译完就该结束了,但在通译的过程中觉得意犹未尽,并非我意犹未尽,而是觉得只进行直译还不能充分体现老子在此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
  
  “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实际上表达了老子在事物产生“始”、发展“为”、结束“成功”这整个阶段中所贯穿的“无为”的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弗”字,它有“不”的意思,但它同时,尤其是在这里,有“不妄”、“不刻意”的意思。对于“成功而弗居”多被理解为“不居功”,我认为有失狭隘,这实际是讲当一件事情完成之后,不能“居”,不能停留在此,要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需要随时进行新的考量,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非恒,道也。”

《道经》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从帛书甲本,世传本有所改动致使面目已非。
  
  此章向被拿来作为老子愚民思想的最有力的注脚。而持不同政见者则多以“无知”、“无欲”的内涵来做文章予以反驳,但总让人有牵强之感。
  
  依我之愚见,读懂、读通这一章的关键有两点:其一,此章是老子为侯王讲解“圣人之治”的内容,(“圣人之治”的“治”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治”,乃清平世界之意。)是“圣人之治”这一后果和与这一后果相应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二,对此章的两个关键词的正确理解。即:一、“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中的其是指侯王自身而非指民;二、此章中的几个“使”字。《说文》:“使,令也,令者,发号也”,即为“号令”引申为“管理”的意思,故“使民”中的“使”在“使民”中,均应译为其本意,“使民”并非是要让民如何如何,而是侯王在号令、管理民众治理国家中应如何如何。而最后一句:“使夫知不敢”,关键是要看使谁。几乎所有注解都认为这是对人民,或者根据世传本“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认为是智者,而根据帛书,通过对照上下文及老子的行文习惯,当其没有宾语时,宾语应是候王自身,于是“使夫知不敢”是候王对自己管理自己所提的要求,要“知不敢”。
  
  此两点想通,则不仅整章内容珠联璧合,而且本章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也自浑然一体。
  
  另:不上贤,绝大多数注解都将“上”通假为“尚”,于是引出无数关于老子到底对于贤人是如何看法的公案,其实大可不必。“不上贤”依其本意即可解为“不以上为贤”,也就是侯王不以自己为贤。
  
  综上所述,此章通译为:侯王不以自己为贤能,在治理过程中不强行体现自己的意志(不争);不贵难得之货,在治理过程中不象盗贼那样掠夺民财;不要求体现自己的欲望,在治理过程中不乱为。所以圣人所治理的清平世界,圣人应当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状态,在管理中应当是无知无欲(正与本章前三句相呼应)。使侯王知道什么是他们所应该不敢做即不该做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没有做就应当结束。如此则无不治矣。